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社会,乳腺癌作为发病率最高的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占比达到8%~10%,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1].目前,乳腺癌已经被公认为女性的第一杀手,因此对乳腺癌的检查和诊断显得十分重要,现阶段在对乳腺癌的临床检查中,主要通过超声造影技术和超声弹性成像等方法进行检查诊断[2].为了研究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技术在乳腺微小肿瘤检查中的具体价值,本研究通过我院接收治疗的100例乳腺微小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我院接收治疗的100例乳腺微小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年龄为31~73岁,平均年龄为34.52±3.35岁;所有患者的肿块直径均小于1cm.依照患者采用的检查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使用组织弹性成像检查25例,超声造影检查25例,实时组织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检查35例。患者的年龄、肿块直径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单独采用超声组织弹性成像检查的患者,均使用Siemens Acuson S2000超声诊断仪,选择高频探头9L4,频率为4.0~9.0MHz.通过五分评价法对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分析[3].单独采用超声造影检查的患者,均使用SiemensAcuson S2000型号的超声诊断仪和药剂声诺维进行检查。使用超声组织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技术检查的患者则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检查,并综合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3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者的检查结果(良性病灶、恶性病灶)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检查的相关指标(特异度,灵敏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进行统计分析。
4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19.0进行数据统计,计数资料以率进行表示,数据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数据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进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所有患者检查结果统计通过对本次研究的85例患者进行检查发现病灶共计100个(良性病灶75个,恶性病灶25个)。
2 3种检查方法对患者乳腺肿瘤的良恶性判断比较。
通过3种检查方法对患者进行检查诊断后发现:单独采用弹性成像和超声造影检查患者的特异度均显著低于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检查患者,实时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检查患者的灵敏度及准确度等明显高于单独采用弹性成像或超声造影检查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讨论
乳腺癌作为一种高发病率的肿瘤疾病,同其他癌症一样,乳腺癌的发病机制没有得到明确的定义,而且在早期发病时患者也没有显著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患者发现治疗时,病灶已经有一定的体积了。所以临床诊断十分重要。对于乳腺癌的临床诊断有临床医师用手触诊判断,但该诊断方法对临床医师有较高的素质要求,容易造成漏诊和误诊,对于CT检查方法和核磁共振检查来说,前者因为有放射损伤,实时操作复杂,且不能重复进行检查,所以不适合检查乳腺癌;后者则是费用比较高,也不适合普及推广[4].多项临床研究表明:超声造影技术均可以有效的对乳腺微小肿瘤患者进场检查,对病灶的良恶性进行评价,并可以结合相关病理特征进行诊断[5].
有学者研究还指出:超声造影技术可以清晰的显示肿瘤病灶内直径小于100μm的新生血管,并通过相关分析软件对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确诊,而组织弹性成像均可以有效的对乳腺微小肿瘤患者进场检查,对病灶的良恶性进行评价,并可以结合相关病理特征进行诊断[6~7].弹性成像结合罗葆明评分法可以有效的对病灶的良恶性进行诊断。在对肿瘤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特异度、灵敏值和准确性等相关指标可以有效表明诊断的效果。有学者研究指出: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技术对乳腺微小肿瘤患者进行检查,诊断的准确性、特异度和灵敏值明显较高,两种方法可以进行有效的互补。本研究表明:
3种检查方法对患者进行检查诊断后发现:单独采用弹性成像和超声造影检查患者的特异度分别为(72.20%)和(84.92%)均显著低于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检查患者的特异度(85.15%),实时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检查患者的灵敏度、准确性、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也明显高于单独采用弹性成像或超声造影检查的患者。
综上所述:实时组织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技术对乳腺微小肿瘤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实时还有较高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对肿瘤的良恶性判断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高向琴,张珍,刘宏.雄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价值[J].陕西医学杂志,2012,41(3):336-337.
[2] 沈锡琳,龙春艳,卢丽萍,等.乳腺微小实性病灶的弹性应变率比值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3,24(11):772-776.
[3] 肖晓云,陈怡,吴欢,等.如何优化乳腺超声诊断[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4,30(10):878-881.
[4] 张菊梅,孙德胜,唐诚,等.超声弹性成像定位、超声造影定位引导浅表淋巴结穿刺活检的诊断准确率比较[J].山东医药,2014,25(21):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