一、引言
《野菊之墓》是描写少男少女恋爱的小说,其中的女主人公民子“对爱情的渴望”、“对纯爱的追求”的形象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纵览中日至今对伊藤左千夫小说的研究,大多数为叙事策略的研究,而对作者心目中的理想女性的研究甚少。基于此,笔者选取这一课题进行初探。本文通过分析《野菊之墓》中植物的象征意义,左千夫周遭的女性,《野菊之墓》中女性意识的觉醒三个维度,对伊藤左千夫心目中的理想女性进行探讨,以期深入了解日本明治时期女性的社会地位、性别角色以及女性意识。
二、《野菊之墓》中植物的象征意义
《野菊之墓》被刊印时,封皮上印有一幅野菊花的淡彩画,这也是左千夫案头常有的挂轴。野菊花似乎是他特别喜爱的植物,1905 年 11 月 7 日投寄给长塚节的记事便笺也是左千夫用自己画的野菊花的明信片写的。从让人心生怜爱的野菊花和故乡质朴的女性联系在一起这一点上看,拥有结实体格的左千夫身上的温柔的一面可以充分的展现出来。
伊藤左千夫在茅场镇自家的庭院里,种植了很多自己喜爱的植物,如夹竹桃、槐树、合欢树、出黄树、柿子树、槭树、栲树等。这些树木中,左千夫尤其喜欢栲树、槐树和出黄树。他认为合欢树就像温柔娴静的女性,毫无保留的具体的刻画了淑女的内心。
色彩方面,左千夫偏好红色,他一看到出黄树,似乎就有一种恋爱的感觉。左千夫喜欢的植物与他小说里的女主人公的形象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其门生斋藤茂吉曾这样描述道:“左千夫先生喜欢夹竹桃、合欢树和出黄树。红色植物易于让人联想到惹人怜爱的田园少女。”左千夫对于《野菊之墓》和《邻家的新娘》等的女出场人物尤其是少女的感情和对这些植物的感情之间,也似乎有某种相通之处。步入晚年的左千夫创作着平静幽寂的意境的歌的同时,又深爱着根茎部是红色的出黄树,依然保持着一颗年轻的心。
《野菊之墓》发表时,伊藤左千夫已是五个孩子的父亲。但是,《野菊之墓》好像是没有孩子的人写的令人感伤的、赞美爱情的作品。其弟子古泉千樫也曾这样说道:“先生认为,人造的菊花是不自然的、非天然的。比起人造菊花,先生还是喜欢惹人怜爱的野菊花。”伊藤左千夫自己也曾说过:“冬天的树木里,树的形状最有趣的是槐树,其次是柿子树,第三是槭树。夏天的是栲树和合欢树。”如上所析,左千夫喜欢的这些植物,都有了可怜的田园少女的色彩,这种女性形象的特征在其小说中也得到了印证。《野菊之墓》里的民子,表姐和表弟相爱却无法在一起、最终表姐郁郁而死便是其故事梗概。全文读下来,没有一丝一毫的艰深晦涩,完全是情之所至,流于笔端。
三、左千夫周遭的女性
关于左千夫周遭的女性,笔者查阅了一些文献资料,主要探讨围绕在其周围的四个女性。
先说户村藤。户村藤是日本千叶县山武郡大富村的一户从事结发业的人家,20 岁时嫁为人妇,因婚姻惨淡而返回娘家。之后,她去左千夫家做女佣人。
在几个年龄不同的女佣人中,户村藤是其中最聪明伶俐的一个,而且还是个美女。不久左千夫与户村藤心生爱恋,两人的关系被其妻子知道后,户村藤被遣回家中。户村藤年轻时略显丰腴,户村这个姓在《野菊之墓》中作为民子娘家的姓被使用。
下一个女性是冈村知夏。冈村知夏是泷泽的侄女,新泻县刈羽郡人,在园艺学校上学。泷泽家表面上是左千夫与千樫碰面、读书的场所,实际上是左千夫与知夏相会的场所。古泉千樫将此事告诉了斋藤茂吉。茂吉后来回想此事:“左千夫先生上了年纪还沉迷于炽热的爱恋,由于感情冲动做出失去理智的事。”
古泉千樫对此谈论道:“先生喜欢脸庞圆润、天庭饱满的、身材稍显丰腴的女性。”
第三个女性是本田福,东京本所龟泽町人,是左千夫同镇的矢田家的养女。她结婚不久,丈夫便战死沙场。后来,本田福一直未再嫁,直到生命的尽头。
由于养父和左千夫是挚友,她得以常到左千夫家学写歌和茶道,左千夫也主动教她茶道。左千夫和本田福的交往始于她去左千夫家请教歌和茶道,至于左千夫对她的感情有多深则不得而知。土屋文明针对此事曾这样评价:“周围人对此议论纷纷。关于这些议论,哪些是事实,哪些是想象,众说纷纭。”
第四个女性是伊藤光。1907 年 8 月,左千夫带着两个孩子回乡给父亲扫墓,见到了久违的兄嫂,夜幕降临,大家聊起以前田间的事,邻居家的事,亲戚的事,还有曾经和左千夫相亲过的片贝河村家。伊藤光是左千夫兄嫂的妹妹阿末的女儿,她和左千夫是儿时的玩伴,二人不知不觉间产生了朦胧的爱。后来,伊藤光的家人向左千夫家提亲,因父母的极力反对而作罢,而后伊藤光嫁给了九十九町的川岛忠二郎。伊藤光眉清目秀、机灵聪颖,被许多人认为是《野菊之墓》中女主人公民子的原型。九十九里滨是左千夫的故乡,小说《野菊之墓》里,曾数次提及并不厌其烦的介绍故乡那雄伟壮丽的自然风光和淳厚质朴的风土民情。左千夫小说中那些苦命不幸的女性形象,与其生活中周遭的女性不无关系。
四、《野菊之墓》中女性意识的觉醒
伊藤左千夫的小说富于抒情,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惟妙惟肖。矶部香奈江的《作为小说家的左千夫和植物》罗列了左千夫小说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植物。
这些植物对于左千夫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象征了左千夫所描写的女性,暗示了自己所追求的理想女性形象。剖析左千夫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笔者虽然感伤,但更崇敬她们“对爱情的忠诚”“对纯爱的追求”的人文精神。夏目漱石称赞左千夫的小说自然、淳朴、充满乡村乐趣,让人百读不厌,笔者深以为然。
自然中的自由作为社会中自由的补偿,和自然的拥抱是和恋人拥抱的前提。在少女的花季时节,青春的心灵充斥的是“自我”,在这个时期,恋人之间虽说是心有灵犀的拥抱,但由于封建礼教的无情压制,难以实现真正的浪漫爱情,难以获得两人之间真诚的爱、纯真的爱。在茄子地里,“我们感到这个世界上仿佛只有我们俩”.在去山里采棉花时,“山中一片寂静,只有百舌鸟悠扬的歌声在回荡,在这天地之间,在广阔的田野中间,只有我们一对倾吐心声的人儿”.左千夫笔下的女性,是不可捉摸的一群。她们温柔贤淑,又蛮不讲理;活泼可爱,又多愁善感;渴望无限,又现实无比。
针对恋爱观,左千夫认为,真正的爱情,是上天给予的恩惠,是人世间最大的艺术。纯粹的、无丝毫杂质的、无半点虚假的爱。天生富有牺牲精神的女性,把一己之身托付给男人,无论何时、何地,都把自己放在第二位,一心尽职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这种至善至美的品德,是天地间任何事物都不能与之比拟的。女性是美的化身,是和平之神,是世上自然崇高的合唱。没有爱情,人世间便无真正的幸福可言。
左千夫遭遇了几次水灾,家业难以为继,生活日益困顿。在如此困窘的情况下,他通过小说来疏解心中的苦闷,暂时远离现实的残酷,释放内心的压力。关于爱情和女性,左千夫认为,“牺牲精神的本尊是女性”,女性精神对于国家非常重要。要把独立女性和社会直接联系在一起,使女性得到解放。日本国民原本就具有女性般温柔娴静的性格,因此富有牺牲精神。
五、结语
《野菊之墓》是一部以政夫和民子恋爱为主题的作品。小说中,民子深信政夫所说的“我是个正在求学的学生,得去学校,但打心底里来说,我不想离开你。你似乎总觉得年岁大我一些,但我却丝毫不在意。我一心准备成为你所希望的人,也请你信任我”.她几次果断拒绝别人的提亲,是爱情的力量让她的内心变得如此强大。但后来政夫的母亲说出“你这样好说歹说都不答应,是不是想嫁给政夫?但是,要嫁给政夫,我这个妈妈也决不会答应的啊!这样你还不同意?”等责备之语。最后,民子万念俱灰,听任家人摆布,结了婚。临死之前,民子喃喃道:“矢切妈妈!
死本是我的愿望,死了,就好了!”她把政夫的信和照片紧紧抱在胸前死去了,对她来说,死是一种解脱。
民子的死和自我牺牲是多么悲壮和凄凉 !
明治时代,女性经济上的附属地位使她们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她们没有话语权,只能默默地服从。
《野菊之墓》中的民子,温柔,娴静,有自己的挣扎和理想,但却必须得禁锢在明治这个男权社会。《野菊之墓》里的民子不愿背叛政夫,最后绝望而极不情愿的嫁给他人,内心饱受煎熬。民子处于困境,在试图挣扎与反抗的过程中,她的女性意识已逐渐觉醒,并以死来扞卫自己的女权,自己的真爱。
左千夫构思《野菊之墓》里的民子的形象,着重刻画她身上那富于牺牲的精神,令人喟然长叹的形象,把她作为自己心中的理想女性来塑造。“牺牲精神的本尊是女性”“天生富有牺牲精神的是女性”之类的观点,是伊藤左千夫的女性观。这些女性被时代和社会扭曲、否定,是可悲的。
《野菊之墓》中的女主人公,美丽、纯真、善良、可爱,然而由于受困于明治这个男权思想严重的社会,必然逃脱不了悲惨的命运。政夫哭倒在民子的墓前,他发现表姐坟墓的周围长满了野菊。这个悲剧性的结尾,意味深长,表达作者对女性不公的社会地位寄予深刻的同情与不满,同时表明作者对封建伦理道德的深恶痛绝。
民子的香消玉陨,很大程度上是明治时期的封建礼教造成的。明治时期的女性,迫于封建思想的束缚,她们的爱情,必须完全受命于家长,婚后必须忠于丈夫并且无怨无悔的绝对服从。这种封建礼教存在的状况下,明治时代的女性是不会有好下场的,万恶的封建礼教完全不符合社会对女性的要求。从《野菊之墓》中,我们可以看到,女性的自我意识已经觉醒,日益发展。明治社会的女性的自我意识虽仍然处于困境之中,但为了实现自己的爱情,她们的思想必将冲破封建伦理道德的樊篱,而她们的斗争,也必然获得女权意识的高涨。
参考文献:
[1] 永塚功 . 伊藤左千夫(短歌·人と作品)[M]. 东京 : 樱枫社,1986.
[2] 斋藤茂吉 . 左千夫歌集合评五八 [J]. アララギ,1933.
[3] 古泉千樫 . 左千夫先生 [J]. アララギ,1913,(10)。
[4] 伊藤左千夫 . 左千夫歌论集 [M]. 东京 : 岩波书店,1929.
[5] 斋藤茂吉 . 古泉千樫君 [J]. 国语と国文学,1934,(08)。
[6] 土屋文明 . 左千夫歌集合评 [J]. アララギ,1971,(05)。
[7] 伊藤左千夫 . 野菊之墓 [M]. 仰文渊译 . 长沙 :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