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大学论文

高校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和弘扬的途径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洁
发布于:2022-10-25 共14181字

  摘 要: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中华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维系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因此,在大学生中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是非常有必要的。然而,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应该是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高校应该将培育和弘扬大学生民族精神同民族文化教育、高校教学改革和校园文化活动改革相结合,最终融入到日常社会实践中去。

  关键字:民族精神;大学生;培育;高校

The approaches of the culti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National Spirit

  Abstract: National spirit is the soul of a nation, the spiritual support of survival and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e spiritual bond that is keeping the entire Chinese people tolive together. And college students are the future of the motherland, the hope of the nation, themain force of the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Therefore,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cultivateand develop the national spirit during college students. However, the cultivation and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National Spirit is not done overnight, it is a subtle and gradualproces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combine the culti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llegeStudents' National Spirit with national cultural education, college teaching reform and reform ofcultural activities on campus, in order to integrate into the daily social practice eventually.

  Key Words: national spirit; college student; cultiva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目 录

  引 言
  一、将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与民族文化教育相结合
  (一)大学生民族文化缺失的现象
  (二)大学生民族文化缺失的原因
  (三)加强大学生民族文化教育的途径
  二、将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与高校教学改革相结合
  (一)当前高校教学过程中涉及民族精神教育的方面尚有不足
  (二)高校教学过程中民族精神教育欠缺的原因
  (三)改变高校教学过程中民族精神教育欠缺的途径
  三、将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与整顿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
  (一)当前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开展还存在不足
  (二)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出现问题的原因
  (三)整顿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途径
  四、将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与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相结合
  (一)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待加强
  (二)高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不力的原因
  (三)高校开展具体社会实践活动的途径
  结 语
  参考文献

  引 言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培育起来的,并通过他们特定的社会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的思想观念、价值信念、性格与心理的总和。” [1]2 它是一个民族精神风貌的综合体现,是维系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同时也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儿女在长期社会生产和实践中创造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为主要内容的中华民族精神。

  近来,习近平主席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发表的有关“中国梦”的讲话,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共鸣和热烈讨论。他在勾画实现中国梦的具体路径时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2] 因此,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步骤。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与“中国梦”的实现紧密相联的。只有在大学生中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才能真正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高校作为国家和社会人才培育的摇篮,作为国家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推进器,” [3]必须在如何培育和弘扬大学生民族精神方面下功夫。

  然而,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应该是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高校在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和弘扬的过程中,应该同大学生民族文化教育、高校教学改革和校园文化活动改革相结合,最终融入到社会实践中去。

  一、将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与民族文化教育相结合

  (一)大学生民族文化缺失的现象

  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源泉。杨叔子院士曾经感慨道:“没有先进科学技术的国家,一打就垮;而没有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国家,不打自垮。” [1]269 一个国家精神世界的确立与绵延均得益于自己对民族文化的重视、继承和发展。的确,很难想象一个对自己国家民族文化都不甚了解的人会产生民族自信心,而没有民族自信的人又如何能生发出伟大的民族精神?因此,加强民族文化教育是高校培育和弘扬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根基所在。

  然而,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潮流中,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开始淡化,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

  总体来说,大学生民族文化的缺失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表现为传统价值观念的淡化。中华传统价值观念中存在着许多具有现代教育意义的内容,如“仁、义、礼、智、信”的伦理纲常,“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等,这些宝贵的传统价值观念大多存在于浩瀚的文化典籍之中。大学生应利用好身边的文化典籍资源来提升自己对民族文化的认识。然而,有关调查发现,在校大学生用来阅读文化典籍的时间很少,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普遍缺乏兴趣,一些非文科类的学生甚至出现了对我国古典文学名作知识严重掌握不足的现象,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优秀文化传统也知之甚少。相反,他们对外来文化、西方文化的了解却远远超过了本民族文化,他们能够在英文考试中取得高分却读不懂一篇简单的古文,甚至连汉语书写和表达都有困难。

  其二,表现为现代优秀民族文化的缺失。民族精神是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它虽然源于历史,但是在历史的每一阶段都带有时代的烙印。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一种先进文化,它的具体内容也因时而变。大学生接受的民族文化教育如果过分拘泥于传统,一成不变地接受传统内容和形式,将会束缚民族精神的发展,导致民族精神的封闭和停滞。

  因此,要积极推进传统民族文化向现代化和大众化转变,传播对大学生身心发展有益的现代优秀民族文化,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但是,在民族文化现代化和大众化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肤浅的、消极的、甚至低俗的内容。部分大学生在进行文化消费时,更注重感官上的刺激而忽略真正健康积极的精神食粮。这些不良现象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因此,培育和弘扬大学生民族精神,要从继承和发展两方面入手,立足传统,推陈出新,实现民族精神的传承。

  (二)大学生民族文化缺失的原因

  第一,作为民族精神载体的文化经典教育的缺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绵延上下五千年,民族文化经典承载着民族文化和精神的精髓,传承、演绎和丰富了伟大的民族精神。然而,我们的大学课堂中有多少文化课、历史课和哲学课是从经典原着讲起的?大学课堂被大量“概论”性质的教材和讲义所充斥,还大量存在着“戏说”、“传奇”等对历史人物和民间经典的肆意改编和曲解,直接篡改了经典的原貌和精义。高校民族文化经典教育的严重缺失,导致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只能够停留在表面,从而动摇了民族精神的根基。

  第二,全球化和网络时代带来的负面影响。大学生思维活跃,接受新鲜事物比较快,已经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西方的个人主义、金钱主义等价值观传入中国,使得部分青年大学生丢失原本中国的主流时代精神,如荣辱观等,造成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上的扭曲。另外,网络时代的到来也使得一些现代文化“糟粕”有了传播的渠道,给部分大学生造成了诚信缺失、法制观念不强等不良影响。

  第三,文化大师的缺失。培育和弘扬大学生民族精神,重塑传统文化经典教育,需要真正能够融会贯通原着经典的文化大师,然而现代社会就是缺少这样的专家学者。“学者不存,文化不传,精神何依?” [1]277 现在的高校需要一批德高望重的文化大师,大师在,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就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学校师生的精神和心理就踏实和稳定了。

  (三)加强大学生民族文化教育的途径

  第一,重视文化经典教育,开设古典人文课程

  大学生已经是有自己思想和主张的成年人了,很多观念一旦形成,在头脑中就会根深蒂固甚至影响其一生。因此,如何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国家”和“民族”概念,树立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高等教育中一项重要的使命。在西方,美利坚民族是一个“崇实”的民族,在美国大学校园里充斥着“独立精神”和“自我创新”

  意识,这就使得美国人形成实用主义的价值观。英国是一个保守的民族,其传统精神中包含着约束、尊严和礼貌,英国大学也以培养“绅士”和“淑女”为目的,大学的课程设置中古典人文课程所占比例是比较高的,在教育的熏陶下,英国人自然看重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而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处处体现着中华民族精神,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刚健有为等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从实质上看,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4]221 传统文化在大学校园里的缺失导致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没有文化基础,就像建筑物的地基没有打好,那建筑必然会倒塌了。因此,在高校开设古典人文课程,宣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大有裨益。这些课程,可以结合学生所学专业涉及古典文学、传统戏剧、古代建筑、传统工艺、民风民俗、饮食厨艺等方方面面,要让学生随时都能接触到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接受文化的陶冶。只有这样,才能发掘大学生内心深处的热情和责任,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本民族的文化,了解这块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自觉自愿地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第二,搭建现代优秀民族文化传播平台。传播当今时代的优秀民族文化应该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是立足本国,利用本国当代先进文化引领大众文化。民族精神的具体内容随着民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大学生必须掌握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社会发展的动态,捕捉民族文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和时代精神。如党的十七大以来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十八大以来的“中国梦”理论、在抗击非典中形成的抗击非典精神、在汶川大地震中形成的抗震救灾精神等等。大学生应当学习和掌握这些新出现的精神风貌,然后结合自己的实践,使其内化为自己的精神,从而成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另一方面是吸收世界各国的优秀文明成果。当今时代是一个全面开放的时代,各国联系紧密,中国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文化的发展。西方文化中虽然存在着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但是我们也不能对西方文化全盘否定,应当区别对待,西方文化中还是存在一些优秀成果值得我们借鉴和发展的,如自强自立、勇于创新、生态保护等观念,对我国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就很有启发性。

  在大学生中传播现代优秀民族文化需要搭建坚实的平台,需要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络、校园报刊等新闻媒体。这样做的好处有三:其一,大众传媒有其自身的优势,它可以最大限度、最大范围地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把信息传播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其二,网络等传播工具用来宣传积极向上的时代文化,可以减少不良文化的传播,减轻不良文化对大学生身心造成的影响,使优秀的时代文化成为传播的主流。其三,运用新媒体这种形式融合了一定的娱乐性和流行性,它摆脱了传统教材的机械、教条和枯燥,同时又可以达到教育的目的。可以说,这样一种形式,是大学生乐于接受的。

  第三,引进文化大师,注重教师自身素质培养。一方面,传统文化典籍需要真正的专家学者进行阐释和转化,这样可以避免典籍被断章取义,歪曲道理。“张伯苓先生早在主持严氏家馆时,就主张半日读四书五经,半日读西学,他在南开大学主持修身课,也是常常援引孔孟,极为重视民族文化在培养学生民族精神中的重要作用。他深信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养成的关键,遂经常聘请着名国学大师到学校作讲座或兼课。”[1]286 因此,我们何不效仿老一代大学人,每个高校定期引进一些国学文化大师到校园开设讲座或讨论会,专门对这些晦涩难懂的书籍进行研究解释,并让高校教师定期接受培训,再通过上课的方式结合自身的合理见解传授给学生。这样,一堂文化课就生动得多了。在这里,高校教师起到了一个媒介的作用,是民族文化输送的桥梁,扮演着大学生民族文化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另一方面,“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1]289 培育和弘扬大学生民族精神,需要教师以身作则,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和精神品格,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所谓正人先正己,教师要教书育人,就必须先于学生学习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学习民族优秀传统道德和民族崇高气节,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品格;还需要教师身体力行,带领学生参与到传统美德和传统文化的实践中;更需要教师以身立教,以自己独特的学术风格和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推动高校培育和弘扬大学生民族精神工作的开展。

  总之,没有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文化教育就无从谈起,民族精神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没有优秀时代文化,民族文化教育就会失去生命与活力,民族精神就会停滞不前;没有德高望重的文化大师,民族文化教育就难以得到阐释,民族精神精髓就难以领悟。因此,培育和弘扬大学生民族精神,是将传统民族文化教育、现代民族文化教育和发挥文化大师作用三者相统一的过程。

民族精神

  二、将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与高校教学改革相结合

  (一)当前高校教学过程中涉及民族精神教育的方面尚有不足

  高校是承担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可以说,高校的教学模式如何构建,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开展高校教学改革,“对传统教学所赖以支持的教育观念和思维框架进行解构和重建,”[5]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的大学教育已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在教学模式上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和习惯性,这就决定了高校教学改革是一项既艰巨又复杂的任务。

  概括地说,目前高校教学过程中在涉及民族精神教育的问题上主要存在两方面不足:

  一方面,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够重视。 目前高等教育中普遍重理工轻人文,作为大学生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说,更是被放到了一个较为尴尬的地位。大学生对这类课程普遍不够重视,甚至有人认为学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是为了修学分,学好英语和专业知识比了解中华民族历史与优秀文化有用得多,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只是一句“口号”罢了。

  另一方面,高校关注“成才”教育比“成人”教育更多。“成人”是“成才”的前提,培育和弘扬大学生民族精神,是高校实施“成人”教育的重要举措。然而,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比起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高校更为重视学生专业知识的积累和专业技能的增强,他们过于关注大学生能否在社会上生存从而忽略了精神层面的教育。

  面对这些不足,我们应当从改变高校传统教学方法、改革课程设置和学生培养计划的制度创新等方面做出努力。

  (二)高校教学过程中民族精神教育欠缺的原因

  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单一、固守传统。应试教育标准的狭隘性导致了中国的教育体系出现了尴尬的一面:课堂上常常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记,老师灌、学生装。很多情况下学生只是单纯地记忆知识而非深刻地理解,更别提如何去运用了。现在,中国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是大学生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主渠道,是大学生的必修课。如果问一名大学生中国的民族精神是什么,他也许能倒背如流,但能否付诸于行动,那又是另一回事了。因此,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必须得到改变。

  第二,涉及民族精神教育的课程设置单一,过于依赖思想政治理论课。“19 世纪自由教育的伟大倡导者纽曼认为,大学是一个传授普遍知识而不是狭隘专业知识的场所。学生从大学里获得的主要才智,并不是来自于他对具体分支学科的学习,而更多的是来自于洋溢着普遍知识的环境氛围之中。”[1]282 大学只有注重那些具有普遍意义的知识,才能达到塑造学生灵魂、培养学生智慧的目标。然而,目前国内的绝大部分高校都是这样一种情况:虽然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确定要培育和弘扬大学生民族精神的目标,但是只把这个使命交给思想政治理论课,导致了民族精神教育的场所受到局限,这样,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知识与具体的专业学科知识割裂开来,显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第三,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缺乏制度创新,过分效仿西方的教学和管理模式。就目前我们的高等教育制度看,一味地模仿英美等发达国家的管理模式,缺乏民族文化和知识生产的自主创新。例如,在人才培养上,忽视了人文科学在精神层面和文化价值层面为学生精神境界的提升和智慧的开启所起的巨大作用。这样,中华民族文化自身的生产方式和传承规律被西方的知识生产模式所遮蔽,培养出的学生就和西方一样或类似了,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的路子也失去了民族特色。因此,如何在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上进行制度创新,是中国高等教育必须攻克的一道难题。

  (三)改变高校教学过程中民族精神教育欠缺的途径

  首先,改革高校传统教学方法。传统教育观念仅仅把教学活动规划在课堂内,然而,课堂外也是一块值得挖掘的领域,高校培育和弘扬大学生民族精神,应该从课堂内和课堂外两方面考虑,使两者相互配合,加强教学效果。一方面,要改革“灌输式”教学,变“灌输”为“引导”,使民族精神深入人心。改革传统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这是大学生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过程中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教师在诠释“团结就是力量”时,如果能够拿出几只粉笔做弯折实验向学生演示“团结的力量”,是不是会让学生有更深的体会?当教师讲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时,联系到中日钓鱼岛问题、联系到美国对中国的贸易壁垒问题、联系到南海争端的历史与现实、联系到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是不是能够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生产力发展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这样学生自然而然会从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中汲取中华民族英雄不断奋斗的勇气和智慧。诸如此类的教学案例可以有很多,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不是只有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引导法、举例法、联想法、讨论法这些教学方法都能对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微博、博客、讨论版等网络新工具搭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平台。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博客、讨论版、贴吧等网络交互平台逐渐成为网络信息传播的主渠道,开启了大学生新的网络生活方式。特别是近几年来兴起的微博,更是给网络交流带来一股新的热潮。由于微博具有便捷性、参与性、及时性、互动性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当代大学生的欢迎。为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高校可以打破原有的课堂教学这一单一模式,利用这些网络新工具搭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平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可利用开设课程微博、教师微博,师生讨论版、校园贴吧等形式,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具有民族精神教育内容的信息,提供学生延伸的学习材料,开展专题讨论。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巩固课堂效果,加深对民族精神教育内容的内化。

  其次,高校其他课程教学也应涉及民族精神的内容。针对高校中涉及民族精神的课程设置单一问题,我们应该想方设法使之多样化、生动化。高校的课程量是有限的,我们不能增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这会给学生增加学习负担,更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所以,我们只能在高校的其他课程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民族精神教育的因素,使两者得到统一,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感受到人文精神的魅力,既教书又育人。在文科课程教授过程中,可以结合我国历史上的诸子百家的学术成就和民族精神的内容;在理工科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把我国着名科学家的科研成就和民族精神的内容注入其中;艺术类课程中可以包含戏剧欣赏、民乐演奏、书画研究等内容;甚至连体育课都可以适量地增加一些武术、太极的内容等等,使学生无时无刻不在感受民族精神。但是,这样一种文道统一的教育也有其弊端,就是教师的主观性很强,可能会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姚宗干教授认为:“无论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在课堂外教师是否具有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是会对学生产生影响的……比如,在介绍所教课程内容时又对我国自己的某些不足大加调侃,甚至惹得哄堂大笑,言辞中丝毫没有流露出对中国在某些方面落后的忧虑,只会给学生造成一种‘中国人就是不行’的错误观念,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失去青年人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自信心。”1 因此,教师的正面引导对学生民族观念的形成非常重要。

  最后,加强学生培养计划制度创新,把包括民族精神的内容独立设置必修学分。 一方面,民族精神虽然具有内隐性和自发性,但有时采取一些制度上的硬性规定也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完成学业,其中,修满一定的学分是首要前提。据此,高校可以将中国历史、中华礼仪、古典文学、哲学以及其他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学分设置为必修学分,并在非文科学生中扩大比例;同时,举办各类专家讲座、论坛、演讲等活动,学生参加此类活动也可获得相应学分。另一方面,在做出上述硬性规定同时,采取软性措施,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文学经典,在无形中加深对民族历史和文化的认识,提升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通过一系列刚柔并济的制度性改革,可以形成一套不同于西方的人才培养和管理模式,培养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

  教育是育人之本,只有通过把民族精神的内容贯穿于大学教学的全过程,才能营造出一种热爱真理、追求学术的校园文化氛围,才能从思想深处激发大学生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唯有如此,中国大学生才能肩负起强国富国的伟大使命。

  三、将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与整顿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

  (一)当前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开展还存在不足

  环境虽然是外因,但却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也非常大。一个和谐高尚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够不知不觉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对其民族精神的培养和高尚人格的塑造也大有益处。高校各式各样的社团种类繁多,是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的主要阵地,也是大部分学生在课余时间常去的地方。它们举办的各类活动可以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有着较大的导向作用。各类社团活动应立足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围绕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开展主题活动。

  然而中国高校社团活动的开展却不尽如人意:

  第一,高校社团活动中出现了盲目跟风随大流、过分追求商业利益、忽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扬,甚至出现了崇洋媚外等现象。对于情人节、圣诞节这些“洋节”,大学生似乎更有热情,每到此时,各种社团活动就会纷纷开展相关活动;而轮到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常常无人问津。

  第二,在校园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我们可以看到,积极参加活动的往往只是少部分学生,而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愿意参与到校园活动中来,也不愿为同学服务,他们只顾享受其他人为自己服务,利用别人创造的成果方便自己。这样的学生不在少数,是典型的缺乏集体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表现。

  为了防止这些不良现象愈演愈烈,整顿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又成为了培育和弘扬大学生民族精神过程中的重要课题。

  (二)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出现问题的原因

  一方面,西方文化对大学生原有的传统文化积淀造成冲击。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西方国家凭借其经济和科技等优势将一些西方文化渗透到我国传统文化之中,使得我国大学生原有的传统文化积淀受到严峻挑战。受到西方的个人主义、利益至上等价值观的影响,部分大学生不愿意参与到没有实质性奖励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去,对无利益可图的活动积极性不高。

  另一方面,大学生自身的价值观念出现偏差。现在的在校大学生都是 80、90 后,他们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过着舒适安逸的生活,没有经历过革命战争年代,对民族精神的认同感不强。因此,导致了某些学生出现了价值观上的偏差,在参加校园文化活动时往往敷衍了事,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认真负责的态度。他们认为个人价值比集体价值更重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只是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或丰富自己的履历。

  (三)整顿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途径

  首先,各类社团活动应多围绕中华民族精神的主题来开展。一般说来,一些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唱红歌比赛甚至是社团义工活动,都可以作为高校社团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手段。一方面,我们要立足传统,将我国的传统民族精神融入这些活动中。如:在清明节可组织学生给革命烈士扫墓,举办烈士纪念活动让我们牢记革命英雄的光辉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重阳节可以去敬老院看望老人,这是尊老爱幼传统美德的体现;教师节往往被高校社团所忽略,其实可以举办一些师生同台表演的文艺演出,如师生唱红歌等,让教师也参与进来,感受节日气氛,这也是尊师重教的体现;在一些重要的革命纪念日,如“七七事变”、“九一八事变”、“辛亥革命”等,也可以举办各类主题活动,组织学生观看革命电影、慰问革命老兵、开展相关写作比赛,从而让学生不忘国耻、知史明志。另一方面,我们要活在当下,在校园中广泛传播当前社会中的先进精神,如:非典时期的抗非精神,神舟飞船发射的载人航天精神,奥运健儿力争第一的拼搏精神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应该牢记并努力学习的。

  其次,使校园的生活环境和文化环境带有民族精神色彩。民族精神很难直接表达出来,它具有内隐性特征。它不像知识、概念以及技能,只要已经获得就可以将学习结果直接呈现出来。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是一个不知不觉、无意识的过程,是一种内隐性的学习。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内隐性学习往往具有持久的保持性,这是一种更加抽象的、程序性的知识,是一般知识、技能都遗忘之后所遗留下来的精神、气质,或是某种情结。要想强化我国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就必须从大学校园生活的文化环境抓起。例如每年两会中的重要报告和讲话,可以通过校园广播的形式向学生播放,让学生不上网、不看电视就能了解国家动态,培养政治意识。同时,在高校的食堂、宿舍等学生休息场所,播放类似“感动中国”人物的经典视频,使学生在耳闻目睹中亲身感受,在敬佩和感动中对民族精神产生认同感。学校的大型活动可以挂上五星红旗,活动开始前全体师生对国旗致敬、奏国歌,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提升爱国情怀。像这样的方式尽管没有直接说爱国主义教育,但大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无意识受到的熏陶,会在其心灵深处积淀下来,如此下去,势必比大谈爱国有用得多。

  最后,开展民族英雄学习会,树立先进典型。中华名族历史悠久,英雄辈出。有古代精忠报国、舍生取义的英雄;有近代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斗士;有现代涌现出的一批新中国的缔造者;还有社会上不断出现的雷锋、王进喜、任长霞等一批又一批的先进模范。这些人身上的英雄气概和高尚品格,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是我们现代高校的莘莘学子必须学习的。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优点是值得别人学习的,通过学习,这些优点才能渐渐得到传递,最终发光发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可以激发原本存在于人们内心的真善美。今天,在大学校园中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同样需要这些英雄作为榜样,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因此,在大学校园中开展民族英雄学习会是很有意义的,我们所学习的英雄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不仅包括历代为国为民的民族英雄,也包括在各行各业做出突出贡献的楷模,甚至连大学生中出现的先进典型事迹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这些来源于生活却生动感人的故事往往更贴近大学生,更具有感召力,从而让大学生在身边这些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模范人物身上汲取民族精神。

  四、将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与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相结合

  (一)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待加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既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也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民族精神虽然是精神层面的内容,但最终还是要内化为自己的习惯和品格,在人们的行为方式中体现出来。如果它只能停留在纯精神、纯理论的层面,那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这件事本身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大学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深刻理解和把握民族精神的真谛,只有联系到自己的亲身实践体验,才能激起内心的共鸣,民族精神才能真正为其所接受。

  但现实却和理想相悖,现在的大学生过分看重书本知识,动手和实践能力不强,对学校组织的一些活动参与积极性也不高,思想脱离实际,眼高手低,缺乏求真务实精神。

  很多高校每学期都会布置寒暑假社会实践,但真正参与到其中去的却寥寥无几。

  因此,应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高校大学生民族精神培养计划,为大学生践行民族精神搭建平台,真正将社会实践这个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和弘扬的有效途径落到实处。

  (二)高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不力的原因

  第一,大学生普遍缺乏社会责任感。当代社会,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逐渐弱化而个人意识日益强化,重视自我责任而忽视社会责任。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样的,市场经济的发展、西方文化的冲击、网络文化的传播以及家庭教育的影响,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当代大学生普遍缺乏社会责任感。高校要切实开辟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新路径,策划出能够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实践活动,让大学生通过实践获得真知,真正建立社会责任感。

  第二,高校缺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管理机制。对于高校来说,虽然会组织学生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但由于缺乏一个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这样一种号召也只能流于形式了。目前,高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缺乏完备的管理机制,表现为既缺乏科学的考核制度,又缺乏有效的激励制度。现在很多高校往往只把开学时交的一篇社会实践报告作为考核标准,这对于没有自觉完成社会实践的学生来说毫无意义。另外,社会实践激励机制也不健全,导致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没有动力。高校应该根据考核结果,评选出优秀实践团队和个人,并给予其一定的奖励,从而调动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

  (三)高校开展具体社会实践活动的途径

  第一,高校可组织大学生参观具有典型教育意义的场所。 如参观社会主义新农村,高校可以以地域为单位, 利用假期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活动。就苏南地区来说,华西村无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型。当高校组织学生去华西村参观的同时,可让学生根据参观的感受写一篇调查报告, 配上当地的图片和视频,再拿到课堂中来交流、评比、讨论,这是培养大学生爱国情感的有效途径。高校还可组织学生到某个工厂的生产一线、实训基地参观调研,按专业分配到相应部门相应岗位,开展产品研发、管理设计、市场营销、技术创新、服务后勤等工作培训。让他们在基层岗位上得到锻炼,提升大学生的奉献意识,培养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提高自身的创业能力。

  第二,高校可鼓励大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公益活动是服务于公共利益的活动,是一种典型的实践,它以慈善公益精神为道德基础,以活动者的意愿为实践基础,以学生的普遍参与为发展基础。” 1 公益活动中大多包含着安老、扶贫、济困、助学等因素,融合了许多积极向上的道德观念,大学生通过参与公益,可以从中感悟到道德的力量,养成集体主义价值观,增强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信念,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21世纪以来,广大大学生群体已经成为公益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之一,公益活动已经成为大学生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舞台。为此,高校可以继续发挥公益事业的育人作用,设计多样化的公益活动让学生参与进来。在校园中,可设计大学生公益创业活动、大学生无偿献血活动、大学生义务支教活动、大学生爱心义卖活动等;在社会上,可让一大批学生志愿者深入灾区和贫困地区参加支援,也可让他们成为奥运会、世博会、地铁、车站的服务人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一系列大学生公益活动,是大学生践行民族精神的有效平台,为大学生今后人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高校可组织大学生参加生存体验活动。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精神中的重要内容。然而,现在的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居多,他们对家庭和老师的依赖性较大,独立生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高校可以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到陌生的城市进行为期十天或者半个月的独立生存体验。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安全,可安排两到三人一组,并给予他们一定的生活费用,当生活费用不够的情况下,就要靠学生自己的双手谋生了。同时,为了保证活动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可让学生写生存体验日记或调查报告等。大学生虽然没有踏入社会,但他们已经是可以独自生存的成年人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高校完全可以尝试类似的生存体验活动。生存体验活动的意义是实践性和教育性的统一。通过生存体验活动,学生可以领悟到劳动的艰辛和金钱的来之不易,培养其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体验活动过后,可开展一系列交流会和报告会,交流自己的亲身感悟,共同分享自己民族精神实践的经验和收获。

  结 语

  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中华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维系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理应自觉成为民族精神的弘扬者。在大学生中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对于增强综合国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然而,目前在大学生中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也有其难点:首先,现在的大学生都是80、90 后,他们对民族精神不像经历过革命年代的老一辈人一样有共鸣感,在他们中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往往是通过外界力量后天培养,这样显然没有由内而外生发的民族情感深刻。其次,各个高校的教学条件和师资条件都不一样,培育和弘扬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具体措施能否真正得到落实也是目前的一大难题。最后,大学时光是有限的,如何能够使高校大学生在毕业后仍旧保持这种民族情感,自觉践行和弘扬民族精神,也成为了今后需要解决的问题。

  总而言之,培育和弘扬大学生民族精神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它涉及到大学生知、情、意、行等方方面面。对高校而言,还应当开辟出更多培育和弘扬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新途径,走出一条不同于以往的新道路,从而使这项系统性工程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刘献君. 现实挑战与路径选择--民族精神的对策研究[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习近平阐述中国梦:人民共享人生出彩机会[EB/OL]. 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2013-03-18)[2013-04-16].http://www.cusdn.org.cn/news_detail.php?md=3&pid=1&id=249403#.
  [3]杨微. 高校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研究[J]. 学理论,2012(29):251.
  [4]张曙光. 民族信念与文化特征--民族精神的理论研究[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李静,赵伟. 论大学教学改革的文化视野[J]. 高等理科教育,2003(3):25-26.
  [6]汪洪. 浅析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与方法[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0(6)125-127.
  [7]唐晓燕. 大学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缺失与提升[J]. 湖南社会科学,2010(6):141.
  [8]廖颖. 微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其对策 [J]. 学理论,2011:278.
  [9]李惠. 浅谈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2):66.
  [10]欧阳康,栗志刚. 文化反思与价值建构--全球化与民族精神版社[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1]王哲. 多元文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建设问题研究[J]. 世纪桥,2010(7):78.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