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电影论文

电影《一 一》中女儿婷婷的形象赏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12-12 共3713字
论文摘要

  《一 一》是台湾着名导演杨德昌 2000 年推出的一部影片,代表了他电影创作的最高成就,获得了当年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故事讲述了一家三代从童年、少年、青年到中年、老年五个年龄段不同的苦恼和困境.本文主要针对家庭中女儿婷婷的形象进行分析婷婷在影片开头舅舅的婚礼上就出场了,娇小柔弱、文静忧郁的样子和她那一身绣花的红色喜庆衣服显得不太搭配. 婚礼的热闹氛围也没能感染她,她大多数时间是陪伴着婆婆.婚礼上云云阿姨的出现使婷婷疑惑,也让上了年纪的婆婆受到刺激,想提前回家.

  于是懂事的婷婷就照顾婆婆回家休息,在电梯门口碰到了刚搬进这栋大厦的蒋莉莉.莉莉和婷婷的年纪相仿,看上去活泼开朗、热情有礼貌,在性格上和文静的婷婷形成对照. 婷婷回到家收拾垃圾,在楼下的停车场附近见到莉莉和她的男朋友,又在家中阳台上看到不远处莉莉和男朋友的亲密画面,有一种心向往之的神情姿态. 就在这时,爸爸 NJ 叫她,她答应着就匆忙赶过去, 连刚收拾好的一大袋垃圾也忘在了阳台上.

  这是在影片开始 9 分钟内有关婷婷的一些交代,看似简短、漫不经心,实际上已经把这个 16 岁少女的形象和性格刻画出来了,也把和婷婷有关的人和事都展现给观众了.她善良、温柔,单纯、乖巧懂事.她和婆婆一样无法理解她的舅舅对待感情的喜新厌旧、 三心二意,她心中有着一种浪漫的理想主义情怀,对人生、生活的现实性和复杂性缺乏认识.

  一、婷婷与家人

  由于婷婷的无意疏忽,忘了把阳台上的一袋垃圾倒掉,婆婆为了倒垃圾晕倒在路边,突发脑溢血被送进了医院,一直昏迷不醒. 婷婷躺在床上听到爸妈的对话,心里知道是自己的疏忽,很是愧疚,但是她没有对任何人说,只是自己一个人默默承受. 自尊而又敏感的个性使得婷婷很少和家人讲自己的心事,而青春期花季少女的感情问题又是最突出的,这为以后婷婷出现感情危机却无处可诉作了铺垫.婷婷身上具有一些明显的传统古典少女气质,美丽文静、善良温顺、含蓄内敛而又敏感压抑.正如那些传统少女一样,"从心理学上讲,与她们所处的年龄阶段也不无关系.《红楼梦》一书中,这些少女多为十三四岁到十七八岁,正处于生命的'徘徊'期".

  从影片中可以看出婷婷与家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是很少的,她把所有的事情都放在心里,自己一个人默默承受,这对于青春期的少女来说是很容易出现问题的.处于青春期的婷婷无法得到家人及时正确的引导,也许是因为她的家人都遇到了问题和困境,无暇顾及她. 反而是她要替自己的家人担心,特别是后来婷婷的妈妈离开家去山上修行,母女俩根本就见不到面, 更不用说对她进行照顾和引导了. 又因为性格比较内向,所以婷婷必然会遭受现实和感情的挫折和打击.或许只有昏迷的婆婆与婷婷之间有着某种心理和情感沟通, 所以当后来婷婷失恋后,家人都在忙着,没人注意到她的状况,婷婷只能半夜时分在婆婆床前哽咽地倾诉自己的心事:"我没有做什么坏事情,为什么这么不公平? 难道你到现在都还不原谅我?"但是却没人能够回答和帮助她,她只能自己学会长大.

  婷婷与爸爸 NJ 之间是有沟通和交流的可能和机会的,只是在婷婷经历自己最重要的初恋时,爸爸 NJ却宿命般地和自己的初恋情人在日本重温旧梦,父女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情感经历的相互穿插和相互印证. 在影片 143-145 分钟,NJ 从日本回家,身心俱疲地倒在地上, 这时反而是婷婷要照顾和安慰他,这时的婷婷又显出了坚强独立的一面.或许花季少女的性格就是复杂而矛盾的,"在少女身上, 独立与依赖、自傲与自卑、放纵与内省、开放与封闭等一对对矛盾并存着,而且经常处于激烈的抗争之中".

  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对子女的身心成长非常重要,相对于影片中另外一个少女莉莉的家庭来说,婷婷的家庭已经算是比较融洽的了,但是由于家庭中的每个人都遭遇了各自的人生困境,使得婷婷和家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显得不太容易,这对一个青春期的少女性格形成来说是不利的. 幸运的是在影片结尾,伴随着洋洋在婆婆葬礼上的长篇独白,婷婷与妈妈和爸爸都受到触动和感动,爸爸 NJ 紧紧地握住了婷婷的手,一家人终于心灵相通、相互安慰.

  二、婷婷与朋友

  在影片开头部分,婷婷遇到了刚搬到隔壁的少女莉莉,两人年纪相仿,但性格却大相径庭.但两人很快成为了好朋友,也有了以后婷婷与莉莉以及莉莉的男朋友胖子之间复杂也简单的朋友关系.青春期的少女是渴望友谊的,所以孤单的婷婷很自然地就把莉莉当做自己的知心朋友了. 莉莉的母亲带了男人回家,敏感的莉莉虽然很知趣地说要和婷婷去看电影,但是内心却很不高兴,婷婷就体谅地在一边陪着她,后来莉莉带着婷婷去找胖子, 在等胖子的时候婷婷问莉莉:

  "他那么瘦,为什么大家都叫他胖子?……你是不是想一个人等他,我可以先回去."这些话都表现出婷婷对莉莉的关心体贴,也隐隐约约地感受到婷婷对异性的好奇和兴趣. 婷婷对莉莉的友情是真诚的,但是她也处在一个少女特殊的成长过程中,对异性、爱情充满了幻想和期待,所以对出现在自己身边的异性和爱情事件会很敏感."少女随着性成熟,开始倾慕异性.她们对周围的这类事情很敏感, 很容易猜测和嫉妒.

  可是在表面上往往又加以掩饰. "[3]婷婷对感情是抱有浪漫的幻想,但她对待莉莉和胖子都是真诚和善良的.

  影片 74-76 分钟时,婷婷放学回来看到正在等她的胖子,胖子让她把一封信交给莉莉. 而莉莉这时已经另有新欢,根本不把胖子的信当一回事. 婷婷显得有点担心,不知道是为莉莉还是为胖子,于是在影片86-88 分钟 ,下着很大的雨 ,胖子失落地在雨中等婷婷, 还想让她给莉莉送信. 婷婷很大声地对胖子说:

  "……一定是你对人家不好,人家当然会离开你,莉莉这么可爱,人又这么好,你还这样? "接着婷婷还试图安慰不知所措的胖子.这些话是婷婷从自己的主观角度对莉莉和胖子之间关系的描述和评价,很明显地感受到一个高中女生对待男女感情单纯、善良的想法和期待,以及浪漫却不符合实际的一厢情愿. 婷婷并不是不明白莉莉的为人和她家发生的事情,但她不愿意承认现实的残酷和龌龊, 在心理上一直力图维持纯真、浪漫的幻想.之后的某一天,婷婷放学回来看到又在等她的胖子,以为又让自己给莉莉送信,有些气愤地说:"你自己想办法可不可以?干嘛还要我帮你?"而出乎意料的是,胖子拿着信说:"婷婷,这是给你的. "此情此景很符合婷婷对浪漫感情的期待和想象.影片第 108 分钟, 婷婷在镜子前面打量自己该穿什么衣服,因为她要和胖子约会. 很明显婷婷是愉快和雀跃的,她换上了蓝色的上衣和白色的裙子,很是干净、清纯. 她和胖子去看了电影,然后是牵手、吃饭、聊天.

  "她们对异性产生了强烈的好奇与兴趣, 心中有着无数瑰丽的梦,渴望浪漫,追求爱情,盼望公主与王子的童话降临自己身上."[4]

  他们把年轻人初恋约会该做的事情都做了,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和梦幻. 于是接下来在影片 117 分钟时,婷婷在自己房间的镜子前换上了白色的洋装准备和胖子再次约会,但这时莉莉却来找她:"你跟胖子怎么一回事? " 婷婷低着头小声说:

  "没有啊,普通朋友而已. "婷婷善良的本能使她撒了谎,也断送了她和莉莉的友情. 接下来婷婷和胖子一起去听音乐演奏会,婷婷心不在焉,胖子却全神贯注.

  听完音乐会后,婷婷闷闷不乐,她担心胖子还想着莉莉,胖子为了证明对婷婷的感情,亲吻了婷婷并带她去开房间,但是最后胖子还是落跑了. 这可能证实了婷婷的怀疑,胖子并不爱他.婷婷自己一个人走回家,伤心难过地趴在还处于昏迷中的婆婆床头, 她失恋了,但她不明白是为什么.

  某一天婷婷放学回家遇到兴高采烈的莉莉,然后看到胖子骑自行车来接莉莉,就像婷婷第一次和胖子约会的情况. 但很快在影片 147 分钟婷婷打着伞回来,又碰到了在门口等莉莉的胖子,胖子尴尬地躲避着婷婷. 婷婷想跟胖子说她并不介意,他们还可以做朋友的. 然而没等婷婷把话说完,胖子就抢话道:"你还是怎样? 你还是很乐观,对不对? 你少跟我废话了!

  你哪里懂? 还在那边乱做梦! 你走啊! 你走啊! 你不要管我! 你永远不要管我! 你永远不要来找我! "胖子由吼叫到咆哮逐渐变得有点歇斯底里,他在莉莉那里陷得太深,无法回头了.婷婷也不再理他,径直走回了家,趴在房间的书桌上伤心地哭泣着. 婷婷确实是一个善良的好女孩,但这种善良中却有着某种程度的幼稚性和盲目性,这可能也是青春期少女成长的必经过程和必须付出的代价.相对宽裕的家庭环境和封闭的学校教育使得婷婷过于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世界中,对现实和周围的世界缺乏足够的认知,特别是对爱情抱有理想化和浪漫化的主观想象.或许胖子的话也是有道理的:"如果真的跟你想的那样,你哪会需要那些爱情浪漫故事来骗你自己? "而最终为了莉莉胖子杀了人,婷婷被带到警局询问有关莉莉的去向. 她心情沉重地从警局回到家,却意外地发现昏迷的婆婆终于醒来了.婷婷趴在婆婆的腿上, 在婆婆轻柔的爱抚之下, 婷婷轻声地说着:

  "……婆婆,为什么这个世界和我们想的都不一样呢?

  你现在醒过来,又看到它,还会有这样的感觉吗?我现在闭上眼睛,看到的世界好美好美!"然后婷婷就睡过去了. 等她醒来时,婆婆却去世了. 婷婷不敢相信,一切都好像是在做梦,她看着自己手中的纸蝴蝶,难过极了. 在经历了这一切之后,影片结尾时婷婷一家人都成熟了很多,相互理解、心灵相通,实现了人生不同阶段的生命升华.

  参考文献

  [1] 刘玮.从《红楼》少女形象看作品对儒家伦理观的承传[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

  [2] 解析少女时期的心理特点[J].高中生,2002(10).

  [3] 于丽琴.少女心理特点与教育[J].青少年研究,2000(4).

  [4] 简超.关爱少女 构建和谐社会---从少女的情感问题看家庭、学校和社会责任[J].青年探索,2006(4).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