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东方哲学论文

庄子的“齐物”世界观与实践方法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9-30 共3503字
摘要

  庄子名周,生活在战国时代前期。古往今来,世人莫不为生活琐事,功名利禄而累,甚至失去自我。而庄子是个大智之人,是一位觉醒者,是生命的真正守护者。他的思想是洒脱的,他的人生态度是积极的,超脱自然,凌于长空。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道"的学说,在当时形成了与儒、墨鼎力的形势,在中国思想史上留下了独放异彩的一页,并且对文学以及各艺术领域产生极大的影响。

  人生哲学是庄子思想的核心部分,主要是对人生的理想境界和实践方法的思考,他追问人生苦难的终极原因,发现灾难归根结底都来源于人类自身那无穷无尽的欲望,种种苦恼和不自由的根本原因在于"有待"、"有已".因此庄子发现唯有荡涤它们的污染,冲破它们的役累,才能返璞归真,以符合"虚静恬淡无为"之自然本性,才能到达与天地融通为一。在《庄子》

  一书中充分体现了淡泊名利,顺物无己,清心寡欲等思想,深刻触动着我们的心灵,使我们从中获得很多的教益。

  一、庄子的"齐物"世界观

  庄子之所以能达到"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无所待,以游无穷"的逍遥状态,是来源其对世界的思考。在庄子的《齐物论》中,提出"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万物有分必有成,有成必有毁。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完成与毁灭,始终是浑然一体的。[1]

  在庄子眼里,"万物一府,死生同状"、"物无非彼,物无非是"是说万事万物没有不是彼方的,没有不是此方的,都是相通的整体。没有一成不变的,时间的流失永无止境,是非,美丑,贵贱,得失等它们的分别根本没有定准,也没有终结,人们也无法停留下来。所以庄子想借助绝对本体之道,去突破和消除主观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从而与造化同往,死生为一,忘却、摒除对事物的分别和执着,畅游在自己逍遥的精神世界里。[2]

  万物的"自然"属性,乃是一切事物的本然存在状态,它是天之所成所赋,因此,它是不增不减,是人为不能改变的。所以要放弃人为物役,有意识的人为造作都是违背和远离自然之性的。有智慧的人,只是以空明的心去观照,去顺应万物。庄子多次告诫人们"莫若以明".如在《齐物论》中写到"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为是不用而寓诸庸,此之谓'以明'","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等,这些语句都告诉人们要以空明的心去寄托在事物自身的功用上,任凭自然均衡,达到物我并行,各得其所。在《缮性》中指出: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人。庄子指出各种主观世界的争论纠结,是迷失自我的表现,是主观成见所致使,要想停止争论,就得停止彼此、得失、忧乐、是非等的纠缠,就得用"莫若以明"的认识方法,排除成见,开放心灵,达到"万物与我为一"的齐物的和谐境界。

  庄子在"齐物"以后,心灵得到了解脱,自然自在起来。如在《应帝王》中:立乎不测,而游于无有者也。

  心灵远离"相对"以后,庄子畅游于"绝对"的自由之中。就像"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生活在一种自然的自由状态之中。庄子能"游心于道",在于放弃了很多东西,退却到了属于自己的心灵天空,在那里找到了心灵安静和自由之地,在自己的地盘做自己的帝王。庄子舍弃了外界的纷争、劳累,却守住了生命的根本。庄子的这种舍弃和放下,不是一种软弱,而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豁达!而现在的社会,又有多少人想到"放下"?多少人真正做到"放下"?我们整日忙碌劳累着,却不知道自己忙了些什么。

  二、庄子的实践方法

  哲学家们在认识上永远摸索着,在实践上也永远行动着。庄子对万事万物有了本然的理解之后,有了自己独有的行为方法。心理上不依赖于外界事物,不受外界的限制,自由自在。可以说庄子给处在各种困境中的我们提供了心灵药方,告诉我们要做一个真正的"贵族".

  第一,"无所待"的方法。"无"字眼在《庄子》中出现甚多,是庄子思想的精髓部分。如"无物"、"无我"、"无情"、"无名"、"无待"、"无功"等。"无"并不表示没有的意思,而是要去除一切人为的东西。不要因为好恶、爱憎之类的情绪损害自己的本性,要顺其自然而不是人为的去增益生命。[3]

  庄子在《大宗师》中讲:故乐通物,非圣人;有亲,非仁也;天时,非贤也;利害不通,非君子也;行名失己,非士也;亡身不真,非役人也。这句话告诉我们有心和外物交往,就不是圣人;有亲疏之分,就不是仁人;揣度天时,就不是贤人;利害不能相通,就不是君子;追求声名而失去本性,就不是士人;自丧真性,只能被人役使,就不是役使之人。可见庄子认为不要过分追求是是非非,纠缠于外物之中而劳累身心。
  
  如果我们处理事情没有贪欲、私欲、偏见,不与外物冲突,那么我们才能不动心,保持心的平静,不使好恶而伤其身。在庄子看来,"好恶"就意味着被好恶的事物所牵引和支配,成为外物的附庸,也就容易被外物伤害而失去自己。因为任何一种具体的"有",都会有局限,这就意味着与整体分割开来,就有分别,从而与其他的"有"产生冲突。庄子主张"吾丧我",如果这个我"无"了,自己都不存在了,还能受到什么伤害和牵引。所以庄子"无"是为了更好的"有".

  "无我"是为了实现"大我".在庄子看来,大自然的本性是"无为",是"无情"的,是不因为任何人为的意愿而改变其内在属性的,所以任何有待、有情、有物、有名等都是违背"自然"之道的,都会受到人为的干扰和束缚,便会丧失本性,因此庄子用"无"来破解"有".在超越"人我"、"是非"、"得失"等的相对分别之后,庄子在绝对的逍遥领域任意畅游,达到他要的返璞归真、天人合一、尽享天年的目的。

  第二,"虚、静"的方法。"虚"、"静"类等也是庄子着重强调的内容。此类字眼在《庄子》一书中随处可见,如庄子在《人间世》中写道: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在《刻意》中:一而不变,静之至也;无所于忤,虚之至也;不与物交,惔之至也;无所于逆,粹之至也。在《在宥》中写:抱神以静,形将自正。这些都可以看出,庄子主张养身养神的方法要"静",静守其内,神不外驰,不与外物交缠而劳累身心。外物如名利,在庄子看来是一中兵器,只要用它,不小心就会伤到自身。只有保持一颗"虚"、"静"、"淡"的本心,才能在千变万化的生活中守住自己。
  
  "静""、虚"使人清心寡欲,使人符合"天"本来赋予人们的样子,即符合"自然"无为之道,从而到达无不为的状态。其实虚静也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无",是一种平衡、和谐的心理状态。只有自己内心平衡,对外界才不会产生任何形式的作用力,这样就没有外界的反作用力纠缠自己,从而使自我能主宰自己,做自己的主人翁。因此,守住一颗清静的心,本本分分做人,这就够了。

  第三,顺其自然的方法。如果没有事情,我们要保持一种"虚静",不去刻意勉强。如果事情正在发生,我们要保持"无"的态度,不纠缠是非。如果事情已经发生,我们要"顺其自然",欣然接受。庄子在《人间世》中写道: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应帝王》中: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庄子主张物来不迎,物去不留。像水中画画,像雁过长空,过后就不再留痕迹。用佛教里的话就是心不粘相,到达一种"即世超然,超然即世"的境界。这样能够超脱外物而不被外物伤害。庄子描写了庖丁解牛的故事,告诉我们"缘督以为经"的顺物思想。疱丁解牛时,刀子总是比别人的好使,问题不在于他的刀上,在于刀砍在什么地方上。即如何用刀上,因为他在解牛时刀连筋肉之处都不曾碰,何况大骨头。"缘督以为经",就是站在彼此之间,既不亲彼,也不近此,放下执着、冲突,走在中虚之间,顺其自然。这样内心不受纷扰,可以自由自在。

  可以看出无论是"无"、"虚静",还是"顺其自然",它们都是一体的,都是同一个问题。这是庄子在用不同的方式去阐述自己的实践方法。它们都是断绝自己与外物之间在心理上的相逆,相斥等,而改为相顺。让自己像气体一样能无所不及而又不受伤害。庄子一再强调去除各种欲望的困扰,消除各种偏见和私利的纷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持一颗恬淡的心,才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庄子认为,生命固有的东西不增也不减,不会因为人们私欲而改变。可以说,庄子是从对大自然及万事万物的思考中看破了人间的红尘琐事,并在实践着其"道"的智慧,而逍遥人间。

  人真正的栖息之地不在别处,它正在人的心中。

  一颗自由而无待的心,才能不为万物所累,才能游于无穷。不管发生什么事,都安心时运,顺变不惊,这样哀乐的情绪就不会侵入胸中。所以我们不要日夜纠缠在分别之中,而是在一种和谐的世界里发挥最好的自己。古往今来,庄子一人,让无数人解读,却总也解不尽其中奥妙。但每一次回味,都有一次新的收获。庄子给我们带来无限的安慰和鼓励,告诉我们其实自己可以做自己的大帝王,自己完全可以主宰自己。只要做好了自己,就没有所谓的失去。庄子让我们在喧闹的世界里找到一片清净的天空,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找到一个自然的平衡点,在人生这个旅程中找到自己应该走的"道".

  参考文献:
  [1]孙海通译注。庄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徐小跃。禅与老庄[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
  [3]王博。庄子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