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本科毕业论文 > 会计毕业论文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存在的问题与风险

来源:学术堂 作者:师老师
发布于:2019-08-12 共4789字

  摘要:随着衍生金融工具的不断发展, 其会计计量模式的确立与规范也愈加重要。与以往我国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不同, 衍生金融工具大多数情况下选择采用公允价值进行会计确认和计量。公允价值计量在满足了衍生金融工具的衍生性、杠杆性及风险转移性的独有特征需要的同时, 也带来了不少难以预估的风险, 由于我国公允价值计量的有关制度准则发展还不够成熟, 难免在会计计量中产生误差, 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因此, 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计量问题仍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关键词:衍生金融工具; 公允价值; 会计计量; 风险;

会计毕业论文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特征及作用

  1. 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

  衍生金融工具是一份双边合约或支付交换协议,它们的价值不取决于标的物本身的价值,而是从某种基础资产或某种作为基础的利率或指数上衍生出来的。衍生金融工具实质上是一份有关互换现金流量和旨在转移风险的双边合约。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对衍生工具的定义有三个要点: (1) 其价值随特定利率、金融工具价格、商品价格、汇率、价格或利率指数、信用等级或信用指数或其他变量的变动而变动。即合同到期时,买卖双方需要付出或可以收到的现金流不取决于标的物本身,这是衍生金融工具与基本金融工具的根本性区别之一。 (2) 不要求初始净投资,或要求的初始净投资小于预期对市场因素变化有类似反应的其他类型合同所要求的初始净投资。衍生金融工具本就是以小搏大的交易工具,交易者可能以较小的资本投入获得较大的收益,同时也可能承担投资资本几千倍甚至几万倍的损失。 (3) 在未来某一日期结算。像金融期权、金融期货、金融远期都是在其标准化或非标准化合约中约定未来结算的日期,许多投机套利者便是根据自己对未来价格走势的预测来买入或卖出合约,以谋取价差利益。

  2. 衍生金融工具的特征

  第一,衍生性。衍生金融工具由基础金融工具派生而来,其价值随其所依赖的金融工具价值的变动而变动。

  第二,杠杆性。相比起类似股票、债券、基金等需要较大初始资本投入额的基础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要求的初始净投资很小,且其独特的净额结算方式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大额资金流入流出,简化了交割结算程序,使交易更具有效率。以期权交易为例,一方交易者认为将来标的资产的市场价格会上升,出于投机套利的目的或者为避免现货空头的风险,交易者买入看涨期权,向期权的卖方支付权利金,获得在约定的未来某一日期以约定的执行价格购买一定数量标的资产的权力。而买方支付的权利金,远远低于该标的资产的市场价格,期权的买方就实现了以小搏大的杠杆性交易。

  第三,由杠杆性派生的高风险性。投资者既然可以以较低的初始净投资谋求较大的收益,也就可能会以较小的投入承担较大的损失。如果投资者对市场走势判断失误,其亏损甚至可能是无限大的。仍然以上述期权交易为例,看涨期权或者看跌期权的卖方如果认为标的资产价格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波动幅度较小,选择卖出期权以获得权利金的收益,当未来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且向对卖方不利的方向变动时,只要买方选择按执行价格行权,卖方的亏损会随着标的市场价格的变动而变动,其亏损可能会趋于无限大。所以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双方在交易中会承担比基础金融工具更高的风险。除此之外,衍生金融工具还具有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作业风险、法律风险、现金流量风险等多种风险。

  第四,创新性。衍生金融工具是一种新型的金融工具,其在标的资产、结算方式、风险的形成及收益的分配等方面都与传统的金融工具有很大的不同,丰富了金融市场的交易品种。此种创新使市场更加完善、交易者更加活跃,有利于金融市场的进步与发展。

  3. 衍生金融工具的作用

  衍生金融工具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套期保值,二是投机套利。套期保值的交易者往往是风险厌恶者,他们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相关交易,以此来规避自己可能或即将面临的风险,如现货的多头或空头持有者,为了规避现货市场的风险,会选择在期货市场上做与现货市场上相反的交易以对冲风险。而投机套利的交易者是风险爱好者,他们为了获得可观的收益,按照自己对市场变得趋势的预期,进行一系列的套利交易,以求能获得价差等收益。

  二、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

  1. 历史成本计量对衍生金融工具的局限性

  在我国的传统会计计量模式中,一般都选择以历史成本进行会计的确认与计量,而衍生金融工具有其特有的属性与特征,决定了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并不能满足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确认与计量的需要。历史成本作为传统会计计量基础,以交易中发生的原始成本作为入账依据,要求会计主体保持历史成本直到相应资产已耗用完毕或负债已结清为止。而衍生金融工具的初始净投资一般不作要求或者要求很少,以历史成本进行计量难以反应衍生金融工具的真正价值。另一方面,许多衍生金融工具是一种合约,合约中约定在未来的某一日期进行交易,在交易尚未发生完成时,合约的历史成本难以判断,也就无法进行会计确认。同时,衍生金融工具的价值是随特定利率、汇率、商品价格等标的物价值的变动而变动,即衍生金融工具的价格是实时变化、不能确定的,且多数情况下,交易者正是通过标的资产价值的较大波幅来实现套期保值或投机套利的目的,而历史成本的模式体现不出标的资产价值的动态变化。因此,传统的历史成本会计计量模式显然不适合衍生金融工具,在国际上,普遍采用公允价值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确认和计量,IASB、FASB、CAS都提出对金融工具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2006年之前,我国对于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一直没有明确的规定,也没有清晰的准则来规范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行为,直至2006年,我国颁布新的会计准则,衍生金融工具纳入表内核算,同时要求在会计期末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2. 公允价值的特点

  第一,公允价值是公平交易双方交换资产或清偿债务的依据。

  第二,公允价值实际上代表一种潜在的交换价值,其性质比较抽象,必须通过某种媒介来体现。这些媒介包括现行市场价值、未来现金流量的贴现值等。

  3. 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

  第一,市场活跃时。在市场较为活跃的情况下,金融商品的流动性较强,市场上存在足够多的买方和卖方,交易双方的数量足够形成金融商品的正常交易价格,此种交易价格即为金融商品的市价。活跃市场中的报价应当用于确定其公允价值。活跃市场中的报价,指易于定期从交易所、经纪商、行业协会、定价服务机构等获得的价格,且代表了在公平交易中实际发生的市场交易的价格。

  第二,无法找到相同计量项目时。此时需要寻找类似的目标计量项目进行计量,将计量结果作为目标项目的公允价值进行会计确认与计量。

  第三,不存在活跃市场时。金融工具不存在活跃市场的,企业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运用股指技术得出的结果,应当反映估值日在公平交易中可能采用的交易价格。这种情况下,要求企业具有完备的估值技术和能够胜任估值工作的技术人员,保证企业对其需要进行会计确认的衍生金融工具能进行准确合理的估值,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三、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存在的问题与风险

  1. 公允价值难以确定

  公允价值在市场活跃时方便确认,此时报价易取得且能够代表计量目标的公允价值;但是当市场不活跃时,采用估值技术确认公允价值时,存在许多无法控制的人为因素,加之我国少有专门的估值机构,所以很容易产生估值误差,且在后续确认与计量中难以确认公允价值的变动数额,如此便失去了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意义,难以体现标的资产价值随特定利率、汇率、商品价格价值的变动而变动的特征,也无法准确确认交易者因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收益或损失。而我国目前的金融市场并不是十分活跃,所以以公允价值模式带来会计计量上的风险。除此之外,由于进行会计报告的时间同进行会计确认的时间不相同,所以在这段时间差中,公允价值的变动无法反映在会计报告中,这会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从而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做出合理的判断。

  2. 会计科目不全面

  在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记录中,设置共同类科目“衍生工具”,该科目既核算资产又核算负债,最终期末余额提供的是资产和负债抵减之后的数值和信息,会掩盖企业在交易中所承担的风险,则会使该会计科目反应的信息具有局限性,难以全面核算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情况。

  3. 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监管力度不到位

  随着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是我国的基础金融衍生市场还不够完善,在会计计量方面,也没有一套完整的准则体系来规范会计行为,这就使会计人员在将交易中产生的经济信息转化成会计信息的过程中,缺乏统一的标准,从而使不同企业间相同的经济信息可能会转化为不同的会计信息,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相关性。且目前我国会计准则对衍生金融工具确认计量的要求及规范都较为模糊,大多数只停留在理论阶段,没有可操作性或者可操作性很低,导致企业无法依照准则进行操作。除上述情况外,有关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的监督力度也不到位,没有完整有效的监督管理系统,相关部门没有严格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抽查,无法在监管方面确保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还可能引发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的风险。

  四、应对衍生金融工具计量风险的建议与对策

  1. 完善我国金融市场体制

  目前我国的金融市场还不是完全有效的市场,这就导致会计主体无法准确获得被计量项目的公允价值。尽快建立健全我国的金融市场体制,不仅能减少金融市场中操纵价格、泄漏内幕交易信息等违规行为的发生,同时有助于市场中有效价格的形成,有利于主体按照目标计量项目的公允价值进行会计计量,有助于提供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

  2. 加快有关准则体系制度建设,提高准则的可操作性

  只有建立起统一规范的会计准则,才能保证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信息能够规范准确地转化为会计信息,使会计信息能够可靠全面地反应出交易发生情况以及损益变动情况。同时,应提高会计准则的可操作性,使企业能够根据会计准则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实际确认与计量。

  3. 加大内部与外部的监管力度

  在企业的内部管理中,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保证企业正常运营的基础,对衍生金融工具的内部监管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部分,企业应当设置相应的部门体系,形成对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全面监控,并设置相应人员与程序对交易事项的会计确认与计量进行监督管理,在设置过程中需要注意监管人员与业务人员应当分离。同时,企业外部也需要加强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的监管,大多情况下为政府及财政部门的监管,相关工作人员与工作部门应当尽职尽责,按照相关法规的要求,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检查,同时应对衍生金融工具的初始确认、后续公允价值变动等一系列过程进行全程的监督管理,避免只对局部过程进行片面监管。

  4. 提高估值人员与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加快建设国内专门估值机构

  在公允价值的确认过程中,人为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市场活跃时或者存在类似的目标计量项目时,需要会计人员将目标项目或者类似的目标项目的市场报价作为其公允价值进行会计确认,这要求会计人员能根据市场获得准确有效的信息,完成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计量。当不存在活跃市场时,企业需运用估值技术对目标项目进行估值处理,根据估值结果对其进行会计确认,在估值过程中,存在许多主观因素,如估值技术系统的先进程度,估值人员的业务水平等都决定着会计信息的质量,所以需要估值人员不断学习新的技术知识,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及时吸取经验教训,从而提高自身的技术业务水平。同时企业应不断更新估值技术设备,或者委托具有更强业务能力的专业估值机构对目标计量项目进行估值,多方面多角度地提升会计信息质量,以获取准确及时的会计信息。

  参考文献
  [1] 曾邗.宋曲.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相关问题研究[J].财政监督, 2014 (11) .
  [2] 罗航宇.论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05) .
  [3] 薛卫孝.张益民.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对上市银行的影响[J].经济论坛, 2008, (16) .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