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成本管理是任何企业都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我国是全球第一大工业国,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制造业企业的成本控制一直是广受关注的话题。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制造业企业的成本控制愈加重要。基于此,文章对制造业企业成本管控的概念及重要性进行了概述,指出了制造业企业在成本管控方面存在的问题,如成本控制理念落后、成本控制制度缺失等,从优化成本控制理念、健全成本控制制度、加强成本预算编制、加快信息化转型几个方面提出了完善制造业企业成本管控的有效措施,以期能为进我国制造业企业成本管控水平提高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制造企业; 成本管控; 经济效益; 预算编制;
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经济利润的最大化,而企业价值最大化与企业的成本、收入和费用支出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制造业企业只有对成本进行有效管控,才能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加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一、制造业企业成本管控概述
(一)制造业企业成本管控的概念
制造业企业成本管控是指制造业企业在成本形成过程中,通过对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指导、监督以及限制,使其全部符合成本有关方针、法令、目标、政策、定额和计划的各项规定,并对出现的各种偏差进行及时纠正,使各项生产消耗和具体费用都被有效控制在限定范围以内。
(二)制造业企业成本管控的重要性
首先,制造业企业实施成本管控可有效增强企业抵御内外压力的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在生产过程中,制造业企业会面临来自多个方面的压力,在企业外部存在政府课税、同行业之间的竞争、经济环境的逆转等各种不利因素;在企业内部要面临股东分红、改善职工待遇等方面的压力。企业在重重压力之下,要想寻求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不断降低自身的生产成本。
其次,制造业企业实施成本管控是实现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前提。企业成本降低之后,销售量就会随之扩大,企业的经济基础将更加稳固,从而有更多的余力去提升产品的品质,不断对产品进行创新,寻求新的更高层次的发展。
再次,制造业企业实施成本管控可有效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不管在何种情况下,降低成本对提高利润都是有益的,如在企业销售收入不变时,降低成本可有效实现利润增长;在企业销售收入增加时,降低成本可使利润增长更快;在企业销售收入减少时,通过降低成本可有效控制利润下滑的局面。
二、制造业企业成本管控存在的问题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加之制造业转型升级所带来的资金压力,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开始重视和加强成本控制,但是在成本控制理念、成本控制制度、预算编制、管理手段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需改进的问题。
(一)成本控制理念落后
第一,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实施成本控制已不再是简单的降低成本,如何强化对企业生产周期中各个环节的成本管控,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才是决定成本控制效果的关键。我国制造业企业普遍缺乏科学先进的成本控制理念,只要一提到成本控制,首先想到的就是节约和节省,并将其视为企业成本控制的唯一手段,导致企业成本控制还停留在“节约一度电,一方水和一张纸”等简单模式上。第二,部分制造业企业的成本管理意识薄弱,成本控制存在较大的主观随意性,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成本管理人员不能根据企业成本控制的实际需要,严格履行自身成本管理职责,而是盲目服从领导安排,造成成本管理决策失误。
(二)成本控制制度缺失
第一,部分制造业企业的内部成本管控制度不健全,有的企业甚至连资产盘点、原始记录、计量验收、定额管理等一些基础性的管理制度都未建立。第二,尽管有部分制造业企建立了各项制度,但其制度制定未从企业实际出发,可操作性不强,导致制度落实不到位,存在走形式的情况,未能对各项成本费用的发生起到真正的约束作用。第三,也有部分制造业企业缺乏对制度执行情况的考核和监督,未明确划分每个人的任务和责任,也未制定相应的奖优罚劣机制,没有根据成本控制指标的完成情况对相关人员进行奖励和惩罚,不能发挥制度在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等方面的作用。
(三)预算编制不到位
第一,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缺乏高质量、高效率的有效沟通,特别是在预算编制前期,各部门存在相互推卸、扯皮的情况,延误了预算编制的时机,最后只能草草地编制有关预算数据。第二,由于编制的预算与实际情况不符,造成预算结果在后期会大幅偏离实际情况,在企业对有关部门进行成本控制考核时,会造成被考核对象产生强烈抵触情绪,认为是财务部门对实际生产情况不了解,制定的考核指标不合理。
(四)缺乏信息化管理手段
在传统成本管控模式下,企业只是被动地进行记账、计划、算账等工作,并且采用的是手工操作方式,这种成本管控模式已无法适应社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的情况下,制造业企业能否提高成本管控能力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造业企业的成本管控手段是否先进。当前,制造业企业普遍已将计算机等设备运用到了成本管理中,但使用水平还较为初级,通常只是替代相关人员的手工操作,未能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如很多制造业企业未使用ERP等先进财务管理系统,财务管理未能覆盖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导致成本数据获取不准确,成本控制不到位。
三、完善制造业企业成本管控的有效措施
在企业硬件指标趋同的情况下,成本控制成为获取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针对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应尽快转变企业成本控制理念,建立健全成本控制制度,同时加强成本预算编制和信息化转型,不断开创企业成本管理的新局面。
(一)优化成本控制理念
人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也是生产的第一要素,所有的劳动手段和劳动工具都是通过人进行管理和控制的,对于成本控制而言亦是如此。因此,要重视发挥人的积极作用,摆脱以往以节约、节省为主的传统成本控制模式,具体应从以下两点入手:第一,加强成本控制宣传与培训,组织企业全员学习先进的成本控制理念与知识,对成本动因的多样性有明确深刻的认识,知道为何会发生成本,哪些因素与成本有关系,有何种关系等,只有掌握了这些情况,制造业企业的员工才可在日常生产中深入研究、努力发掘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第二,积极为员工创造良好的成本控制条件,通过制定制度的方式大力支持员工利用技术攻关等活动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积极听取员工有关成本控制方面的“小改革”、“小发明”等,并予以采纳、实施。
(二)健全成本控制制度
一是责任制度。制造业企业要明确企业厂部、车间、工人等各层级以及生产、供应、销售、财务等各部门在成本控制方面的责任和权限,不断完善成本控制责任制度,在编制有关预算时,根据企业制定的目标和要求,将目标成本层层分解落实到班组、车间和科室,实行归口控制,构建人人负责、层层关联的企业成本控制体系。
二是审批制度。制造业企业的全部费用预算都要在经过审批之后才可发放。在审批过程中,审批人员要对费用发生的数额高低和合理性进行反复检验。
三是数据收集制度。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即使是在信息化管理条件下,还是应当建立原始数据收集记录制度。比如:材料出、入库的规格、品种以及数量;员工出勤情况;燃料、材料和动力在维修或生产时消耗的工时;各环节的生产质量检验等信息,都应由专人负责记录,从而为日常管理和成本控制提供准确可靠的原始依据。
四是定额管理制度。定额管理制度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以定额作为计划安排的依据,对控制消耗和组织生产进行管理的一种制度。企业定额主要包括材料消耗定额、劳动定额、动力和燃料消耗定额、流动资金定额、设备利用定额等。在合理科学制定定额以后,企业要根据定额有关要求开展控制和检查活动。
(三)加强成本预算编制
通过编制完善的成本预算,可以在全面把握制造企业总目标和基本方略的前提下,理性开展资本的科学合理运作,促进企业对成本的有效控制。
第一,制造业企业全体人员都要充分认识到成本预算的重要性,明确预算在有序安排各种经营活动、有效控制各项费用支出、科学开展年末考核和业绩评价等方面的作用。第二,为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必须制定完善的成本预算,在制定有关销售计划的基础上,对各项经营活动的支出进行合理预算。第三,在对预算进行审核时,若发现预算无法达到预期盈利目标,应对预算的标准和内容进行重新调整,或利用其它措施进行有效补救,保证企业顺利实现各项经营目标,最终达成企业的战略目标。
(四)加快信息化转型
制造业企业应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积极购置信息化设备,打造信息化成本控制管理平台,利用会计电算化方式对制造业企业各个环节的成本控制进行精细化管理。如ERP系统是集信息与科技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管理系统,制造业企业可利用ERP系统对厂房、设备、人力、资金等企业资源进行有效分配和管理,提高企业成本管理的协调性、统一性,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四、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转型,成本管理对制造类企业愈加重要。在此背景下,制造类企业应及时发现成本控制中的不足,采取优化成本控制理念、健全成本控制制度、加强成本预算编制、加快信息化转型等多项有效措施,强化企业成本控制,促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任全胜.论制造企业的成本管控策略[J].投资与创业,2019(06):73-74.
[2] 覃建森.浅谈服装指导企业生产成本分析与控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03):138-139.
[3] 孙安建.小议中小制造企业生产成本管理思考[J].赢未来,2018(23):308.
[4] 朱春红.浅谈制造业企业的成本管控问题[J].纳税,2019(06):205-206.
[5] 宫再亮.企业的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分析[J].商讯,2019(22):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