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会计领域的一项分支, 资产减值的自然服务于整体财务会计目标。而作为服务于决策使用者的资产减值的会计准则进行了调整, 资产减值从处理程序以及会计行为够更加系统规范, 但在具体的实施中存在确认困难、操纵利润以及可靠性降低等问题。国家在2006年对资产减值做了修订, 分析资产减值在会计工作中的问题, 并提出完善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资产减值; 会计业务; 问题; 对策;
“决策有用”观念是指会计目标是以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帮助为目的。也就是企业现金资产的流动、经营业绩以及各种资源变动的情况都以服务决策者为最终导向。因此, 信息的相关性以及可靠性偏重于相关性, 而决策有用观念也决定了资产减值的存在。但企业资产减值存在大量预估数据, 很多信息难以清晰确定, 导致资产减值在会计工作中信息的相关性增强而可靠性下降。
一、资产减值的原因和意义
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基于“历史成本核算”的计量模式面临挑战, 由于物价变动频繁, 对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产生直接影响。而会计准则作为对人们会计确认、计量、记录以及报告等会计活动行为的约束, 本质上是多方利益相关者利益均衡的结果。资产减值出台并进行的修改都是为了体现会计的稳定性, 真实的反应资产的价值, 将由物价变动等原因产生的资产“水分”挤去, 以增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以历史成本计价会出现资产真实价值无法反隐, 导致企业利润虚增的情况。而当资产的可回收金额低于账面价值时企业的资产就出现了减值。因此, 基于历史成本的计量模式失去反映物价变动的真实信息。现行的资产处理方法是使用计提减值, 在账面价值确认的基础上对资产减值损失进行确认, 将其与资产可回收金额持平。这一准则的应用提高了信息的质量。
而资产质量则是衡量企业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1]。计提减值可以更公允、全面的反应企业的资产质量, 通过对于企业的盈利能力、营运以及偿债能力具有一定反应, 可以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更多与决策有关的相关性信息。
计提减值准备是根据我国当前经济环境做出的重大调整, 肩负着规范上市公司利润操作的资产减值准则对上市企业的资产核实质量是否形成有效监督?一定程度上资产减值控制了泡沫资产的出现, 对企业资产形成一定的保护作用, 对遏制企业盈余管理具有一定的作用。
二、资产减值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还在进一步完善中, 现行会计准则尽管具有指导性的执行准则, 提高了资产减值的可操作性, 但会计实务中仍然存在很多操作问题。
(一) 可收回金额计量可靠性问题
我国现行的经济核算日期为资产负债日, 也就是企业资产的确认若低于账面价值, 则确认为资产减值。而企业在进行资产确认和计量时要对企业的现有存货和资产转化为可变现净值, 以便对企业长短期资产进行控制。而可变现净值以及可回收金额的确定一开始就面临问题。由于市场环境变化迅速, 存在市场价格下跌, 技术更新换代快等原因, 以定点时刻进行资产入账后依然会发生资产减值问题。而且可变现净值的确定主要依赖会计工作人员的主观判断, 会计人员的不同判断导致结果具有一定差异性。其次, 由于国内市场价格机制不完善以及资产信息不对称, 对企业未来现金流的估计不够准确, 贴现率难以控制导致资产减值计提时具有较大弹性, 且缺乏外部衡量标准和制约手段。此外, 资产种类较多, 进行一一确认存在现实难度, 不适合企业效益原则。而且企业的对外投资活动以及应收款减值的前提是企业可存续经营, 考察难度大, 且外部人员对企业的资产形态和使用价值了解不足, 使资产减值失去权威性。
(二) 资产组的引入难以解决界定障碍
上市公司对单项资产的计提存在困难, 于是现行准则引入资产组这一概念, 但由于企业管理机制和外部监管的问题, 仍没有完全解决资产界定的问题。目前, 国内上市公司很少采用现金预算管理方案, 导致资产组理论没有实际操作的可能。而且, 资产组管理需要明确的标准和统一的方法, 国内上市公司缺乏对统一标准和方法的实施, 从而出现盈余管理。中小企业多是国内市场主要情况, 对资产组无法进行明确的识别。且现代企业的经营方式十分灵活, 在进行结构调整、产业转向后需要重新核算资产组。
(三) 企业存在利润操纵问题
一般情况下, 外部人员会将企业的盈余管理作为考察企业业绩指标的重要标准, 尽管企业的经营能力已经不能用的单一的指标来刻画, 但很多企业还是乐于追求利润。尤其上市公司会使用盈余管理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因此, 资产减值收到各行业的重视成为很多企业进行利润操作的工具。实施新的会计准则后, 很多资产水分被挤去, 但企业却拥有更多的选择余地。一些公司没有根据实际的经营状况计提准备金, 在企业高效益年份进行大量资金冲销和回转, 出现任意调节利润的情况[2]。尽管会计准则对企业已经确认的资产减值规定在会计期间不能转回, 但是只针对长期资产, 短期资产仍存在可随意操纵的空间。且, 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不能进行摊销, 可以在会计核算日确认减值, 并在总公司资产组中进行确认, 但由于企业资产组确认本身存在困难, 使会计核算工作量和难度增加, 并出现企业利用不同资产组计提减值, 操纵利润的可能。
(四) 外部审计力量薄弱
对于企业存在的不合理资产减值, 依据现有会计准则规定, 需要对之前的重大调整差错进行改正。但企业资产的计量和确认缺乏明确标准, 因此, 企业的主观性很强。这种主观性导致不同企业不同会计人员的对同一资产的计提减值判断具有一定的差异, 导致会计审计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三、完善资产减值的工作的对策
(一) 完善企业内部风险管控制度
企业的内外环境, 客观和人为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资产质量。而想要完全掌握企业的资产质量, 需要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基础建设、后勤管理以及采购库存、财务活动等进行全面系统的控制, 建立系统的内部管控制度, 对其企业各环节的经营风险进行控制, 而企业内部风险控制的核心是内部会计控制。会计信息真实可靠是所有会计活动的基础, 并为企业计提资产减值提供正确、合理的会计资料, 同时为企业的经营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二) 提高资产组划分的可操作性
相关部门制定大量详细指导准则规范资产组划分, 可以有效地2为0企18业年服务第, 0由8于期国内下中旬小刊企业较多, 应该开展针对中小企时业的高代效 (培总训第。企70业6销期售) 、生产部门需要对明确划分的主营业务材T料im、人e力s和设备进行资产划分, 并熟悉和掌握业务不同地区的资产分配和销售状况, 最好形成可描述文字[3]。
(三) 继续完善国内资本交易市场
上市公司集体资产减值准备均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的。而有效的价格及信息体系是保证市场运作的基础环境, 资本市场应该从不同行业的市场价格系统研究出发, 对企业计提资产减值提供市场报价, 并缩小企业对资产减值的操作空间。并使监督和审计机构有可以遵循的指导依据和法则[4]。规范资本交易市场秩序, 完善体制机制是提高资产减值信息客观性和公正性的基础。
此外, 完善的交易市场, 有助于发挥监督部门的力量。审计部门可以根据企业财务报表中披露的资产减值信息进行及时纠正和审查。并且资本市场的完善可以为根据监督机构提供追索上市企业资产的规范性和合理性的依据, 对本会计期间发生的巨额计提准备金以及虚增当期收入等行为进行审查和监督。
(四) 明确和细化资产减值准备处理规范
对上市公司披露的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比例、依据、计提金额以及计提方法进行明确且详细的规定, 并对资产减值原因、环境和计提方法做出应有解释, 同时为了使财务指标具有可比性, 需在更换减值准备计提方法和比例时与同行业其他公司计提比例和方法金进行同融步披露。而资产公允价值的计量以及计量方N法O的.确08定, 应20该1制8i定n明an确c的e标准和规定, 并对企业 (净C现u金m流u量la和ti折ve现ty率N标O准.进70行6确) 定。其中企业的净现金流量包括企业存续期间资产使用中可持续流入的现金以及资产使用寿命到期后得到的公允处置净现金收入。而折现率应该以行业平均收益率或者银行和国债利率为基础。
四、结束语
我国会计准则的改善和实施逐步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 有利于国内市场的健康发展。资产减值的规范有利于降低企业风险, 并提高会计工作的可操作性。因此, 需要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探索, 便于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陆健飞.会计准则变迁与长期资产减值——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数据[D].西南财经大学, 2008.
[2]马宏.资产减值在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 2016 (18) :121-122.
[3]李晖.我国现行准则下资产减值会计研究[J].考试周刊, 2015 (07) :191-192.
[4]赵科研.资产减值在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4 (07)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