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本科毕业论文 >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基层青年公务员心理问题与疏导途径探究

来源: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作者:金军
发布于:2019-12-17 共5013字

  摘    要: 基层青年公务员工作在第一线,由于工作压力大、心理失衡、社会心理干预系统不健全、角色安排不合理、职业发展不清晰,极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对基层青年公务员心理疏导机制应包含个体调节、合理调节家庭关系、构建专门的心理评价机制、组织关怀等,以此舒解基层青年公务员的心理压力,为他们的工作提供活力。

  关键词: 青年公务员; 心理健康; 疏导机制; 基层工作;

  基层公务员是公务员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面对群众展开服务,可以直接帮助群众解决现实问题。而在基层公务员中,青年公务员又是其中的骨干力量,伴随着我国转型变革期的到来,他们的压力也进一步增加,基层公务员职务级别和身心的特殊性,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因此,从组织管理层面,进一步加强对青年公务员心理问题的关注,科学地研究干预机制,不断对基层青年公务员的心理问题进行调节,提升工作质量,优化服务,保证基层工作的顺利展开。

  一、基层青年公务员的心理健康状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严治党使公务员队伍的政治生态得以改变,“八项规定”让公务员的隐性收入和福利大大减少,部分公务员牢骚满腹,抱怨“福利减少了”“工资太低”,考虑辞职的被调查者越来越多[1]。此外,受精准扶贫工作推动,许多基层公务员感到“待遇不高、压力很大、时间紧、任务重、加班多、责任重”,更有甚者,“受基层工作环境艰苦、工资待遇较差、升职加薪的晋升通道狭窄等一系列因素的限制”,一部分基层公务员工作有“安于现状、态度恶劣、谋求私利的消极心态。”[2]所以,基于上述情况,有学者对基层公务员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研究,归纳并总结出这一转型期的公务员心理健康问题出现较多的八个主要特征:“市场经济带来的经济心理落差、职务晋升需求不顺产生的压力心理、人际关系敏感产生的戒备心理、问责体制促发的担忧心理、知识观念老旧引发的紧张心理、长期沟通不畅导致的压抑心理、大权在握的寻求交易心理、官员干部的追利谋益心理。”[3]在大量的研究基础上,针对基层青年公务员,有研究指出,20~29岁公务员及科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最差,且男性公务员的心理健康水平要差于女性公务员[4]。另一项研究也表明,基层青年公务员“工资福利不高,职业幸福感缺失”,加之“职业胜任力不足,职业成就感较低”“职业自主意识不强,职务责任意识淡薄”“职业人际交往压力渐增,人际生态失谐凸显”“职业压力较大,身体亚健康化”,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5]。

  二、基层青年公务员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

  (一)较为繁重的工作压力

  基层公务员工作在第一线,在工作的过程中和群众的接触较多,需要满足群众各个方面不同的需要,工作量较大。在基层工作中,上级通常把工作的执行权下放,以此对青年公务员群体进行锻炼,达到培养新人的目的,但是这样的培养方式对青年公务员来讲存在不小的挑战。毕竟工作在第一线的公务员需要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如果没有专业的人员进行指导,容易出现工作达不到预期要求的情况,从而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同时还存在一种情况,一些资历较老的公务员因为自身的经验较为丰富,人际关系方面相对熟悉,把工作中较难解决的问题丢给新人处理,却不把经验传授给新人,严重影响到青年公务员工作质量的提升和创新。导致原本对职业充满期待的基层青年公务员对自身工作逐渐失去兴趣,容易在心理上出现问题,影响其心理健康。
 

基层青年公务员心理问题与疏导途径探究
 

  (二)心理失衡

  人们在进行心理比较的过程中,产生公平心理,Biel基于他的研究认为,“公平心理是社会报酬支付之外的一种有效激励手段,可以通过在非均衡路径上提供公平程度较低的报酬,而在均衡路径上提供公平程度较高的报酬来实现最优激励。”[6]基层青年公务员在完成工作任务时,不仅对自身收入高低进行对比,而且更加关注相同位置中“他人”的收入实际,这影响了个体对自身能力的整体评价,不利于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满意度。公务员是一份社会认同程度极高的职业,但公务员整体工资福利长期变化不大,与一些新兴职业的报酬相比,相形见绌,这就使得部分青年公务员产生心理失衡,对公务员职业的期望值降低,自我效能感逐渐丧失导致工作热情下降。此外,青年公务员多处在22~25岁之间,在这个年龄,身负较大的压力,受房子、车子等物质束缚,面临成家立业等现实问题。如果公务员的收入水平达不到理想的水平,很容易有心理负担,直接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

  (三)心理干预系统不健全

  心理干预系统在我国基层公务员心理建设方面是不健全的,使得公务员心理问题往往得不到有效的解决。一些心理问题在初期得不到解决,后期会严重影响到工作和生活。目前,在基层公务员管理系统中,公务员的心理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公务员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不完善,心理教育和疏导相对较少,造成基层公务员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影响他们心理问题的整体干预效果。

  (四)角色安排不合理

  角色认知方面的偏差也是造成公务员出现心理问题的一个关键原因。现阶段来讲大部分的公务员角色分工较为明确,容易将工作角色进行定位,基层青年公务员在工作过程中容易出现因为角色的固化,出现职业倦怠,严重的时候对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工作效率不高。同时,一些基层青年公务人员的素质状态不佳,缺乏良好的修养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一方面,对符合政策诉求的群众推诿扯皮、消极应对。主要表现为面对群众关注的事务了解不足,不能针对性地解答群众问题,使得自己角色知觉出现一定的偏差。另一方面,基层工作人员工作方式容易出现简单粗暴的情况。主要表现为有些青年基层领导瞎指挥、对基层的干部生活上不关心、工作上不支持,有些青年基层公务员还对群众颐指气使,搞命令、强迫方式那一套,群众自然不买账,将基层干部“妖魔化”,可谓吃力不讨好。此外,部分基层青年公务员还存在许多角色方面的冲突,如面临家庭和婚姻的压力,会混淆家庭角色和工作角色,严重时直接影响到工作的态度。为了事业将较多的精力放在了人际关系的交往方面,使得青年公务员难以平衡生活和工作的关系,由此产生更大的压力。

  (五)职业发展不清晰

  基层青年公务员职业发展的突出特征为资源短缺和自我价值困惑。具体表现为:经济方面,刚参加工作的青年公务员经济窘境较为明显,但这种情况在职业发展到新的阶段后,由于工作的积累或家庭的资助会有所改观。政治方面,主要指基层青年公务员在工作过程中,参与决策机会很少,经常处于政治资源分配的边缘,产生理想与现实的落差。社交网络方面,由于刚刚参加工作,工作环境中的新社会网络关系尚未有效建立,社会网络的支持仍依靠原来的积累,尚处于摸索阶段。上述情况带来的困惑与波折,究其原因,是基层青年公务员的职业理想和目标与现实的职业要求和环境之间尚未形成一致性,陷入一种“工具理性”的陷阱。

  三、基层青年公务员心理问题疏导机制的构建

  基层青年公务员的心理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疏导,以提升其工作的满意度和生活幸福感。

  (一)个体调节

  在进行心理问题调节的过程中,决定个体反应的主要因素并不是事件本身,而是自身对事件的看法,评价决定行为,在进行个体行为调节的过程中,需要逐渐改善对工作的认知,评价决定行为,因此需要改变自身的思想认知,掌握个体自我调节的方法,然后对自己的心理进行疏导,加强自我调节。具体的措施包括:

  正确认识自己。一方面,需要基层青年公务员客观地进行自我“解剖”,对自己的心理状态有充分的了解。另一方面,基层青年公务员可以拟出与个人发展相一致的职业计划,有针对性地对未来进行选择。在制定适合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的同时,明确自己的优势,结合自己的实际,不盲目进行攀比,尊重自己的职业,将工作积极性全面提升起来。

  科学使用心理疗法。基层青年公务员的工作量较大毋庸置疑,并且工作庞杂繁复,需要经常处理一些突发情况,难免会出现心理失衡和情绪失控的情况,因此可以借助一定的心理调节方法,积极地进行自我暗示、倾诉,逐步提升自身抵御外界冲击的能力,提高心理自愈能力,从而增强自身的心理素质。

  (二)合理调节家庭关系

  有研究显示,“社会支持系统的强弱与个体职业枯竭之间存在非常深刻的关联”呈现负向相关[7]。因此,增强社会支持可以提升公务员的幸福感,不断将公务员的心态进行调节,降低外部刺激带来的压力。在青年公务员群体中,家庭的影响是较大的,也是影响工作情绪的主要因素,因此需要对青年公务员的家庭问题进行关注。家庭方面应该积极的对公务员的工作进行认可支持,这样可以获得较多的正面评价,逐步提升公务员的自我成就感,同时增加青年公务员的职业荣誉感和个人自信心,在事业上面降低基层青年公务员的决策冲突和身心紧张感。此外,基层青年公务员的待遇水平应当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增加他们的社会认同感,不断降低他们的心理平衡感,提升他们的心理满足感。

  (三)构建专门的心理评价机制

  重视公务员心理评价方式,可以借助心理评价软件和心理评价表的形式,对基层青年公务员的心理问题进行科学干预,这两种方式在我国基层政府推行的条件已经非常成熟,但政府在组织全面推广心理测评活动时,开展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心理测评活动比较困难。主要原因有:第一,引入高质量的心理测评工具需要前期投入大量准备工作,人力、财力、物力消耗较大,这会加重基层政府的工作和财政负担;第二,虽然国内政府机构拥有国家心理测评资格的队伍,但是基层仍缺乏高素质的心理测评、心理咨询领域的专业人才,还面临着诸如测评本身设计不够合理等一系列问题。如果能够采取措施改进基层政府公务员心理测评系统,无疑将对基层青年公务员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心理健康援助、心理调适能力培育等工作产生积极效用,这样可以更加科学的对心理问题进行辅导,有利于保障他们的心理健康。

  (四)组织关怀

  任何一种制度的设计和运行都不能脱离制度对象的基本人性假设和制度所处的系统环境[8]。正如着名学者贝克尔所言:“所有资本中最有价值的是对人本身的投资”[9]5、“人力资本将是关于发展、收入分配、劳动转变和其他许多长期出现的问题的思想的一个重要部分”[9]190。公务员管理体制中合理的、多元化的公休机制的建立,可以帮助基层青年公务员处理好工作和休息休假的关系,并且科学地制定公务员晋升规则,实行宽带薪酬的制度,将工作能力和工资进行挂钩,不断提升基层青年公务员的各项福利待遇。同时在人际关系方面进行辅导,定期开展一些心理辅导课程,促进信息交流,不断改善员工关系,强化组织支持,将基层工作人员的整体精气神和素质全面提升起来。

  (五)完善基层青年公务员防疫体系

  基层青年公务员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需要承受不仅来自单位体制、工作体制和工作任务等工作环境方面的挑战,还得承受来自家庭期望、个人职业发展等个人预期和结果方面的挑战。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仅是这个群体中每个个体的,更是关系到基层公务员这支干部队伍,尤其是青年干部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如果他们应对压力的方式不正确,便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甚至发展成心理疾病。因此,要不断提高管理的科学性,使广大基层青年公务员能够在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中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这需要政府部门与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心理健康测试、辅导、疏导的长效机制,以及基层青年公务员的自我疏导、调适的机制,增强他们心理健康的免疫力。

  总之,基层青年公务员的心理问题对基层各方面工作的影响是较为直接的。上级政府和基层政府在组织管理上需要重视这一问题,全面分析现阶段基层青年公务员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统筹政府各部门、社会力量、公务员自身等多方面因素,多管齐下,全力促进公务员心理素质的提升,促进基层工作的进步,为基层工作提供活力。

  参考文献

  [1]孙爱东,胡锦武.禁令之下公务员心态调查[J].决策探索,2014(2):54-56.
  [2]梁永.贫困地区乡镇公务员消极工作心态探析[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0(2):77-80.
  [3]宋丽红.我国基层政府公务员心理健康的维护与调适[J].行政与法,2012(9):63-67.
  [4]闫凌云.河北省中青年公务员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与对策[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41
  [5]张楠楠,张慧,金艾裙.归因理论视域下乡镇青年公务员职业倦怠研究[J].安徽工程大学学报,2017(3):14-17+62.
  [6] BIEL P R.Inequity aversion and team incentives[Z].Working Paper,2004.
  [7]许燕,王芳,蒋奖.职业枯竭:研究现状与展望[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7-11.
  [8]乔耀章,顾勇.论公务员职业发展的三重逻辑[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51-56.
  [9] 加里·贝克尔.人力资本[M].梁小民,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作者单位:文山学院
原文出处:金军.基层青年公务员心理疏导机制的成因与构建[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9,29(06):17-20.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