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本科毕业论文 > 法律毕业论文

专利技术运营的法律风险及防控措施探究

来源:中国高校科技 作者:师老师
发布于:2019-09-24 共3402字

  摘要:随着高校专利技术运营中各种法律风险的日益突显, 防范法律风险变得非常重要, 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提升专利技术拥有人的法律维权意识;二是建立专利技术法律风控机构;三是重视法律合同的签订;四是借鉴国外高校成功经验, 构建独具特色的法律风险防控体系。

  关键词:专利技术; 商业化; 法律风险; 防范;

法律毕业论文

  2016年, 国内某专利保护组织对我国十几所重点高校的专利技术运营情况调查显示, 35.8%的高校在专利技术运营中存在或多或少的专利侵权现象。尽管这一数字与十年前相比有了明显降低, 但是高校专利技术运营中的各种侵权行为仍然不能忽视。2015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对专利所有人的保护提出更加细致的规定, 如何借助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是当前我国高校在专利技术权益保护中必须要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

  1 提升专利维权意识, 改变“重研究, 轻维权”的现状

  2017年, 百度等网站对我国高校专利权人的法律维权案件的抽样调查显示, 我国59.37%的高校专利权人缺乏足够的法律维权意识。高校专利技术拥有机构或个人法律维权意识不足, 已经成为当前引发专利技术运营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主观法律风险因素。同时, 我国部分高校重视专利研究、忽视专利权益维护的做法, 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部分违法企业的肆意专利侵权行为。鉴于此, 要想化解专利技术运营下的法律风险, 首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法律维权意识, 加强对专利权人的相关法律宣传, 让其掌握专利权益维护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 并能够实际应用于专利技术运营之中。当然, 高校专利权人更应当加强自身的法律维权意识, 积极主动学习最新的专利权益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 用法律法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高校应当对专利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开展定期巡查, 一旦发现专利侵权现象要勇于采用合法手段予以查处等, 还要与校外法律援助机构紧密配合, 让校外法律援助机构帮助高校开展专利权人维权法律知识、维权技能的培训等。诚然, 高校专利技术拥有机构或个人法律维权意识的塑造不是短期内能够完成的工作, 需要高校制定长期的工作推进方案与实施细则。

  2 健全防控机制, 及时排查并妥善处理风险隐患

  当前, 我国高校普遍缺乏专利技术风险监控部门。大多数高校专利技术运营中的各种法律风险的排查与处理多是依靠专利技术研发部门连带负责, 这就容易导致专利技术运营中各种法律风险并不能得到及时的预警与排查, 也不利于处置各种专利侵权行为。有的高校聘请校外第三方机构负责专利技术运营的法律风险监控工作。但是, 第三方法律监督机构并不能随时为高校专利维权提供法律援助, 大多数只是在高校专利商业化中出现实质性侵权行为后, 才为高校提供相关法律援助, 很难做到防范于未然。我国高校在专利技术运营中, 应当重视相关法律风控部门的建设工作。尤其是在一些科研优势相对较强的高校, 科研成果相对较多, 专利的申请、专利的转让与出租等工作相对较重, 建设专门的专利技术运营法律风控部门显得更为重要。高校还可以通过与校外相关法律援助部门, 如律师事务所等机构合作的方式, 联合构建专利技术运营法律风控部门。由律师事务所等机构选派优秀人员常驻高校法律风控部门, 及时为高校提供法律援助等。当然, 由于我国高校普遍存在专利权益维护专业法律人员欠缺现象, 单靠高校自身力量构建相关法律风控部门难度也相对较大。因此, 对于暂时尚不具备条件设立专门专利风险防控部门的高校应当积极向所在地政府专利管理部门、社会专利使用监督机构等寻求帮助。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技术违规查处成本。毕竟校外第三方法律援助机构自身具备更强的法律诉讼经验, 能够帮助高校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法律诉讼程序问题, 提高法律诉讼的胜率。如地方政府专利管理部门在专利技术转让与出租中承担行政监督责任, 如果发生专利侵权现象, 地方政府专利管理部门可以承担一定连带法律责任。这有利于更快维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 降低不必要的法律时间成本等。再如社会专利使用监督机构一般是某行业专利使用的规范监督部门。高校向社会专利使用监督机构寻求帮助, 可以更快地搜集相关专利侵权证据, 加速法院专利侵权案件的审理速度。

  3 重视合同签订, 明确专利使用范围, 避免专利运营中的法律“陷阱”

  高校在开展专利技术运营时, 一些企业与个人往往会钻法律漏洞, 打“法律擦边球”的现象时有发生。由于存在一定的法律隐蔽性, 查处这种法律侵权行为难度相对更大。如我国《专利法》规定:“专为科学研究和实验而使用有关专利的不视为侵犯专利权行为。”一些专利租入方名义上与高校签订专利技术出租合同, 规定专利技术用于科学研究与科学实验项目, 但是实际上仍然存在专利商业化应用行为。在查处这类专利侵权行为中, 界定专利租入方的侵权性质较难。尤其是发生专利租入方凭借现有专利技术进行的二次开发与应用, 新的衍生性专利技术的权属界定也存在法律上的空白, 也容易发生专利权益纠纷。再如《专利法》规定:“专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 由专利权人或者经其许可的单位、个人售出后, 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该产品的也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行为。”有的企业认为与高校签订专利技术使用合同后, 自己就应当享有专利技术合同期内的全部使用权, 故意扩大专利技术的使用范围等。查处上述专利侵权现象难度也相对较大等。高校在专利技术转让与出租中, 要想防范各种法律风险, 必须与专利使用企业或个人明确专利技术的使用范围、使用时间等。只有在专利商业化应用伊始, 高校就与相关专利使用企业或个人签订严谨的专利技术运营使用协议, 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高校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

  科学严谨的法律合同是保障专利技术转让与出租的重要法律文本保障。在实际工作中, 我国不少高校对相关专利转让与出租法律合同的签订重视度不足, 导致相关法律合同签订不严谨的现象。有的企业在租用高校专利技术中, 存在阴阳合同的现象。即签订的一式两份合同内容存在一定差异之处, 不容易被发现。高校专利权人如果不进行深入细致的审核, 很难发现合同中存在的“陷阱”。针对这样的现象, 首先, 我国高校在专利技术转让与出租中, 必须要更加细致地审核, 各种法律合同文本, 对待发现的一些模糊条文, 过于粗略的合同内容等要进行深入严谨的再审核, 并及时提出自己的修订建议。其次, 我国高校应当聘请专业法律人士对相关专利技术合同进行审查, 让专业法律人士提出更加中肯的建议等。当然, 即便是再严谨细致的法律合同审核, 也难免存在一些审核漏洞。因此, 应当在合同中明确规定如果发现其他违规使用专利技术行为, 高校专利权人保留后续追究权利。再次, 相关法律合同文本要进行及时的备案。这样不但能够帮助高校在专利技术运营中积累法律合同签订经验, 同时也可以为高校开展其他工作提供法律借鉴。

  4 借鉴成熟经验, 构建独具特色的高校专利法律风险防控体系

  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高校的成功经验, 构建适合我国高校实际的专利法律风险防控体系。首先, 借鉴西方高校专利技术运营第三方委托机制。西方高校专利技术运营中, 一般采用把相关专利技术委托校外专业法律机构代为管理等方式。这种做法不但有利于提高专利技术运营的法律风控效率, 同时还可以让高校专注于学术研究、技术研发工作, 实现推进各项工作协调共进发展。其次, 借鉴西方高校专利技术入股方式, 推动我国高校凭借专利技术入股专利使用企业。借助技术专利技术入股, 可以让高校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 有效防范专利技术中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同时, 技术入股方式不同专利买断或出租, 可以让高校获得源源不断的技术溢出效益。再次, 借鉴西方高校专利技术政府备案机制。西方高校在专利技术研发与商业化技术溢出中, 非常重视向当地政府专利管理部门进行备案, 这样可以提高专利纠纷处理效率。我国高校在专利技术运营中, 也需要借助政府行政力量, 更好地开展专利技术运营的法律风险防范工作。

  综上所述, 高校专利技术运营下的各种法律风险需要引起充分的重视。具备较强法律风险防范意识的高校, 不但能够更好地开展专利技术维权工作, 同时对高校长远专利技术研发工作也有重要保障作用。我国高校必须要深入研究当前专利技术运营中各种法律风险产生的深层次因素, 不断加强自身法律维权理念, 切实防范并查处各种专利侵权行为。

  参考文献
  [1]柴晓莉.浅谈专利侵权法律风险防范[J].航天工业管理, 2017 (10) :23-27.
  [2] 尹若凝.我国专利技术运营风险与防范法律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6.
  [3]韩劲松.专利商业化背景下的高校知识产权法律保护问题[J].中国高校科技, 2015 (11) :35-37.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