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独立性是指注册会计师不受那些削弱或纵是有合理的估计仍会削弱注册会计师做出无偏审计决策能力的压力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下面学术堂为大家整理了一篇论文题目为“国家审计独立性在技术上的不足与对策”的审计论文,供大家参考。
原标题:国家审计独立性的技术性缺陷及改进
摘 要 :影响国家审计独立性的因素有很多,但往往人们只注意那些体制上的问题而忽视了一些技术上的问题,这些“软伤”同样也会影响国家审计的独立性。本文从技术角度分析了这些“软伤”对独立性的影响,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关键词 :独立性 ;国家审计
当前我国国家审计实行的是行政型审计模式,政府也一直在加强国家审计的独立性,在审计署 2011 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中,规定了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时应保持审计独立性,并列举了可能损害审计独立性的情形以及应回避的情况等,比之前的审计准则规定的更加具体,让审计机关可以更好的保持独立性,在这种审计模式下,审计独立性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硬伤”,消除它们还需要各方面的努力。然而我国国家审计还存在着一些技术上的“软伤”,它们虽然并不一定导致独立性丧失,弥补这些缺陷也不能保证审计独立性提高,但是这样做可以让国家审计的独立性更具说服力。因为即使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确实保持了独立性,但如果由于某些因素而使社会公众认为其审计结论不够客观公正,也会影响到国家审计工作的效果。下面笔者将分析当前国家审计独立性存在的一些技术性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
一、我国现行国家审计的技术性缺陷
(一)透明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为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所有者委托独立的审计师对代理人的行为进行审计,并根据审计师的审计结果来评价代理人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所有者所获得的信息是由审计师来提供的,因此所有者必须清楚审计师的工作,以确信审计师是可以信赖的,能够客观、公正地反映代理人的行为。我国是公有制国家,人民是财产的主人,并通过代表其权力的机构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授权审计机关开展工作,但目前我国审计机关的审计计划的制定过程并没有对外公布,一些标准也尚未有清楚的条文规定,社会不清楚审计对象的具体选择程序,从而有可能怀疑选择的公正性。对这个状况 2014 年两会期间时任副审计长董大胜在接受采访时也提到,目前对任期审计的年限尚没有法规规定,还特别强调审计对象选取绝不是“看你不顺眼就审计你”,由此可见因为透明度不足还是一定程度上对审计独立性产生了影响。另一方面,目前审计结果是通过公告的形式对外公布,并没有公布审计报告原文。由于社会公众对审计过程与结果不了解,可能会产生疑问 :公告内容是否完整,公告的措辞与报告是否一致等。这些疑问也可能影响到审计机关的独立性。
(二)审计结果与业绩考评存在一定的联系。在独立审计中,评价 cpa 工作好坏的标准是审计结果是否客观、公允的反映被审计单位的情况。而在我国由于国家审计自身工作的特殊性,导致社会存在这样的认识 :查处的问题越多,审计机关的工作开展的越好。每年审计机关在对外作审计报告的时候也用数字来说明审计工作完成情况,在审计机关内部也存在通过考核各种要情、简报的数量来评价工作业绩的情况。对审计人员进行业绩考核,可以促使审计人员提高业务水平,努力克服各种困难,顺利完成审计目标。但是对审计机关来说保持独立的不偏不倚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审计机关对外展示的立场应当是能够发掘真相,客观反映事实,如果将审计结果与业绩考评相联系,可能会导致审计人员在某些问题上使用的措辞,追查的力度都会有所区别,以获得更好的评价。而且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健全,经济环境的不断完善,当我国发展成为一个法制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以有效运行,人民的法制观念、道德水平大大提高的阶段时,审计机关的审计结果会呈下降趋势,如果再将审计结果与业绩考评联系起来就有可能会对审计人员形成负激励,从而影响工作效果。
(三)审计报告对独立性的影响。审计报告是审计工作的总结,使用者可以从中得到各种信息,一些通过审计报告传递的信息同样会影响社会公众对国家审计的印象。其表现在 :
1. 缺乏对审计责任的描述。有了责任才会有做好工作的压力,才会努力改进工作 ;限定了责任,才不会将责任扩大化,以免承担不必要的责任。目前审计准则中并没有要求在审计报告中说明审计责任,这样当审计报告存在一些不足的时候,外界会对审计人员的工作产生怀疑,从而影响审计的独立性。另一方面,由于审计必然存在审计风险,对审计责任的科学界定可以更好的保护审计人员,从而提高审计人员的独立性。
2. 审计报告的文字表述未统一标准。由于国家审计的审计项目种类繁多,审计内容复杂,因此国家审计准则仅规定了审计报告的大致框架,并没有严格规定审计报告的标准模式和文字模板,从而导致在撰写报告过程中,对于同样的问题的描述可能因不同的人的习惯、认识不同,产生不同的描述,出现不同的结果,而不同的文字表达,就可能改变问题的性质,文字的非标准性产生了不确定性,不利于客观描述事实,从而影响了独立性。
二、改进意见
可以看出,这些“软伤”虽然不是直接发挥影响,但它们却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审计机关的立场,潜移默化的影响着社会公众的判断,从而影响了国家审计的独立性。因此,笔者认为弥补这些缺陷是非常必要的,其措施主要有 :
(一)审计信息透明化。要消除外界对审计目标选择的疑问,审计机关可以明确任期审计的年限,对于其他审计项目选取标准也应客观 ;在专门的网站或在指定地点公开审计的有关信息,如审计计划如何制定,审计日程的安排、进程、结果等。这样就向外界公开这样的信息 :审计工作是公开透明的,流程是规范的。公众对不熟悉的事物总会产生排斥感,而当社会公众了解了审计的有关信息之后,自然会消除对审计工作的神秘与不信任感,有助于审计机关表现出独立性,同时这样还能有效的监督审计机关工作,让其更好的发挥监督职能。
(二)改革审计报告的格式。CPA 审计报告经历了多次修改,其格式已非常科学,它以较科学的文字对审计范围、责任、审计意见进行说明,表现 CPA 独立、客观、公正的立场。国家审计因其特殊性,不可能完全照搬独立审计的形式,但是报告也可以借鉴 CPA 审计报告的格式,首先要精简非必须的内容,而应当增加对审计责任、审计范围等内容 ;其次是要将语言标准化,注重对客观事实的描述而不是对其定性,以表现自己的独立性 ;然后要规定格式,审计报告分几段,每段说明什么内容都要详细规定,审计人员要决定的只是审计报告的类型,而且发布意见也是在收集了充分、适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的。经改革后的审计报告可以尽量减少主观性内容,强调客观反映,能够较好的体现审计机关独立的立场。
独立性是国家审计的灵魂,也是审计工作的立身之本。只有保持应有的独立性,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发挥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功能,更好地维护国家审计客观、公正的社会形象。当然,对审计独立性的认识也是随着社会、经济、民众认识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审计的独立性越强,越能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越能取信于社会工作,越有利于审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国家审计署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 .
[2] 徐政旦等主编 . 审计研究前沿 .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