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继续教育论文

浙江乡村成人教育办学模式的主要问题与新思路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3-09 共6186字
论文摘要

  浙江省个性化的块状经济欣欣向荣,各块状区的产业集聚度日益提升,因此,吸纳了周边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加入,如海宁皮革城、绍兴轻纺城、义乌小商品市场、横店影视城、永康五金城等各具特色的专业产业区,使得大量当地农民不出家门就能实现就业的同时,不少农民还转变成为了城镇新居民。另外,据课题组成员走访浙江省统计局等相关单位调研获取数据显示,当前,宁波专业技师、高级技师的缺口达 75%;绍兴熟练工和高级技术工的“缺口”超过 20 万人,永康龙川门业技术工人的缺口也达到 30%以上,类似的问题在“五金之乡”的永康正成为上万家企业面临的现实难题;素有“皮衣之都”之称的海宁也因制衣技术工的严重不足,近几年来,每天损失的订单都在 100 万美元以上。[1]

  因此,尽快培养一批素质较高、拥有一定专业化技术且流动性较小的劳动力大军,是浙江省推进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产业聚集实力以及打造国际制造业生产、加工基地的需求。与此同时,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浙江省内农民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也相应的不断提高,但离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尚有一段距离。当前浙江的广大农村迫切需要按照城乡经济统筹发展的要求,大力开展农村成人教育,以提高浙江省内广大农民的农业生产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实现农业分业专业化,进城务工技术化;为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农村城镇化提供坚实的素质保障。因此,当前对于浙江省农村成人教育办学新模式的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浙江省乡村成人教育办学模式现状

  近年来,浙江省的乡村成人教育已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长期以来资源的局限和体制的缺乏,使整个乡村成人教育仍处于低质量运行状态(见表 1)。此外,受培训农民基础参差不齐,对参加成人教育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认识不到位等影响,浙江省乡村成人教育长期处于边缘性地位。浙江省农民文化程度普遍还比较低,不识字人口占劳动力总体比例始终在 6%左右,并且自2006 年以来,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中专的受教育程度比例也几乎没有提高,有近一半的农民在初中毕业后就没有继续接受任何教育和培训了。据统计,“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 40%左右,而发达国家一般已经达到 80%以上,[1]原因之一是农民技能、科技意识不强,农村成人教育将科技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桥梁作用没有发挥好。【1】

论文摘要

  所以,对农村成人教育的体制、模式、结构、发展方向、机制的改革等方面进行战略调整势在必行,迫切需要建立一套符合浙江省具体“省情”和广大农村具体“乡情”的,以在乡务农农民农业技能专业化培训、出门务工农民岗位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以专业农户、失地农民、转产渔民、下山移民以及广大农村富余劳动力为重点对象的完整的浙江省农村成人教育办学新模式。

  二、新时期乡村对成人教育及其教学模式的新需求

  笔者分别走访了省内东部沿海经济较为发达和西部经济较为落后的部分乡村,深入实际了解村民的不同需求,调查访问结果总结如下:

  (一)富裕型乡村需要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地处省内经济较为发达的富裕型乡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远远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广大农民在住上小洋楼、衣食温饱消费满足后,精神层面的消费需求便日益提高。尤其是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大量城市企业的迁移、扩张至农村,以及浙江省独具特色的本地农民企业家队伍的日益壮大,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便更加的迫切。如杭州市郊的很多农民早已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不再单纯的从事农业生产,因此,他们不再局限于传统农业知识,更多的需要多种经贸、工业,甚至高科技知识、管理知识等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步伐。但大多村民无固定的双休日及假期,缺少整块且统一的时间参加职业培训、课堂学习,所以,需要一种较为灵活自由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

  (二)特色型乡村需要农业专业技能

  当前,浙江省内很多农村根据实际“村情”,发挥特长,倡导一乡一品,发展特色经济,如奉化滕头村,青田陈宅村,建德泉山村等村庄发展特色农业的同时开展相关的旅游业;如,舟山的海产品养殖业、黄岩的蜜桔,萧山的花木场等等发展专业化农业;以上专业化乡村需要的是具有与当地产业发展有针对性的专业技能。如滕头的农村需要培养发展旅游业专业化技能;宁波象山、舟山沿海的海产品养殖专业户需要的是特定海产品苗种的培养技术,沿海滩涂或者海水网箱养殖专业技术,海产品加工、销售、经营的生产管理技术等;衢州、黄岩等地的柑橘等经济作物种植专业户需要的是经济类作物的施肥松土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培训等,这些符合“村情”“乡情”的技术都是当地农民最需要的。因而,对于此类乡村来说,培训、示范、技术指导等实地教学方法最受广大村民的欢迎。

  (三)发展型乡村需要提高个人技能

  调查访问显示:地处经济较为落后如衢州、丽水的一些乡村,目前还处于不断寻求发展,提高物质生活水平阶段,因此,对成人教育的需求主要为转移劳动力技能需要。主要是进城打工所需要的一些基本常识和技能,如:电焊、建筑、车工、保姆等等。此外,根据对浙江省内主要城市(杭州、宁波、温州、绍兴、嘉兴等)的劳动力市场的实地调查发现,几乎所有的用工岗位都需要具有一技之长的劳动力。如湖州安吉需要的是针织工、竹制品加工等;嘉兴的桐乡地区的缺口最大的是电工和汽车驾驶等;金华的义乌地区普遍需要掌握电子商务知识、对外贸易实务操作技能以及外语口语等专业化知识。而地处经济较为落后如衢州、丽水的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所掌握的生产技能和文化知识远远不满足市场需求,明显处于就业竞争中的弱势。

  因此,对于急于进城打工的农民来说,最理想的当然是能把职业考证、技能培训、就业介绍、就业服务管理融合一体,成人教育学校与劳动市场以及用工单位签订就业合同、开展教育定向培训等,为他们就业、创业提供平台及保障。衢州保姆、云和师傅、江山保安、南浔木工、浦江锁工等都初步形成地域品牌,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劳务培训新路子。

  三、浙江乡村成人教育办学模式的主要问题

  1998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认为,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知识贫困,不仅仅是指受教育水平低下,更关键的是获取、吸收和交流知识能力的匮乏或者途径的缺乏1。表 2显示,近年来,无论是办学规模还是毕业生人数,浙江省的成人教育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的状态。因此,就目前浙江省的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现状及办学模式来看,存在的问题类似,笔者总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办学定位尴尬

  在开展浙江省农村成人教育的初期,便已经被定位为非正规、游击式教育,不正规、不在体制内办学,因此,乡村成人教育始终处于依附于正规教育的状态[3]。在经济较为富裕的乡村,从事农业生产只是小部分农民的“工作”,其余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要向非农业产业转移、向附近城镇靠拢。这使得当前浙江省的农村成人教育必须满足多元化的需求,因地办学施教:首先,对于富裕的乡村,农村成人教育便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推动社会阶梯式进步的职责,除了让留守农民效率更高的从事农业生产,更好的生活外,另一项重要的责任是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为农村城镇化打好基础;其次,在经济落后的乡村地区,成人教育在传授农业科普知识和实用技术的同时,还要对部分村民进行进城务工的基本技能培训,以帮助这些农民进城后更快更好地上岗就业。

  (二)教学模式死板

  农村成人教育的对象是广大村民,他们的基础往往参差不齐,并且学习的目的又各异,因此,需要因人施教,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目的设计教学内容,以体现农村成人教育的基础性和实用性。然而,目前浙江省的大多乡村的成人教育课程教学多为传统式的理论讲授,根本没有所谓的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差别性的教学手段以及实际的教学效果,将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环节更是少之又少,与农村成人教育的实用性背道而驰,因此,大多数农民学员毫无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更是无从谈起。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在一些经济较好的农村,农民提倡“知识无用论”,认为只要能赚到钱就是有本事;而在落后的乡村,很多农民学员报名参加成人教育的目的是那张文凭,为将来进城打工做准备,他们或缺课,或根本就不来上课,实际学到的内容可想而知。所以,农村成人教育教学模式必须改革,要把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让农民掌握农业知识、生存技能的同时,还能有效地运用于生产实践或新的工作岗位。

  (三)教育培训流于形式

  当前,在省内的很多地区,由于地方相关管理部门自身不重视,更没有对农村成人教育培训机构进行必要的检查和监督管理,使得某些培训机构虚构、甚至谎报培训成果的现象。比如在浙江省内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如宁波市周边的农村,表面上开展的红红火火的农村成人教育培训,实际的培训过程以及效果却很不理想。而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农村,如兰溪的一些小山村里,实质性的农民教育培训活动鲜有开展,更多的只是形式上的用村里的大喇叭广播进行宣传而已,而大部分农民并不关心和在意村里以广播形式提供的培训活动,实际效果可想而知。笔者调查还发现,浙江省内很多农村目前根本没有专业的农业技术培训人员,最多只是发放一些为推荐某种农药或某件农用工具的免费宣传小册子,而实质性的农业技术培训根本就没有开展过。乡村成人教育和技术培训只是流行形式。【2】
  

论文摘要

  四、浙江省乡村成人教育办学新思路探析

  (一)提高对乡村成人教育的重视程度

  在新形势下,浙江省乡村成人教育是浙江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以得到必要的开展、发展和进步。

  首先,应对乡村成人教育重新定位,给予一个正式的“名分”,纠正传统的非正规、游击式教育,不正规、不在体制内办学的观点,从而改变乡村成人教育依附于正规教育的状态。在全省上下红红火火开展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把乡村成人教育办学作为必要内容纳入其中,以提高我省农民相关技能和综合素养,即建设新农村,培养新农民。

  其次,要加大对乡村成人教育的投入。乡村成人教育的办学宗旨在于提高农民的相关技能和素质,一般应是免费的,这样所需经费便依靠政府解决,保障乡村成人教育顺利组织开展。因此,各级领导和政府部门,要将乡村成人教育的投入列入到相关议程,调动多方投入,提高社会对乡村成人教育的认可率和支持率。

  最后,要加强农村成人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充实农村成人教育师资力量,提高农村成人教育教师、职业培训技师的整体水平。通过提高对农村专职成人教师的待遇等措施,吸引具有高学历、高水平的农科院校的优秀毕业生以及专业技师参与到农村成人教育工作中来。

  (二)开展因地制宜的培训模式

  针对浙江省不同乡村的实际需求,根据当地村民的实际情况,创新传统办学模式势在必行。

  富裕型乡村可以借鉴美国俱乐部培训模式。

  美国联邦鼓励各州政府根据实际“州情”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其中影响力最大的是在联邦农业部的指导下成立的“4H俱乐部”[4](即head,hand,heart,health),目的是要培养农民动脑和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在“4H俱乐部”的带动下,各地又分别开展各类培训活动,有的按社区组织,有的按村镇组织,有的按项目组织,还有的按培训形式组织;有短期的,有周期性的,有长期的;有小组活动,也有集体培训。浙江省内不同的乡村,也可以根据当地乡情组织成不同形式的“俱乐部”,以俱乐部“免费会员”的形式让农民根据自己的“业余爱好”以及需求来选择参加到合适的“俱乐部”并且接受培训和学习,学习的内容可以是多种经贸、工业知识,也可以是高科技知识、管理知识等。特色型乡村则可以尝试瑞典学习圈模式[5]。学习圈是瑞典成人教育中最常见也是开展的最广泛的一种形式,是一系列学员自发组织的学习小组,以灵活、高效、低成本的运行模式等优点而广受各教育机构和学员的欢迎。在小组学习相互讨论的过程中,每个成员自有的知识和相关经验,通过相互的学习、探讨、相互借鉴而相互渗透,使得成员原有知识系统得到提升的同时也获取了其他成员的新知识。特色型乡村大多农民的文化水平虽然不高,但是他们的实际生产经验丰富,讨论式教学不仅能够集思广益解决问题,更能够培养农民的创新合作的精神。如在舟山的部分乡村可以开展海产品养殖技术学习圈,在黄岩则可以组建蜜桔栽培技术学习圈,苗木培育技术学习圈则可以在萧山的某些乡村进行尝试。在相互的讨论学习过程中,每个学员的主动性得到发挥,自己的“专有技术”传授给别的学员,使得学员的个人成就感得到满足,相互传授实际经验,比传统的课堂教学更有效。

  发展型乡村可以参考法国教育培训机构按照不同乡村的实际需要开展成人教育的多网点式培训模式[6]。法国作为发达国家中的农业大国,农村成人教育的最大特点是教学网点非常的多,原因是法国各地区的乡村差别很大,因此各地的教育培训机构都按照当地的实际需要开展成人教育,以方便学员们就近入学。法国农村成人教育教学内容的首要重点是农业技术培训指导,如教育广大农民了解和掌握当地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如气候、土壤、水质等),对当地特色农业的生产进行相关实用技术的培训等等。在省内不同乡村、不同时点“定时定点定项”的开展某项技能的循环培训,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自愿参加培训,对自己村的项目不感兴趣的还可以跑去隔壁村参加相应的项目培训。如在衢州、丽水的广大乡村可以开展电焊、建筑、车工以及保姆等等特色业务技能培训。循环培训模式保证这轮参加不上了,还可以参加下轮。这样,即便有些原本对培训不太感兴趣的农民,可能也会在乡邻的带动下,尝试参加培训和学习。

  此外,还可以尝试多种切实有益于浙江省广大农民的培训模式,如订单式培训[7]。即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进行定向、定类、定技术的针对性培训。动用相关部门力量,对农村成人进行技能培训前,已和相关的行业、企业签订就业合作合同,根据企业实际需要对学员进行定向培训。培训结束后,要对学员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的人员在发给相关证书后就可以到指定的企业工作,并可以享受一定的待遇。这样,教育培训就直接与就业、待遇挂钩了。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充分调动起与成人教育发展有关的各要素的积极性,共同协作,不但能使学员学有所用,将所学的技术直接投入实际生产,同时还能够解决当前绍兴、宁波等地区企业“用工荒”的困难,实现农民和企业的“双赢”。

  (三)加大创业培训

  浙江省发达而富有特色的民营经济培养和造就了大批农民企业家,因此,浙江省的乡村成人教育除了给农民提供一些基础文化知识、农业基础知识或者进城打工基本生存技能外,还要包括沟通和协调能力的培养、管理能力的发掘、自信心的竖立以及失败教育等心理素质的培养。这就要求浙江省的农村成人教育不仅要进一步加强落实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以及就业技能方面指导,还要重视开展创业、发展、管理方面的教育和指导,培养浙江省广大富有创新精神的农民,根据当地的自然禀赋、特色农作物或者地理优势等等自我发展、自主创业的能力,以培养更多的农民企业家[4]。

  参考文献
  
  [1] 佚名.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四成左右[EB/OL].
  [2] 阿玛蒂亚·森. 贫困与饥荒[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 19.
  [3] 方仙友. 现阶段我国农村成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 杭州:浙江工业大学, 2008: 10.
  [4] 南国. 美国的 4H 俱乐部[J]. 世界农业, 1982(2): 15-16.
  [5] 李振亭, 季阿娜, 李浪. 瑞典学习圈对我国农村成人教育的启示[J]. 继续教育研究, 2010(1): 59-61.
  [6] 佚名. 法国职业教育模式介绍[EB/OL].(2005-07-25).
  [7] 李彦肖. 新时期农村成人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D]. 大同:山西大学, 2007: 6.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