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四城记》中,几个叙述者娓娓道来,观众不仅仅是在“听”,同时还在“看”,倾诉者说话的语调、表情甚至身体某个无意识的动作,都在昭示他们的生活,同时也在揭示着时代变迁中的辛酸、迷茫无助甚至绝望。从建厂之初的元老(影片中何锡昆言语中讲述的师傅,工作时勤俭无比,而老年生活无比清苦),到上海来的美女厂花(影片中的上海姑娘顾敏华,因长得标致而被称为“厂花”,却在一连串的错过中,耽误了婚姻),到荡出体制之外的 80 后女孩(影片中的娜娜,厂领导的女儿,极端叛逆,以替别人在港台买奢饰品赚取中间费为生),第三四代人的生活与一个工厂的命运紧紧相连。贾樟柯的精心设置,在效果上至少有这样几点好处,第一,真实性。虽然影片有陈冲、吕丽萍和陈建斌等着名影星在表演,但一个接一个地对着镜头说,反倒造成了一种“诉说命运”的“真实”的“假象”,所以,它远比精心设置一些精彩场面、斥巨资还原历史场景来得更真实。第二,这种讲故事的方式,更容易契合我们的内心。在纸张、影像、网络没有产生之前,我们的文学、艺术是口耳相传的,“口耳相传”有着悠久的历史,更何况我们的民族有着悠久的说唱文学的历史,可以说,我们的血液里有“讲故事”“听故事”的基因。
第三,贾樟柯让人物在镜头前静静地说,其实是解放了观众的想象力。每个人在头脑中都有一个仅仅属于他自己的、独特的对历史的回忆与想象,再精妙的画面、再精准的还原,也不可能契合所有人的回忆和想象,所以“静静地说”由一个人的话语出发,收获的是无穷多的内心景象。是《二十四城记》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了“现代化”进程中的“前现代图像”和“后现代碎片”,原来历史和社会从来都没有我们设计的、想象的那么整齐、那么单一。
梁鸿的“梁庄”书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第一部书,名之曰《中国在梁庄》,初读这个名字可能会有些费解,它的意思是“梁庄这个河南村庄所呈现的中国的细节和特殊面貌”,这关涉到从何种角度、何处去观察中国的问题,上海浦东的陆家嘴是中国,北京五环堆叠的廉租房也是中国。这部书把梁庄作为一个“社会有机体”来写,写尽了它的方方面面,包括梁庄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道德、宗教等等。从多维的角度呈现一个破败、凋零的中国农村,这里有乡村实体的衰败,也有乡村精神的枯萎。这是一种“敞开”,一种展示。第二部《出梁庄记》则把视线转移到漂流在外(西安、北京、内蒙古、郑州、青岛、东莞、南阳等)的梁庄籍打工者。我觉得这部书的角度很独特,甚至是唯一的、别致的。因为在以往的农民工书写中,大多是从“城市”的角度来写这些“闯入者”,或者是从“中立”的角度来写这些“生存者”,总起来说是一种“他者”的视角,而梁鸿是从“自己人”的角度来书写那些“漂泊者”,这样的一种眼神和城市人投来的眼神正好相反,它更接近这些人的内在心理,因此也更真实,更有震撼力的写出了农民工身份的复杂性。恰如她所言,“农村与城市在当代社会中的结构性矛盾被大量地简化,简化为传统与现代、贫穷与富裕、愚昧与文明的冲突,简化为一个线性的、替代的发展,简化为一个民族的新生和一个国度兴起的必然性。我们对农村、农民和传统的想象越来越狭窄,对幸福、对生活和现代的理解力也越来越一元化。实际上,在这一思维观念下,农民工非但没有成为市民,没有接收到公民教育,反而更加农民化。”[1]310出现在梁鸿书中的西安三轮车夫、内蒙古的河南校油泵,都弃绝了以往农民工书写中的“他者”视角,从另一个视角直接逼进了农民工生存的核心。
两个人的作品,一个写工业,一个写农村,他们的题材完全不同,但内在里却有很多一致。其实它们共同象征了 70 一代人精神的回乡。贾樟柯象征的是共和国工业家庭之子的回乡,而梁鸿象征的则是乡土中国之子的回乡,这种精神回乡最终抵达的恰恰是“永远回不去的故乡”.在这个意义上,梁鸿所言的“那个必须要回去的,也巴不得回去的,但是又不愿回去的、也回不去的家”,构成了一代人的复杂精神隐喻。《二十四城记》的结尾,军工厂的老厂址被一个叫做“二十四城”的现代化小区所取代,现代的“房地产”商业取代了前现代的“军工厂”;而在“梁庄”系列中,梁庄已经面目全非,变得支离破碎,它在某种意义上已经不再是那个内心的村庄。
在这个意义上,两部作品都是寻找失落家园的路途上的一次心灵探险。“这一代作家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在努力寻找自身的写作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秘密通道,立足于显豁而又平凡的‘小我',展示庸常的个体面对纷繁的现实秩序所感受到的种种人生况味。”
他们在寻找的过程中,共同抵达了这个秘密通道。他们渴望找寻到那个答案,期待尽可能地抵达真实,都从当事人自己的角度出发,让他们“静静地说”,前者通过影像、声音,后者通过书页、文字,这是多么巧合。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两个文本在内在的艺术精神上是一致的,它们也达到了近乎一致的表达效果,艺术品中的“他们”确实说出了那个我们以前没有听过、没有看到但又确实存在的无声的中国:这是身后的中国,无比真实的中国。
三、人文观照,或社会救赎
贾樟柯的电影公映是在 2008 年,彼时,中国正沉浸在北京奥运的巨大盛世幻象中;而梁鸿的“梁庄系列”出版是 2010 年以来的事,中国城市的房价飙升,而农村大面积凋敝。两个艺术文本在内在精神和言语形式上构成了互文,一起见证了 70 后艺术家个人精神视域中的中国经验。
对于梁鸿这一“以文学与社会学融合的别样写作”(郎毛)的作品,显然弃绝了单一的人文观照或社会学还原,它有着更加难以言辩的复杂性。这种文学与社会学融合所彰显的人文观照,在文本的“缝隙”--章节前引言中得到表征。梁鸿在文本的每章节前的引言,第一部还是社会学层面的征引,第二部就多用诗歌的形式。梁鸿援引了里尔克《世界上最后的村庄》的诗句,“离弃村落的人们流浪很久了,/许多人说不定死在半路上。”以及雅罗斯拉夫·塞弗尔特《故乡之歌》中的诗句,“当生命的最后一刻来临/我们将长眠在她那苦涩的泥土之中。”诗歌这种最具人文意识的形式被嵌进了它们的文本,使得它们的人文内涵更加丰富。巧合的是,贾樟柯在《二十四城记》中很好地动用了诗歌的表意功能,不管是欧阳江河“整个造飞机的工厂是一个巨大的眼球/劳动是其中最深的部分”的隐喻表达,还是叶芝的“我在阳光下招摇/现在,我萎缩成真理”的哲理表达,都潜隐了贾樟柯的诗性人文观照。伴随着这种浓郁的人文关怀,作者还鲜明地表达了一种自审意识。“我终将离梁庄而去。”我们从梁鸿的文本中能够鲜明地感受到作者分裂的感受,她一方面想深深地进入这个村庄、乡土中国的内部,发现它的“细节与经验”,另一方面她又一直表达着对这一切的厌弃。文中作者的童年伙伴小柱这一“无名农民的无名死亡”,暗含了更加丰蕴的历史内涵与精神伤痛。贾樟柯在《二十四城记》中,充分调动镜头的影像功能,言说者讲述时无意识的动作、表情,都彰显了作者深沉的人文观照。影片开头何锡昆的哽咽以及喉结的颤动,厂花顾敏华言说自己经历时双手一直在无意识地揉搓,长镜头中那些工人麻木的表情,以及他们中的大多数言说过程中不自觉的哭泣,都表达了作者进行“群像”展示时所渗透的人文观照。
两部作品精准地展示了在中国飞速现代化的道路上被甩出轨道的那些人的生活。它们善于展示“现代性”的“转型期”背后的东西。一个很明显的共同点就是对“凋敝景观”的展示,梁鸿在书中一次次提及老屋的凋敝,乡村的荒凉,并且用大量的照片进行直观展示。《二十四城记》通过大量的长镜头对“成发集团”旧址、宿舍区的残破与凋敝进行展示。这些景观其实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们和那些被采访者一起,共同讲出了腾飞中的中国背后的故事。而所有这些景观,又是和作者的记忆相联系的,这些景观已经变成他们“触不到的记忆”,对它们的展示,是一种讲述,更是一种寻找,一种担当:“梁鸿用《中国在梁庄》和《出梁庄记》,再次验证了’中国经验‘作为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现代转型的重要性,也召唤着中国知识分子独有的担当”.
着名学者陈平原在一次关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访谈中,谈到了上世纪 90 年代至今“人文科学”的隐遁和“社会科学”的勃兴[6],对这种状况做出了肯定的评价。我觉得这暗含了一种很敏锐的警示。当代中国的经济转型,使得以经济学为代表的社会科学被置于前台,经济社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正是这一过程中,产生了更多的社会问题。社会的发展需要“人文关怀”,但在一些重要的历史发展时期,大量社会问题的出现,靠的是社会学的解决。文学、电影等艺术通过艺术形式展现一些社会问题,它最终要得到的是社会学的解决。历史的某个时期,往往是“人文思潮”催发了社会活力,迎来的是扎扎实实的科学研究和社会学“田野作业”.“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有良性互动的社会,才是一个健康的、良性的社会有机体。但新世纪以来,我们日益变成一个“娱乐至死”的社会,畅销的、娱乐性的小说处于文学的正宗,电影艺术和商业、娱乐业联姻,须臾不可分离,即便是这些年过热的“国学”也迅速在电视上、在畅销书中娱乐化,艺术正日益失去了它介入现实、批判匡正现实的“及物性”.“社会学”也日益变得急功近利,甚至变得“势利”,它被牵制着关注那些所谓的社会“热点”,逐渐失去关涉最底层、最急迫现实的勇气和能力。少数的、上层的话语权正日益遮蔽多数的、下层的生存现实。
两位 70 后艺术家用他们独特的文本为我们展示了当下中国的一个侧影,我们应该展开更深的思考。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在经济获得一定发展以后,怎样真正地在日常生活中将“人文观照”和“社会救赎”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这可能正是两位艺术家创作的内部动因,也可能是潜意识里祈求获得的社会回应。
参考文献
[1] 梁鸿。 出梁庄记: 中国的细节与经验[M]. 广州: 花城出版社, 2013.
[2] 霍俊明。 尴尬的一代: 70 后诗歌研究[M].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9.
[3] 洪治纲。 再论新时期作家的代际差别及划分依据[J]. 当代文坛, 2013, (1): 10-15.
[4] 贺仲明。 如何让乡村说出自己的声音: 读梁鸿《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有感[J]. 文艺争鸣, 2013, (7): 100-104.
[5] 房伟。 梁庄与中国: 无法终结的意义: 评梁鸿的长篇非虚构文学作品《出梁庄记》[J]. 文艺争鸣, 2013, (7):105-109. .
[6] 査建英。 八十年代: 访谈录[M].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