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讲解某一知识点时,将与该知识相关的资料讲述给学生听,比如数学家研究出该知识点时采用的方法、运用的路径等,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将数学史分析给学生,从而让学生能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同时还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由此可见,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数学史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数学史的应用对中学数学教学来说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数学史的教育价值
1.1 能够培养出学生的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不止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还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具备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已经发展成为数学教育界的共识,为了完成这一目标,教师在进行中学数学教学时,根据数学史来设计教学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2 帮助学生认识数学,理解数学思想
在实际的中学数学学习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数学既枯燥又难学, 这个现象的存在除了教师的教学方法不恰当之外,学生自身的错误认识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但是如果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的渗透相关数学史内容,不仅可以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认识数学,理解数学思想,掌握数学学习技巧。
1.3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数学方面,我国古代取得了比较灿烂的数学成就,而且有些成就的提出时间要比国外早很多,比如正负数的概念就是我国最先提出的。 在中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通过相关数学史的介绍,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灿烂的数学文化,进而培养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并增强民族自豪感。
1.4 培养文化素养
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积累并形成了大量的文化,数学作为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方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实际上,数学史就是数学文化发展的历史,因此在中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将数学史科学的融入进去,让学生了解并认同数学文化,进而有效的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1.5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机,然而在现阶段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不明确,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无兴趣,最终影响到数学教学效果。 但是在数学史中,有很多内容都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巧拿火柴棒游戏、哥德巴赫猜想等,这样一来,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被调动起来,有效的提升了数学教学的效果。
2 数学史材料的选取标准
2.1 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
所谓科学性, 是指选择的数学史材料内容要符合史实,而且教师在传授数学史时,不能随意更改数学史的内容,更不能虚构数学史内容,要做到尊重历史、尊重事实。而趣味性,是指选择的数学史材料内容要生动或者曲折,以便于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数学教学过程中。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做到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2.2 广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
数学史涵盖的范围非常广,在选择数学史材料时,要选择能够反映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数学知识,这也是广泛性的要求; 实用性是指所选择的数学史材料要对学生的学习有帮助。将广泛性与实用性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拓宽学生数学文化知识的知识面,还可以直接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实现广泛性与实用性相平衡。比如在讲授勾股定理的证明时,可以将国内外的证明方法都演示给学生看,以便于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勾股定理。
2.3 可接受性与目的性相结合
教师在选择数学史材料时,要充分的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要保证最终选取的数学史材料能够与学生所掌握的旧知识以及即将学习的新知识都有联系, 而且在数学史材料中涉及的数学知识难度要适中,以略高于学生的水平为最佳,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
3 中学数学教学应用数学史的教学原则
3.1 指导性原则
在中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在选择数学史及运用数学史时,要充分的考虑学生的思考过程中,尽量的做到数学史教材化,实现数学知识与数学史的有机融合。 实际上,数学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二者有机整合的影响,一般来说,整合的过程包括数学史与相关数学知识间的融合、 数学史与学生之间的整合,只有做到有机整合,才能收获更好地教学效果。
3.2 选择性原则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 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及学习需求,有选择性、有针对性的将数学史内容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另外,根据具体的数学知识在教学中的作用,有选择的融入不同作用的数学史。
3.3 研究性原则
在数学史中,蕴含了数学知识及数学思想的演变进程。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会因为不理解而产生困惑,学生的这种困惑通过数学史就可以很好地解决。因此,教师要详细的研究数学的概念、理论、方法等的变迁,从中总结出教学难点并重新构建,以便于能够更好的解答学生的困惑,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数学思想。
4 中学数学教学应用数学史的方法
4.1 通过方法的比较,引导学生发现学习
从总体上看, 教学内容可以划分为表层知识及深层知识两个层次,表层知识是指数学概念、性质、公式、定理等基本知识,而深层知识是指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深层知识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蕴含在表层知识红,需要经过分析及挖掘之后才能掌握,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将相关知识的深层知识渗透给学生,让学生的认识达到质的飞跃。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对相关问题的中外解决办法进行对比, 从对比中让学生学会学习处理数学问题的方法。 比如在证明 1+2+3+……+n=1/2n(n+1)时,教师可以将数学归纳法及数学结合的方法来演示证明过程,从而让学生更好的认识数学思维。
4.2 从具体问题出发,引发学生积极思考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尽量的将数学的创造过程反映给学生,并能够引导学生积极的对该创造过程进行思考,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予以把握,为了良好的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恰当的情境, 让学生置身情境中去发现真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的学会数学知识。 比如等差数列教学,可以利用杨辉的“三阶幻方”来辅助教学,以提升教学效果。
4.3 利用数学史开展探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针对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 通过对知识的研究和探索, 从而有效地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要以数学史为基础,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对于大部分的数学概念、定理来说,都是经过推理得到的,但是教材中只是将结果呈现给学生,缺乏推理的过程,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数学史的融入,将过程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联想、分析及观察,提升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4.4 利用历史上的名题
在数学史中蕴含了大量的名题, 这些名题教师可以直接拿来教学,比如希腊三大几何难题、《九章算术》中的应用题等。 通过历史名题的教学, 可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数学思想及数学方法,并培养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5 利用历史上的逸闻趣事
在选择数学史内容时,除了注重知识性之外,还要具备趣味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一些数学家的成长过程、逸闻趣事等介绍给学生听。很多的数学家成长过程都是比较坎坷的,教师将数学家的这些经历介绍给学生, 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克服困难的信心,还可以激励学生励志学好数学。
传统的中学数学教学只是单纯的传授数学知识, 这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学生也无法掌握数学思想,从而降低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有效的改善这个问题,在数学教学中应用了数学史,让学生了解数学概念、定理、法则、公式等内容的演变过程,从而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方法,学会学习数学,真正的提高自身的数学思维及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缪 希学。试谈数学史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陇 东学院学报,2010,(05):123-124.
[2]陶良胜。浅谈数学史教育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03):75-76.
[3]亥仁古力·麦麦提。数学史在中学数学教育中的价值体现[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4):20-22+31.
[4]肖敏芳。浅谈数学史在大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4,(11):39-40.
[5]王传利,薄艳玲。关于数学史融入中学数学教学的思考[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4,(03):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