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会计论文 > 审计论文

医药行业内审不足与外包建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8-16 共2542字


摘要  一、引言

  随着20世纪90年代内部审计外包行为在美国出现,学术界和实物界对外包的争论一直持续至今。我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各国必须融入国际经济潮流才能获得比较利益,实现经济高速增长。自1999年我国企业改革为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企业应如何管理好审计外包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最近几年,我国企业管理层已经认识到内部审计对企业管理和经济效益提升的重要性,财监、审计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企业审计部门人员又配备不足,那么内部审计外包就是审计部门试图使用的一种方法,基于我国的医药行业其精力主要花费在生产和销售上,对内部审计的关注较少,并且单位会计人员的水平不怎么高,他们发现不了什么问题。外包可以稍作调整为一个组织在维持特定产出的条件下,把过去自我从事的投入性活动或工作,通过合约方式转移给外部组织完成的活动吗,因此医药行业内部审计发展是必然的。

  二、医药行业内审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1.内部审计内审模式下不重视内部审计。我国医药行业内部审计发展较晚,内部审计在整个行业中的地位相对较低,而且缺乏权威性,因此没有得到企业高层管理者的足够重视,导致了不愿建立或者没有能力独自建立内部审计机构来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进行监督的状况。

  2.领导者内审观念淡薄。我国绝大部分企业的管理者受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颇深,思想观念和经营理念没有完全转变过来,即使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大部分也只是停留在最初的合规性审计上,最主要也只是查错防弊,没有深入到这个行业的经营管理领域。领导者对内部审计认识较肤浅、不够深入,远达不到现代内部审计的要求,没有真正发挥内部审计查找企业经营漏洞,提高经营效率,为企业创造价值的目的。

  3.设置机构时只重视生产和销售。管理者在在设置机构时,只注重生产和销售。在他们看来,建立完善的销售体系才能在国际竞争压力下将自己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4.内部审计模式下内审人员业务能力有限。内部审计中,内审人员的管理、心理、知识结构和技能等能力直接影响着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现阶段医药行业的内部审计机构的内审人员还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内审人员知识技能不全面。我国内部审计人员的绝大多数来自于会计岗位,知识结构较单一,缺乏经营、管理、生产等知识和经验,整体素质偏低。有些企业领导、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审计意识薄弱,对内审人员并不重视,导致他们在工作既无压力和动力,更看不到自己的发展空间,极大的影响了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其次,内审人员的行为技能欠缺严重影响内审质量。目前,现代电子信息及通信技术在各领域以惊人的速度运用与发展。但我国内部审计工作内审人员仍停留在采用传统手工查账的基础上,审计手段的落后增加了审计难度,影响了内部审计作用在经济发展迅速时的发挥,也无法赶上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经营方式多元化的发展。

  5.内审模式下内审人员独立性不强。 医药行业这个行业中,内部审计的缺陷最直接的表现方式是内审人员的独立性不强,影响着整个审计效果的客观公正性。其次,内审人员的切身利益直接受到领导的控制制约。从形式上来讲,内审人员不备独立性。内部审计机构是企业自己设立的,不管是由董事会、总经理或者财务主管都只是企业的职能部门,只为本单位实现经营目标。从实质上来讲,内审人员独立性也不够强。他们是从依附的企业获得资金,领导者有权批判内审人员的工作业绩,如决定其奖金和升职,最主要的是内部审计机构为了顺利地完成内审工作,必须主动和管理层协调好关系。这样内审职能就无法充分得出审计结论。

  三、医药行业内审外包模式的政策建议

  1.内部审计外包的质量保障建议。内审外包的审计质量是内部审计质量保障的主要内容,在目前的医药行业中。内部审计首要目标是评价和评估内部控制系统,它通过风险评估来进行内控,外部审计是对会计系统和控制环境进行初步的评估,进而进行内控测试并决定实质性审计。

  2.保证选择的外包机构的质量。从内部审计人员素质的不高严重制约内部审计质量可以得出,内审外包模式下需要选择一个良好的外包商。首先,应该考虑选择实力雄厚的专业机构,这样选择是具备专业胜任能力和丰富的知识技能的人员的几率就更高。其次,我们要考虑其执业信誉,为审计质量服务的提高提供保证。适当考虑外包专业机构的收费标准,分析收费过高外包机构是否符合成本效益的原则,而收费过低的外包就够是否达到内部审计目标的要求。

  3.外包模式下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合作方式。内部审计外包是企业提高审计质量的一种途径,并预示着自身将丧失这一审计职能,也不表示企业管理者无须再操心内审问题,反而它成为了管理机构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在整个医药行业中,应该将外包演变为“从内到外-从外到内”的发展模式。因此内外之间的合作变得举足轻重,应努力实现二者间的协调效应。

  4.明确内部审计职责定位同时强调内部审计的权利制衡。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可以将审计委员会设立于董事会下, 用以对各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监督评价。董事下的分支机构,在考虑业务规模、成本因素的前提下,设独立部门, 行使执行系统的内部审计。

  这样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在开展审计工作时, 可以使审计结果更客观、更公正。内部审计部门之间的相互牵制,就是要求机构内部每个岗位和人员都有明确的职权职责和具体的工作内容。

  5.更新内部审计外包理念来提高内部审计外包价值。内部审计观念的转变,是内部审计外包工作有效运行的基础。明确内部审计目的是增加价值、改善组织的运营。有了对内部审计的组织充分能够正确认识,内部审计外包价值便得到提升,管理者也会增加对外审机构提供的审计服务的监督,督促外审人员提供正确的,有价值的审计结果。

  四、结语

  通过对医药行业内部审计的自身局限性分析,指出了医药行业内部审计的具体问题所在。同时,具体说明了内部审计外包的优越性,肯定了内部审计外包这一策略是非常可行的。

  参考文献:

  [1]沙伊纳,詹姆斯。索耶内部审计--现代内部审计实务(第五版)[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10-28.
  [2]于海林,于海云。浅析企业内部审计外包的风险及规避[J].会计师,2008 (09):47-49.
  [3]张翌轩。国际内部审计发展现状研究(第6期)[J].审计研究,2006(4):11-28
  [4]刘峰,刘海燕。代理理论与内部审计外部外部化研究[J].审计理论探讨,2000 (03):13-24.
相关标签:内部审计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