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会计论文 > 成本会计论文

高校教育成本核算问题与方法(2)

来源:学术堂 作者:朱老师
发布于:2016-09-01 共3029字
三、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方法
  
  1.统计分析法。统计分析法是指运用现有的统计理论和统计模型,利用会计资料或者抽样数据,经过适当调整后,套入数学统计模型直接计算出高校教育成本。这种方法要求数学模型的建立要准确、公允,优点是高校教育成本计算方便、简洁,缺点是该方法统计的教育成本较为粗略,准确性差,只适宜宏观层面要求的成本信息统计。
  
  2.会计调整法。会计调整法是指围绕高校教育成本范围将现有的会计资料进行调整,经过计算获得教育成本的方法。其以教育成本核算为对象,将高校的支出项目调整为教育成本项目数据。这种方法计算应当注意现有的会计资料基本上是采用收付实现制计量的,采用会计调整法计算教育成本便要注意将收付实现制下的会计资料调整为权责发生制下的数据。相比统计分析法,该方法较为复杂且难以操作,但准确性及合理性高。这种方法的核算质量与会计资料精确度和调整的合理性息息相关,其缺点便是没有统一的调整规则,不利于各高校之间的横向比较。
  
  3.会计核算法。会计核算法是指高校教育成本采用会计方法进行核算,建立一套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会计制度。其明细账以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对象进行开设,教育费用以成本核算对象进行归集、分类、记录。期末根据科目余额结转发生额,计算教育成本。该方法可以准确、合理的计算出高校教育成本,主要是要设置成本会计科目,完整公允的会计科目可以全面准确的对高校支出项目进行分类、计量、计算,有益于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但该方法工作量大,不及统计分析法和会计调整法简便易操作。
  
  4. 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是 1992 年 由 Cooperand Kaplan 提出的,目的是更好地核算制造企业的生产成本,是以作业为核心,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所有作业,将耗用的资源成本准确地计入作业,然后选择成本动因,将所有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鉴于作业成本法的优良特性,它的运用已经推广到了许多领域,同时也为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提供系统的方法及新思路。其主要步骤有:明确高校作业的主要产品,将成本归到作业中,选择作业的成本动因,把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中。作业成本法能优化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程序,更加科学合理的计算教育成本。该方法的准确运用还需要相关人员的严格把控,明确确定高校作业中心和作业动因,注意对资源动因的划分和对非终结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从而不断提升各级高校成本管理水平,使教育资源更加合理的运用在高校经营活动中。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