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创新教育论文

儿童陶艺教育创新素质教育的问题与优化策略

来源:湖南包装 作者:孙兰,郑先觉
发布于:2021-08-11 共5789字

  摘    要: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艺术教育不仅促进少儿智力发展、拓宽少儿的知识面、丰富少儿的想象力,而且增强儿童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当前中国少儿陶艺创新教育存在着教育目的功利化、师资力量缺乏、教育模式单一等问题及现象,还需在政府、教育部门、学校、社会与个人的相互支持和合作中,整合一切力量和社会资源拓展少儿陶艺教育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 :     少儿陶艺陶艺教育:创造力:

  Abstract: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believe that art education not only promotes children's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broadens children's knowledge, enriches children's imagination, but also enhances children's ability to think in images and creativity. At present, China's children's ceramic art innovation education has problems and phenomena such as the utilitarianization of educational purposes, the lack of teachers, and the single educational mode. It still needs mutual support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government, education departments, schools, society and individuals,integrate all forces and social resources to expand the development space of children's ceramic art education.

  Keyword: Children's Pottery; Ceramic Art Education; Creativity;

  教育理论研究者认为“21世纪”是“创造教育”的世纪,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从小做起,儿童艺术教育对提高个体创造力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体现了对创造力培养的高度重视,在21世纪新课标中“将陶艺正式列入教育内容”,该举措提升了陶艺教育在艺术教育中的地位[1]。

  1、 当前中国儿童陶艺教育存在的问题

  中国当前少儿陶艺教育脱离了真正培养其创新能力的初衷,陶艺教育教学现状并没有展现出应有的期望值,陶艺教育普遍存在着以下几种问题。

1.png

  1.1 、教育目的功利化

  开展儿童陶艺创新教育,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审美情趣和情感交流技巧,以及孩子们做事的恒心和毅力[2]126。由于在家长的理念中,参加艺术教育的目的就是考级拿证,这对孩子升学、出国等有直接的功能效应。如此导致少儿陶艺作为艺术素质教育不容易被家长们所接受,甚至有的家长只是认同美术、音乐教育作为培养少儿智能发展的项目。可见,在创新教育认识上的不足是导致陶艺教育发展滞后的重要因素。同时,培训机构的施教水平直接体现在艺术比赛中的获奖情况,比赛成果将直接影响艺术培训项目的招生,生源的多少又将直接决定培训班的经济效益。正是由于人们在教育目的上的过于功利化,在客观上使教与学的双方将少儿陶艺活动这种艺术素质教育转化成了一种应试教育,将少儿陶艺创作能力的培养当成了一门技能的培训,忽视了少儿艺术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1.2 、师资力量明显不足

  由于陶艺活动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从泥料准备、制作成型、上釉烧成等流程来看,其步骤繁多复杂,这就需要专业性很强的教师参与并辅助学生完成其陶艺创作。然而,由于部分家长对陶艺教育缺乏了解,认为少儿陶艺教育可有可无,导致少儿陶艺教育的深入程度不够,容易出现诸如陶艺教育的功利性、技能性、成人化等问题,以及培训教师非专业性等现象[2]123。研究表明,中国现阶段的中小学、重要或知名的儿童艺术研究机构、单位都未曾设立研究少年儿童陶艺的专项课题,可见,目前社会各部门对少儿陶艺教育并没有给予过足够的关注和政策支持,导致一些陶艺教师只有在从事儿童陶艺课时,才开始研究儿童陶艺教育,陶艺教育现状令人担忧。

  1.3 、教育模式单一

  目前,由于教育部门缺乏对陶艺教育作充分的论证,少儿陶艺教育还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持。少儿陶艺教育教学的开展只能照搬美术教育模式,陶艺教育只是美术教育的衍生品,价值与意义没有得到充分展现,导致陶艺教育内容和形式过于单一化与职业化,对少儿智力开发反而成了一种约束。毕竟,陶艺创作不是一味强调对自然的再现和模仿,原创性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在陶艺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掌握复杂的工艺技术能力和有效的教学手段,如果二者缺一,都会影响其教学效果,妨碍孩子个性的发展,使孩子养成概念化的毛病,造成孩子的思维惰性[2]234。因此,少儿陶艺教育目的必须建立在培养孩子对艺术的热爱,追求艺术快乐和享受,必须依从兴趣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的教育原则。

  2 、少儿陶艺教育的意义与价值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艺术教育是培养创造性最重要的途径。少儿陶艺创新教育作为一种培养儿童创新能力的教育形式,具有一定的推广性和普世价值。其意义与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提高少儿的综合素养

  中国有着璀璨的陶瓷历史,无论是中国石器时代的彩陶、唐代绚丽夺目的三彩,还是宋代雅致唯美的青瓷、元明时代的绚丽青花及清朝丰富多彩的五彩瓷,都是中国人的骄傲。孩子们在学习陶艺时,自然而然就在陶器文化熏陶中逐渐领会了中华文明的精华所在,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然焕发出对祖国的热爱。而陶艺教育作为集动手、情感、创新于一体的“特殊教育”,有助于健全少儿人格,开发智商、促进少儿的全面发展等重要作用,帮助培养少儿艺术审美、解读、感悟及操作能力的协调发展。因为,陶艺创作过程实质上就是孩子的手、心和肢体相互协调的过程,在陶艺创作中,少儿的手、心、脑三者需要协作并用、灵活变通,才能完成一件陶艺作品[3]82。同时,陶艺作为立体三维艺术与二维平面艺术比较,它能够更有效地培养少儿三维立体空间的感知能力。如图1《花仙子》陶艺作品制作中,孩子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思考并依据泥料的天然色彩来创作,这种亲力亲为的实践过程将逐步培养孩子独立、全面的观察力。而且,陶艺的材料有着天然的亲近性,它将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相比其他艺术作品,陶瓷往往更贴近生活,更能唤起孩子的天性和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

  2.2 、培养少儿想象力

  陶艺是眼、手和大脑紧密配合的智力活动,在活动中需要少儿通过观察、认识、思考来丰富自己的思想。由于儿童的思维还没有形成固定模式,他们不拘泥于外界事物干扰,更方便教育指导。所以,陶艺教育工作者要尽可能不去干扰儿童的思维空间,而是引导他们在创作的过程中发挥想象力来塑造生活中不多见的形象与物体,在生活中找到其创作的源泉,让每一个孩子在从懵懂到日趋成熟的过程中经历学习、积累知识。通过这样的体验过程,孩子们能学会利用自己所学习的技能去评价事物的对错,去感知和品味生活,从不同的角度区分、探索、尝试新的事物,勇于创造出新的东西[3]97。如图2陶艺作品《城堡》,孩子们从动画片了解到的知识,通过想象描绘,陶泥的加工,将想象变成了现实。少儿陶艺创新教育方式能开拓少儿的科学创新思维,让孩子们借助陶艺创作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内心世界的渴望,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陶艺是一种手工,也是一种思维。虽然少儿陶艺水平稍显粗浅,不求技巧,达不到成人艺术作品所追求的那种境界,但孩子们在制作过程中感受到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往往最能打动人心。他们所看、所思、所感的内心世界都在每一件陶艺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3 、开发少儿创造力

  陶艺创作不仅是艺术教育形式,也是孩子对生活、感情、科技、文化等多方面的初步了解和认识的培养,是早期文化的入门。儿童艺术教育的目的,不是把他们都培养成为小陶艺家,而是通过陶艺创作实践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思想情操和人格培养。通过陶艺教育活动不仅可以使孩子们的手、眼相互协调来培养少儿具有一定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突出的创造力等,而且可以陶冶少儿的情操,形成完美的人格。陶艺创新教育不是只有唯一标准答案的教育,它应该是多彩的、自由的,教育的方法与目的在于激发少儿的创造力[4]。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陶艺教师,有责任通过陶艺活动让所有的孩子积极参与进来,引导孩子们亲自动手实践,用陶艺的形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如图3陶艺作品《小松鼠》,孩子们通过对现实世界中的松鼠形象进行描绘,同时将自己独特的理解融入创作中,在不可预判性,泥、火、釉的交织作用下,创作出更有活力的陶艺作品。可见,儿童陶艺不仅能使孩子们在心中点燃强烈的求知欲,培养他们发现美的能力,而且可以激发少儿对未知世界的求知欲望。

  图1《花仙子》

GetImg (1).jpg

  3、 少儿陶艺创新素质教育的优化策略

  少儿陶艺创新素质教育作为有效提高儿童创新、协调能力的有效方法,在西方国家已经成为了整个艺术教育范畴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很多国家都设立了相关的陶艺研究机构。相比西方发达国家,中国的少儿陶艺创新教育发展还需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3.1、 陶艺教育回归童心

  明代的李贽曾在其“童心说”中讲过“童心者,心之初也”[5]。少儿陶艺教育回归童心就是让教育回归本真,即少儿陶艺创新教育回归到一种真实和自然的状态,让少儿陶艺教学去成人化的特征。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开发儿童本身的天性,提高孩子欣赏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少儿陶艺教育回归本真的目的是教育去功利化,教学去“概念化”“程式化”,这需要教师与家长根据每一个孩子的独特个性、喜好及心理变化进行一定的研究与分析,遵照孩子的“兴趣点”进行教育,因材施教。家长与教师要学会欣赏孩子们独有的童心、稚气、情趣,给孩子一个更宽广、更自由的艺术创作空间。因为,任何形式的艺术素质教育都必须遵从孩子的天性,依据天性创造出来的艺术作品才是最纯真自然的[6]。教育部门需要保证少儿陶艺创新素质教育的可行性,严格杜绝儿童学习陶艺上的超龄现象或成人化教育模式,不恰当的阶段性才艺拔高教育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发展,超出儿童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教育可能会扼杀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上海闵行区纪王学校推行的陶艺校本课程开发实践,通过陶艺教学,孩子们的学习主动性得到了提高,而其他课程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也得到了显着提升。实践证明,陶艺创新教育能有效提高少儿的综合素养,包括观察事物、认知对象、空间想象、动手实践以及相互交流等能力[7]47。

  图2《城堡》

GetImg (2).jpg

  图3《小松鼠》

GetImg (3).jpg

  图4 长沙窑少儿陶艺实践

GetImg (4).jpg

  3.2、 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优势

  调查证明中国少儿陶艺教育无法正常开展有两个因素:一是陶艺专业教师师资力量的缺乏。在很多学校,真正能走进少儿课堂的专业陶艺教师严重缺乏,陶艺教育得不到较好的开展。二是地方教育资源的浪费。据调查,中国有着全世界最好的陶艺教育资源,很多地方学校并没有充分利用陶瓷产区这样的地方优势资源[8]。因此,学校及教育部门需要通过积极开展陶艺教学,肯定陶艺教育的合理性,让教师、儿童、家长认可陶艺教育带来的积极性。地方教育机构需要整合社会、学校、部分校外教育基地的陶艺教育资源,尤其在陶艺资源丰富的地区,要充分发挥本地特色教学优势,将陶艺实践活动场所直接转移到民间陶艺工艺作坊进行教学,将地方民间工艺“师徒制”教学模式和现代教育理念结合起来,共同发展儿童陶艺创新教育。例如长沙市的湖南师大附属小学,学生在很多次班级游学活动中,首选的活动内容都是到长沙铜官窑进行陶艺实践,该课程的开设在充分利用地方资源的同时,带动了长沙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图4)。其他相关学校也可以尝试以公共欣赏课和选修课的方式,将少儿陶艺教育纳入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美术的教学大纲中,或者在陶艺教学过程中大量增加实践考察环节。如德国的官方陶艺馆或陶艺机构专门建立鼓励支持少儿鉴赏艺术研究和创作的专有部门,鼓励少儿到陶艺馆进修、学习、观摩等,成为学校陶艺教育的必备环节。他们从教育的价值角度出发,分别从少儿、教师、教育投入更多的财力物力,确保教学的顺利开展,同时还积极鼓励专业教师开展地方少儿美术教育陶艺课程体系建设和编写特色陶艺课程教材等[7]310。

  3.3、 相关部门的科学管理

  少儿陶艺教育的发展既需要国家教育政策的保障,同时也需要地方政府对学校的扶持,以及教育、文化部门的科学管理。为了保障少儿陶艺创新教育的教学质量,首先,教育部门或文化部门应该对少儿陶艺教育的专业教师进行科学管理,对从事教学的教师要采取定期培训、考核评价等措施来改善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督促陶艺老师不断加强自我艺术修养,加强自身业务技能的训练,要求教师认真研究和学习少儿陶艺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和方法,以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9]。事实上,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少儿陶艺大赛已经连续开展了两届,成千上万的小学生参加了比赛,取得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因此,政府部门还需加大改革力度,取缔非法陶艺培训机构,纠正公众对陶艺教学的误解,充分利用一切有利的社会资源,拓展教育的发展空间,为少儿陶艺教育创设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有关社会单位还应提供更多的文化艺术设施,举办各种文艺活动,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参观、欣赏、演出和展览机会,并让其能够从活动中体验艺术魅力,培养良好的个人情操。少儿陶艺教育是一种普及性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绝不能作为精英教育和贵族教育,要让所有的孩子都乐于接受陶艺教育,并让陶艺教育伴随他们健康成长。

  4、 结语

  随着社会多元化发展,多元化素质人才成为社会发展的需要,陶艺作为一种素质教育越来越具有其不可替代性,成为培养人才的特殊和重要方式。尽管在目前阶段,中国少儿陶艺教育在教学手段、方法、理念上存在片面性或者缺陷,但是,陶艺教育作为一种民族性、社会性、国家性的素质教育形式,有着不可限量的发展前景。大力发展陶艺创新教育,需要社会、教师、家长、孩子共同努力才能使陶瓷艺术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精湛的手工技术及科学的烧制理论散发独特魅力并发扬光大;使孩子们的“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盐野米松留住手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6.

  [2]尹少淳美术教育学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23-234.

  [3]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滕守尧,朱疆源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4:82-97.

  [4]徐建融美术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73.

  [5]李贽着张建业主编李费全集注001册焚书注一卷E:童心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85.

  [6]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261.

  [7]肖弋校外美术教育研究[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3:47-310.

  [8]张奇.儿童审美心理发展与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74.

  [9]曹现果,陈亦静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陶艺教学改革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20(11):119-120.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原文出处:孙兰,郑先觉.中国少儿陶艺创新教育发展研究[J].湖南包装,2021,36(03):162-164.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