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追求不再只是物质上的享受,开始重视精神上的享受,因此旅游业也变得越来越红火。针对这一国情,国家提出了全域旅游这一概念。用全域旅游的方式带动全域经济的发展,乡村旅游经济也因此得到了重大发展。乡村旅游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但在发展中面临着很多问题。本文主要围绕以下三方面展开讨论:我国乡村旅游的特色、全域旅游视角下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全域旅游视角下乡村旅游的发展策略。希望可以为全域视角下乡村旅游的市场营销提供帮助。
关键词: 全域旅游; 乡村旅游; 经济; 发展;
全域旅游是一种空间全景化的系统性旅游,把整个区域打造成旅游区,使旅游成为常态化生活,实现全域的旅游景观优化、旅游治理覆盖、旅游服务配套,最终实现旅游产业的全域联动和旅游成果的全民共享。用旅游业带动经济,促进社会的协调发展,是一种创新的区域协调发展模式和理念。全域旅游可以推进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加速旅游管理的体制改革,解决旅游供给不足的问题。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我国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把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用旅游业带动农业的发展,促进乡村的建设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 我国乡村旅游的特色
乡村旅游是把农业经济和旅游业相结合,我国农业历史悠久,农业资源丰富,田园风光独特,民风民俗淳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人们厌倦了都市生活的钢筋水泥,反而越来越喜欢清新自然的田园风光。
乡村旅游原生态环境优美。由于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缓慢,道路等基础设施不完善,这使得乡村的原生态环境得以保存,有山有水有农田,不同于林立的高楼大厦,自然风光让人身心放松。在乡村开展旅游经济,可以最大程度保护乡村的原生态环境。因为旅游业对环境的破坏比较小,同时旅游业对经济的带动可以缩小城乡经济的差距,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乡村旅游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不同地理位置的地貌和气候,形成不同的地理风光,不同风格的乡村建筑形成独特的乡村风景,对于生活在钢筋水泥丛林里的人们来说,格外具有吸引力,上山采摘、下水摸鱼、田间劳作都是对农村生活的美好体验,尤其是很多小时候在农村长大的人,更是对儿时情怀的美好回忆。
乡村旅游独特的民俗气息和乡土文化。各不同地区的人们生产生活方式不同,有自己独特的风土人情和民俗活动,东北农村的二人转、陕北农村的大秧歌、广西农村的“唱哈会”、云南农村的泼水节等各种各样的民俗活动,还有比较有特色的乡村劳作,如水车灌溉、老牛碾谷、驴马拉磨、手推小车、木机织布、渔鹰捕鱼、石臼舂米、摘新茶、做豆腐、采菱藕等充满生活气息,让人留连忘返。各种各样的农家院活动,穿民服、吃乡村美食、参与乡村劳作都吸引着厌倦了都市生活的人们。
2 、全域旅游视角下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乡村旅游产业缺乏整体规划和品牌建设
我国乡村旅游产业的兴起比较晚,发展历程比较短,在发展过程中没有科学的规划,很多乡村在发展旅游产业的过程中存在着重复开发和无序开发的问题,不但影响了乡村旅游资源的有效利用,还使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得不到保障,消费者的旅游体验不佳,造成乡村旅游回头客少的局面。
乡村旅游在开发时往往注重旅游范围的扩大,而忽略了乡村旅游的特色。在产品设计上比较单一,没有专业的整体规划和有特色产品的差异化设计,旅游项目比较相似,导致行业竞争比较大,没有形成差异化的发展。目前很多人在旅游休闲时选择乡村旅游,但是大多数乡村旅游都是农家乐的形式,活动项目同质化严重,或者农产品采摘,或者农家垂钓,或者自助烧烤等,没有什么特色差异,品牌建设比较薄弱。
没有对乡村旅游产品进行精准的定位和策化,对乡村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没有专业的包装,影响了乡村旅游产品的品质和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
2.2 、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不够完善
乡村旅游的产业规模比较小,主要是以农家乐为主的村级旅游项目,没有太大的投资,乡村旅游的收入比较少,对基础设施的投入比较少,导致基础设施不完善,信息化建设比较落后。大部分乡村景区地理位置比较偏远,旅游交通不便,游客接待率低;服务体系不健全,没有配套的卫生和急救护理设施;有些地方虽然有,但是设备缺乏更新维护;有一些偏远地区还没有实现信息技术的全方位覆盖;还有些地区在智能旅游服务、营销、管理方面比较落后,这些都导致乡村旅游的舒适度得不到保障,而且因为资金限制,也不能按照发展要求展开针对性的发展,客户的旅游体验受到了影响,从而影响了乡村旅游文化产业的建设。
3 、全域旅游视角下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策略
3.1 、对全域旅游机制进行完善
乡村政府协调各职能部门成立全域旅游工作小组,对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各项工作进行领导,协调和实施,成立全域旅游发展委员会,由当地政府市委书记领导,对全域旅游工作进行统筹管理。
政府部门重视对全域旅游的整体规划,构建全新的全域旅游格局,把旅游发展和当地经济的发展、文化发展和环境发展相结合,由专业的规划团队进行科学规划,打破地域限制和行业壁垒,把所有景区联合起来,打造成有竞争力的合力产品。
在新农村和城镇化建设中引入全域旅游概念,建设一批旅游小镇、旅游示范区等,把各个景区衔接起来,实现景区间的互通。对于乡村旅游景区分布比较分散的问题,可以打破传统的旅游景区开发形式,实行景区的联合发展,不要把游客局限在固定地域,把旅游空间放宽,把各个景点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和全域旅游发展,通过旅游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为乡村人员的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为乡村农产品提供更多销路,提高乡村人员的收入水平。
3.2、 对全域旅游基础设施进行建设
对全域旅游的交通结构进行完善。便捷的交通是全域旅游开展的前提条件,建设围绕景区的交通网络,保证从机场、火车站、汽车站有便捷的交通可以到达景区,可以开设一些旅游专车公交线路、专线出租车等。把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到旅游的交通体系。让游客对交通线路的情况、车辆位置信息、停车车位情况、天气信息等都充分掌握,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完善全域旅游的信息设施建设,打造全域旅游的智能旅游系统平台,为消费者的旅游提供便捷服务。利用网络对各乡村旅游区进行整合,定期发布乡村旅游的相关内容,包括旅游特色、旅游产品、旅游费用等,并且游客可以自助查询订票、自助导航导游等,借助科技感,提升乡村旅游的体验。还可以建设乡村旅游的专属电子商务系统,把当地的乡村特色产品借助电子商务系统向外推广,包括土特产、手工艺品和纪念品等,不但有效的宣传了乡村旅游文化,还促进了当地旅游产品的销售,增加了乡村旅游的经济收入,促进了农业和旅游业的融合。
配套卫生安全设施体系。优化乡村的卫生间设施,对旅游区的厕所合理配置,并根据乡村旅游的景点特色,建设有地区特色的能够凸显乡村文化的生态旅游厕所,对厕所的外部形状、内部装饰、结构等进行设计。除此之外,还应该展现人文关怀的特点,对母婴室和残疾人通道等都要加以完善。
3.3 、做好乡村旅游的特色建设和品牌建设
依据当地特色,设计旅游产品,不能让乡村旅游发展脱离当地的实际情况。深入了解探索本土文化、本土风俗、本土工艺、本土养生、本土农耕等领域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实现全域旅游视角下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比如对于黄梅戏之乡的安徽来说,可以打造和戏曲文化结合的乡村旅游业,让游客在游玩之时还可以感受地方特色戏曲的文化魅力;江西地区的乡村旅游可以发展特色饮食和旅游发展结合的模式,在乡村地区种植脐橙,打造脐橙园,让游客采摘脐橙,品尝独特的脐橙风味,打造江西脐橙的乡村旅游产业。
在全域旅游视角下,乡村旅游建设要不断的升级,不能局限于感官的享受,更要提升精神层次的享受,因此要注重乡村旅游的品牌建设,给游客带来更高级的旅游享受,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获取更多的回头客。要对本地的乡村旅游有个精准的定位,依据当地旅游特色和风格,创造独特的乡村旅游品牌。例如承德地区的坝上草原,大力发展农牧业和乡村旅游结合的模式,莜麦、苦荔芽、野黄花、风干牛肉干等风土特产;蒙古包、骑马、农家院、自助烤羊、篝火晚会等多种休闲娱乐方式;还结合一些艺术表演活动,坝上草原音乐节、啤酒节等;且京北第一天路,自驾风光优美,这些极具地方特色的旅游活动,使坝上草原成为避暑首选。
为了做好乡村旅游品牌建设,还可以依据自身特色,借助网络平台做好宣传。比如抖音、快手等短视频软件、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等,把自身特色的乡村旅游模式、乡村旅游内容、乡村旅游风格和乡村旅游优势大力宣传,在大众心中形成品牌形象,最后再针对旅游季节和节假日做出营销方案,吸引游客前来体验。
3.4 、发展高端业态的乡村旅游
在全域旅游这一战略方针指导下,要大力发展高端业态的乡村旅游,对乡村旅游进行创新,整合现有的乡村旅游资源,把各乡镇的特色产业进行有机融合,提高乡村旅游的服务品质,打造一批休闲小镇、休闲农庄、休闲民宿等高端业态。把乡村旅游产业和休闲农业进行融合,使休闲农业融合到乡村旅游项目中,推动建设休闲观光农业,如民族风苑、休闲农庄、乡村酒店等一系列高端休闲农业特色业态。还可以构建文化、旅游和农业一体化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把文化特色和农业特色融入到乡村旅游的建设中去,对原有的特色小镇进行改造。充分利用乡村的房屋资源,打造特色民宿,可以根据客户的偏好对民宿进行改造,既盘活了本土的房屋资源,还建设了一个特色民宿群,同时利用特色民宿让游客多停留,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提高乡村旅游的品质。
4、 结语
全域旅游极大地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发展又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全域旅游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建设基础设施和完善旅游机制的机遇,乡村旅游要跟随全域旅游的战略方针,做好自身的特色建设和品牌建设,在自身发展的同时朝着更高端的业态发展。以此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村地区的脱贫建设,提高农村地区的收入水平。
参考文献
[1] 杨秀巧.全域旅游视角下乡村旅游与经济融合实证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32).
[2] 吴海.基于全域旅游的乡村旅游发展路径思考[J].福建茶叶,2020(02).
[3] 王丽霞,赵凤卿.全域旅游模式下的乡村旅游开发困境与对策[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0(02).
[4] 崔猛.全域旅游下的乡村文化旅游发展对策探讨[J].中国民商,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