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雕塑论文研究热点10篇之第九篇:城市雕塑这一公共艺术的互动性探析
摘要:城市雕塑作为一种具有公共性质的设计艺术虽以城市区域空间为核心展开,但价值的最终体现须与人的密切互动来实现。本文围绕城市雕塑这一公共艺术的互动性展开讨论,认为城市雕塑创作需要围绕人与雕塑、雕塑与环境、人与环境这三个基本原则进行,并对其实现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方面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城市雕塑; 公共艺术; 互动;
一、城市雕塑的内涵
城市雕塑并没有较权威的定义,在西方也无词组表示中国的"城市雕塑"这一语汇,《大英百科全书》有"环境雕塑"的定义:"二十世纪的环境雕塑艺术往往会将参观者与作品的互动包含在作品创作中,不再是仅仅把它们展示在观众面前;作为主流艺术发展的一部分,这种创作形式试图打破生活和艺术之间的历史隔阂。雕塑家可以使用包括泥土、石头、声光和音效等任何的介质创作环境雕塑。[1]"在中国,邵大箴对"城市雕塑"有一归纳性解释:"我们为什么叫城市雕塑?70年代末期、80年代初期,随着经济的发展由于我们的城市改造和美化的需要,我们的雕塑出现在各个城市,所以把它称之为城市雕塑。[1]".笔者认为城市雕塑是一种在城市公共空间中依托室外公共空间且供广大民众欣赏的公共雕塑艺术形式,无论是西方的"环境雕塑"还是我国学者所称的"城市雕塑",其落脚点皆为雕塑的社会功能与大众之间的互动,主要内容是将城市雕塑这一媒介融入大众日常生活并服务普通大众。
二、当代城市雕塑的互动性建构原则
(一)人与雕塑的互动
人和雕塑有两种互动方式:一是感观层面引发的心理互动,发生在人们的心理方面;二是心理层面引起的生理互动,体现在人们的肢体举动之上,二者缺一不可,同样起着重要的互动作用。"通过设计过程重新使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结合成整体,能在很大程度上对城市社会的生活质量和目的做出贡献"[3].城市雕塑与人的行为互动体现在人对城市雕塑的行为反应,行为是人心理的可视化反映。任何情感皆会对人的行为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18世纪以来的美学认为艺术是情感的表现,艺术情感源于现实世界。人们把情感融入艺术中,情感在艺术的世界中奔腾,使得情感更加活泼、流动、多样,因此,人们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情感被展现、挖掘,甚至被创造,艺术也就被视作人们情感实践的成果。情感亦是艺术表现所必须的,艺术中的情感使艺术根植于情感之中。城市雕塑情感传达的互动主要在三个要素间进行,主、客体以及互动媒介,主体即城市雕塑艺术的设计者自我情感以及对雕塑的态度、材料的理解、设计理念的呈现等;客体即城市雕塑的欣赏者、接受者,这些受众必将在解读城市雕塑时对其有自我情感的加注并感受创作者的情感;媒介即城市雕塑本身,城市雕塑就像是一种符号,将设计者的主体情感传达给受众客体,是主客体之间的互动媒介与纽带。
(二)雕塑与环境的互动
空间是有形的,又是无形的。城市空间由人和大自然共同创造,因此城市空间相对于其他空间更为丰富。城市雕塑在城市空间中有传达信息、沟通以及同构的重要作用,同时有文化的教化以及对人精神空间的扩展作用。城市雕塑与人的互动依靠城市空间场所,其空间作用通过与城市人文环境的对话实现。因此,城市雕塑的设计应与城市环境有机结合,才能具备审美以及蕴含环境的文化内涵。另外,城市雕塑所塑造的视觉感受可使城市精神得到更加鲜明、充分的展现。城市空间不仅意味着该城市的地理特性,同时包含了文化特性以及经济发展状况,并可以真实地反映该城市的文化涵养和文化追求。城市雕塑在城市空间中以自身稳定的形象和富有历史文化内涵的主题体现其文化旨趣,这正是城市雕塑与其所在空间场所的互动性所在。一方面,城市雕塑凸显城市地域特色文化,另一方面城市雕塑对城市品牌形象有很好的宣传作用。因此,城市雕塑往往会成为城市环境的标志性符号,成为城市空间的核心地带。
(三)人与环境的互动
中国古代哲学的天人合一充分表现了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城市公共环境旨在为人们营造物质与精神层面的良好环境。城市环境作为公共环境来说首先应该满足人们生理和心理的各种需求,不仅应具有良好的基础功能设施、良好的视觉感受及明晰的城市人文精神,还需要起到人之间情感的交流、人与自然良好关系的重要作用。人对环境的认知包括接受、理解、加工等一系列的复杂过程,城市环境的设计不仅要重视环境空间的要素选择及人们的审美需要,更应注重分析触发情感的形象和空间。这不仅可以增强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也使人们的情感与实体空间环境达到更高级别的互动。
三、基于互动性的当代城市雕塑建构
城市雕塑设计中的互动性,首先应从人这一本体的视角,着重人的作用及其参与性。在整个过程中,艺术家可以充分发挥人的心理情感并以此为基础设定可供大众参与的环节,所得结果甚至会成为城市雕塑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艺术家有独特的审美敏锐能力,同时也以社会人的身份存在,其身份、审美、认知一定与所处时代的审美密不可分。艺术家的创作需要公众的及时反馈,并最终通过创作结果反映。对于城市雕塑这一公共艺术来说,欣赏者即大众,大众同为社会人,但大众是一个群体,群体有各自独特的生活经历、审美和文化修养等各方面的差异。大众在城市雕塑设计中的参与,使得大众对艺术的理解、对文化的态度皆需要借助艺术家的作品最终呈现,大众的差异性认识可以从多方面丰富城市雕塑各层面的传统意义和现实意义,对于提高其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按马斯洛所划分的生理、安全、爱、自尊、自我实现的需求的五个基本需求层次,所有环境的设计,都必须满足这五层次,人的基本需求在城市雕塑设计中不能全部实现时,其设计应首先将生理需求放在首位,只有满足了公众的生理需求才会出现恰当的空间行为。在满足了基本的生理需求之后,需要的就是较为安全的心理需求。20世纪甚至是如今的城市雕塑设计往往过于强调其教化的纪念意义,城市雕塑高高在上,甚至雕塑周围有围栏与周边环境相分隔,这样一来,分割的是空间,分隔的是人与城市雕塑的日常互动,这并非有意扩大人与雕塑的距离,而是和大众的文明素养有密切的联系。就城市雕塑本身的亲和力来说,将雕塑本身放在了不可接近的公共艺术之中。公共艺术直接面对的是公众,同社会发展的方向一样具有民主、自由、开放的特质。
"艺术家只能以自己职业的神圣鼓舞自己。他只须学会,通过运用自己的才能不服侍于人,而是服务于自己的义务……[4]"对于民众而言,城市雕塑不是生活必需品,而是一种休闲品。大众消费休闲品的主要诉求是彰显其社会身份。城市雕塑公共艺术在所有的艺术类别中最有可能得到大众的普遍支持,但公共艺术无偿欣赏的性质和平民的属性使得城市雕塑不仅不再是社会身份的象征,并且从侧面反映出其具有大众的深层意味。虽如此,城市雕塑公共艺术也并非要一味地迎合、模仿工商界的新贵趣味,城市雕塑更不是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工具。所以城市雕塑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着重关注大众的趣味,尽管大众的这种趣味是平庸的,毕竟在大众的趣味背后所蕴含的是其对美好事物追求的本能,并且意味着城市文化更加民主的发展方向。并且,大众的趣味具有无限大的包容性,可以尽可能地吸收多种组成元素,具有集体无意识的特殊性质,这同时也正是公共艺术的最终创作目的。
四、结语
城市雕塑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和大众日常生活互动的媒介,其价值可以说是完全在其与人和环境的互动中实现。城市雕塑不仅仅是大众日常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可以彰显出城市的独特文化魅力。成熟的带有互动性的城市雕塑作品可以因其可视化的视觉形象使得处在城市环境中的大众沉浸在深厚的文化氛围中,大众所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城市雕塑所散发出的艺术气息,也能深刻体验到一个城市跳动的文化脉搏,作为城市特色的城市雕塑公共艺术是城市物质文明最集中的体现。
参考文献
[1][2]亢康。营造与互动---上海城市雕塑研究[D].上海:上海大学,2015年。
[3] [美]梅格斯。二十世纪视觉传达设计史[M].柴常佩译。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1994.
[4]孙振华。审美趣味·社会等级·公共艺术[J].公共艺术,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