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代大学生作为文化层次相对较高的青年群体,他们的主流思想道德观念是积极、健康的,但是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和矛盾,有的矛盾还相当突出。为此,新时代下增强大学生知行合一的意识势在必行。基于此,将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提出的"八个统一"要求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知行观的培育中,发展并创新思政学科,促进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高度重视和协同努力,以期实现大学生"知"与"行"的协调、同步发展和顺利转化。
关键词:"八个统一"; 知行合一; 大学生;
Abstract: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belong to the relatively high cultural level of the youth group. Their mainstream ideological and moral concepts are positive and healthy, but there are also many problems and contradictions, some of which are quite prominent. Therefore, it is imperative to improve the awareness of the unity of knowledge and acti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Based on this, it is necessary to integrate the "eight unification" of the requirement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proposed by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into the culti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nowledge and ac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develop and innova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disciplines, promote the high attention and concerted efforts of educational subjects and educational objects, so as to realize the coordination, synchronous development and smooth transformation of "knowledge" and "ac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Keyword:"eight unification"; unity of knowledge and action; college student;
一、"八个统一"的现实意蕴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形教育相统一[1].旨在引导思政课教师将"八个统一"有机融入到学科中来,发展并创新思政学科。
第一,"八个统一"提供思想政治教育新的思维。
教育主体一定要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才能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面对一些西方思潮,鼓励学生敢于发声和有所作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知行不一的问题,使得教育效果表现极为不明显。首先,政治立场不坚定。大部分大学生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对党和中央治国理念和战略表示高度的认同,但仍有部分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不满和质疑。其次,部分学生缺乏辩证思维能力,对待西方思潮和各种外来文化完全持支持和赞同的态度。因此,"八个统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其中坚持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提供了思想政治教育新思维,使大学生在面对西方各种思潮时,具有辩证思维能力,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第二,"八个统一"提供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大纲。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更加要注重培育学生的价值观念和理想观念,思政课教师应将正确价值观不断融入到各个学科当中,使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形成协同效应,不断提高高校思政课的科学性和时效性。同时,大学生也应该参加一系列实践活动,将正确的价值理念运用到实践中。"知行合一"思想的内在逻辑脉络是"知识-德性-德行"的顺序,是一个由内化到外化的过程。其中的每个环节都是相互作用、缺一不可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遵循人的思想道德形成发展规律而展开的,包括"认知、情感、意志、信仰、行为"五个阶段,由知到行螺旋上升,每个要素缺一不可,都是遵循从"真知"到"真行"的逻辑顺序。
第三,"八个统一"提供思想政治教育新的方案。
传统教学比较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理论的传授,而往往忽略了学生主体性的作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要紧跟时代发展,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启示教育主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做到真正的以人为本:一方面,大学生自身应该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能够做到与教育主体进行平等的交流和沟通。另一方面,就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而言,首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之前,教育主体要树立两个意识,一是要充分发挥教育主体的主导作用,二是对大学生现阶段思维能力要有信心,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使教育客体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所需的正确的认知、情感、意志、信仰的灌输,旨在使受教育者真正达到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强烈认同,使其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达到教育主体以及整个社会的要求。
二、"八个统一"与知行合一的内在逻辑
坚持"八个统一",关键问题是在于推动思政课的改革与创新,目的是要使思政课变得更有亲和力和感染力,且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知、情、意、信、行的统一,使得学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终达到真正的知行合一。将"八个统一"有机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知行合一中,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和互通性,同样也存在着一定的内在逻辑。
第一,课程价值层面。
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体现了思政课价值选择的方向。首先,思政课是具有强烈鲜明政治性的学科,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任何学科都要有理论的支撑,思政课亦然,它是建立在科学真理的基础之上的。用强大的理论功能说服并引导学生,使学生强化思政课的学理性,做到知行合一,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思想道德认知,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政治方向。其次,思政课具有知识性和价值性。思政课的教学目的不仅是给予学生理论知识,更在于教授学生政治理念和思想观念。大学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的重要时期,更加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和传授。因此,思政课教师要运用思想政治理论引导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价值断定,学会选择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树立正确的"三观".最后,思政课显示了建设性与批判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建设即"立",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传播主流意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批判即"破",对任何错误的西方思潮进行批判和抵制。建设与批判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批判是为了更好地建设,建设是为了更加有力地批判,两者相辅相成[2].使得大学生深知建设什么、批判什么、坚持什么,具有良好的辩证思维能力并懂得在生活实践中明辨是非,达到知行合一。
第二,课程建设原则层面。
思政课对大学生进行三个方面的培养:一是理论知识的传授,二是对学生各种实践能力的培养,三是素质培养。这三个方面是循序渐进、层层递进的过程。目的是培养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能够知行合一。首先,思政课不仅传授学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但是仅仅依靠这些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结合实践才能真正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就需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即"知"与"行"统一起来。因此,既要注重理论知识,也要注重实践培养,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做到知行合一。其次,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又要理解思政课种类的多样性,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和资源,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使得大学生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第三,教学方法层面。
首先,主导性和主体性是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之间的关系。新时代思政课的主导性与主体性是指既要坚持教师的主导性作用,也要同时注重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认真对待学生的心理和兴趣,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教师发挥主导性作用是指在思政课程方面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实践设计;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地形成自己的思想观念、情感价值和行为习惯,使所学知识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学习中,从而不断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对待自身发展。其次,灌输性与启发性也很重要,思政课有鲜明的政治性,因此"灌输"原则是必不可少的。灌输也要讲究方法,并不是思维强制,方法单一。因此,在坚持灌输方式的同时,应该在课上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运用启发式教学,以问题为导向,从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实现知、情、意、信、行的统一。最后,显性教育是指在公开的场所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隐性教育是指充分运用各种隐性条件和环境,使得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从而达到教育目的的过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显性教育就是实现了隐形教育与显性教育相统一,两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
三、知行不一的类型
知与行存在问题在于"知""行"发展的不协调。一是学生的思想道德的认知度很高,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往往不能够适时输出,恰当运用,不能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导致知行不统一。二是学生的思想道德实践能力很强,但是理论水平却达不到实践能力的高度,同样表现为知行不统一。
第一,知行错位。
是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认知与实践行为相矛盾,表现为知行不一。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在没有外部监督和制约的情况下,很难按照道德的要求去做,导致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存在不稳定性。高知低行是指大学生有很高的思想道德认知但在思想道德行为方面表现较差,在实际生活中缺乏自律性。具体表现为考试作弊、乱扔垃圾等。知而不完全行是指主体在学习相应的道德准则后,由于受到环境的影响,意志力欠缺、道德认同感匮乏。例如,当大学生遇到不公正事件时,就会出现思想道德认知与行为错位的状况。在面对老人摔倒的事件时,大多数大学生担心自己和以往扶老人被讹诈的受害者一样蒙受冤屈,因此表现出知行错位的现象。
第二,知行断裂。
是指主体在知或者行的某个环节中出现了问题。主要表现为知而不愿行或行而不知。知而不愿行,是指在道德生活中遇到熟悉的行为规范,但在实际的道德生活中不想按照正确的行为去做。例如,大多数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会遇到需要见义勇为的事情,但是他们都会表现得漠不关心,甚至拒之千里。行而不知,是指主体能够做出正确的行为,这种行为是源于本能行为,按照外部提醒或迫于外在的压力,并不是依据某种认知做出的。虽然这种行为不会给个人和社会带来危害,但是时效性很弱,对大学生没有益处。例如,大学生一般都有较高的爱国主义热情,但也会在没有真正懂得爱国的本质的情况下做出不理智的行为,可能就会危害国家利益。
第三,知行相悖。
是指学生知道行为是不对的,还是要选择相反价值取向。比如大学生在考试前买卖答案等。知行相悖还有一种形式是"严以律人,宽以待己".无论是在道德认知还是在道德实践上,有些大学生往往将自己排除在外,不愿意自身被束缚于种种规定之中,他们希望这些准则是由别人遵守,自己却享受其中。而这种思想在当代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并非个例。
四、"知行合一"的实现路径
现阶段大学生存在一定的"知"与"行"不相符的现象,如何将"八个统一"作为有效方案解决知行不一的问题,需要学生及教师的高度重视和协同努力。
第一,加强大学生自我反省。
思政课教师启发、引导教育客体对照知、情、意、信、行这五个要素进行自我反省。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运用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相统一的方法,以学生为本,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静心反省自身在五个要素当中的不足并改之。将五个要素润物细无声地传授给受教育者,使学生逐渐培养良好的认知、真挚的情感、强大的意志、坚定的信念,从而对自我的行为习惯加以反思。自我反省的重要价值在于:一是教育客体能够充分运用主体性,在思考中磨炼自身的意志力;二是教育客体通过反思,知道自己"现在想做什么,现在能够做什么,将来想做什么",进一步明确目标,成为逐渐趋近于知行合一的人;三是在面对西方各种文化思潮的冲击时,能够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辩证地看待各种现实问题。
第二,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认同感。
思政课教师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知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教育者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基本知识理论,更重要的是培养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素养,带领学生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问题,尤其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认同感。首先,思政课教师应该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问题传授给大学生,不仅限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各个专业的学生都应该提升对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的重视度,丰富学生的本学科认知底蕴。学科的热点问题与学科的前沿发展是相互联系的,研究热点问题的同时,促进了学科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其次,将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相结合,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各专业教师要将思政元素有效融入到各专业领域中,在融合的过程中,激发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认同感,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社会、国家、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最后,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将认同感深化为实践行动力。
第三,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教师是统领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是学生在知识迷雾中的指路人。将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既要突出教师的主导性地位,还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首先,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建设。高校在招聘思政课教师时要提高门槛,尽量招专职型教师,进而培养精准型、专职型人才。思政课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永葆活力的源泉。其次,为思政课教师多组织专业的培训,支持教师自身发展并提升个人素养。高校应该减轻一些教学任务,让年轻教师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科研当中,为本学科建设创造更多价值。最后,教育者要注重为人师表,在平时工作生活中,保持言行一,真正落实知行合一,为学生做出良好的榜样。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使得学生在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交织下做到知行合一,达到教育者及社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着力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9-03-21(02)。
[2]冯刚。深刻把握新时代思政课"八个统一"的建设规律[J].中国高等教育,20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