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推行市场经济导向的会计制度,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日本经济的发展。随着日本经济发展,公认会计士行业日趋发展完善,行业协会的力量日益增强,日本公认会计士监管制度在张弛有度的监管模式下表现出与从不同的特点,提高了监管的效力和效率,推动了日本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有序发展。下面由学术堂为大家整理出一篇有关“日本非上市公司的审计制度探析”的审计论文,供大家参考。
原标题:日本非上市公司审计概要
20 世纪 80 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始终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 2011年,中国 GDP 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相比较而言,日本则是在美国主导下从二战废墟中重新崛起 , 并于60 年代迎来了经济高速增长期。 但是巨额财务造假案也恰巧在此时发生 , 致使公司的投资者以及作为债权人的金融机构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当时日本大藏省(注:现今日本财务省与金融厅)对日本 127 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检查 , 发现其中 52 家公司发布虚假财务报表。因此对日本公司法进行彻底修正 , 导入会计师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制度 , 并延续至今。
一、 日本非上市公司审计基本状况
(一)非上市公司审计的定义
在日本的审计制度中 , 既包括金融厅管辖的金融商品交易法所规定的审计,也包括法务省管辖的公司法所规定的审计,这两种审计方式统称为“法定审计”. 上市公司只要达到公司法中所规定的一定规模的要求,就要同时履行上述两种审计义务。非上市公司只需要进行公司法所规定的的财务报表审计。但是当公司超过一定规模时,就必须同时接受两种审计。 非上市公司如果有超过 50 名投资者实施增资扩股 1亿日元以上 , 在其增资扩股年度以及之后的营业年度内 , 也有可能强制接受金融商品交易法所规定的审计义务(详见表 1)。
(二)非上市公司审计机构清单
日本公认会计师协会信息管理中心在《会计与审计期刊N0.705 ( 2014年4月)》上刊载了日本公认会计师对上币公司及非上币公司实施的所有审计实务的统计结果。整理收集的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数据是由对企业2012年营业年度(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实施审计的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向公认会计师协会提交的“审计概要”汇总而成。
按照公司法规定有审计义务的非上市公司数是 5,501 家 , 平均每家公司的审计报酬是 10,762 千日元。由金融商品交易法所规定的必须提交合并财务报表的上市公司数是 3,191 家,平均每家公司的审计报酬为 45,796 千日元 ,相当于非上市公司审计报酬的 4 倍以上。而对于平均小时报酬,公司法法定审计报酬反而高出近 600 日元。所以不是单价的问题,而是所花费的时间是4 倍以上,导致审计报酬产生了如此大的差异。金融商品交易法(只包括个别财务报表)是指对应的企业集团内部因为不存在子公司或者重要子公司,而不需要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只要求提交个别财务报表。这种企业的规模相对较小 ,且因为没有合并财务报表,所以审计对象相对比较少,平均每家公司的审计报酬自然也低。
根据金融商品交易法,需提交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的法人数共计3,862 家 (671 家 +3,191 家 ),这个数字比日本上市的法人数多 300 家。原因是虽然没有上市,但资金筹集超过一定规模,并拥有一定人数以上的股东,这样的公司即使不上市,也要强制接受金融商品交易法所规定的审计义务。
统计可知,法人单位总数达到16,826家,对其明细进行分类。首先是私立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的学校法人,数量达到5,785家,占总数超过3成,但是每家学校法人的报酬都很低 (1,551 千日元 )。其次是信用合作社,数量为365家。它们不采用股份公司的形式,是激活地方经济的地方金融机构,出于保护存款人等目的,也被要求履行审计义务。因为身为金融机构,虽然总资产规模庞大,但不存在股份公司的股东利害关系人 , 并且实际所有权和经营权一致 , 需承担直接责任,所以作为企业管理一部分的会计审计的重要性相对上市公司来说较低,所以审计报酬为每家公司 10,438千日元,审计费用并不是很高。再次是特殊目的公司--投资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也就是所谓为了基金运作而设立的机构 , 出于保护特定投资者目的被要求履行审计义务。最后是独立行政法人和国立大学法人等机构 , 为了保障经营管理的灵活性,而从国家各部门独立出来,是向国民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公益性法人,因此作为国民利害关系者被要求履行审计义务。
表3为非上市公司的公司法法定审计以营业额划分的情况;表 4 所示则为按行业类别划分的非上市公司的公司法法定审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