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所谓的事业单位,通常指的是为满足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工作的需求,提供各种增进福利社会服务的组织。通常情况下,事业单位不以盈利为直接目的,但在经济管理范畴的内部,其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仍然普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管理思路不清晰
事业单位采取措施控制经济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基本属于“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其中经济管理工作思路表现出不清晰、缺乏系统性想法等问题,并且缺乏从战略视角考虑管理工作开展方法,因而未能与事业单位的发展建立起紧密联系。
譬如在经济管理所采取的问题管理措施,通常凭借经验解决,对于潜在的不确定问题因素,鲜有具体的把控措施。
(二)管理工作未能深入到核心环节,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
和企业单位相比,目前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仍显薄弱,制度执行力度也差强人意。由于事业单位不能投入生产经营活动中创造经济效益,其经济管理工作的重心在于保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需要对与投资、规划等相关的经济管理工作加以控制,并对流程进行梳理,以发挥其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民的作用。
(三)管理预警指标体系不健全
在国内,通货膨胀的调控,紧缩货币的投放,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事业单位资金的紧缺。尽管很多事业单位建立了经济管理分析指标和分析模式,但并没有完全形成经济管理预警的有效机制,管理分析指标和模式呈现单一和个别化的现象,亟需构建经济管理预警指标体系。
二、上述问题的解决措施
基于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存在的各种问题,事业单位应该根据经济管理计划,按照先自下而上、后自上而下的程序,对管理问题进行预测,科学调控相关管理工作,全方位控制经济管理工作的风险性问题。
(一)经济管理工作思路的理顺
针对上述的经济管理工作思路不清晰的现实性问题,文章认为有必要整理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活动的流程,致力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目标的实现,以把握经济管理工作开展的关键点。
1.随着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的深入探究,可以从管理范围反映事业单位业务运作的细节内容,事业单位的各个责任部门参与制定和执行经济方案,在管理工作当中,多部门参与的性质,拓展了管理工作的范围,使得管理方案编制的沟通渠道更为细致,这是日后管理工作开展的基础条件之一。
2.从责任观念的视角分析,综合经济管理数据在设定、采集、考核等方面的多种想法,预测管理工作可能出现的矛盾症结点,在此笔者建议事业单位需要完善经济管理工作方案的编制制度,尤其是日常执行、执行监控等各个环节,确保事业单位的所有经济管理风险,都能够在各个部门当中提前预测到。
3.事业单位在进行经济管理方案编制和执行的时候,需要提高高层管理者在方案制定方面的参与程度,譬如经济管理审定和执行矛盾的协调,以及方案执行目标的设定等,而各个责任部门,需要服从事业单位的大局利益,基于事业单位总体战略布局开展部门的工作,这样才能够确保经济管理方案的切实可行,并确保经济管理方案的有效执行。
(二)经济管理工作核心内容的深度拓展
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是实时控制管理工作的关键点,也是更好把握整个经济管理方案执行情况的薄弱环节,而深度拓展经济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事业单位需要实行逐级汇总上报的机制,要求各个部门将整个单位的经济管理风险控制情况进行汇总编制,然后上报总经办审批,以形成经济管理风险控制的依据,譬如财务部门现金收入的授权审批,主要是因为事业单位某些现金收入以个人名义入账,而且很多现金的付款方落款,与应收款项的名称不相同,很容易造成财务记账的错误,因此要求单位加强审核批准现金的流入,尤其对于错误的业务,要按照审核标准纠正,避免这种错误给单位的经济管理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2.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其风险集中在与社会资金运作相关的业务开展流程。对于事业单位本身来说,建立健全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机制,降低社会事业资金运行风险、提高社会公益性经费投入效益是一项重要课题。因此要加强对经济管理业务工作风险的控制,其中包括工作方案的形成、执行和效果反馈。单位需要明确划分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权限、工作范围和工作内容,并分配执行审核工作的独立职员,确保在现有的规章制度中明确规定有关职务职责的分离,以推动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3.事业单位经济管理调整机制也需要强化,事业单位在经济管理方案实施的过程中,由于方案的编制可能存在的误差,或者受到主客观环境的影响,从而导致方案的执行结果与预期结果存在较大的偏差,从而对经济管理方案提出调整的要求,这属于举足轻重的管理环节。
4.事业单位每个月都需要进行经济管理控制情况表的编制,及时反馈控制效果。一般情况下经济管理情况的反馈,往往只是对方案预期效果与实际执行情况进行简单比较,然后判断方案执行的有效性与否,对于规模比较大的事业单位来说,管理层与预算部门的分析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性,这就需要建立完善的反馈机制,提高反馈的时效和丰富反馈的内容,才有可能进一步改善经济管理工作。
(三)健全经济管理工作预警指标体系
事业单位在具体实施经济管理方案时,由于管理体制的不完善,有可能造成经济管理的漏洞和安全风险,即便主客观环境产生变化,也没有对经济管理方案进行适当的调整,为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健全经济管理工作预警指标体系。
1.鉴于经济管理工作人员权力分散的现象,笔者认为除了需要明确界定经济管理工作岗位的职责,还需要重视经济管理人员的道德素质和职业素质,针对性开展培训工作和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以及定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旨在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强化管理意识。
2.针对目前经济管理工作预警指标体系缺失的情况,事业单位要尽快启用独立于单位管理层之外的第三部门,该部门负责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检查工作,尤其是单位关键控制点的经济管理工作,对经济管理涉及的各种现金资产控制工作进行强化,并将这些情况反馈给管理层,为管理层提供决策的依据。
3.针对经济管理工作结果经常出现偏差的客观情况,笔者认为在设置经济管理工作预警指标体系的时候,建立及时跟踪评估体系,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监督控制网络,采取防范和有效的调整措施,来扞卫经济管理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工作,由于受到主客观因素的牵肘,存在“管理思路不清晰”、“管理工作未能深入到核心环节”、“管理预警指标体系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影响经济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为此,事业单位应该根据经济管理计划,按照先自下而上、后自上而下的程序,构建经济管理风险反馈机制和风险调整机制,通过对单位经济管理活动流程的整理,总结出经济管理在内部控制中的几个关键性的问题,科学调控相关管理工作,全方位控制经济管理工作的风险。
参考文献:
[1]黄艾妮。事业单位发挥经济管理职能的若干问题探析[J].财经界,2013,(26)。
[2]刘玉库。 事业单位内部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中国集体经济,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