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礼品世界,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礼品海洋中挑选出最适合的礼物,不仅因人而异同时也因国而异。送礼的最高原则是投其所好,由于每个人喜好不同,送的礼品也会有所不同,即便如此,每个国家对于礼品选择仍有特定的喜好。中国有句古话叫“礼轻情意重”,但随着商业气息日益浓厚,送礼的奢靡之风也日渐盛行,由厚礼取代了“轻礼”.如今过年送礼,常见的礼品是烟、酒和茶,少则价值几百块,多则上万。婚嫁的礼金也是直线看涨,20世纪80年代,同事朋友婚嫁之喜,送上2-5元钱,聊表心意;在农村就是一些鸡或者是蛋之类的农产品。到了20世纪90年代,不说婚嫁之喜,就连做生祝寿,都会送个20-50元。进入21世纪,无论大小喜事,100元不算少,500元不算多。同时,礼金的多少也沦为衡量感情厚薄、关系深浅的砝码。尤其是“慰问礼”、“关系礼”和“求情礼”,更是越来越高。父母送价值不菲的房子和车子作为婚嫁礼品在中国已是司空见惯。中国的很多家长嫁女儿的最低标准是要求男方有房。而对刚刚踏入社会的青年来说,要在短短几年内购入一套房,无异于痴人说梦。因此大多情况下都是由父母出资筹办婚礼并置办婚嫁礼品。在福建晋江,那里的人嫁女儿嫁妆最低限额为15万,200万属于正常。攀比之风在那里盛行,很多人觉得丢了里子也不能丢了面子,因此穷人家举债置办奢华婚礼的例子比比皆是。反观德国,保持着送“薄礼”的习俗。一本书、一条领带、一束花、一张卡片、一个蛋糕对很多德国人来说,便是很好的礼物了。
德国人对书情有独钟,不仅喜欢看书,也喜欢送书。很多中国学生回国后都反应,自己在德国最常收到的礼物就是书了。而在大型活动互赠礼品环节中,男士们最常收到的礼品非领带莫属。在不知道对方喜好的情况下,送花是德国人最好的选择。值得一提的是,德国人几乎不送礼金,除非德国小朋友过生日,特别想要一个东西,如果自己的储蓄不够,他们会跟自己的父母商量,请父母帮他们支付剩余的部分以作为生日礼物。而且在德国,父母送房送车的情况也很罕见。即使关系亲密的人之间,也不会选择特别贵重的礼物。如果送的礼物太贵重,反而会让对方很尴尬,他们会觉得无力偿还这份厚礼而产生心理负担。曾经有一位中国学生去德国交换一年,临别之际互赠礼品,几个德国朋友一起自制了一张卡片,上面写满了祝福语,而中国学生却送了价值30欧元的钢笔,顿时全场气氛尴尬无比。由此可知,中国人兴厚礼而德国人却倾向于送薄礼。导致这一差异的原因是中国属于典型的“集体主义”,而德国属于“个人主义”.
根据霍夫斯泰德的观点,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是指社会中个人与群体关系。个人主义指的是一种松散的社会结构,而集体主义则是一种紧密的社会结构。重视个人主义的文化倾向于强调个人权利与自由,非常松散地结成社会关系网,并极大关注自尊。对本人的职业和个人酬劳尤为重视。集体主义者灰色团队并推崇成员之间的和谐。个人感情服从团队整体利益。保全面子在集体主义文化中至关重要。成功地保全面子时,一个人在团队中的地位也就得以维系。中国人好面子,在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在送礼这方面也不例外。他们会因为担心自己的礼物太寒碜而受到他人贬低,而打肿脸充胖子,经常赠送与自身经济条件不符的贵重礼品。有时,不是因为爱面子,而是因为形势所趋,而被迫选择跟风。比如朋友结婚时,一般其好友都会私底下定好礼金的数额,心里有异议的人为避免破坏和谐、遭受别人异样的眼光或背后的议论,一般都会选择与大家一致。这其实也与中国是以人情为导向的社会有很大关系。“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和“枪打出头鸟”都说明:在中国的社会,如果选择特立独行,我行我素,将难有一席之地。因此,如果要适应这么一个讲人情、重视和谐的社会,很难做到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不在乎舆论的压力。相比之下,德国是“个人主义”比较突出的国家。在德国,除非是几个人一起赠送礼物,否则都是各自挑选自认为最适合的礼物。没有人会在意这个礼品有多廉价,送礼的人也不会认为自己的礼品寒碜而送不出手,只要他认为这个礼物对方会喜欢,那么他就觉得这是送对方最好的礼物。中国的那句古话“礼轻情意重”,现用在德国人身上恰如其分。
五、收礼人的反应
收礼人的反应指的是收礼人在收到礼物后的话语、表情、动作及心理变化。中国人在收到礼品之后,最常说的就是“你太客气了!下次别再破费了!”等诸如此类违背心意的客套话。有时为了不被送礼人识破自己收到礼物时的欣喜,还喜不行于色,甚至故意摆出一副生气的样子,同时配上推脱的动作,而且这个动作经常要机械性地重复好几遍才肯罢休。当面拆礼物在中国人看来是一件非常不礼貌的事,因此一般会等送礼人离开,才会迫不及待地拆开包装。在德国,人们在收到礼物后,一般表示感谢后便爽快收下。同时在收礼的过程中一般都面露喜色,不会隐藏自己的欣喜之情。德国人收到礼物时一般不推脱,除非对方的礼物让他们觉得受宠若惊,才会推脱一两次。德国人在推脱时常说的是“Das ist abernicht n?tig!”,但这与中国的客套话不同,主要表示他们收到礼物时的意外。与中国人收礼时的多次推脱相比,若德国人想接受礼物,最多推脱一两次,便会欣然收下。如果超过两次,便说明真的不想接受,送礼人也就不再勉强。而且,德国人接受礼物后会当场拆开包装,以示对送礼人的尊重。根据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T.
霍尔的观点,高语境事物具有预先编排信息的特色,编排的信息处于接受者手里及背景中,仅有微小部分存于传递的讯息中。低语境事物恰好相反,大部分信息必须处在传递的讯息中,以便补充语境中丢失的部分(内在语境及外在语境)。也就是说,高语境(传播或讯息即是绝大部分信息或存于物质语境中或内化在个人身上,而极少数则处在清晰、被传递的编码讯息中。低语境传播正好相反,即将大量的信息置于清晰的编码中。由此可以看出,中国是属于典型的高语境文化,中国人在收礼时的反应很含蓄,他们的心情并不通过言语、表情和行为直接体现出来,因此不了解中国文化的人很难读懂“字里行间”隐含的玄机。如一位不了解中国的德国人给中国人送礼,在对方百般推脱之后,就会错误地认定对方不想要他的礼物,因此收回礼物,这会让对德国了解甚少的中国人怀疑对方的诚意,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便由此产生了。相反地,德国属于典型的“低语境文化”,他们的言语、表情和动作都“出卖”了他们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其收礼反应于中国人而言就显得直接和露骨。
六、结语
中德送礼习俗的不同,其根源在于文化的差异。以吉尔特·霍夫斯太德提出的文化差异的三个维度、霍尔提出的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及其弗恩斯·特朗皮纳斯提出的“事物导向”与“关系导向”可以简练概括中德送礼习俗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德国人较于中国人不确定性规避指数很高,因而对陌生人乃至泛泛之交的送礼动机会事先采取一种怀疑的态度。在中国,权利距离大,且以人情为导向,因而下级给上级送礼,学生给老师送礼均属正常现象;而在德国,权利距离相较于中国小得多,且以事物为导向,因而下级给上级,学生给老师送礼的现象都很罕见。中国属于典型的集体主义,很在乎他人对自身的看法,而且以人情为导向,不得不被迫跟风,因而倾向于送厚礼;而德国属于典型的个人主义,不易受他人看法影响,可以特立独行,不必跟风,因而得以保持“礼轻情意重”的送礼习俗;中国属于典型的高语境文化,因此中国人在收礼时的反应很含蓄,其心情并不通过言语、表情和行为直接体现出来;而德国属于典型的“低语境文化”,德国人的言语、表情和动作都“出卖”了他们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其收礼反应较于中国人更为直接。综上所述,了解中德送礼习俗差异及其原因,有助于减少和避免两国在跨文化交际中发生的障碍、误解和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