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会计论文 > 审计论文

当前制度环境下政府绩效审计困境与对策(2)

来源:学术堂 作者:朱老师
发布于:2016-09-02 共3707字
3 解决对策
  
  通过上述法律环境、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希望可以从立法的角度来完善政府绩效审计法律体制,确保政府绩效审计规范化、制度化地进行。
  
  3.1 法律环境对策
  
  3.1.1 增强审计机关独立性
  
  我们只有确保审计机关不受被审计机关及其他组织影响,才能保证审计工作有效的完成。所以,在审计立法中,要从根源中保证审计机关独立性。将国家审计署从国务院部门中独立出来,审计机关与其他行政机构体制相同,各级审计机关仅受上级审计机关领导,并且从法律上明确审计机关的报告体制、经费来源与任免等情况。
  
  3.1.2 制定法律法规
  
  随着国家对政府绩效审计的重视,政府绩效审计逐渐成为我国的主流模式。将政府绩效审计法律化,才能保证政府绩效审计的更好实施、发展。首先,在《审计法》的下属法律中制定《政府绩效审计法》,将政府绩效审计法律化。其次,制定《政府绩效审计细则》,其中包括在进行绩效审计的程序、报告以及审计人员职业规则。
  
  3.2 社会环境对策
  
  社会公众的监督是政府绩效审计能够制度化发展的保障。所以,政府应当对审计进度、审计报告进行公示。我国虽然在法律上规定了审计公告制度,但是剔除了涉及国家秘密、法律秘密及其他不宜对外披露的内容。政府应当从法律上规定政府绩效审计需要公示的内容、公示进程和公示方法,应当真正完整公开审计公告。法律还应规定社会公众通过什么方式来进行反馈、举报,使得社会公众在发现问题时能够及时反馈。
  
  增加社会监督的另一种方法是利用社会审计组织进行监督。在进行政府绩效审计的过程中采用政府审计部门为主,社会审计部门为辅可以增强社会监督,以此促进政府绩效审计更加制度化。
  
  3.3 技术环境对策
  
  3.3.1 完善政府审计评价标准
  
  通过对国际准则与发达国家政府绩效审计分析可以得出,他们在制定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时采用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但在真正审计过程中往往却根据审计内容不同采用最佳管理活动。我国可以借鉴发达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在法律中规定以目标为导向的政府绩效审计的评价体系,也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①社会效益因素。政府绩效审计的审计对象大多数是为社会服务的公众项目,所以社会效益应当是评价标准的考量之一。社会效益的评价可以从定性分析来评价,也可以从定量分析来评价。定性评价可以从是否达到的公众的预期来考虑;定量评价从政府付出与收益进行比较,是否满足成本效益来考虑。
  
  ②环境效益因素。如今经济的发展大多还是对环境有所影响。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在1995年发表《开罗宣言》中认为环境审计应当包括绩效审计。由此可见,政府绩效评价标准的建立应将环境效益因素进行考虑。现如今,最需要考虑的环境效益因素是大气污染指数(PM2.5)。
  
  3.3.2 提高审计人员专业素质
  
  对于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方面,首先我们要对现有的审计人员进行专业性培训;其次要吸收各方面的专家来扩大审计团队,利用专家的专业性,提高绩效审计的效率。最后在进行审计人员招聘时,不应当仅仅像其他政府部门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就可以,应当增加专业性知识的测试。
  
  参 考 文 献
  
  [1]曲明。政府绩效审计:沿革、框架与展望[D].东北财经大学,2013.
  [2]蔡春,蔡利,朱荣。关于推进我国绩效审计创新发展的若十思考[A].中国会计学会教育分会。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中国会计学会教育分会,2011:10.
  [3]宋夏云。我国政府绩效审计人员的能力框架研究[J].合计研究。2013.04:89一94+96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