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新时代经济快速发展,科技创新在助力高校教研工作升级时,也为档案管理工作开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提升教学质量、形成育人特色,促进教学管理、产教融合、学生管理、信息分析等工作迈向新层次,应积极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将使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更加智能与高效,有助于促进对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开发利用,不断地为本校教学改革、科研创新、智慧管理等赋能。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经验,浅议高校档案现代化管理手段。
关键词:高校; 档案; 现代化管理手段;
引言
完善高校档案信息数据库的建设,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促进档案管理工作步入数字化、智能化、现代化发展新路径,将充分体现档案管理工作价值[1].相较于传统档案管理方式,其更侧重于对档案资料的留存与保管,工作推进存在一定局限性。立足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重视对高新技术手段的应用,发挥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服务作用,有助于对本校办学历史、教学信息、办学成果等进行分类录入与有效保存,并可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进行档案信息开发利用。从而,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优化升级,提升工作效率、提高服务能力。
一、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档案管理工作的受关注度略低
随着高等教育步入普及化时代,各高校的扩招、设置新的专业,使高层领导将主要目光集中于教学管理与科研工作中,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视度不足[2].这便造成因资金、人力、物力等投入较低,档案管理工作实际开展水平远低于现代化发展需要。另外,档案管理工作的智能化、现代化水平不足,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掣肘决策、影响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相关从业人员综合能力待提升
在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推进中,因相关工作人员专业素养较低、工作中责任意识淡薄,缺乏信息化工具应用意识,使信息化管理手段的运用受阻。他们大多时候还是依赖传统的工作方式,进行对本校发展档案信息、教职工档案、教学信息、学生档案及产教研融合档案等进行分类收集、整理与归档,将档案保管视为工作的全部。这便造成档案信息无法发挥自身应有价值,归档后便陷入"沉睡"之中。
(三)档案管理制度亟需进一步完善
提升档案管理工作开展质量,需完善相关的档案管理制度。为此,需要结合《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等[3],结合本校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促进管理责任的落实,提升工作开展效率。
但实际却是,很多高校档案管理制度缺乏健全性、规范性,因年代久远,其可参照性也不强。这便造成了档案管理工作带有一定的随意性,有时候对各类档案的信息收集出现内容不全、不及时、数据更新较慢等问题。另外,因提档入档过程相对长,无法满足多人共同查阅需求,造成档案管理工作难以满足实际需要。且在反复翻阅中,也会出现纸质资料损毁、丢失等不同的问题。这便造成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实效性、精准性及有效性低,广大师生对其满意度不高。
(四)档案服务模式过于单一与局限
因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信息化程度较低,档案管理服务理念陈旧,造成无法对信息数据的共享与及时更新,且面对师生查询不同档案中某一项数据时,还要翻阅众多文档。这样一来,不仅在无形中加大了档案管理员、档案信息需求者的工作量,也会使档案管理工作价值被削弱。造成工作开展存在单一性、局限性问题,影响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开展质量。
二、促进高校档案现代化管理主要手段
(一)加强对高校档案现代化管理工作的重视
促进高校档案现代化管理手段的有效运用,应自上而下的提升教职工、校领导重视,给予档案管理工作更多关注与有效支持。为此,应立足于5G、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及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快速发展的视域下,促进档案管理工作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毕竟,档案管理工作作为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的信息档案内容包括相关文书、教研工作记录、教职人员与学生的基本信息以及不同专业在学科研究中取得成绩等。革新工作理念,加强工作重视,促进对现代化管理手段的应用,有助于批量进行档案信息的录入与存储,使档案留存方式更多样化,让高校档案现代化管理工作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二)为促进现代化管理应提升工作人员素质
倾力打造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档案现地管理团队,有助于保障各项工作实施。为此,应优化人才结构,重视对专业人才的引入,加强对自由人才的培养,使他们了解并应用现代化管理技术,具有信息化工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为高校档案现代化管理工作推进夯实基础。在人本理念下,发挥信息科技优势,使档案现代化管理工作推进更加规范,增强工作人员的使命感、责任意识,使其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与能力。例如:可阶段性展开档案信息平台应用培训,密切档案管理部门与技术研发部门的联系,为界面设置、系统优化升级提供好的意见与建议。
(三)应构建健全的高校档案现代化管理模式
促进档案信息数据库的建设,还应健全高校档案现代化管理模式,优化工作开展流程。首先,应进行对管理制度的更新,使其为档案现代化管理提供方向。其次,应关注信息的分类问题。可对不同形式的档案,进行精准、完整、有效的信息转化与录入、归档。再利用信息识别技术,将其逐一进行自动分类,便于数据存储,使后续的查阅工作也更快捷。最后,面对影音档案、文件档案及图片档案,可为其设置相应的观看、录制、打印、下载等功能。同时,在对档案信息的录入中,应提升工作的灵活性,确保信息内容的准确、更新及时。对于无法靠关键字识别的图片、视频档案,可应用ORC技术进行对非结构化数据的智能化识别[4].
(四)需拓宽高校档案现代化管理的服务范围
为提高对档案信息数据的利用率,还需完善服务内容、拓宽服务范畴,满足师生的档案信息调取、查阅、运用需求。在档案现代化管理中,可借助智能设备,利用自己的用户名登录档案信息平台,发起查阅申请,在智能系统完成对信息数据的处理后,便可及时获取所需档案信息。在这一过程中,便离不开大数据的应用支持,在海量的数据信息中,依据系统指令进行对庞杂档案信息的筛选、处理、导出及传输。其不仅有助于满足多人查阅需求,响应迅速,更省去了人力劳作,使传统的查阅档案卷宗向信息方式转变。另外,还应结合不同专业师生的个性需求,进行多元化服务项目的设置,在系统平台中进行相应功能的开设。
(五)应构建完善、安全的档案管理信息平台
促进高校档案现代化管理手段的有效实施,还应关注网络安全问题。为确保本校档案信息数据库的安全,避免其遭受不法分子的访问、数据盗取与篡改,应升级云防火墙,进行档案信息备份,建立独立的机房。只有确保档案信息平台的有序、稳健、安全运行,才能使档案管理工作高效推进、规范开展。例如:为控制访问安全性,可应用无线入侵检测系统、增加安全性能的密匙等,确保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顺畅、规范、有序发展。
三、结语
综上,在提升高校办学水平、扩大招生规模中,应给予档案管理工作高度关注。只有加强工作支持、提高投入力度,才能使其发挥自身的工作价值,助力教学管理、数据分析及科研创新等工作开展。在进行档案信息开发、数据汇总中,形成对相关经验、教训的借鉴,提升决策精准性;构建完善的现代化管理模式,明确管理责任;健全管理网络,提高教学管理质量;优化档案服务体系,为有查阅需求的广大师生提供精细化服务。并且,智能存储有助于档案资料的永久留存,既节约了档案管理成本,也将助力高等教育发展[5].
参考文献
[1] 薛四新,袁继军,胡凤华。高校档案现代化管理发展探析[J].中国档案,2018(5):61-63.
[2] 赵燕。浅谈高校档案信息化[J].内蒙古水利,2020(4):65-66.
[3] 马继群。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探析[J].兰台内外,2020(30):31-32.
[4] 赵攀桥。高校档案现代化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7(8):112.
[5] 薛晓峰。谈高校档案现代化管理与服务教学功能构建[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8(1):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