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姓(Caste)制度是印度社会的一大特色,是人类历史上最完善、最持久的社会等级制度、)
一、印度贱民的由来以及地位
印度种姓制度的起源要追溯到公元前1500-前1000年,它源于印度教经典中最重要的赞美诗《梨俱吠陀》、在四大种姓之外,还有一个阶层-"贱民"阶层、贱民即"破碎之人,,被称为"阿瓦尔纳"(Avarna,无种姓)、按照安培德卡尔的看法,"破碎之人"来源于部落之间的斗争、各部落为了有一个稳定的生活,己经定居下来的部落雇佣那些支离破碎的部落的人做警卫,这些受雇的破碎部落的人就变成了如今的贱民〔)多个世纪以来,贱民构成了印度社会的最底层,1950年印度先发废除贱民制以前,贱民阶层被分为三大类-不可接触者(Untouchables)、不可接近者(Unapproachables)和不可见者(Unseeables),他们占据了印度人II的20% ,毛世昌,袁永平,高杰。印度贱民另有、宪法之父与佛教改革家-安培德卡尔「Ml.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3 (4)贱民在社会生活中收到各方面的歧视和虐待,与他们接触他们的身影甚至他们的声音都被种姓印度人认为是污染。
二、简述从事殡葬职业的印度贱民的生存状况
多姆酋长是众多从事殡葬职业的贱民代表,被称作"死亡之主"、在贝拉勒斯,多姆酋长一家是唯一拥有火葬柴堆的贱民家庭。"即便是总理死了,没有我们家的火种,他的身体也不能被焚化更不用说是其他人了"Ranjeet.Choudhary(Dom Raja)说到见BBC《印度的故事2.信仰的力量》火葬所需要的火来自于圣火,从被点燃到现在己经燃烧了3505年,除了火种,殡葬的细节流露在特定时间、空间上的超脱,即殡葬仪式的艺术再将类似多姆酋长的贱民放在生存现况的背景下观察,"破碎之人"与不可接触制成为拥有贱民人姓的人群生存的主要障碍。
三、印度贱民与萧红笔下的《呼兰河传》的扎彩人形象的异同点
相比之下,在萧红笔下的《呼兰河传》中的扎彩人形象显得更加富有文学气息,这或许在时间跨度与审美价值上存在着差异。扎彩人的生存现况是相对乐观的,深入文木,除却浓郁的文学色彩之外,可以将印度贱民与扎彩人进行简单的对比:首先,扎彩人从事的工作极为卑微,属于工匠之类的传统手工业者,在这个层面上,从事裁缝这类行业的印度贱民与其在工作性质上是相同的,他们在某种程度上继承祖辈遗留下来的技艺,并坚守自己的岗位,将手艺传授给自己的子孙后代,这是生存层面的相似性;其次,在人格上,扎彩人通过自己的手艺是获得他人赋予的社会的人格,可能在社会地位上非常的卑微,但是宗法制的封建社会中最底层的奴隶还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他人的认可。但是,印度贱民在法律上被赋予了人格,但是社会剥夺了他们的人格,垄断资源或者限制资源在贱民中流通,印度贱民想要获取其他渠道的帮助则非常困难;最后,麻术是两者不约而同的共性。
印度贱民在印度教的熏陶下相信"今生安分做个好人,下辈子投身婆罗",他们兢兢业业地辛勤工作,为高种姓的印度人奉献自己的技艺,并且是严格格守自己的职责,不能要求回报,因为身份己经标明了他们的职责,服从与行动是他们终生的任务,是扼杀人性的沉重的枷锁;与此同时,生活在安逸的与世隔绝的呼兰河镇上的扎彩人,他们的生存状态是麻术不仁的,生、老、病、死是永恒的主题,因为他们所认为的处世方式就是"人活着就为吃饭穿衣,人死了就完了、"其中,一个细微的差别在于,印度贱民兢兢业业是为了转世做一个高种姓的印度人;但是,扎彩人身上流着的血液中是中国几千年来顽固的宗法制的封建思想,己经完全禁锢在己有的思维模式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