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财务公开是推动农村改革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农村财务公开状况不容乐观,主要问题集中表现在财务公开时间不及时、内容不全面和不真实、形式较为单一、程序不规范等方面。造成农村财务公开问题根源包括财务公开制度有漏洞、监督主体缺位、相关主体观念存在误区等。为促进农村集体财务公开工作顺利开展,必须健全财务公开制度、强化财务监督主体职能、提高村干部、财务人员及村民的参与财务公开的积极性。
关键词: 农村财务公开; 财务监督; 民主理财小组;
作为村务公开的主要内容,财务公开是推动农村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所谓农村财务公开就是村集体在国家政策要求下将其内部发生的财务活动相关账目进行公开,并接受村民监督的一种制度。从本质上讲,农村财务公开就是村集体内部成员参与财务监督与管理的过程,这也是将民主监督原则融入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具体体现。
一、农村集体财务公开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财务工作涉及村集体资产往来状况,关系到村集体及个人经济利益,其中更是涵盖着群众所关心的各种问题。近几年,农村地区积极推行财务公开制度,定期将村集体内部财务收支状况向村民公开,在密切干群关系的同时,强化了干部廉政建设。尽管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变得更加科学、更加规范,但依然不能否认农村财务公开工作中始终存在着的诸多不足。
(一) 财务公开时间不及时
财务公开的时间总是滞后于财务活动,特别是村里比较重要的财务活动,往往是在这项活动完成之后才就财务信息向村民公开。事实上,财务活动开展之初需要进行预算,结束之后还要做决算,这些财务内容的公开时间基本都是在村民提出意见或者向上级部门反映之后,换句话说,关于村级财务活动的主要内容,多数情况下,公开时间是不确定的,如果没有村民举报,完全不公开也是可能的。村集体通过一定的渠道向村民公开财务内容,但大部分内容陈旧,更新缓慢,一般是为了应付上级领导检查才会更新内容。
(二) 财务公开内容不真实、不全面
绝大多数村集体都会公开财务活动,但在财务公开具体内容上却不够详细。部分村干部为了私利占用集体资金,并让财务人员做假账,在财务公开时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还有一些村干部因管理不当导致村里存在不合理开支,当需要公开财务信息时则将这些不合理开支一并归入到生产性开支中,导致财务内容真实性大打折扣;个别干部在公开财务内容时,总是选择一些不重要的内容进行公开,那些真正关系到群众利益的财务活动则避而不谈,使得财务公开内容不够全面。
(三) 财务公开形式单一
农村财务公开形式多种多样,如会议公布、广播公布、张榜公布、书面公布等等,但实践中,张榜公布是农村财务公开中使用最多的形式。张榜公布的前提是设置公开栏。从位置上看,公开栏一般在村委会大院内,或者是村委会办公地附近,这样便于村干部及时公布财务活动内容,但部分村民因住所较远而无法及时看到。另外,公开栏设置不当,缺乏必要的防护,一旦遇到阴雨天气,便会破坏公开内容。另外,少数村组在财务公开时尝试使用传单形式,但是这种方式成本明显高于公开栏,所以并未得到长时间使用。
(四) 财务公开程序不规范
根据有关要求,村干部在公开财务活动信息之前,应当首先交由民主理财小组对公开内容进行核实,之后交给乡镇农财部门,由其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还需要民主理财小组组长、村会计、村书记分别签字、盖章。现实中,极少数村组会按照这一标准程序来进行。更多的时候,村干部一人就能够决定财务公开的内容、时间、形式等,村会计常常因与干部存在裙带关系而盲目听从安排,至于民主理财小组基本上就是空架子,丝毫不起作用,
二、造成农村财务公开问题的主要根源
通过农村财务公开,能够让村民更加清晰、透彻地了解到村集体财务活动状况,并对村干部、财务人员等工作进行有效监督。在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工作中,如果无视农村财务公开中的问题,势必会引发干群矛盾,造成社会不稳定;如果敢于正视问题,剖析其中的根源,那么就可能为财务公开工作的改进提供更加准确、有效的措施。
(一) 制度存在漏洞,财务公开工作落实不到位
在村级财务公开工作中,之所以会存在公开不及时、内容不全面、程序不规范等问题,其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存在制度漏洞。近几年,我国相继制定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规定》等,为规范农村财务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客观上有助于推进基层干部廉政建设。但是,现行法律规定不够统一,指导性较强,但执行度极差,未能从根本上保障农村财务公开工作的顺利开展。换句话说,农村财务公开工作除了要依靠上述法律规定,还必须加强各项制度建设,在约束村干部的同时,充分保障农民群众的民主监督作用。例如,在民主监督方面,要制定相关政策,同时重视财务公开后的群众意见反馈,积极建立信息反馈机制;为了规范村干部行为,必须制定村干部管理办法,另外,要重视对村干部的工作考评,除了要进行年底考评之外,还应当进行季度考评、月考评等,并将村级财务公开纳入对村干部的考评内容之中,通过构建奖惩机制,强化村干部对农村财务公开工作的认识,有效规范村集体财务公开工作。唯有如此,才能避免村集体资产的不法流失,促进和谐干群关系的构建。
(二) 监督主体缺位,财务公开工作监管不力
之所以要实现农村财务公开,根本目的是让广大村民参与到财务管理与监督之中,避免出现挪用公款、贪污等问题。在农村财务公开监督管理过程中,主要的监督主体包括村本级监管和乡镇级政府部门监管。一方面,村本级监管不到位。基于种种原因,部分村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不愿意将村组内部的财务活动公之于众,在财务公开内容上避重就轻,在公开流程上也总是能简就简。作为内部监督的重要主体,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与村干部存在亲属等关系,在工作中对村干部的不当行为视而不见,还有个别成员则主要因为畏惧村干部的强势而不敢发声。所以当遇到签字问题时,经常是村干部一人签字,其他人的名字也被村干部代签。如此一来,便大大弱化了村本级监管功能。另一方面,乡镇级政府部门监管缺位。原则上,乡镇政府对农村财务公开负有监督职责,但具体到实践中,这种监督并未得到落实,更多的时候只是停留在督促层面。之所以如此,一是从乡镇管理人员角度考虑,多数人对农村财务公开工作的认识不够清晰,简单地将其视为政策要求,在下达命令时,只提出宏观上的要求,缺乏细节上的工作方式指导,即便是监督环节,也常常为了应付差事而随意地走个过场,并未起到任何监督作用;二是从基层工作人员角度出发,当接到上级要求时,他们的主要工作便是按照既定要求对财务公开内容按进行存档,至于内容本身是否存在问题则不会去核实,导致财务公开并未发挥实际效果。
(三) 思想存在误区,财务公开工作开展受阻
对于农民群众而言,如何解决温饱问题并实现生活水平的提高是重中之重,相比之下,村集体内部的财务活动就显得没那么重要,面对公告栏上张贴的内容,相当一部分的村民漠不关心。可见,村民对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缺乏正确认识,参与积极性相对较低。另外,农村社会重视情面,讲究和睦关系,如果村委会所公布的财务信息与自身关系不大,则没必要过多参与,这种置身事外的态度造成了监督缺位问题。在农村地区,通常具有一定威望的人才能够胜任村干部。多数情况下,村集体发生的事务由村干部自行解决,事后只需要将结果告知村民即可,多年来形成的习惯使得村干部对财务公开工作也沿用之前的做事方法,即自行决定财务公开的时间、内容、形式等,当然,还有一些村干部是为了图省事而懒得向村民公开财务内容。另外,理财小组、村民代表也是农村财务公开工作中极为重要的监督主体,他们在日常工作中总是与村干部“保持一致”,即便发现了问题,也常常因担心个人利益受损或者怕伤和气而选择沉默。
三、加强农村集体财务公开的措施
规范农村财务公开工作,有助于推行村民自治制度,有助于促进民主监督走向科学性、有效性。当前我国农村财务公开状况不容乐观,在具体工作中,财务公开的内容质量不高、程序不规范、形式单一等问题极为常见。在国家有关政策指导下,加强农村集体财务公开,必须健全财务公开制度、强化财务监督职能、提高村干部、财务人员及村民的参与财务公开的积极性,切实推进农村集体财务公开与监督迈向新台阶。
(一) 完善财务公开制度,规范财务公开工作
为促使农村财务公开走向制度化、规范化,让财务公开工作有章可循,应当尽快完善农村财务公开制度。具体来说,建议从财务公开的时间、内容、程序、形式等四个方面着手。
第一,在农村财务公开时间上,建议以县、市为单位进行统筹安排,并最终确定出统一的财务公开时间,如每个季度末公开一次,保证每年至少公开四次。另外,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财务活动频繁的农村,可适当增加财务公开次数,如每月公开一次,对于村集体的重要经济项目,要随时公开,确保村民及时掌握财务动态。第二,在农村财务公开内容方面,要公开财务计划、收入与支出、收益分配,。其中,财务计划包括固定资产、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财务收支状况;收入包括征用土地补偿款项、财政拨款、集体经营所获收益等;支出包括低保户等费用、公益事业支出、村集体内部工作人员的工资发放等;收益分配主要是投资所获得的分红、福利等。除上述内容需要公开之外,村民所关心的其他重要事项也应该被列入农村财务公开内容范畴,为了搜集村民关心的问题,建议设置意见栏或者意见箱,凡是村民写入的意见要认真阅读,梳理出村民有疑问、想了解的问题,并及时给予解答。第三,在农村财务公开程序方面,要制定一套完整的流程,用于指导财务公开工作。财务公开内容由农村财务人员负责整理,整理好之后交由负责财务公开工作的专门人员进行核实,当内容确认无误,则需要村主任、财务小组组长、财务人员等分别签字,随后交由乡镇经管站,经其认可后,再向村民进行公开。必须强调的是,财务公开后的意见反馈不容忽视,如果反馈意见合理,可作出适当地整改。第四,在农村财务公开形式上,可以沿用之前的公开栏、会议等传统形式,但需对这类形式进行优化,建议将公开栏设置在行政村内群众聚集地,增设举报箱,并附加举报电话,听取村民真实声音,并认真对待每条意见或者建议。同时,还可以借助于手机、电脑等载体开展财务公开工作。例如,建立微信群,通过群发微信的方式向村民公开财务;效仿银行做法设置触摸屏,发挥会计电算化优势,利用计算机及财务软件向村民展示财务信息。
(二) 发挥各级政府作用,加强财务公开监管
在建设乡村振兴背景下,乡镇政府应发挥积极作用,在把握大局基础上,做好对村级财务公开的监督工作。具体来说,由乡镇政府牵头,联合土地管理部门、文化部门、财政部门、农村经济部门等组成工作小组,又其全权负责村级财务公开工作。就职责内容上看,工作小组要指导、检查辖区内行政村的财务公开状况,要督促村干部定期解答村民就财务公开而提出的问题,要考核辖区内全部行政村的财务公开工作。在村级财务公开考核中,采用量化考核方式,并将考核结果与村干部的工资绩效、升职等挂钩,要对考核合格的村集体给予表彰,对不合格的村集体要责令整改,并对村干部追责,进而促进农村财务公开工作的规范性、有序性。
为了加强对农村财务公开工作的监督,除了重视乡镇政府监督之外,还要重视民主理财小组的作用。民主理财小组内部成员的选择必须遵循民主性原则要求,按照既定程序进行,各个行政村可以召开村民代表大会,选出在村里具有很高威望、人品正直且敢于表达、善于表达的人。凡是与村干部存在亲属关系或者利益关系的,一律不得进入民主理财小组,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障民主理财小组的监督权利,确保权利执行的公正与公平。针对村级财务公开问题,民主理财小组内部的每个成员都有提出自己意见的权利,积极发挥村级财务监督作用。具体到工作中,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务必要珍惜自己的权利,认真审阅村干部计划公开的每条财务信息,凡是发现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情况,要敢于提出质疑,并要求村干部就问题本身进行解释,如果解释不当,则可以投上否定票。同时,村级财务报表在公开之前必须有民主理财小组的签字,如果小组成员质疑报表的真实性、有效性,那么有权利拒绝签字。凡是不符合财务公开要求的,需要将具体原因用书面形式上交给乡镇农经部门进行核查。
(三) 调动不同主体参与财务公开的积极性
为有效落实农村财务工作,必须加大力度转变人的思想观念,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可以说,农村财务公开工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村干部、财务人员、村民等多个主体的作用。
首先是村干部。作为每个村集体的领导或者管理人员,村干部要彻底摒除利己主义思想,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原则,时刻心系百姓,以百姓利益为中心,号召群众主动并敢于说出真实的想法,认真聆听基层群众发出的声音,并对其进行甄别、归纳与总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进财务公开工作,进而推动村庄发展。当然,如果村民的建议经常得到重视,并能够不断被采纳,那么将会有更多的村民愿意表达,其参与村务建设的积极性也会随之提高,显然有助于促进村集体财务公开工作的有序开展。
其次是财务人员。在农村财务公开工作中,财务人员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工作水平及能力均是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为此,建议从如下两点入手:一是完善对农村财务人员的工作考核机制,将财务公开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内容之中,凡是在工作中表现优秀的财务人员,要给予奖励,否则要进行处罚,赏罚分明才能激发财务人员的工作动力,调动其工作热情;二是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力度,并通过能力测试等方式来检验财务人员的培训效果,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围绕财务公开主题举办讲座,多渠道提升财务人员的工作能力及水平。
其三是村民。要衡量农村财务公开的实际成效如何,最为关键的指标是村民的参与度。不可否认,开展农村财务公开工作离不开村民这一重要主体,当务之急是要想尽办法拉近村民与村干部之间的关系,强化村民的归属感,激发村民的主人翁意识,提升村民参与村务活动的积极性与热情。对此,乡镇政府及村委会应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知识宣传,宣传内容包括村级财务公开方面的国家政策、现行制度以及其他相关知识等,让村民认识到参与财务公开监督是每个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促使其自觉、自愿参与到财务公开监督的活动之中。
参考文献
[1] 师高康,胡辉.新常态下村级财务管理须常抓不懈——基于全国农村集体财务管理专项检查调研[J].中国农业会计,2015(2).
[2] 夏文杰,康玉霞.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问题的探讨[J].经济研究参考,2017(34).
[3] 孟曙光,王书峰.健全农村财务管理机制保障农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J].吉林农业,2016(6).
[4] 冯晶.健全农村财务公开体系的几点建议[J].现代经济信息,2014(05).
[5] 李玉才,唐鸣.从多元隔离到多元复合:村干部监督体系的优化路径研究[J].社会主义研究,2017(04).
[6] 陈芳.常态下加强农村集体财务公开与监督的措施[J].农业经济,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