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电影广泛发展的环境下,文学作品被改编拍成电影成为一种趋势。本文以徐克的《梁祝》为研究对象,对戏曲改成电影的范本进行深入的探讨,试图剖析电影在戏曲演出成功基础上的另类演绎。本文主要以此为切入点,探究戏曲改编成电影的得失、意义以及改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电影《梁祝》改编的得与失
徐克的《梁祝》成功套用了陈旧的故事,实现崭新的演绎。影片除了因徐克独树一帜的表现手法,还融入了现代性,选择吴奇隆、杨采妮、何润东等新人来参与,塑造了一个个生动活泼的形象。《梁祝》之所以能再现经典,是因为导演赋予了影片新鲜的时代气息和元素,紧紧抓住了当代年轻人细腻的感情脉搏,恰如其分地迎合观众的审美需求。因此,同是以梁祝为替身的爱情故事,却给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视觉享受和心灵冲击。电影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尊重原着的同时又不拘泥于原着,延续原着中故事的核心,却又推陈出新故事的表现方式。
(一)主题---歌颂自由美好的爱情
梁祝故事既有现实主义精神,又闪耀着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梁祝爱情悲剧的形成是以化蝶情节的完成为标志的。忠于爱情,虽生前未结连理,却因殉情实现。民众创造故事本意其实并不仅在于封建礼教制度的可恶,而更多的是化蝶情节的意义在于它体现了人民的愿望,尤其是体现了感情上受到封建制度禁锢的年轻人追求爱情自由的愿望,这也是化蝶产生的社会心理依据。
得与失:相比较于原戏曲在表演上追求主题鲜明,表演入木三分,电影在主题的表现上则显得更生活化、社会化。徐克的《梁祝》将故事情节放在历史的背景下,将人物放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将他们的矛盾暴露在观众的视野下,延续了梁祝故事传说的传奇性,更加直接地给观众以心灵的冲击,并引发人们对社会现实的思考。电影没有过多地表现二人相识的场面,倒是更多地表现在两人爱情故事的轰烈上,更是将祝母与大师曾经相爱这条暗线作为暗示,交代电影悲剧的结局,反映了爱情道路上年轻男女的不同选择。电影中加入了同性情节,塑造了性别模糊的人物形象,为了表现轰烈爱情的悲伤性,电影中所提供的任其发展的读书环境其实在当时的社会并不可能存在,某种程度上讲,其实也刻意了些。
(二)人物---突出主要人物,加入次要人物衬托
片中,徐克对人物设定有较大改动,徐克所要做的不仅仅是描述一个悲剧的爱情故事,他还要在诱人的叙述之外为观众提供一些思考。片中加入了祝母和大师的爱情为暗线作为主角爱情衬托。原着中“男二号”马文才被新人物亭望春所替代,与男主上演了一场同性间的暧昧,徐克利用次要人物来突出主要人物性格,用幽默的方式讽刺那个昏暗的年代,衬托纯洁的爱情最终被社会吞噬。这样的人物关系处理分明,显然更适应现代电影的表达方式。
得与失:影片前半段青春明快,后半段窒息凝重。导演其实一开始就为整部影片奠定了基调,通过各种场景、动作的巧妙设计来传达自己内心对现实社会的重新审视。
戏曲中,原着对梁祝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进行了充分的铺垫,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合理,也让梁祝之间的爱情在那个封建的时代的土壤上得以萌芽。而在电影中,由于没有事先铺垫和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观众很难了解电影中人物在表达感情时的方式、导演的主要意图、特定场景表达的感情。但正是这种新颖的重新演绎,使观众在知道结局的情况下还能以一种期待的心态去欣赏这部充满神秘感的电影,影片新增人物的设定,让影片气氛变得更加幽默,人物更加可爱善良。
(三)情节---尊重原着并重新演绎
片中对剧中人物的设置和情节的增减上做了较大改动。影片中历史背景设置基本保留了原始的风貌,例如对晋人喜欢敷粉、蹴鞠、弹古琴的细节描写,更能让观众投入到当时的历史情境中。情节设置上更加细腻,如祝英台趴在屋顶上天真烂漫地想象门外的世界,瓶中的蝴蝶带有隐喻的效果。朴素的人性美在这个士族门阀制度森严的社会没有生存的土壤,本片正是在对人性的禁锢与释放中获得了悲剧美的力量。
其次在人物性格上作了较大改动。比如片中祝夫人与和尚之间的爱情纠葛是作为梁祝爱情的参照出现的,祝夫人的选择与祝英台不同,她选择扼杀自己的爱情。她的选择更适合世俗的标准。徐克并未否定她,而是通过她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世界不会因你而改变,只是每个人的选择不同。
最后在主人公双双殉情故事情节基础上,又增加了化蝶的另类演绎。片中并没有随着墓穴的合上而完成故事,而是利用开放式的结局,将象征着高尚爱情、挣脱封建主义束缚的主题推向高潮,以另类的方式获得自由,双宿双飞。
得与失:影片的结局引发人们的思考,祝母和英台面对同一问题时的不同选择导致两人不同的命运,观众更倾向于哪种选择呢?无所谓对错,价值观不同,想要过的生活不同,面对未来拥有信心的程度不同,我们要做的只是去理解。《梁祝》中导演最终的选择是偏向英台的,但是却还是列出了祝母和大师这条暗线,在对比的基础上让观众自己去评价。因此也造成了影片的导演意图并不明确,虽讽刺封建礼教,同情两位主人公,却又理解在当时那个环境下,两人只有化蝶后才能在一起。导演将影片的线索一直置于矛盾的发展中。
(四)风格---轻松幽默中透着沉重
影片开头沿袭了香港电影一贯的幽默搞笑风格,并在影片开头就奠定了影片的基调。片子前半部弥漫着一种青涩却甜蜜的味道,不识真情的白衣服书生正被老师训斥着,忽而有笑声,有惊心动魄的一瞥由树林的一端传出来,镜头随着梁山泊的视角移动而移动。化成男儿装的祝英台当时看着一群傻傻的同学,图书馆里面的相互提防相互吸引,足球场里面的活泼,开课时候打着钟相互扮鬼脸,摔坏了琴后的惩罚,还有那发自心底最深处的琴韵,这些所有的一切都充斥着青春跳跃的音符,是一种情窦初开式的烂漫,是一种天真无邪的轻笑,是一种不知愁滋味的心灵接触。
电影的后半部沉重得令人窒息,与在书院里的欢快明朗形成强烈对比。大喜过后有大悲。十八相送的情节被导演摈弃了,换成了避雨时候的炽热柔情,宣告烂漫青春的别离。“考完试就一定要来我家提亲,否则我会恨你一辈子!”英台猜中了开始,却没有猜中结局。随之而来的影片影调偏暗,预示大悲的开始。英台被关在钉上木板窗子的黑屋子里,山伯寄来的血迹斑斑的无字信,断掉的琴弦,衬着鲜红嫁衣的血泪,英台如同纸人一般的出嫁妆容,连天空都是一片阴抑的紫红色。最后殉情时,英台的眼睛已经看不见了,相思泪断肠,相隔何茫然。她摸索着来到了山伯的墓前,她扔掉了凤冠,除去了红装,跪在山伯的墓前。大雨洗净了她脸上的层层胭脂, 又重现了在书院时的清纯面容,洗掉了她沉重的束缚。影片结局的演绎方式是,英台在一阵天摇地动飞沙走石之后,如一缕惊魂投入了山伯的怀抱,一切恢复平静后,只有无言的结局。大师取出了英台画的纸蝴蝶,将空白一点一点地剥离,捏在手中。等微张开,手心飞出两只绚丽的蝴蝶,在夕阳的余晖中翩翩起舞……这一幕幕场景,我们可以感觉到导演想要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被美化的书院和一个被权势吞没的家庭的对比,讽刺了封建社会礼教的黑暗,同时又表达了渴望自由、向往爱情的年轻男女的愿望。
得与失:片中在某些场景的细节和台词上加入幽默搞笑成分,体现独特的徐克风格。并且对男女主人公相爱的细节给了大篇幅,最后的化蝶更是整部影片的高潮。这里省略掉了草桥结义、十八相送等名段。浓厚的商业气息化,相对而言忽略了戏曲的艺术追求,满足大众的通俗趣味,但也难免使得影片落入商业性的俗套。经典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电视剧,一方面使得文学丰富了影视的形式,另一方面,改编之后的影视作品却或多或少地削弱了名着作品的文化内涵,更多地走向大众化、媚俗化和商业化,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快餐文化,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名着作品原来的品位和价值。
二、电影《梁祝》改编的意义
(一)戏曲主题改编成电影对社会的影响
戏曲电影是我国电影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类型,同时也是中国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中国戏曲为改变对象,展现中国独特的戏曲艺术魅力。李安认为,中国电影有两大种类:戏曲片和功夫片,但两者都采用了同一种程式---造型、动作、造型、动作……还有就是那种中国人血液里的含蓄,永远不会直接宣诸于口,一种无言的爱,感情只会迂回曲折地用许多比喻来表白,而这种含蓄亦影响到中国电影的语言。从《定军山》到《红灯记》,优秀的戏曲电影给中国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戏曲电影的产生和发展更是依托我国丰富的戏曲文化艺术资源。传统戏曲促使中国电影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走向世界,让世界人民认识了中国电影。徐克的《梁祝》是一部反映爱情题材的影片,讽刺封建礼教和等级制度束缚了青年男女追求自由爱情的愿望。虽然导演以非常隐晦的手法将封建礼法制度表现在电影中,观众却仍然能读懂导演的意图,更能将之与当今时代对比,这正是达到了导演的意图。电影幽默搞笑中透着讽刺,沉重的枷锁在片尾压得喘不过气来,徐克正是以这种前后悲喜对比强烈的表达方式来细细地流露,慢慢地传达他对封建社会礼教的不满,对青年男女追求自由爱情而不得的同情,对祝母和英台不同选择的理解。作为观众,我们更应该联系到当今社会虽然不存在封建制度,但封建礼法的余毒还深藏在很多人的思想深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运转。
(二)戏曲对电影改编的启示意义
从戏曲到电影的改编过程中,《梁祝》是成功的,他既做到了尊重原着,又做到了在原有基础上的重新演绎。徐克导演在主题、人物、情节、风格上独树一帜的表现方式让电影《梁祝》充满了别样的韵味。他不直接表现,而是通过细节的处理、色彩的明暗、人物线索的对比来让观众自己去探索,深入其中了解作者意图。大喜后的大悲既是全片的高潮,又是作者刻意的手段。
古典名着的戏曲改编电影的经验告诉我们,艺术形式的转化必须要忠实于原着的精神实质,同时要根据不同艺术样式对表现内容的特殊要求,对原着情节故事进行增删剪裁。这既是戏曲改编的基本原则,也是电影、电视剧改编的基本原则。
参考文献:
1.李玉铭。改编是一门学问[J].电影艺术,1983(08)
2. 碧 鸥 . 电 影改编学术讨论会小记 [J]. 电 影艺术 ,1983(08)
3.颜全毅。“歌舞演故事”的现代延伸[J].戏剧之家,1997(02)
4.董德光。元明清戏曲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J].戏 曲艺术,1999(04)
5.曾学文。戏曲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福建艺术,2005(04)
6.夏红永。论晚清戏曲改良[J].黄山学院学报,2006(06)
7.夏红永。论晚清戏曲改良[J].戏曲艺术,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