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电化教育论文

专题教育社区实践经验、问题及对策(2)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12-08 共12419字

  2.丰富活动过程

  (1)加强社会性交互

  社会性交互是虚拟社区存在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10],是形成社区归属感、提高学习效能和效率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如果"没有社区的归属感,学习者就是独立的个体,容易产生焦虑、逆反心理和丧失学习的动力"[11].我们建议在专题教育社区活动探究过程中,社区成员可以通过提问、解释、争论、支持、辩护、共识、综合、评估、反思和引用等行为实现社会性互动[12].

  3.反馈信息

  在现阶段的社区活动中,社区成员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没有得到任何在线助学者的指导,也没有对社区成员的阶段性成果给予任何反馈,如教学设计、动作技能视频、活动心得总结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建议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在线助学者给活动成员提供即时反馈,社区成员及时认知自己的错误及原因。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技术支持下专题社区的最大效用。

  4.学习日志(活动总结、反思)

  建议在活动设计中增添学习日志,主要用于对活动总结和反思。反思可以帮助社区成员建构个体知识,对自己活动经历进行解释从而获得提升,使之沉淀成为真正的经验。因此,在活动末尾要引导和提示社区成员进行反思,或者为社区成员的反思提供支持,使学生能回顾过程、整理思路,加深认知,这是理性提升。反思是促进学生从活动中进行深度学习的关键,往往贯穿于整个社区活动过程中,可以学习日志的形式清晰表述出来,进而实现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有利于社区成员之间的知识共享。

  社区活动设计者也可以设计反思表帮助活动成员进行反思总结,活动的学习反思。

  5.丰富个性空间

  在专题教育社区中,支持个性空间的活动主要有:TA的资源、TA的文章、TA的社区、TA的相册、留言板等。社区成员在个性空间中可以将每次活动的总结、反思、经验、感触等以日志的形式放在个人空间中,将线下活动搬至线上,通过社区用户浏览、回复、讨论、转发等的"推"与"拉"行为,实现资源流通及知识的转化。

  (三)开展必不可少的活动评估

  哈瑞顿曾经指出:评价是关键,如果不能评价就不能控制,如果不能控制,你就不能管理,你就不能提高[13].如此看来评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专题教育社区中的活动评价体现在两个阶段:一是在活动过程中,社区管理者和助学者要时刻关注社区成员的学习与实践情况,并根据情况调正或调整活动方案,同时给予社区成员有关问题解决方法与协作学习策略等方面的指导。二是在活动结束后,以评分与评论两种方式对本次活动进行评估,包括对生成的新的资源进行点评、分析生成外显知识资源,对社区每个成员进行阶段性评估,统计成员的活动参与度、上线率、发帖量,分析发帖质量等。

  (四)整合再生资源

  随着社区活动的逐步实施,社区中产生了大量资源。通过个案分析我们知道:社区资源、活动资源、社区文章、讨论主题等模块中已生成大量资源,且资源格式多样(DOC、PDF、JPG、XLS、MP3等),其中还有大量线下产生的资源,如公开课视频、名家讲堂视频、学术研究、活动中产生的大量"帖子"、案例分析报告、交流研讨结果、助学者点评等。这些生成性资源促进了社区实践性知识的进一步显性化和共享。针对再生资源管理问题,我们首先建议社区管理者做好媒体信息的把关人,对社区成员上传的资源进行审核,然后再进行完善和分类管理,直接保存到社区资源库中,由社区管理人员经过编目后上报至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公共资源库。

  四、强化线上活动,拓展线下活动

  (一)集思广益、活动策划

  完善的活动策划案是活动成功开展的强有力的保障。针对活动发起者的提案,可以利用网络互联优势集思广益,对活动策划案进行修改完善,助力线下教育活动的开展。

  1.活动构思,上传策划

  在活动开展之前,活动发起者可以依照活动开展背景、目的,进行初期活动策划,经社区管理者审核通过后,作为初期活动策划案上传,供社区其他成员查阅,进而进行头脑风暴,对初期策划案进行修改。

  2.头脑风暴,修改策划

  社区其他成员在查阅活动策划者上传的初期活动策划案后,可以根据自身原有经验与知识,对策划案进行评价并且提出相关修改意见,以供活动发起者对初期策划案进行修改提升。

  3.整合修改、完善策划

  活动发起者在参与社区其他成员的头脑风暴讨论后,根据相关意见建议对初期策划案进行整合修改,进而提出一套成熟、完善的策划,为后续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文案基础。

  (二)图文并茂,活动展示

  活动发起者需要通过多元化手段将活动的过程形象生动地展示在社区其他成员面前,让成员们一起见证活动的有序开展,并为活动过程中的经验与总结提供事实依据。

  1.有图有真相,形象展示活动

  图片对于形象展示活动过程的效果已经不言而喻。通过上传活动过程中各类丰富多彩的照片,一是可以向外界展示自身活动举办的实际成效;二是可以让社区其他成员通过活动照片对活动开展实效有更加直观、深入的了解,进而对后续活动总结延伸提供直观依据。

  2.心得与总结,内化展示活动

  在活动过程中,组织者与参与者通过切身体验对活动会产生不同角度的体验与感悟。通过阅读其所撰写的心得体会与活动总结,可以使得社区其他成员通过内化的活动展示,更加深入地对活动开展的实效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了解。不仅通过外在的图片直观了解,还能通过心得与总结,挖掘活动成功内在因素以及有待改进的契机。

  (三)交流讨论,延伸线下活动

  线下活动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活动的最终结束。线下活动结束后,活动发起者可以将活动搬至线上,组织社区成员进行交流讨论,总结归纳提升,以求实现本次活动的效益最大化。

  1.挖掘问题节点,剖析活动

  每个活动往往都潜存着许多成员们有意向或者说值得大家讨论的关键问题节点的。这就要求活动创建者创造讨论氛围,激发社区成员交流热情,挖掘问题节点。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与交流,帮助社区成员们更加深入的理解活动,最终实现达到剖析活动、全面理解活动的目的。

  2.总结成功经验,延伸活动

  不同身份的成员对于活动的成功或者失败之处都有着其特有的视角与观点。通过亲自参与活动或者观看活动照片以及活动文字等多种方式,社区成员可以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活动进行分析与理解,总结活动成功经验,进而从不同的维度实现对活动的延伸,为今后各种类型的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简言之,专题教育社区通过网络平台,实现活动开展前,活动策划的不断修改完善;活动过程中,图文并茂的活动展示;活动结束后,创设浓厚的交流讨论氛围,实现活动生命的延续。最终通过此一系列的拓展服务,为线下活动的二次发展插上了新的翅膀。

  (四)确定讨论话题,营造社区氛围

  专题教育社区作为学习型组织, 是以人为核心,以社会关系链为基础,强调主题的设定,采用以主题活动为中心的组织形式[14].专题教育社区主题讨论以社区成员为主体、助学者和专家为主导,社区成员共同参与。鉴于社区活动中社区成员之间线上参与性低、互动薄弱等问题,我们在社区导航中设置"主题讨论"模块,增强社区成员间的讨论。讨论和交流是人们活动的基础,讨论有利于社区成员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换,能培养学生向他人学习的习惯和合作、竞争、交往等意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公平竞争,彼此交往、合作,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1.在社区主题讨论前,需要确定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讨论主题。可以向社区成员征集讨论的主题,然后根据活动目标进行筛选,制定详细的讨论要求。讨论主题在"热点主题"模块中呈现。

  2.在社区主题讨论中,要想提高讨论的质量,需要助学者的精心组织,也需要鼓励社区成员积极准备。由于主题讨论非实时性的特点,社区成员可以根据讨论的主题,有准备地参加,要求有观点、有论证。助学者需要根据成员的讨论情况,及实地补充一些相关的资源,及时地引发社区成员将讨论引向深入。

  3.社区管理者或者助学者或者主题讨论发起者要及时总结。及时总结社区成员对讨论内容的理解与把握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存在的问题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通过总结与分析,社区可以筛选出"精华帖"存放在"精华帖"模块中供社区成员学习,实现资源共享。

  通过这样的协作学习环境,不仅营造了社区氛围,还使得社区成员个人的思维和智慧为整个群体所共享,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五)强化社区管理,培育最优团队

  一套好的管理规则往往能够促使整个团队呈现最优状态,反之,阻碍团体的整体发展,基于网络技术的专题教育社区的发展更是如此。为此,我们应当在社区入门阶段严格注册、选拔制度,为专题教育社区注入最强大的成员动力;在社区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合作氛围的培育、"学习契约"的执行,以最优的管理促使专题教育社区最大的发展。

  1.规范注册,强化社区原始动力

  社区成员作为专题教育社区的主要力量,他们的能力是否符合社区发展的需要,他们是否能够全身心投入到社区活动建设中来,将要直接影响到社区的整体发展。因此,作为社区管理者,必须要明确社区成员审核、选拔标准,以最快的效率筛选出最优秀的社区成员投入到活动、社区的建设中来。

  在进行用户注册时必须要规范、明确成员注册必填信息,进而对成员进行审核,赋予相应的权利、规范相应的义务。同时,还需要确立统一的审核标准,频繁、定期进行申请审批,方便社区成员快速有效参与、创建社区教育活动。

  2.规则约束,激发成员过程能量

  社区管理者需要合理制定规则,赋予成员相应的权利和义务,从成员内在动力以及外在约束两方面进行规范管理,以期最大效益地促使社区成员参与到专题教育社区的学习、讨论中来,促进活动的高效、有序发展。共同愿景是社区成员参与到本社区所拥有的共同目标。每一个社区要建立学习者认可的、向往的、渴望达到的社区目标,即共同愿景。为了增加专题教育社区的凝聚力,也可以建立学习契约--提供学习"法律"约束。

  专题教育社区本质上是一个社会组织,需要相应的规范制度的制约,使社区成员必须按照一定的准则行事。在专题教育社区中,社区成员大多数情况下是分布在各地的自由人。因此,很有必要签署"学习契约", 通过学习契约来建立学习社区中的共同自治伦理,确保学习社区的高效运作。"学习契约"主要规定了进入学习社区的用户要遵循的一些规则,便于社区管理。

  五、结束语

  建设专题教育社区旨在逐步形成一系列有特色的网上学习型组织。刘延东副总理在首届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上,强调了李克强总理在今年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互联网+"战略必将推动中国教育信息化加速发展。专题教育社区可以理解为"互联网+教育"的一种形态,可以解释为"互联网+学习共同体".我们要以"互联网+"的思维去研究探索专题教育社区,将互联网作为核心生产力,构建互联网环境下的专题教育教学新常态,激活社区成员(教师、学生、家长)的应用创新,创新学校组织,构建以学习共同体为标志的网络化和扁平化组织。

  参考文献:
  [1][3][5][14] 曾祥翊。专题教育社区的概念与特征[J].中国电化教育,2013,(10):102-106.
  [2] 梁志华,王海波。基于网络的主题资源学习社区研究[J]. 开放教育研究,2005,(10):44-48.
  [4] 刘小娟,于芬。 网络学习社区中的社会性交互[J].中小学电教,2005,(1):14-16.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