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电影论文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影片中的艺术手法探究

来源:四川戏剧 作者:周伟
发布于:2017-07-06 共3681字

  摘 要 :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由辛夷坞同名小说改编而成,上映后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并获得了很好的票房成绩。本文着重分析该片艺术手法的运用,并阐明其艺术片气质。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叙事具有随意性、颠倒性与跳跃性的特点,这一后现代主义创作原则的灵活运用最大限度地满足了“隐含的观众”的审美需求。影片人物形象塑造上“顺向相应”与“逆向受挫”的互补也满足了观众的期待视野。此外,影片中多处使用幽默与反讽的艺术手法,也令观众印象深刻。
  
  关键词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辛夷坞;后现代主义;艺术手法
  
  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以下简称《致青春》)上映后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并获得7亿票房,足见其艺术魅力。有学者指出,作为2013年度“具有代表性的商业电影”,《致青春》“正在积极、热情地吸收着艺术电影创作的经验和审美追求,商业电影中越来越明显地附带艺术电影的特质”.①这正是电影《致青春》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主要体现在其对多种艺术手法的运用上,包括具有典型后现代主义特征的时空叙事,人物形象塑造“顺向相应”与“逆向受挫”的互补以及片中多处存在的幽默和反讽等。这些艺术手法在人物形象塑造、剧情氛围营造和故事主题深化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而使影片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审美张力也得到进一步强化,表现出艺术片的气质。
  
  一、叙事时空的随意性、颠倒性与跳跃性

        在“穿越剧”盛行的当下,时空的随意性、颠倒性与跳跃性都较常见,但在非“穿越”题材的影片中出现时空“穿越”,仍然是不同寻常的,稍有不慎,“穿越”就会变成穿帮。电影《致青春》的叙事属于正常题材下的错位叙事。影片一开始,就表现出20世纪80年代的氛围,如醒目的“国营羊绒衫针织店”招牌和“热烈庆祝十二大召开”的横幅。“十二大”召开于1982年,但在学校的迎新联欢会上,郑微演唱的却是李克勤1992年所发行专辑的主打歌《红日》,宿舍管理员观看的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也是1993年才引进内地的。如此时间跨度的校园生活是创作者的自摆乌龙还是有意为之呢?后现代主义作家对任何一种逻辑性或连续性均保持一致的怀疑态度,并认为当代社会已不再满足于现代主义那种意义连贯、情节完整统一的封闭性结构。封闭体是作家们一厢情愿的想象,难以满足实际需要,所以,后现代主义作家主张打破封闭体,而使用开放体这种错位式的情节和结构。这样,现实存在的时间与历史存在的时间乃至未来时间都可随意颠倒,同时还能实现现实空间的分割与混淆。可以说,电影《致青春》将上述后现代主义时空的随意性、颠倒性与跳跃性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影片中,时空与处所存在的模糊性正是后现代主义创作原则的具体体现,由于这种颠倒与混淆,才使电影时空呈现出无限可能。
  
  作为怀旧电影,《致青春》可谓成功之作,后现代主义不确定的创作原则对此功不可没。影片时空的开放体结构直击“80后”“70后”“60后”乃至“50后”的青春记忆。电影《致青春》巧妙运用后现代主义的不确定创作原则最大限度地吸引观众,这与接受美学“隐含的读者”一说相吻合。根据接受美学的观点,作品在完成后读者接受前,都存在着“隐含的读者”.“所谓‘隐含的读者',是相对于现实读者而言的,是指作者预想出来的他的作品问世之后,可能出现的或应该出现的读者。”②以此类推,电影也有所谓“隐含的观众”.具体来看,电影《致青春》“隐含的观众”就主要包括从“50后”到“90后”曾有过大学经历的观众。当然,“隐含的观众”如何成功转换为“现实的观众”,不仅依赖于上述开放式结构,还依赖于影片人物形象的塑造。

        二、“顺向相应”与“逆向受挫”互补的人物形象塑造

        在接受美学看来,读者的期待视野与文本之间常常出现“顺向相应”与“逆向受挫”两种情况。当人物一出场,人们就能判断其大体性格,当故事一开始,人们就能猜到其发展方向,这便是“顺向相应”.与之相反,在观影过程中,角色行为超出预期,故事情节曲折起伏,人物命运出人意料,这便是“逆向受挫”.
  
  与以往同类电影相比,《致青春》中的女主角郑微在气质形象和言谈举止等方面都令人大跌眼镜,显得十分另类。影片一开始,她寻找自己的初恋情人林静,聪明的观众立马有一种不好的预感。果然,创作者“顺向相应”,迎合观众,林静不在宿舍,甚至不在中国,他抛弃了郑微。林静不在,郑微嚎啕大哭,完全不顾林静同舍男生穿着内裤的尴尬。男生用一本书挡住关键部位,而那本书恰恰是郑微送给林静的。于是,郑微哭着抢过那本书,弄得男生近乎崩溃。观众在大笑中为创作者的幽默喝彩,欣然接受故事。郑微到老张寝室偶遇陈孝正,聪明的观众立马猜到他们将成为欢喜冤家,创作者再次“顺向相应”,迎合观众,让他们谈上了恋爱。在郑微追求陈孝正的过程中,她使用各种方式,几乎到了死缠烂打的地步,观众心里依然感到舒适。最后,郑微明目张胆地混在男生宿舍打牌,脸上贴满纸条,让陈孝正发飙,结局当然是把陈孝正收编为男友。以这样的方式追求男朋友,观众的内心多少有些意料之外,可见,影片的人物形象塑造在“顺向相应”中也包含着“逆向受挫”.总之,比起那些具有完美人格的女主角,观众似乎更加喜欢这种贴近现实生活的人物。
  
  女配角阮莞是一个大美女,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阮莞的故事也朝着与观众“顺向相应”的方向发展。她容貌漂亮,身材匀称,让女主角郑微十分羡慕,而且性格温柔,恬静优雅,学习成绩也非常好,有许多时间看闲书,谈异地恋,对爱情更是忠贞不渝。面对如此完美的女生,观众不禁联想到红颜薄命的宿命。果然,阮莞遭遇男友背叛,打算匆匆嫁给只见过几面的医生,最后死于车祸。就阮莞的故事而言,“顺向相应”大于“逆向受挫”的期待视野,观众在同情其遭遇的同时,似乎对她难以产生情感共鸣。不得不说,期待指向的太过畅通无阻是观众兴味索然的重要原因。
  
  从人物形象的丰满度来看,郑微的形象塑造明显优于阮莞,这主要得益于郑微形象带给观众的“顺向相应”与“逆向受挫”互补的审美感受。郑微的性格不时唤起观众期待视野中的预定积累,又不断打破着观众的欣赏惯性,让其在原有审美经验的验证中获得快感,同时也在期待视野的不断丰富和补充中汲取力量。总之,顺畅与遇挫交替出现,令人回味无穷。
  
  三、不朽青春中的幽默与反讽

        电影《致青春》不乏悲剧色彩,阮莞的命运是悲惨的,朱小北的命运是灰色的,郑微谈两次恋爱都伤痕累累,而黎维娟嫁为商人妇也乏善可陈。不过,面对生活的种种磨难与艰辛,创作者没有用同情、悲悯的眼光来审视青春,而是用一个个出人意料的转折让观众在笑声中回忆那段苦涩、懵懂的岁月。可以说,作为一部成功的商业影片,《致青春》将幽默与反讽的艺术手法运用得十分娴熟。
  
  在郑微疯狂追求陈孝正的日子里,有一次在英语角,面对极力躲避自己的陈孝正,她笑脸盈盈地说道 “:从今往后,你再说’我不喜欢你‘,就是说’你很漂亮‘;你要是说’你到底想怎么样‘,就是说’我想你了‘;你要是说’无聊‘,就是说’看见你真好‘.”③如此机智且无逻辑的台词再配上她可爱的笑脸,看得观众乐不可支,立刻猜到陈孝正缴械投降是迟早的事。陈孝正根本不是她的对手,只好说 :“无聊。”闻言她开心地逗他 :“我就知道你会说’看见你真好‘,我也是。”④陈孝正落荒而逃,她又说道 :“对了,我忘记说了,你要是不说话,意思就是你暗恋我很久了。”⑤如此幽默、有趣的对话让观众看得十分过瘾。连确定恋爱关系,郑微靠的也是自己的耍赖功夫。她故意惹怒陈孝正,让他糊里糊涂出面管了自己的事,最后以搞怪的倒计时节奏俘获自视甚高的陈孝正。高调的“女追男”故事以郑微的大获全胜结束,观众在捧腹大笑中也为她的精灵古怪所折服。还是前文提到的那场寻找林静的戏,郑微抱着林静室友的腿大哭,一不留神就将他的裤子拉了下来,刚巧其女友进来,气得扭头就跑,郑微哭得死去活来,观众笑得岔气。影片中,这样的幽默场景还很多,青春就在其间得到完美诠释。
  
  此外,电影《致青春》中还有许多富于冷幽默气质的反讽桥段。郑微与阮莞迟到,老师很乐意地接受了她们迟到的理由,且叮嘱 :“小姑娘一定要注意身体!”⑥紧接着,两个男生迟到,相同的理由却遭到老师的斥责 :“你换个说法!”⑦如此区别对待,令观众发笑。郑微央求宿管员解决停电问题,宿管员板起正义的面孔训斥她违规使用电炉,让她写检查,郑微只得悻悻离开。她刚一转身,镜头就转到宿管员冒着热气的锅上,锅下面也是电炉,讽刺手法用得恰到好处。朱小北被无端冤枉偷东西,扭送到学校保卫科,保卫科干事态度傲慢,爱打官腔,这也是那个年代的独有景象,许多人都感同身受,反讽效果明显。
  
  电影《致青春》用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凸显了校园的欢快与职场的严峻。校园部分青春飞扬,活力四射,让观众无比羡慕 ;职场部分沉重悲情,阴郁伤痛,让人心生寒意。由此,在近乎夸张的对比中,“致青春”之感油然而生。无论青春岁月里的我们有过怎样的苦闷和躁动,当回望过去,那些曾经张扬、轻狂的青春岁月唤起的仍都是美好的回忆,即便是酸楚,回味中也有甘甜。可以说,电影《致青春》中加入这些幽默与反讽,既表现了人们对不朽青春的美好追忆,同时也包含着对严峻现实的无奈喟叹。
  
  注释 :
  
  ①“张俨 《:〈致青春〉〈中国合伙人〉审美特质对比解析--兼谈商业电影与艺术电影的融合》《,今传媒》,2014年第9期。
  ②童庆炳 :《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329页。
  ③④⑤⑥⑦辛夷坞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

原文出处:周伟. 略论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艺术手法的运用[J]. 四川戏剧,2017,(06):125-127.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