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导演/编导论文

美剧《绝命毒师》的编剧分析(2)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2-17 共5623字

  《绝命毒师》 对这样结构的运用就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悬念性、艺术性都做得很好。但介于电视这一艺术形态面对的更多是普通观众,它的电影化结构的使用都还算比较规整,幅度不是很大。

  在悉德·菲尔德的 《电影剧本写作基础》中,对电影叙事结构有如下解读:基于观众逐渐形成的观影习惯,将电影看做是一个标准而完备的故事,大致可以将其分为建置、对抗、结局三个阶段,矛盾在情节点Ⅰ被触发,接着进入对抗,在情节点 II 被解决。

  这种结构类似于中国人比较常说的起、承、转、合。 对于美剧而言,由于它是边拍边播这样的制播方式,所以在一整部美剧中要形成这样的叙事结构是非常难的。制作团队只能在行进过程中对总体结构加以控制,避免其因前后承接的结构问题造成观众的观影不适。 在这一点上,《绝命毒师》做的几近完美,每一部分做的都非常规整,节奏一致,前后呼应和结尾安排都非常合理。反观红极一时的《越狱》在这一点上就有点虎头蛇尾。即便是美剧很难在整部剧集总体上控制叙事结构,它在单集内部依旧能够完整的完成局部虚实线索的展开和矛盾的建构。 在保证一季主线矛盾解决的同时,也保证因主线矛盾而产生的局部矛盾的解决,同时为下一集提出一个与主线矛盾相关的局部矛盾的产生条件,做好下一集叙事的铺垫。以《绝命毒师》第一季第一集为例,它的情节点Ⅰ是Walt 发现自己得了肺癌, 情节点工 II 是 他决定要制毒,建置部分渲染了浓郁的中年危机氛围,对抗部分展现了他怎样决定要制毒,结局为他接下来怎样制毒、和家人关系作了很好的铺垫,让观众很有期待。 这样的结构就很电影化、标准化。

  五、剧集故事内容分析

  在主题的表现上,《绝命毒师》给观众的最直观感受是,即便主人公 Walt White 做了那么多坏事,但观众依然不会感觉到他很坏,甚至于希望他的一些企图可以成功。 可以说,这部剧在主题表现中呈现的是一种复合型、糅杂型的表达方式。在整部影片的行文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编剧在其中渗透的是对人性的反复拷问,善恶之间的界线到底是什么。 人物性格的变化不断推动着情节的发展,每一次的转变之时仿佛都是一个鞭子在抽打观众,其实人的道德没有绝对意义上的高尚, 无论之于何人,他都干过那些见不得人的勾当,任何人都没有权力站在所谓的道德制高点去谴责他人。这种对于观众价值观的输入是非常具有批判性且反传统的。 这种复合型、糅杂型的主题表达使得不同观众对主题的理解会有很大的不同,并且这种不同很明显的体现在对片中人物的好与恶上。正是由于这样的主题表达方式,《绝命毒师》 所呈现出的层次感强于绝大多数影视剧集。 这样的主题表达是绝对意义上的 “电影化”,更甚至说是电影的鼻祖“文学化”的表达方式。如此的手法很少见于工业流水线下的电影,但在艺术电影或者是商业艺术片中经常使用。 回望影史经典,哪一部经典不是以这样的方式叩问观众的心灵? 所以,从《绝命毒师》的大获成功之中,我们不难看出其实观众也是喜爱这种能让内心为之动容的作品,而不是只喜欢“糖水片”.

  从内容上讲,编剧在内容上做到了该商业时商业,该文艺时文艺,两者实现了很好的有机结合,或者可以说是无缝衔接,很自然,不做作。 以编剧撰写内容的主体台词为例,在第一季中,Walt 回忆与前女友在大学时的时光时,运用化学知识计算人体成分合成的那个段落,两人的最终将讨论的点落在了“灵魂”这个字眼上。 这样的台词就显得极不“商业”,但却是从内容上提升了片子的品质。全片的悬疑推理氛围非常浓厚,条理清晰、逻辑缜密,可以说为现实主义题材树立了一个标杆,通过巧妙的细节与关系设置,搭建了一个充分为叙事服务的社群环境,在从容的叙事中埋下了角色利益冲突、 价值观对撞以及主人公 Walt 小心翼翼构建的“家庭”与“犯罪”并行的二重世界。当这二重世界突然崩塌形成交集之时,也就造就了有极强代入感的悬疑剧情。 在悬念的设置环节,编剧所采用的并不是“深挖坑”的表现方式,而是设计出符合逻辑且意想不到的情节走向和角色间的价值观对立。 也就是说,推动情节向前发展的是人物的命运,而不是无节制地“抖包袱”.有一定观影经验的人肯定能体会到,如果情节发展没有内在的推动力的话, 所谓的“情节”只会造成一种堆砌感。

  除此之外,细节与视觉的合理组合充斥着极强的“电影感”. 这里讲的细节,主要指的是编剧认为应该被观众注意到但又不必说的过于直白的情节点,它们往往是通过视觉被表现出来而不是台词,倘若一部影视作品完全能被观众单纯“听”就能“听懂”,那么它必然是不成功的。《绝命毒师》编剧在细节的设计上不仅非常合理,而且极具视觉化。

  用 AMC 电视台高层对编剧团队给 《绝命毒师》设计的故事背景的概括来说是:中学化学老师、中年危机、孩子、癌症,这样的故事背景在剧集播出的 2008 年恰逢美国金融危机爆发, 与 Walt 相似的众多美国中产阶级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窘迫之中。 Walt 和所有普通人一样生活在小城市, 压力和变故充彻着他的生活,鲜明的人物性格在压力和变故的催化作用下造成了关系的不确定性,最终导致一切的崩盘。 故事的起点是一个小环境和一个小人物,即便它关于制毒的故事是极其边缘化,但通过编剧在剧情中一次又一次的概念强化、符合主流价值观的家庭观念、人格尊严这些逻辑多从而使之成为符合主流表达的价值观,这也就迎合了观众的某种心理诉求,而家庭是任何人都拥有的,《绝命毒师》的家庭背景因此拉近了它和观众的距离。 同时,在剧情内部,Walt 所代表的是偏离主流价值体系的价值观,他的妻子Skyler 和 Hank 代表的是主流价值观。 现实的影片基调不自觉地就将观众带入了两种价值观对冲的悬念之中,使观众不由自主地去揣测人物的命运走向和糅杂在其中的道德、人性和生活困境。

  如此多层、复杂、糅杂的人物、情节、关系、结构设置,完全可以将其称之为“艺术”,其中商业性的添加也是为了使艺术更好的表达而服务的。

  下图是笔者对这种关系结构做的简要图解:从此关系图中可以看出,所有的人物或人物群都会形成绝对的二元对立结构,由人物群构成的两种“世界”也形成了鲜明的二元对立,所有的二元对立拥有共同的汇聚点: 男主角Walt . 这些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对立营造了整部剧集的人物环境。这样具有“对称美感”的人物关系结构是极其有利于矛盾的形成与架构,是教科书般的人物结构设置。

  结 语

  作为一部起初被认为比较小众化美剧,《绝命毒师》 的成功是建立在其扎实的制作水准基础上的。 这其中,在“故事为王”的当今美剧时代多编剧的作用得到了最大化的体现,它成为了一部剧集的灵魂。然而在美剧高品质的映衬下,我国国产电视剧更应该对自我进行反思和改进,在改进的过程中,美剧完全可以作为范本与标杆。
  
  参考资料:

  [1][美] 悉 德·菲 尔 德 :《 电 影 剧 本 写作 基础》,钟大丰 鲍玉珩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2 版。
  [2][美]Stu Richardson:《No Half Measures ---Creating the Final Season of Breaking Bad》(绝不折衷---绝命毒师最终季制作记录),AMC 出品。
  [3]徐甡民:“除了剧情还是剧情”---从美剧《纸牌屋》说开去,《文汇报》,2014 年 3 月 1日第 7 版。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