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 “大数据”已成为这个时代的新标签, 它正引领着金融产业进入一个全新的数据世界。部分国外央行和国内银行业机构已初享大数据金融带来的成果。文章立足我国人民银行大数据的发展, 在明确国库、货币金银、支付结算等基本业务中产生的会计核算数据基本属性及相关特性的基础上, 简要回顾了人民银行会计核算的发展历程;立足资产管理的视角, 运用SWOT分析法详尽分析了人民银行会计核算数据资产化管理中的资源、履职及经验优势, 揭示了机制、队伍建设不配套等因素, 面临的金融改革等机遇挑战与系统性、偶发性等威胁;从四种角度提出相对应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会计核算; 资产管理; SWOT;
近年来, 人民银行国库、货币金银、支付结算等各项会计核算基础业务在履职中坚持不断创新, 从最初的网点接入、层层上报、层层汇总的业务处理模式, 发展到建成全国性的数据集中核算系统, 依托总行统一的业务处理平台进行标准化操作, 业务效能大幅提升。2015年9月, 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 全面系统地部署了大数据发展工作。在此背景下, 分析人民银行会计核算数据管理新需求, 探索人民银行会计核算数据管理新思路, 将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一、会计核算数据资产定义及国内外管理概况
(一) 数据资产定义及性质
什么是数据资产呢?在ISO27001 2005标准中曾有过关于数据资产的定义:数据资产, 是指以物理或电子方式记录的数据, 如文件资料、电子数据等。国内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亚信科技对它做出的定义是:数据资产, 是企业及组织拥有或控制, 能给企业及组织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数据资源。不仅包括各种数字数据, 也包括工作记录、表单、程序代码、配置参数等以物理或电子方式记录的数据。目前对数据资产的完整定义尚没有公论。结合上述两者, 本文认为的数据资产, 是指企业及组织拥有或控制的, 以物理或电子方式记录的, 能给企业及组织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数据。
依据这一定义, 人民银行会计核算工作中产生的数据不仅具有资产的普遍属性 (因为兼具人民银行的背景) , 还具有如下三个特性:
1. 经济性。
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 是我国金融体系的核心, 掌控着我国金融发展的节奏。人民银行在行使其金融管理的职能时, 主要是以其银行的身份, 通过一定的业务经营活动, 辅以货币供应量、信贷利率、汇率等经济手段, 来实现国家的货币政策目标。因此, 人民银行经营活动中产生的会计核算数据具有经济性。
2. 宏观性。
人民银行作为政府对金融市场的宏观调控部门, 其肩负着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职能。人民银行为实现宏观调控目标而实施经营活动的对象是各家金融机构, 因此, 其经营活动产生的数据具有相对宏观性。
3. 保密性。
这一属性也是由经济性和宏观性共同决定的。现代社会是经济化的社会, 更是信息化的社会, 国家间的实力较量很大层面上表现为经济抗衡, 宏观经济数据俨然成为一国的重要机密, 一旦被窃取, 可能会让国家失去很多先机。所以, 有助于研究市场对政策或法规做出反应的宏观经济数据, 其安全性必须得到充分保障。
(二) 国内外银行业会计核算数据管理概况
2001年, 民生银行在国内银行业开创了数据大集中的先河。此后, 针对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和经济环境, 成立业务集中处理的大后台, 实现会计核算前后台分离, 便成为国内商业银行会计核算改革的基本模式。由于改革多偏向于技术层面的项目整合, 对于数据标准、数据质量以及数据应用方面缺乏有效的规范和约束, 改革后的核算系统普遍存在数据质量较差、对经营管理和决策分析支持力度不足、不能充分发挥数据资产价值等问题。2013年, 国家开发银行创新提出“一个流程, 两个维度”的银行业数据标准化管控理论体系, 倡导建立形成数据标准的动态管理机制, 极大地丰富了银行业数据管理核心能力的探索实践。
依据俄罗斯宪法和《俄罗斯联邦中央银行法》, 俄罗斯银行为俄罗斯的中央银行。俄罗斯银行独立于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行使职权, 内设23个部门, 在各地区设有79个区域性分支机构。俄罗斯银行通过综合性的会计核算系统将央行总部和各分支机构有效链接起来, 所有的中央银行业务均在这个统一的系统上操作, 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的自动计算处理功能进行系统的风险管控。近日, 俄罗斯央行又宣布成功完成一项分布式账簿试验。俄罗斯央行副行长奥尔加·斯科罗博加托夫 (OlgaSkorobogatova) 表示:“分布式账簿的应用研究能够确保数据状态得到即时确认, 帮助监管者和市场参与者了解不同技术产生的效果, 预估其性能, 并且降低风险, 为未来数字货币领域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行长纳比乌琳娜也表示:“新的金融技术对于银行业来说是一个挑战;银行监管的‘理念’需要进行改变。”
(三) 对我国人民银行会计核算数据管理发展的启示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人民银行一直致力于推动内部会计核算工作的电子化进程以适应经济金融形势不断发展的需要。其中, 支付结算工作经过改革创新, 先后经历了单机版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系统、会计核算“四集中”系统、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 (ABS) 和中央银行会计核算数据集中系统 (ACS) 四个阶段;国库业务由最初简单的国家金库核算系统 (TBS) 升级换代为国库会计数据集中系统 (TCBS) , 2014年, 又进一步推动实现了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 (TIPS) ;货币金银业务的“二代货发系统”也在紧锣密鼓的全国试点中。截至目前, 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国库和货币金银等业务已全面进入集中核算阶段。
基于国内外银行业会计核算数据管理现状, 结合强化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监管职能的需要, 本文认为:有效整合割裂的业务应用系统, 从粗犷的信息系统开发与部署, 向整合业务需求、统筹系统建设、开展数据综合治理的方向转型, 突出重点环节的控制与资金风险防范, 是人民银行会计核算数据管理工作的下一步发展趋势。国外的金融市场、环境和客户等各方面尽管和国内有较大差异, 并不完全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但其在数据管理整体架构、系统风险管理以及数据平台应用支撑等方面的实践更显成熟, 其经验教训值得充分汲取和借鉴。
二、人民银行会计核算数据资产管理的SWOT分析[1]
运用SWOT分析法对人民银行会计核算数据管理工作进行更细致的分析。
SWOT分析矩阵 (见表1) 是伦德等提出的一种全面分析组织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资源条件, 在战略管理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分析工具。其中, S代表Strength (优势) , W代表Weakness (劣势) , O代表Opportunity (机会) , T代表Threaten (威胁) ;S、W是内部因素, O、T是外部因素, 分别用来确定企业本身的竞争优势、竞争劣势、机会和威胁, 从而寻找适宜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资源条件的满意战略组合的一种分析工具。被誉为“现代营销学之父”的菲利普·科特勒教授进一步指出, 应根据外部因素的吸引力及其成功概率和外部因素的严重性及其发生概率来划分机会和威胁, 由内部因素的实绩和重要性来确定优势和劣势因素。由此可得:机会和威胁的划分标准是不同的, 二者并不是同一坐标轴的两端;而优势和劣势则相反, 对二者进行区分依据的是相同的标准, 它们是同一坐标轴的两端。
SO对策是一种最理想的对策, 是处在最为顺畅的情况下十分乐于采取的对策;ST对策和WO对策是两种苦乐参半的对策, 是处在一般情况下采取的对策;WT对策是一种最为悲观的对策, 是处在最困难的情况下不得不采取的对策。
(一) 内部能力分析
内部能力分析包括优势因素和劣势因素分析, 它们是人民银行会计核算数据管理中自身存在的积极和消极因素, 属于主动因素, 一般归类为技术技能、有形资产、无形资产、人力资源、组织体系、竞争能力等不同范畴。
1. 优势因素
(1) 资源优势。人民银行会计核算各部门各自拥有庞大而复杂的业务处理系统, 其服务器内沉淀着巨量因业务产生却疏于管理的数据及信息。若借助现代的大数据管理理念, 将各部门各系统丰富的数据资产管理从静态转化为动态, 不仅可以提高数据利用率, 加速信息归集反映时效, 而且有助于从这些独立的数据中挖掘更多的信息, 丰富人民银行政策制定的视角, 提高政策落地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为人民银行更好地履职创造条件。
(2) 履职优势。人民银行会计核算各部门已有相对规范和完善的规章制度和运营系统, 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间的整合设计, 不仅拥有相对稳定的平台基础支撑, 可以一定程度地简化系统整合工作, 而且有助于保证整合的过程风险可测、可控。
(3) 经验优势。人民银行已有一些数据资源整合的尝试, 无论是跨业务部门的还是业务部门内部的创新整合, 例如纪检部门的风险监督管理系统、人事部门的工作量信息指标系统和国库局的国库会计数据集中系统 (TCBS) 等, 其中也不乏一些可以吸取的经验和教训。
2. 劣势因素
(1) 相关机制不配套。目前, 人民银行涉及会计核算的部门有国库、货币金银、支付结算等, 并没有统筹会计核算全局管理的核心责任部门。在此条件下推进人民银行会计核算数据管理工作, 由于缺乏必要的实施办法和管理规程的指导, 所谓的数据资产管理将难免限于数据整合共享, 难以实现真正的数据挖掘和开发, 更难以发现数据间的其他联系, 为经济分析和预判提供新的有价值的线索。
(2) 队伍建设不配套。数据资产管理工作的核心, 在于对海量数据的驾驭分析, 需要大量具有金融、数理统计及数据挖掘等复合型专业知识背景的经济人才。当前, 人民银行会计核算业务部门人员的年龄结构偏老化, 知识结构相对单一, 沉于事务性的业务工作, 对前沿的金融工具和金融模型了解不足, 风险防范意识也较为薄弱, 符合复合型要求的人才非常有限。
(二) 外部环境分析
外部环境因素分为机会因素和威胁因素, 它们是外部环境对会计核算数据资产管理直接有影响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属于客观因素, 一般归属为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人口的、产品的、服务的、技术的、市场的和竞争的等不同范畴。
1. 机会因素
(1) 金融改革深入。随着“一行三会”改革呼声日益高涨, 进一步强化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监管职能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而人民银行会计核算数据资源的整合管理, 延伸了核算业务领域, 拓宽了宏观监管视角,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加强宏观审慎监管的需要, 所以说, 金融改革背景为我们实现会计核算数据的整合管理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2) 金融科技助力。会计核算作为人民银行自营业务的核心, 承担着经理国库、货币投放、保障支付等重要职能。在电子化科技手段日新月异的今天, 人民银行的会计核算体系理应充分借助科技手段的腾飞, 不断推进自身核算体系的巩固、强化和完善, 为保障人民银行履职效能的提高提供基础。
2. 威胁因素
(1) 系统性风险加大。当前国内去产能、降杠杆等政策执行曲折缓慢, 新旧增长动能尚未顺利切换, 实体经济萎靡, 金融部门“脱实向虚”严重, 资金在股市、债市、大宗商品市场、房市间轮动, 造成资产市场行情大起大落, 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居高不下, 杠杆率一步步攀升, 金融风险持续暴露。
(2) 偶发性风险凸显。近两年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却又良莠不齐。通过国家多项不遗余力的平台专项治理活动, 一些资质不够甚至假冒伪劣的平台逐渐被金融市场清除, 但对金融同业及金融消费者造成的影响还需要更长的时间去消化, 对金融系统的持续经营形成一定压力, 甚至不排除发生坏账的情况下, 人民银行将承担道德风险转嫁的可能, 最终对人民银行会计核算业务也将形成巨大考验。
(3) 不稳定性相伴相生。大数据金融虽然在提高资源流动性、减少信息不对称、提高市场效率等方面拥有显著优势[2], 但我们必须充分考虑数据平台整合的过程风险和计算机网络的运行风险。金融问题具有全局性特点, 人民银行的金融创新必将给我国金融体系稳定性带来新的挑战。
三、人民银行会计核算数据资产管理的对策建议
运用SWOT分析制定策略的基本方法是:发挥和利用优势、克服劣势与弱点、挖掘和捕捉机会, 化解威胁因素, 寻求未来发展的一系列可选择的策略, 包括:SO策略, 即最大与最大策略, 重点考虑优势和机会, 努力使这两种因素都趋于最大;WO策略, 考虑劣势和机会, 使劣势趋于最小, 机会趋于最大;ST策略, 使优势趋于最大, 威胁趋于最小;WT策略, 使劣势和威胁因素趋于最小, 又称最小与最小策略。鉴于上述分析, 人民银行开展会计核算数据资产管理工作要在充分认清自身内外部优劣势的基础上 (见图1) , 坚持扬长避短的原则, 实施“四大战略”,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3]。
(一) SO战略:成立中心
充分把握金融改革有利时机, 借助人民银行自身拥有的资源、履职等优势, 推广上线涵盖国库、货币金银、支付结算等基本核算业务的数据资产管理平台, 实现大数据驱动下的各业务条线的分工协作, 并组成一个有机整体, 搭建基于数据分析的货币政策决策支持体系, 满足宏观审慎监管的需要[4]。由于平台数据牵涉多个部门、多个系统, 所以首先需要明确平台的组织管理部门, 再由组织管理部门继续拟定平台的管理模式、工作机制、监督保障机制等等。事后监督中心作为人民银行内部独立的会计监督部门, 其监督对象囊括了国库、发行和支付结算等中央银行会计核算业务。十年来, 伴随监督工作的深入, 监督团队不仅深谙各项会计核算业务, 与业务核算人员间也形成了良好的沟通交流氛围。出于可行性、独立性和经济性考虑, 建议在现有事后监督系统基础上打造人民银行会计核算数据资产管理平台, 将原有事后监督中心重新定义, 设立从上而下、垂直管理的会计核算风险监管中心, 全面负责会计核算数据资产管理平台的运营管理, 借助大数据对全国性、典型性、趋势性的会计核算风险事件进行监测分析和预警提示。
(二) WO战略:强化培训
大数据驱动下的会计核算监管模式创新是一种全景、立体式的监管创新。人民银行会计核算数据资产管理平台作为其重要监管手段, 以实现数据一体化、业务一体化、决策一体化为目标, 迫切需要一批业务精、年龄轻、知识全、懂分析的人才尽快充实到风险监管队伍中去。一要立足监管业务, 制定长效的培训学习计划。通过集中学、专题学、“上挂下派”等多种学习形式, 既学概念原理, 也学方式方法, 多层面、全角度提高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二要不定期开展业务交流。鼓励监管人员经常到业务相关部门轮岗, 熟悉数据指标的背景涵义, 关注业务信息的动态变化, 做到“知其然, 知其所以然”, 不断丰富监管人员的实践经验。三要定期开展业务竞赛, 以赛促学, 以学促用, 保证监管水平与时俱进。
(三) ST战略:完善风控
金融创新虽具有一定风险, 但改进后的数据处理方式将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信息、更好的分析和更为互利的信息交换。因此, 当直面使用平台可能带来的挑战时, 首先要处理好系统维护和数据保密等突出问题。一是做好必要的技术完善和特殊情况下的应急应对。平台设计前期, 充分嵌入数据潜在需求, 尽可能地涵盖后续系统分析中可能涉及的指标数据, 全面设计计算规则, 让平台数据与IT系统融洽连接, 降低平台后期运营成本。二是通过必要的设施投资和定期维护, 增加系统安全性。三是通过技术方法的改善, 降低数据流转度, 提高数据可得性, 不断满足监管人员对快速、高质量和数据保密性的需求。
(四) WT战略:改善反馈
紧密监管部门与业务核算部门间的沟通协作, 在两者间搭建良性的反馈回路。一方面充分了解数据的监管者可以更有效地对业务数据进行分析, 研究市场对政策的反应, 甄别政策对市场的冲击程度, 更为深入地理解金融和货币市场[3]。另一方面, 加强和改善监管部门与业务核算部门及学术部门的讨论交流, 方便监管部门对会计核算数据资产管理平台提出更多更务实的改进建议, 最大程度挖掘核算数据的经济价值, 更有效地防范金融风险, 为人民银行制定执行货币政策、维护国家金融稳定提供更精准的政策依据。
参考文献
[1]宋明岷.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特点及其SWOT分析[J].金融研究, 2005 (4) :165-173.
[2]何佳.中国金融监管与创新的逻辑[J].中国金融, 2016 (18) :12-15.
[3]丁志勇.大数据与金融监管[J].中国金融, 2016 (20) :60-61.
[4]克劳迪娅·布赫.微观数据的价值和运用[J].中国金融, 2016 (18) :16-17.
[5]彭菊颖, 等.新常态下基层央行金融稳定职能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J].征信, 2015 (11) :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