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国家高层和教育部、体育总局推广学校足球教育的意志一直难以在基层有效贯彻[1],认真学习教育部办公厅2013年9月17日下发文件《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征集活动通知》[2],结合对我国学校足球教育发展困境成因的系统分析,可以为我们运用现代数字技术和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突破学校足球教育推广瓶颈,找到一种方向性指导。
1 我国学校足球教育推广瓶颈及系统关系分析
我国学校足球,包括根据对象不同可划分而得的普及序列、竞技提高序列、普及与竞技提高结合序列学校足球,均面临困局。对于普及序列的校园足球,2012年2月人民日报撰文指出"经费对于校园足球是严重制约、教练短缺成为严重障碍、很多老师不赞成学生踢球,踢球耽误了学习,会影响班主任考核、家长态度更让教练心忧,一些足球传统学校很难招来踢球的孩子、教育部门茫然无措,体育部门不清楚该如何合作"[2-3].竞技提高序列的山东鲁能足球学校在2011-2015年培养规划中明确指出"学校生源严重不足,在校人数连年下滑"[4].普及与竞技提高结合序列的广州恒大足球学校,2012年计划招生3150人,经全国宣传动员并向央视投放广告,招得不足1100人[5].透过不同表现形式的问题表象,分析导致问题的症结根源,可以归纳出人均资源占有量少、文化价值取向背离、社会认知印象偏差、学训矛盾问题突出、教育对象需求分歧、国外现成经验缺失等制约我国学校足球教育发展,互有内在关联影响的六大瓶颈因素。
1.1 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足球运动项目特征是场地大、参与人数多、投入成本大,这就使人均GDP世界排名低、人均资源占有少问题成为阻碍我国学校足球教育推广一大根本性制约因素(中国人均GDP世界100余位,甚至低于中国足球世界排名)。奥运与足球均需消耗大量社会资源,与中国分居世界第二、三大经济体的日本也无力在足球达到亚洲一流同时让奥运达到世界顶尖,中国对竞技体育投入资源中相当部分分流于保持奥运世界顶尖地位情况下,可投入足球的资源必然更加有限。场地资源少、经费来源少、优秀师资少的客观现实,阻断了中国对日本学校足球发展模式简单效仿之路。
1.2 文化价值取向背离
科研监测数据显示我国男性学生女性化趋势明显[6],这很大程度上源于中国社会科举应试教育下"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文化价值取向[1].相对欧美文化热爱运动的历史传统、日本文化的武士道精神,中国社会文化过于重文轻武,加之资源有限国情下举国体制精英体系剥夺了更多普通人深入参与认识各种体育运动的条件和机会,在竞技体育"唯一"存在价值被广泛视为"金牌争光"观念下,一旦某一竞技项目如足球,无法短期内为国家带来金牌荣誉,便很容易进入"成绩越差关心越少,关心越少成绩越差"的恶性循环,最终被公众视为"事不关己"而失去关注和支持价值。
1.3 社会认知印象偏差
竞技体育和人类社会一切领域竞争都遵守资源×策略的制胜规律,身体作为竞争资源,在竞技运动制胜要素中仅占50%基础性作用,另50%更重要主导性因素是表现为技术、战术、管理、制度的策略运筹。然而国内媒体评论常简单将中国足球失败归结为"没有血性",国家队比赛风格甚至一度被国内主帅定位为"疯狗精神",凸显了中国社会包括专业人士在内对足球运动"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认知印象偏差。
这种偏差造成足球在我国很大程度上仅被看作一种增强体质,以及至多不过培养团队意识的简单教育手段,在能促进身体素质和团队意识发展的体育教育与拓展训练手段颇多情况下,开展成本较高、与文化学习矛盾又较突出的足球运动一直未被当成一种身体、智慧、心灵并重的综合素质教育手段得到广大学校应有重视[1].
1.4 学训矛盾问题突出
足球技战术体系复杂、技术掌握难度大(脚是人体最笨拙部位),在现行小学至大学各年龄层次、普及至竞技提高各序列学校足球所使用的技能参与性教学训练方法下,包括国外引进方法下,教学训练对象需要通过大量重复练习和比赛经验积累才能成才,过程缓慢,与文化学习矛盾突出。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先进青少年培养体系下能被职业足球吸纳者也仅极少部分,但由于社会经济结构、世界产业链地位等因素,日本、德国比中国更容易消化职业足球的淘汰、退出者。长期在团队中学习足球实践技能者,长于人际交流和操作思维,退出足球后较适宜出路包括销售服务业、职业技术工人等。中国社会商业化程度和技术设备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销售服务业发展状况和技术工人社会地位无法跟日、德等国相比,使得中国青少年接受足球训练所面临的文化学习和就业出路矛盾比日、德等发达国家更为突出。
德国许多球员通过完善的职业技术培训体系获得职业技术工人等级,而德国蓝领、白领、公务员社会地位没有高低之分[7].相比之下,职业技术工人的就业出路尚不能为中国社会多数家长接受。
日本球员工会与保险公司签署合作协议,退役球员优先录用到全国250家保险分支机构,首年年薪600~700万日元,两倍于日本国民平均年薪的约300万日元[8].保险销售业在中国社会形象地位低下,保险代理人13个月留存率,我国为20%[9],日本为72%[10],人均保单拥有量,我国为0.6张[11],日本为6张以上[12].
1.5 对象受众需求分歧
人均资源尤其足球可用资源少,从客观上限制了足球运动金字塔底层的群众参与基础、中下层的竞技后备人才培养、中上层的职业联赛水平和顶端的国家队成绩。文化价值取向背离从主观上降低了社会对足球的认同支持和参与关注。主观对客观错误认识所造成的社会认知印象偏差,进一步增大了足球运动吸纳社会资源进行发展、推广的难度。
主观、客观、主观对客观认识因素的交互影响,造成足球行业经济、社会效益的低下,放大了从业人员出路狭窄和后备人才学训矛盾问题,阻碍优秀人才资源进入,加剧了"水平越差形象越差,形象越差水平越差"的恶性循环,令足球运动受众群体日益萎缩、假赌黑势力趁虚而入,球员群体成为对社会无用的人、足球技能成为对生活无用的技能,足球运动发展推广与家庭、学校、社会"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宗旨背道而驰,加之中国人口多、人均资源少国情所必然导致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应试教育问题,令教育本身也出现背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歧变,在足球和教育双方异化的共同作用下,学校足球尤其技能参与形式学校足球与学生升学就业现实需求及教育系统本身目标评价取向间矛盾分歧进一步加深。
1.6 国外现成经验缺失
人均资源占有、文化价值取向、社会认知印象、对象受众需求等方面问题共同作用所形成的巨大国情差异,导致了国外既有成功经验的缺失。分析欧美青少年培养体系可以发现,其高水平球员产出路径并非单纯基于训练,更重要在于多级高水平联赛体系提供的实战锻炼机会,而搭建多级高水平联赛体系需要大量社会资源投入,短期内很难照搬到中国。再分析日本学校足球成功模式可以看到,由于其侧重于技能参与教学,同样需要多级高水平学校联赛体系和师资、场馆等方面巨大投入。日本民族文化中的尚武意识、重足球轻奥运的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退出球员消化能力等有利因素,让日本学校足球有条件吸纳足够人、财、物力社会资源支持,而中国学校足球则难以做到。
2 电化教学突破我国学校足球教育推广瓶颈可行性分析
电化教学是教学过程中运用投影、幻灯、录音、录像、广播、电影、电视、网络、计算机等现代教学技术传递教学信息并对这一过程进行设计、研究和管理的一种教学形式,既是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方法,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13].电化教学具有内容形式灵活多样、信息资料来源丰富、远程共享交流便捷、直观抽象联系转换、感性理性有机结合的功能特性,使其能在更少资源投入下,以更顺应对象受众需求方式,引导转变社会文化价值取向,消除公众认知偏差,改进国外现有教学训练模式与国情不相适应处,形成文化学习与技能学习的结合促进,为我国学校足球教育六大瓶颈的突破提供现实可能性。
2.1 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瓶颈的突破
传统技能参与教学通过运动场实施教学,占地空间大、教师示范要求高、对象受众范围小,场地、课时、高水平师资、培养经费等资源投入成本高。电化教学基于多媒体平台和电子信息网络,可以面向更多受众实施教学并零成本获取国际高水平足球训练、比赛演示素材,能在更少场地、师资、课时及相关经费投入下达成所需教学效果,缓解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矛盾。
以保证教学质量为前提,传统技能参与教学方式下,1名教师1次课只能指导约25名学生,1座标准足球场1次课最多可容纳两个班级,晚间、气候限制条件下无法行课。电化教学方式下,1名教师1次课可指导100名以上学生,1次课时间段落内可以多个百人班级在多座多媒体教室同时行课,高水平教师还可远程网络共享教学示范课程,晚间、课后、不良天气等时段也可利用。
2.2 文化价值取向背离瓶颈的突破
解决足球运动与社会文化价值取向背离问题,一方面在于获取关于足球运动新的价值发现和理解;另一方面在于充分发挥情感、理性、直观、抽象等不同类型信息与信息接收渠道优势,全面综合作用于教育对象思想意识,达成转变价值观念的教育引导目的。
电化教学内容形式灵活多样、信息资料来源丰富的功能特性,使其可以旁征博引、溯古通今,运用多维的视角、雄辩的论据、新颖的论点,将国家、社会、民族、文化、教育、智育和足球运动广泛联系起来,引导受众深入认识理解足球作为世界第一单项竞技体育运动所包含的国家品牌营销、综合国力展示、经济社会推动、民族文化比较、智力思维发展、综合素质教育等多元价值功能。
电化教学的多媒体声像界面,是调动对象情绪、激发学习兴趣、渲染足球运动情感审美价值的有利因素,其感性与理性有机结合、直观与抽象联系转换的功能特性,有助于引领受众透过足球运动感性之美发现和理解足球运动理性之美,在理性美与感性美的交互放大作用下,进一步丰富对足球运动审美体验、加深同足球运动情感联系,提高对足球运动感性和理性两方面价值的认知,推动价值观念转变。
据笔者在所属高校近五年开课统计",现代足球赏析(公共选修)"室内电化教学课程历年自主选课女性学生平均比例为22%,明显高于"足球(公共体育)"室外实践课程不足10%的历年自主选课女性学生平均比例。经12周与足球相关社会、文化、技战术等综合内容电化课程学习,90%以上女性学生可以顺利完成诸如"中国足球为什么落后"等较有深度的考察论文,并且由于女性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同样评定标准下成绩表现甚至可以优于男性学生,表现在约25%班级最高考察得分产生于女性学生,表明受参与能力限制最大的女性学生也能通过电化课程对足球运动形成较深入认识,为进一步的价值理解和欣赏打下基础。相比之下,"足球(公共体育)"室外实践课程中,女性学生则无法在运动技能方面达到男性学生水平,也无法通过技能学习形成对足球运动较深入认识理解。
网络检索英超观众席图片,以图片内观众人数不低于30人为标准,随机取样30张检索图片进行统计可得,世界市场推广最成功的英超联赛,各大俱乐部现场女性观众比例也很难突破11%,也即笔者"现代足球赏析(公共选修)"电化课程女性选课比例的一半。其原因在于,女性由于参与能力限制,难以自发认识理解足球运动。可见,只有将电化教学多媒体演示与分析讲解结合,才能帮助更多由于参与条件和水平限制难以深入认识了解足球的受众更好理解欣赏足球运动。电化教学远程共享交流便捷的功能特性,还使之更便于与网络技术和教育行政手段结合,更大范围、更快速度作用于受众认知、情感、态度等价值判断影响因素,提高全社会对于足球运动价值的认识和评价,改变文化价值取向。
2.3 社会认知印象偏差瓶颈的突破
实践、观摩、理论研究与学习是人认知事物三种基本方式。提高受众认识理解,纠正足球运动在受众心目中"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认知偏差,也无外乎通过此三种方式。
通过实践参与方式认识足球,必须达到一定技能水平才能理解其"体力活动"表象下深刻的智慧哲理和社会人文内涵。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国情下场地、经费、高水平教练师资短缺的现实,加之文化学习的压力和价值观念的阻力,限制了中国人对于足球的实践参与水平进而认识理解深度,是认知印象偏差的重要来源。
通过书本化纯理论教学方式认识足球,则既难以引发学习者广泛兴趣,也不利于以感性与理性结合方式形成对足球运动更全面、直观而印象深刻的认识了解。通过对他人实践的观摩学习,则更容易接触到高水平的实践活动,建立对足球运动更全面深刻的认识。对高水平实践的观摩,还能带动基于实践总结的理论提高并通过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反作用于实践提高。
将观摩学习与电化教学内容形式灵活多样、信息资料来源丰富的功能特性相结合,可以使学习者身临其境领略国际国内最高水平足球运动实践,理解最高层次的足球运动理论,认识现代足球在技术、战术、身体、心智、管理、运作等方面发展的高度,进而结合社会环境等背景因素,更好理解足球运动的人文内涵,引发与足球运动之外更广泛社会现象的联系思考,发现足球"不简单"的一面,消除对足球运动"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认知偏见。
2.4 学训矛盾问题突出瓶颈的突破
学训矛盾源自传统技能参与教学训练方法对时间、经费、场地、人力资源的高消耗(人力高消耗表现为师资高要求、学员高淘汰),电化教学虽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技能参与教学,但可以对传统技能参与教学形成部分替代和补充促进:
(1)电化教学对技能参与教学的部分替代:通过对学校足球教育进行普及、竞技提高、普及与竞技提高结合的序列划分,可以变一刀切模式为多元化教学,将确实不适合参与足球运动、技能参与教学效益低下者,如一般女性或贫困地区体育基础差、身体素质与协调性低者分离出来,归入学校足球教育普及序列,以发展情感、智力、社会认知适应改造能力等综合素质,培育足球的文化和市场为教学目标,代替运动技能掌握目标,利用电化教学信息资料来源丰富、内容形式灵活多样的功能特性,在文化演绎和技能演示间自由切换,将足球和其中所包含的管理、运筹、技术、战术等不同侧面与社会、民族文化相结合阐释,渗透人文、社会、情感审美教育同时提升教育对象对足球运动社会文化意义的认识和情感关注需求,壮大足球文化和市场的土壤,间接而根本性地推动竞技足球水平提高和足球教育推广普及。
(2)电化教学对技能参与教学的补充促进:足球技能由意识支配,人类意识又分为显意识、下意识、潜意识三个相互联系影响的层次,单纯理论讲授侧重作用于显意识(即理性认知),单纯技能参与教学侧重作用于下意识和潜意识(包括视觉、触觉、本体感知觉、运动表象、协调性等),电化教学直观抽象联系转换的功能特性,可以将直观演示与理论讲授结合起来,同时作用于显意识、下意识和潜意识,在三种意识间形成相互启发渗透,促进运动技能的掌握和提高。
相关教育心理学实验表明,情感对大脑皮质有效工作有巨大影响,积极的情感可以激发大脑皮质活动兴奋性,充分发挥多种智力功能区作用,进而有利于智力的全面开发和技能的形成提高[14][15].电化教学感性理性有机结合的功能特性,使其可以将多媒体感官刺激和理性分析讲解结合,充分发挥情绪感受与智力认知间相互促进作用,推动思维和运动技能的协同发展。
此外,通过电化教学在军事技能训练上的成功广泛应用[16],也可从实践角度证明电化教学对技能性教学训练的重要补充促进作用。
2.5 对象受众需求分歧瓶颈的突破
智力发展、情感体验、社会认知适应是一切受教育者普遍共通需求,足球教育要与对象受众需求相符合,可以与这几方面的教育相互联系。
人类一切行为皆受精神文化支配,都是对文化的外在表达,人类社会各种运动变化现象也因之都受到文化的影响。作为一种人类社会行为现象,足球运动中的技术、战术、心智活动,也是文化思维一种表达形式,经由文化这一共通根源点与各种社会现象之间存在普遍而深刻的内在关联。电化教学内容形式灵活多样的功能特性,使其可以在足球和各种社会现象间自由切换,广泛联系,深入发现足球运动与社会文化间相互作用影响,使受教育者通过足球运动加深对于社会和文化的认识,满足受教育者社会认知适应能力提高需求。电化教学的多媒体声光信息,还可以通过多重感官渠道作用于相联系的头脑神经区域,充分调动情绪活动和思维活动的协同参与,满足受教育者情感体验和智力发展需求 .
2.6 国外现成经验缺失瓶颈的突破
国外现成经验缺失源自人均资源占有、文化价值取向、社会认知偏差、学训矛盾问题、对象受众需求等因素的综合作用,集中表现为目前国外没有可供中国照搬照抄的学校足球发展模式。除"1.4"日本、德国足球的例子,西班牙足球的例子也可从另一角度说明此点:西班牙社会足球文化发达,与其闲散享乐的民族文化性格不无关系[17],这种文化性格所支付的社会成本,是西班牙50%青年人失业,依靠政府高社会福利救济生活[18],这种情况绝对无法被中国社会、文化和学生家庭接受 .
在学校足球教育中推广电化教学,资源上有助节省人、财、物、时成本投入,方法上更便于密切结合国情实际灵活设计教学内容模块,以顺应中国人精神文化和思维情感的方式,渗透影响进而引导改变教育对象文化价值观念和对足球运动认知态度,将足球教学与受众需求,技能教学与思维训练、综合素质教育结合起来,以多媒体界面为硬件接口,教学内容模块设计为软件接口,将足球教育和文化教育两个原本相对孤立系统间软硬件体系矛盾冲突转化为交互配合促进,形成符合本国实际的学校足球教育教学内容方法体系,突破国外现有教学训练模式与中国国情不相适应之处。
3 结语
在深入分析中国学校足球教育所处现实国情基础上,充分利用电化教学内容形式灵活多样、信息资料来源丰富、远程共享交流便捷、直观抽象联系转换、感性理性有机结合的功能特性,进行针对性课程内容设计,能有效实现理论与实践、文化与技能的结合兼顾和交互促进,在降低人、财、物、时投入成本,共享优质稀缺教育资源同时,满足受众情感审美与社会认知适应的共性需求,达成教育系统综合素质教育目标,改变社会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对足球的局限认识和评价,有效突破我国学校足球教育所面临的人均资源占有量少、文化价值取向背离、社会认知印象偏差、学训矛盾问题突出、对象受众需求分歧、国外现成经验缺失等瓶颈问题。
参考文献:
[1] 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校园足球未来路在何方[EB/OL].搜狐网。
[2] 教育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3年度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征集活动的通知[EB/OL].教育部官网。
[3] 郑萌。从教育目的与社会责任角度析学校足球的推广意义[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24(6):520-523,528.
[4] 山东鲁能泰山足球学校。山东鲁能泰山足球学校2011-2015年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