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惯用句概念
惯用句在中国被称作“惯用语”,关于其概念的界定,目前国内还没有统一的定论。从词典来看,《现代汉语词典》( 第五版) ( 2005) 对于惯用语的概念是这样解释的: “熟语的一种,常以口语色彩较浓的固定词组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多用其比喻意义,如‘开夜车’、‘扯后腿’、‘卖关子’。”《当代汉语词典》( 2009) 则这样定义惯用语: “口语中的一种固定短语,多为三个音节,且多用其比喻义,如‘吹牛皮'’卖关子‘’拍马屁‘等。”两个词典都解释了惯用语是口语中的固定词组,且多用其比喻义,而后者比前者增加了惯用语多为三个音节构成这一点。此外,1961 年马国凡在《谚语 歇后语惯用语》一书中首次将“惯用语”作为语言单位使用后,“惯用语”在中国被正式当做语言学的学术用语使用。其后,包括马国凡在内的许多中国学者就惯用语作出了论述。
马国凡,高歌东( 1982) 认为: 惯用语是一种定型词组,它从意义到结构都是完整的、统一的。惯用语中的构成成分离开了结构的整体就不表示它在惯用语中所表示的意义。惯用语一般用比喻的手段表示更广泛的意思。从结构来说,惯用语多数是三音节的动宾结构词组,它有一定的灵活性。
周一民( 2010) 认为: 惯用语是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从意义上看,惯用语不是组成各词词义的简单相加,而是整体表达一个另外的转义,且多数含有贬义,带有戏谑讽刺的意味。从结构上看,惯用语多数是三个字构成,且多是动宾结构和偏正结构。另外,惯用语凝固性较弱,大多数可以拆开使用,可以插进一些其他词语,有的惯用语也可以用同义或近义词语更换其中的成分。
郑尔君( 2013) 认为: 惯用语是一种意义整体化了的,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其意义大多由比喻而来。惯用语多数为三音节的词组,在结构上具有定型性,但使用时可有一定灵活性。惯用语来源于口语,其中的许多直接反映现实生活,带有一定时代色彩。现在有的除特殊表达需要外,一般已不再使用,有的新惯用语则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产生出来。
二、日本惯用句概念
日本对于惯用句的研究要早于中国,但是对于其概念的界定也没有统一定论。先来看辞典上对于惯用句的解释,《广辞苑》( 第五版) ( 1998) 这样定义惯用句: “二つ以上の语から构成され、句全体の意味が个々の语の元来の意味からは决まらないような惯用的表现”( 由两个以上的词构成,句子整体的意思不由各个构成词语本来的意思决定的惯用表达) 。《新明解国语辞典》( 第六版) ( 2010) 将惯用句解释为:“二つ以上の単语が结合した结果、それぞれの语に分解しては出て来ない、别な意味を全体として表わすもの。例、「腹が黒い」が、内心によからぬ事を含み持つ意に使われるなど。”( 两个以上的单词结合而成,整体表达一个由原来各词分析不出来的别的意思。例: “腹が黒い”被用于表示内心有不好的事情这样的意思。) 由此可见,两个辞典都认为惯用句是由两个以上单词构成的,整体表达一个与各个构成词语原意不同的另外的意思。此外,许多的日本学者也就惯用句作了论述。
宫地裕( 1968) 认为: 惯用句这个用语虽然被广泛使用,但是其概念并不是很清楚。只是一般有这样的共同理解: 两个以上单词的连接体,此连接相对固定,整体表示固定的意思。因为惯用句是经常使用的套话的一种,在表达上有很多的制约,如: 大多不能添加或者插入修饰语,语序也几乎是不允许变更。
平井昌夫( 1976) 认为惯用句要具有如下性质: 1) 其中包含的单词总是按照那样的顺序和形式使用,不会被打乱。2)在句中,或者是连接句和句的语言之间,有语法上的对应。
3) 句子的使用场合一定程度上固定。4) 由一个个分离的单词不能得出句子整体的意思。⑸明白每个单词的意思,并且这些词语本身的意思和句子整体的意思有一定程度的关联性,但是只是通过各个单词并不能暗示这个句子所具有的具象性和预感。
森田良行( 1989) 认为: 特定单词的固定组合,其整体表达一个完全不同的特别的意思,这样的表达称作惯用句。惯用句从意思上来说,整体相当于一个单词。
三、结 语
通过以上关于中日惯用句概念的各观点,得出如下结论。
1. 在中国,一般认为惯用语即惯用句是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从意思上来看,其整体表达一个另外的、固定的转义,且多数拥有比喻义。另外,惯用语在口语中经常使用,多数含有贬义。从结构上来看,大部分惯用语由三个字构成,且多数属于动宾结构。另外,惯用语在使用上有一定的灵活性,大多数可以拆开使用,有的还可以用同义或近义词更换其中的成分。并且,惯用语是变化发展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有新的惯用语产生。
2. 在日本,惯用句被认为是由两个以上单词构成的,整体表达一个固定意思的表达方式。并且,惯用句所表达的这个意思与构成惯用句的各个词语的原意不同。另外,构成惯用句的各个词语的顺序和形态是固定的。
3. 对比发现中日惯用句概念既有共同之处,也有区别之处。共同之处的是两国的惯用句都拥有固定形式且整体表达一个固定的意思,且这个意思是一个与构成惯用的各个词语的原意不同的另外的转义。例如: 中国的“抬轿子”这个惯用语并不是字面上的意思,而是“比喻吹捧人,为人效劳”; 日本的“腹が黒い”同样不表示字面意思“肚子黑”,而是表示“阴险、心眼坏”。
区别之处是: 1) 从意思上来看,中国的惯用句多数含有贬义. 例如: “半瓶醋”喻指对某种学识或技术只略懂一二的人,带有戏谑讽刺的意味。但是日本的惯用句并没有强调这一点。2) 从结构上来看,中国惯用句多数是三音节构成,例如: “走过场”“耍花招”“敲边鼓”等,非三音节构成的较少,例如: “抹黑”“打马虎眼”“花岗岩脑袋”“七大姑八大爷”“不管三七二十一”等。日本惯用句则只强调了由两个以上单词构成。3) 从使用上来看,中国的惯用句比日本的惯用句要相对灵活。在中国很多的惯用句可以在其中插入别的词汇,例如“碰钉子”可以说成“碰了一个钉子”,“碰了一个软钉子”,“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钉子”。有的惯用句的构成词语还可以被其他同义词或者近义词所替换。例如“矮半截”也可以说成“矮一截”“矮三分”,“扯后腿”也可以说成“拉后腿”、“拖后腿”,“耳旁风”也可以说成“耳边风”。但是在日本构成惯用句的各个词语的顺序和形态是不容许变更的。
4) 从发展上来看,在中国有的新惯用语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产生出来,例如: “小皇帝( 娇生惯养的独生子) ”和“递红包( 为求人办事而送钱财) ”等。但是以上日本词典和学者对于惯用句的解释中并没有提及这点。
【参 考 文 献 】
[1]宫地裕. 惯用句の意味と用法[M]. 明治书院,1968.
[2]平井昌夫. 言叶の生活辞典[M]. 株式会社ぎょうせい,1976.
[3]森田良行,村木新次郎,相泽正夫. ケーススタディ日本语の语汇[M]. 桜枫社,1989.
[4]新村出. 广辞苑( 第五版) [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5]马国凡,高歌东. 惯用语[M].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2.
[6]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 现代汉语词典( 第五版) [M]. 商务印书馆,2005.
[7]《当代汉语词典》编委会. 当代汉语词典[M]. 中华书局,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