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为了保障供水企业的生产质量和可持续发展,优化供水企业的生产成本管理控制是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供水企业的特点,从生产成本管理的角度出发,研究如何在日常管理中强化供水企业的成本控制,提高供水企业的生产质量、经营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我国供水行业的长期稳健发展。
关键词: 供水企业; 生产成本; 成本控制; 优化研究;
一、引言
供水行业的网管建设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一环,它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为了保障供水行业的健康发展和居民用水安全,政府一般赋予供水企业相对垄断的市场地位,导致市场中的供水企业数量较少,竞争压力不大,与其他竞争性行业的企业相比,可能缺少创新的动力和活力。当前,供水行业的企业需要升级更加高效、科学的管理系统,来适应我国城乡快速发展的形势,满足社会大众日益增多的供水需求,保障社会居民的用水安全。与此同时,国家也在积极探索如何更加高效、低成本地完善供水企业的社会化功能。研究如何采用更加环保的供水企业管理模式,可助力实现供水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二、生产成本控制的理论概述
1. 生产成本控制概述
生产成本控制是指企业采取措施对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消耗进行监督和管理,将其控制在预算氛围之内,从而达成预定的盈利目标。生产成本的控制是每个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都需要高度关注的重点问题,贯穿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良好的生产成本控制程序需要有一套完整的管理流程,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与事后控制等几个主要层面。
2. 生产成本控制主要内容
一是成本计划与预算。事前控制是成本控制的开端和基础。事前控制从制定企业的生产成本计划和预算方案开始,进而拟订生产成本预算管理方案,包括费用预算和产品成本计划。费用预算主要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为了满足生产经营需要而耗费的各项支出。若是按生产要素反映,可以分类为材料费用、人工费用等等。产品成本计划是指按照产品品种编制的成本预算,随着阶段的不同及产品品种的不同而发生调整。
二是成本决策与调整。事中控制是对整个经营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而进行的跟踪性管理,主要涉及成本的决策与调整。在前期成本支出预期的基础上,企业在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进一步提出降低成本支出的各种可行性方案,同时,根据生产经营的实际,对不同的降低成本方案进行筛选和比较,做出最有利于成本优化的战略决策。在成本费用消耗过程中,需要时刻关注成本的执行进度,及时发现实际支出与预期值之间的重大偏差,迅速提出控制、纠偏方案,将成本控制在合理的波动范围之内。
三是成本分析与考核。事后控制是成本控制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主要是指成本的分析与考核。有始有终,方得圆满。事后控制需要企业管理者引起高度重视。要利用历史和现有的数据资料,从纵向角度,对企业的成本水平变动以及结构变化进行梳理,合理分析其变动的原因和关键性因素。只有掌握了成本变动的实际情况、关键性因素和规律,才能做好成本指标的制定和完善,为后期成本管理的考核评价奠定坚实基础。
三、供水企业生产成本控制问题分析
1. 成本管理制度缺乏落实
我国供水企业内部大多将成本控制管理视为财务部门的内部工作,企业其他部门对于成本控制管理的认识不深刻,认可度不强。相当多业务部门认为成本控制与自身的业务工作关联度不高,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没有制定规范的成本控制管理制度,更遑论制度的落实和约束。
一是部分供水企业的成本控制制度多年来没有随着市场发展趋势与时俱进、修订迭代,多年以前的成本管理制度已经陈旧落伍,过去单方面的降低生产成本的思路已经不能符合现阶段对于供水作业质量规范的要求,与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格格不入,直接影响企业的品质口碑,不利于长远发展。
二是部分供水企业在制度的落实和执行上畏首畏尾,不能执行到位。企业的财务部门在制定成本管理制度后便束之高阁,并没有在企业内部进行相关制度的宣传和讲解。其他部门员工对于成本管理制度基本上是一知半解,极大地阻碍了制度的落实和执行。
三是部分供水企业的成本控制制度内容局限于会计核算方面,与企业的制水工艺、品质管控没有明显关联,对于企业的生产人员无法形成有效的制度约束。
2. 成本控制环节单一
大多供水企业的成本控制管理仅局限在财务部门会计核算这一环节上,其他部门未参与、不关心,难以形成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的局面,成本控制效果欠佳。成本控制管理主要是通过财务数据的分析调整来实现对成本的调整,其主要控制包括在事前控制和事后控制两个层面。事前控制是加强对财务成本费用的支出审核,而事后控制即分析财务数据的结构合理性。没有延伸到产品的制造、流转过程,不够全面。生产部门对成本控制的过程参与过少。企业在生产工艺、生产工序上的成本控制缺乏相应的指导,与财务部门的资金流控制没有形成联动效应,导致生产部门的成本控制目标难以实现。
3. 生产成本与绩效考核脱节
现阶段,供水企业的员工薪酬具有相对固定性,与绩效关联性较小,难以发挥绩效管理的激励作用。在供水企业中,员工薪酬的大部分是刚性工资,仅小量绩效工资是动态调整的。但是,这些绩效考核工资的差距甚微,难以调动生产人员控制成本、节约增效的积极性。企业的利润增长和成本控制效果的关联性不强,导致部分生产人员、管理人员对生产成本的管理控制的认识不足,动力不强。
4. 缺乏先进的成本管理软硬件支撑
一是缺乏优秀的成本管理人才。很多供水公司作为国企改制而来的公用事业类企业,聘用的员工老龄结构老化,管理困难。人才断层,梯队建设失衡的现象较为普遍。
二是企业在成本管理上缺乏自主性与灵活性。技术手段跟不上现代化生产管理的要求,较少应用先进的成本信息管理系统,成本管理信息滞后。相当部分企业仍然采用老旧成本管理系统,信息数据的采集慢,监控不及时。一些供水企业的财务软件多年以来未更新,在遇到个性化的信息管理要求时旧系统难以实现。
四、供水企业生产成本控制管理的优化措施
1. 明确供水企业生产成本控制的管理目标
一是优化组织结构。传统供水企业的发展历史悠久,一些企业的机构设置未跟随时代、形势的变化进行调整,不同部门之间的职责权限划分不清,成本责任不清,相互推诿扯皮的情况时有发生。在采购环节,相关部门应该明确公开招标方式,采取比质比价的方式开展大宗商品的采购,利用现代化的电子采购平台强化采购业务的公开、透明、高效;在发展规划上要向行业内的先进企业取经,引进国际国内一流制水工艺、机器设备、管理方式,提升生产、管理效率,节约人工成本。
二是明确生产成本控制的目标。供水企业首先要优化成本管理制度,将各项成本费用科目进行合理分配、归集,优化成本费用的核算;建立健全成本管理制度,落实成本控制管理责任。各部门、各岗位和各管理人员,要个个有责任,人人抓落实,形成全过程、全流程、全员的成本管理责任闭环。
2. 细化绩效考核体系
一是建立健全有效的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必须根据不同的工种和部门进行绩效考核调整,在绩效考核指标中融入成本控制管理的要素,强化落实,责任到人,将绩效考核和员工的薪资有效结合起来,切实发挥绩效对员工工作的激励鞭策作用。
二是强化绩效考核制度的宣传讲解。绩效考核制度绝不能只做做样子,装装门面,形同虚设。要千方百计让员工对其加强了解,提高认可和接受度。需要在企业内部将有关绩效考核制度讲深讲透,让员工充分了解绩效考核的内容和真实内涵,知晓生产成本管理的重要意义。
3. 优化成本控制管理流程
一是梳理完善生产成本控制管理的流程。供水企业要结合生产、财务等各个管理环节的职责进行生产成本控制的流程再造,找出成本费用支出的关键因素,跟踪监测成本费用的耗用情况,及时发现成本费用支出过程中的异常偏差,及时采取优化调整措施,将成本控制在合理的波动范围之内。
二是采用合理的成本分摊、计算方法。供水企业可以采取作业成本法,将产品与生产、生产链与价值链、实际成本与定额成本有效结合起来,将制水工艺的操作环节与作业成本法结合起来。在取水、制水、输水的各个环节控制实际成本的耗用量,得到成本费用的准确、客观反馈。
4. 促进成本管理的精细化
一是促进财务管理的精细化管理。成本管理是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一环,财务管理的精细化能够与成本控制相互促进。企业要优化成本预算的编制,按照各作业部门的职责权限和需求编制预算指标并由财务部门统一汇总,采用定额成本法核算成本,结合历史的成本消耗和数据信息,多方位多路径进行生产成本控制。
二是促进生产管理的精细化。在科技高速进步加速更新的时代,制水工艺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要加快推进生产工艺的精细化。企业要联合水质监测部门,不断调整制水过程中的耗电量和人工成本,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实时监控、优化成本控制。
参考文献
[1].陈欣欣.关于供水企业成本管理的探讨.财经界,2020(11).
[2].郑炜.浅谈自来水供水企业的成本核算和管理.现代经济信息,20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