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工程项目是比较复杂的综合实体,具有投资金额巨大的特点。本文主要探讨基建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审计风险及其形成原因,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与方法,确保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客观性及科学性。
一、基建工程实施阶段的审计风险
1.设计阶段的审计风险。根据工程项目投资概率,工程设计阶段对造价的影响度为 75%~95%,此阶段进行造价分析和控制可以提高投资控制效率,使设计更经济合理,从而避免工程设计及预算风险。如果审计部门对各设计阶段的方案进行分析和审核,提出便于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合理建议,可以使设计师选择最经济的方式实现技术目标。
同时,审计部门可以按照要求进行概算与预算,准确分析各项指标是否合理,以保证经济指标能够达标并可行。由此可见,此阶段对审计人员有非常高的要求,必须保证每一个步骤都做好,才能有效地防止审计风险的发生。
2.招投标阶段的审计风险。招投标阶段的审计风险一方面是与规范性有关的问题,如招投标程序的严谨性、招标文件制定的合理性,因此保证严格按照相关法规要求进行操作是关键的。另一方面是招投标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比如一些投标单位采取非法手段获得招投标机会,或者是通过开具多家公司资质对同一工程进行围标而取得大型工程的承包机会等。此外,在招标限价的审核中,审计人员对工程施工现场具体情况了解程度及对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考虑欠缺,也会使得工程投资审计存在风险。
3.施工阶段的审计风险。在施工阶段存在很多情况,主要包括:施工合同中支付条款与实际支付的进度款不符;进度款计算时所套用的计价项目不准确;施工进度与工程量之间的核定存在差异;施工合同和实际操作之间经常出现一定的冲突;所用材料品牌规格型号与合同约定不符;实际施工选用的方法与合同单价约定的方法不符;另外,对于较大型材料和设备的项目未进行招标,调查材料设备的市场价格工作走过场,询价不到位,或材料设备价格签证单对价格的组成和包含的内容(如运费、上下车费等)表述不清等。上述所有情况都相应增加审计工作的风险。
4.竣工结算阶段的审计风险。工程竣工结算阶段,审计工作的风险主要包括:工程竣工结算没有严格按施工合同约定进行编制,计算和计价项目的工程量及相关费用的核定以及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中,缺乏正规的书面资料或资料不规范、不完整,取消的工程内容或变更减少造价的相关资料缺失。此外工程项目受各方面的因素影响,也会出现差错,如工程项目的计价基础、结算方式、审计方法和变更调整方法等。上述情况都是基建工程结算造价审计控制的风险所在。
二、基建工程审计风险的成因
1.工程设计缺陷。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情况突发多变,容易造成设计和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不相符,前期对工程所在地的政策、气候、地质、水文等资料收集的详细程度及勘察深度,会导致施工现场实际与设计之间存在差异或错误,致使设计发生较大变更,从而造成施工方法和施工措施方案的一系列变更,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审计风险。工程项目的设计质量越低,详细程度越低,审计风险就会越高。审计人员只有具备相当高的施工经验及专业技术水平,才能正确识图和理解设计意图,才能准确地审核材料耗量,从而正确核定工程项目投资。
2.工程材料价格的合理程度难以确定。工程常用材料可以依据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公布的各类材料价格对照其合理性。但在实际工作中,一定程度上由于材料的规格或非标准件以及新型材料的缘故,相关价格管理部门尚未及时收集材料价格,使价格无法查询,缺乏依据会造成一定的审计风险。
3.工程审计的相对滞后性。工程审计一般是指对工程造价的审计,主要是在工程按期完成后进行,属于事后审计范围。可见,对工程事前与事中的控制如果不到位,未将工程审计完全融入工程建设中,终将在某种程度上导致工程认证缺乏准确性,从而影响工程量认证和结算审计。
三、基建工程审计风险的防控
1.完善工程监管制度。在招投标实际工作中,监管部门应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及时发现制度遵循中出现的问题,并通过纠正和规避,保证制度的科学合理,这样才能保证招投标监管工作的顺利进行。各监管部门必须要遵循相互监督的原则,按照要求完成监督工作,使监管工作紧跟工程建设步伐。对于假借资质等违法行为,监管部门必须口径一致,争取一次性解决问题。监管人员一定要依法监管,防止滥用私权。
2.做好施工阶段的关键控制。施工阶段的审计控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非常重要,例如:同样的实体工程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施工成本差异很大;相同品牌的材料,规格型号、厚度及等级对材料价格有重大影响;隐蔽工程分项工程量的虚实一直是施工单位与审计部门“过招”的重要部位,施工单位千方百计在收方过程中弄虚作假,审计部门对此想尽办法规避收方松拉多报;对中标单位投标时运用不平衡报价造成的低标清单价格或高标清单价格的工程分项,需进行工程变更把控。
关键控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对于工程关键施工程序的施工方法、工程做法、工程用材及隐蔽工程等,审计人员应该作为重点进行事前事中控制。如了解实际采用的施工方法与合同清单特征描述的相符性,从而判断合同清单价格的适用性;如合同清单价格的挖土方单价的特征表明是人工开挖,实际施工采用机械开挖,人工开挖单价明显高于机械开挖单价,则该清单项目单价不适用于此项挖方,那么审计人员须及时提出,重新组价;了解施工材料的品牌、规格型号及质量等级是否与合同约定相符,如果不符,审计人员须留存影像等有说服力的资料,及时向业主建议更换或调整价格,防止施工单位以次充好牟取高额利润;对于隐蔽工程的工程量收方,施工单位的造假手段和方法五花八门,因此,审计人员必须到场验证,采用自备的尺子,由业主或监理亲自测量报数,防止施工单位弄虚作假,确保隐蔽工程量的真实准确;对于工程的施工做法,审计人员也要常到现场查看,是否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例如:地面垫层设计要求采用 150mm 厚混凝土浇筑,实际施工偷工减料,厚度不足,审计人员应用相机将实际厚度拍成照片保留,要求施工单位整改,如果因客观原因未整改,则结算时按实际厚度结算。
(2)对工程项目在施工阶段的设计、招标或合同签订阶段不可避免地形成的投资风险,通过审计手段加以有效控制。施工单位在投标时钻文件的空子,采用不平衡报价的方式进行投标,一旦中标后,对高价工程分项争取加大工程量,对低价工程分项则希望少做或不做,为此,施工单位会利用设计缺陷等因素,想尽办法搞工程变更,以谋求利润最大化。当施工单位对某分项工程提出变更时,审计人员应着重了解提出此项变更的意图和对工程本身起到的作用,并对该项变更可能带来的投资影响进行测算和分析,经综合分析后,如果变更对工程投资有不利影响,则建议取消此项工程变更。
此外,审计人员应对合同清单的高标价格进行市场调研,如果发现合同清单中存在远远高于市场价格的工程分项,审计人员应建议对严重偏离市场价格的工程分项及时进行变更,以减少投资损失。如某工程的地面 20mm 厚 1∶3 水泥砂浆找平层分项工程,中标合同清单报价每平方米150元,而市场价仅每平方米15元,审计人员发现后建议将找平层变更成瓜米石找平层,此工程分项的变更挽回了200多万元的损失。可见,在施工阶段,加强投资控制审计能有效规避损失和防范风险。
3.完善竣工结算阶段的审计控制。工程竣工结算审核是投资控制审计的最后一道关口。首先,要对送审资料进行把关。结算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是防控审计风险的首要条件。审计人员需利用平时收集的原始数据资料、图片及影像等,结合已竣工的工程实体,核对送审资料,使设计施工图、工程变更、竣工图、工程签证资料及材料品牌等资料与实体工程全部相符,防止未实施的工程分项进入结算,确保结算资料的真实完整。其次,要对工程量进行详细全面审查。特别要注意剔除工程量签证单与竣工图相重叠的工程量,以避免重复计量,确保工程量计算准确无误。再次,在套用合同清单单价时,要识别清单项目特征描述与实体工程的相符度,只有相符的工程分项才适用合同清单单价,不符的则按合同约定的结算原则重新核定。此外,对于工程用材,要将结算资料提供的品牌及产品合格证的相关信息与合同约定的材料要求及实体工程进行对照,相符才能按合同价格结算,否则,按照实际所用材料的实际价格进行核减。还需审查暂定材料及新增材料价格确定的程序是否合规,并对材料价格进行市场符合度验证审查。
经过多年审计工作实践和探索,基建工程审计风险的防控需要落实在工程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因此,采用全过程跟踪审计方法能有效防控审计风险,提高投资审计效果,增强审计监督力度,确保基建工程投资审计结果客观真实和科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