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一词首次出现于 1776 年,在德国梅宁根剧院的备忘录中。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导演这个职业已经由原来的负责维持、管理罚金的人演变为指导戏剧演出的最重要的人物。导演艺术是将文学剧本转化为舞台演出的必由之路的艺术,导演艺术已逐渐综合化,导演已经成为综合性的艺术家。
导演是文学剧本和演剧艺术中间的桥梁。一部文学剧本在没有经过演出搬上舞台前,它只能算是文学中的一种,但不能称之为戏剧艺术,只有当导演、演员、舞美等多部门通力合作进行再创作,将它推向舞台,才算是完整的戏剧艺术。
导演将剧本变成戏剧的过程我们通常称之为“二度创作”.剧本乃一剧之本,它也是导演艺术创造的基础。剧本,一般地讲,应是为戏剧演出所写的“行动”依据或“行动”蓝本。
不管是导演、演员或舞美,在进行艺术创造时都离不开剧本,导演在进行二度创作时更离不开剧本的支持,每一部《哈姆雷特》都会有人头骨,这是剧本所决定的,如果将人头骨变成其他的什么东西的话,那恐怕就成了闹剧。所以导演的二度创作不能脱离剧本进行任意发挥、随意创作,更不能篡改剧本的思想内涵。有很多戏剧是根据小说、诗歌、散文等文体改编的,其中有着作者对生活的感受,表达着作者对生活的态度,这让他们的作品更加具有真实性和富有感染力,应该说这样的文体有很大的受众群体,将它们改编成戏剧也应当会很成功。
戏剧是以表演为中心的艺术,当导演选中一部剧本进行创作时,他已经成了第一位演出者,他在指导演员排练前其实自己在看不到的舞台上把这出戏演了不止一遍。演员是导演创作的创作材料和创作工具,演员在演出导演的思想,导演通过演员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众所周知,导演艺术是综合性的艺术,身为导演,必须了解表演艺术,怎样利用演员的表演更好地呈现一出精彩的戏剧,这是每个导演的必修课。
导演和演员的排练也是导演创作的关键环节,不同的导演有不同的风格,“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千部《哈姆雷特》,有一千个导演的影子。在排练时从舞台支点的设立到舞台调度,从舞台行动的设计到具体的每一句台词,这都是导演二度创作的体现,导演指导演员排练的过程就是导演二度创作的过程。经导演指导后的戏剧就像贴上了导演的标签,具有了导演浓郁的风格。在导演的二度创作中,舞台动作是创作的重点,导演通过自己对剧本的理解,设计出自己最满意的舞台动作,使舞台动作更好地反映戏剧本身。如在舞蹈剧《郁》中,音乐剧导演在二度创作时设计了很多反映主题的舞台动作,有的演员像是被困在井底的蛙,不断拉绳子,想逃离这令人窒息的环境。还有的演员以狗的形象出现在舞台上,虽说主人给他食物,但他被主人用绳索牵着,失去了自由,可却逃脱不了主人的缰绳。这体现了导演二度创作中对舞台动作设计的重要性,动作语言化的特点让导演运用得惟妙惟肖。
规定情境的设定是导演二度创作的重心。提到规定情境我们就不得不提到假定性,假定性是戏剧创作的逻辑起点,规定情境要在假定性的前提下设置。《谁杀死了国王》就具有强烈的导演二度创作的特点,导演为本剧设定了四个规定情境,因为规定情境的不同,戏剧所表达的内容也就完全不同。哈姆雷特的叔叔杀死了国王,王后杀死了国王,哈姆雷特杀死了国王,国王自杀,四种不同的结果都是由不同的规定情境决定的。规定情境决定戏剧性的强弱,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阳台会的那一段戏就有很强的戏剧冲突,只是这段戏的戏剧冲突没有直观地在情节中表现出来,而是在情节的规定情境中才体现出来。罗密欧与朱丽叶两家的世仇是这场戏的规定情境,虽然他们在阳台会中如此幸福,但规定情境并没有让观众为他俩感到欣慰,相反,观众为他们俩担心,两家的世仇能容得他们这样相爱吗,他们的爱情又何去何从?导演在进行二度创作时,设计阳台会这场戏,完全是因为规定情境与所表现的故事情节背道而驰才会有让观众担心的效果。
“形象种子”也是导演二度创作中的重要元素。“关于‘形象种子',是导演将文学剧本变为艺术形象的总体具象物,它产生于剧本的人物、事件、线索等各构成部分与戏剧意蕴、情感的内在联系,也表现为导演与剧作家的思想、情感的同构联系。”从上述的话中我们能看出,“形象种子”是导演从文学剧本中提炼出的完整的带象征性的演出形象,“形象种子”便成为了整个戏剧演出活动创造艺术形象的形象“原形”.可以说全局的思想立意就可以通过“形象种子”反映出来,可见“形象种子”在导演二度创作中的重要性,但很多时候导演在进行二度创作时找不到非常适合的“形象种子”或者找到了好几个“形象种子”,这是很正常的,因为在一定程度上“形象种子”决定着戏剧的主题思想,它是全剧的立足点,也是全剧的出发点,不好找或者很难确定都能从侧面反映出它的重要性。那么到底怎么样找到最合适的“形象种子”呢,这就要求导演在进行二度创作时,要好好分析剧本,找到关键点。一般地,“形象种子”与剧中的重要角色是不分家的,“形象种子”也能生长成为剧中的主要矛盾,“形象种子”的确定也能反映出导演的专属自己的导演思想。如在话剧《大宅门》中,将男主人公白景琦的成长历程作为“形象种子”,将白景琦从小到大的经历搬上舞台,从小时候撒尿给兄弟们喝,到为黄春被慈母大人赶出家门,从在济南独创家业到为杨九红蹲大牢,又从积极抗日到拥护共产党,活生生的一个白老七展现在观众面前,表现出了一个不屈不挠同时又带有匪气的典型北京爷们儿白景琦的形象。
在导演的二度创作中,细节决定成败,如《雷雨》剧本中有对“打雷闪电”的描写,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多是人物冲突白热化、出现激烈的戏剧冲突,导演一定要注意表现人物冲突的实质,营造出紧张的戏剧情势,不能只是打雷闪电,那样整场戏就像是撒了气的气球,没有一丝力量。在戏剧的二度创作中,导演是重要的组织者。舞台戏剧的演出是由导演、演员、舞美师、音响师、服装师、化妆师等共同创造出来的。在二度创作中导演不能只顾自己的艺术创作,他还要兼顾每一个相关的艺术部门,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要想完成一部优秀的戏剧作品,一定要动员好所有的相关部门进行统一的艺术创作,比如导演在进行构思时,一定要和舞美、服装、道具、化妆沟通好,有了可行性才能进行下一步的二度创作。各部门同样也要协调好,不能只顾自己,只有通力合作,才能给观众带来优秀的戏剧作品。
导演的二度创作如此重要,那么导演要怎样培养二度创作的能力呢。这就要提升导演本身的修养和能力了。导演的修养与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思想修养;2. 知识层次;3.生活积累;4.赋形能力。导演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品格,他还要具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应从哲学的高度去丰富导演思想。导演是一个综合性的职业,他应像海绵一样不断地吸收多姿多彩的艺术知识来填充自己。
这是他导演创作的源泉,有了艺术知识的积累,才能更加自如地进行导演创作。艺术来源于生活,可见生活的积累对导演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戏剧中的人物角色大多都有生活原型,作为导演一定要仔细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二度创作是导演的创造力的体现,既然是创作就不能照搬,一定要有自己的个性,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二度创作。
参考文献:
[1] 张仲年 . 戏剧导演 [M].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0.
[2] 余力民 . 戏剧导演思维与训练 [M].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
[3] 吴戈 . 戏剧本质新论 [M].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2.
[4]罗怀臻,卢昂。二度创作[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5] 李建平 . 戏剧导演别论 [M].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