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性是审计工作的基础,独立性直接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审计人员的工作难以开展,思想认识的涣散,工作效率和工作责任感缺失,内部审计质量便得不到保证。此外,部分高校对内部审计认识不足,忽视了内部审计的管理以及控制作用,审计队伍年龄结构偏大,人员编制偏少。同时,专职人员知识结构比较单一,缺乏全面熟悉经济、法律、信息、管理等多门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这些因素都直接制约着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对安徽省30所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的调查结果如下图显示:
由图5与6可以看出,被调查的30所高校中,鲜有高校的内审人员数量能够超过5名,而且整体学历不高。而现今的审计人员队伍是否能够胜任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是否能够成为合格高校财务监督者?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反思。
(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缺乏科学标准
1.制度的不完善。从对安徽省30所高校的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等方式,我们了解到高校内部审计制度普遍存在系统性与全面性缺失等问题,大部分高校建立的审计制度中往往只是针对某些审计项目。并没有针对内部审计的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也缺乏相应配套的内部审计激励奖惩制度,审计实施细则制度,内部审计的管理制度以及内部审计的评价制度。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没有好的制度保障,就不能有效的控制高校内部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实现高校稳定发展的目标。
2.审计质量管理力度不够。高校往往只是重视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而忽视了内部审计的管理职能。通过调查得出,超过25%的高校并不能做到审前调查以及每天记录审计日记,甚至没有严格的在规定的期限里将档案移交管理部门的规定。审计工作中的复核也没有得到全面贯彻。在实际工作中,内部审计往往停留在表面,没有切实实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内外监督。另一方面,在被调查的30所高校中,领导层从不强调内部审计质量重要性的占30%,偶尔强调的占30%以上,从中可以看出高校领导对内部控制质量的管理力度和重视程度都远远达不到要求的标准。[1]
3.审计风险有加大的趋势。审计工作缺乏规范性的要求,相应的审计工作准则以及制度没有建立,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达不到日益复杂的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要求。信息技术不完善,高校领导的对内部审计工作不够重视,内部审计环境日益复杂,审计风险更加隐蔽,这些都直接导致审计风险的产生,并且有所加大,审计工作和审计质量受到威胁。科研经费的使用管理乱象是审计风险加大的重要方面。根据中国社科院一项调查显示:我国高校科研资金真正用于项目本身的仅占40%,大量的科研经费流失在项目之外。比如原浙江大学水环境研究院院长陈英旭的借壳套现,利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总负责人的职务便利,采用编制虚假预算、虚假发票冲账,编制虚假账目等手段,将国家拨的科研经费900余万元划拨到自己实际控制的“壳公司”账户上。高校中不少科研经费使用、管理不当的现象无疑增加了高校内部的审计风险。
(三)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缺乏相应的评价体系
1.信息化技术应用的不足。高校会计普遍实行会计电算化的核算方法,然而作为内部审计的部门发展却相对落后,审计软件的辅助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效率不高。较低的审计效率也影响审计质量和审计整体工作,导致相关评价体系不能落实,严重影响了高校内部审计的发展。此外,在信息化技术应用方面,高校还普遍存在着信息化建设成本高,审计人员的信息意识淡薄,缺乏信息环境下的审计人才,信息加工处理效率低和平台共享程度低等问题。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信息化技术在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应用。
2.内部审计缺乏有效监管和奖惩机制。《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准则》中严格规定:“内部审计机构应通过持续和定期的检查,对内部审计质量进行考核和评价”,“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应按照组织适当管理层的要求,并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以及实施外部评价制度。”但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审计检查工作没有形成良好的内外监督机制,缺乏行之有效的审计质量控制系统规范的评价体系以及指导制约。通过对30所安徽省内高校的问卷调查,只有26.5%的高校明确由相关责任人对内部审计质量承担最终责任的。没有完善的监督机制,有了监管机制却缺乏相应的奖惩机制都不利于高校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会严重影响高校内部审计的转型和发展。[2]
三、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
(一)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组织构建
1.单独设置内审机构,保障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内审机构的独立性是保证内部审计人员客观公正进行内审工作的基础,是提高高等院校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保障。保障独立性是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立足点,高校的内部审计机构必须单独设置,并由党政主要负责人直接领导。采用垂直模式的组织结构,有利于内审部门独立开展审计工作,有效消除其他部门的干扰和影响,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同时由主要领导直接负责为内部审计提供了组织上的支持,进一步维护了内审工作的独立性,保证了内审工作的权威性,使审计证据和审计程序保持可靠性和适当性,提高了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促进了其职能目标的实现。
2.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具有高素质的内部审计团队是保证和提高内审质量的重要保证。内审团队素质越高,审计工作质量越高;反之工作质量越低。内审人员素质通常包括内审人员的道德水平和专业胜任能力两方面。内部审计准则规定,内部审计机构或组织应配备具有相应职业资格的内审人员,内审人员具有专业胜任能力并遵守职业道德,在业务中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等。加强内审人员的后续教育,着重提高审计人员软件应用、金融、工程管理、造价等知识,鼓励内审人员自主学习法律、税务等专业素质,努力形成内审人员知识体系多元化局面,是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的重要方面。
(二)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标准体系的构建
1.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规章制度。内部审计部门根据内部审计准则及相关规定,与时俱进,满足当代经济下的新环境新形势的发展状况,结合本校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高校内部审计制度,制定内部审计工作手册,指导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内部审计制度必须明确内部审计人员的权利义务,规范具体审计工作程序,把责任落实到每个人与每个工作环节当中。如建立健全内部审计人员委派制度、审计工作底稿编写及复核制度、审计外勤工作管理规定等,用制度约束来保障审计质量。
2.加大审计项目质量监管力度,形成完善的监督约束机制。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已经被放在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也必须加快内部发展和转型。高校必须收集内部中所有与审计事项相关联的资料,与被审计部门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详细审计计划,突出重点,合理分配时间,明确审计目标、内容、方案以及审计工作的完成情况。加大审计质量管理,减少审计人员工作的随意性。在高校内部审计的初步业务活动中,要更加重视审前调查工作,全面充分的了解被审计部门的人员配置,资金的来去方向,财务管理的方式等内容。同时做好审计日记工作,在日常审计的过程中,将被审计部门所搜集的资料以及审计的相关内容记录到资料库中。这些记录包括审计人员审计项目的全过程。内部审计人员要及时规范的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做到要素齐全,记录清晰,内容完整,突出重点。最后将审计工作中形成的档案分类归档,交至学校档案管理处,以备后续审计的使用。[3]
3.强化高校内部审计风险控制。高校建立完善内部审计质量的约束机制,自觉接受内部审计部门的检查和监督,充分发挥其监督和检查的职能。实施风险识别程序,对被审计部门做详细了解,识别在被审计部门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为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时间和范围等提供依据。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详细审查,充分考虑重要性水平,评估存在的风险,合理确定审计风险。
(三)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
1.构建内部审计信息化管理体系。完善审计日常工作的电算化,利用审计软件进行操作实施审计业务。审计电算化能够有效提高审计效率,健全内部审计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审计的信息化也要求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具有相应的专业能力。构建高校审计管理体系,设定审计门户网站,公布审计工作流程,不断更新审计工作的动态以及及时公示审计结果。利用互联网,让高校审计工作更加公开化,让每个高校员工都能对高校审计工作进行评价与监督。如图7所示,通过内部审计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可以将高校管理的各个方面的各项活动置于有效的审计监督体系当中,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实现了信息平台的共享。
2.建立科学的内部审计指标化评价体系(基于平衡积分卡和AHP分析方法)。高等院校和企业之间,存在着诸多差异,这些差异意味着评价高校内部审计部门效率时。高校在评价内部控制体系时,应当在顾全可测性或系统性、客观性、可比性、及时性、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六个质量评价体系设立原则的基础上,充分结合高校实际情况,设计科学合理的高校内部审计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