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高校财务管理要求不断提高,财务风险不断增大,财务精细化管理要求不断增强。加强高校财务管理和规范财务收支行为,有利于更好地防范财务风险,推动高校制度与机制走向常态化和规范化建设。本文从高校财务长远发展角度,探究强化高校财务管理的价值与意义,并为规范财务收支行为方面提出相应策略,以完善高校财务管理流程,促使高校适应新形势,实现长远发展。
关键词:高校财务,财务收支,行为与管理
高校财务管理牵涉高校整个运作体系,财务支撑整个高校机制运行和管理实施。自从高校进入教育改革和体制革新阶段,高校财务管理就需建立全面、高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将财务管理覆盖到高校内部控制活动中,实现“业财融合”,规范财务收支行为,优化财务管理流程。基于此,高校需改变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积极寻求新的资金来源,将财务管理任务以及目标等融入财务管理体系中,进而提高财务管理质量。
1 高校财务管理要求与环境变化
高等教育体制在现代化市场经济以及行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逐步进行改革与创新,从而进一步确定高校法人地位,转变传统单一的财务管理模式。以往高校资金来源以财政拨款为主,财务管理的任务主要是辅助财政拨款经费使用。基于《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对高校财务管理的要求,高校财务管理的任务是依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并合理编制学校预算,对整个财务过程进行严格规范控制和管理,科学地配置学校资源,节约资源并实现资金高效使用,加强资产管理,从而防止资产流失。基于此,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需要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维持好高校经济秩序,并如实反映学校经济情况,实现半透明或是透明化财务管理,发动教职工和学生进行依法监督。高校财务管理要在适应市场经济、顺从社会发展趋势、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多方资源筹集以及资金有效使用,提高财务管理能力和高校发展水平与层次。按照社会对高校教育的要求,实现资金支持以及财务监管,从而有效使用资金,完成教学任务,进而实现教学目标。
2 高校财务管理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实现要求
新时代背景下的高校财务管理要随着会计集中核算以及国库集中支付等落实,深入推进高校财政体系改革,实现规范化和标准化财务管理。
2.1 实现财务收支规范化
依据高校不同部门之间的资金使用方向和对象不同,进行部门预算以及收支两条线改革,明确各项财务管理程序的标准以及制度。高校财务管理要为收入管理、资金拨付以及资金使用等制定明确的操作程序,从而减少财政资金的运转程序,直接将资金支出和收入分开执行,实现财务收支规范化和程序化,切实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
2.2 实现会计管理制度化
目前,高校会计管理缺乏完善的制度,导致会计集中核算难以落实,不利于对各部门的会计业务进行集中核算,高校内各部门的会计制度以及财务管理标准存在一定差异。高校财务管理要保证会计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为会计核算提供健全的标准,以满足会计集中核算的规范化要求。因此,高校财务管理效率以及财务管理质量提升,离不开会计制度完善以及会计信息质量提升,为此高校要加强资金使用的会计核算,实现财务收支以及会计核算的程序化和规范化。
2.3 加大财政监督力度
高校财务管理要实现更为精细化的核算管理,控制好高校收入与支出,设置专职报账员和各单位财务负责人等对资金使用进行多层次审核,将以往事后监督转变为事前预测、事中审核以及事后随访等,减少收支漏洞,从而提升财务管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对于以往预算执行不严格以及资产管理薄弱等问题,应以问题为导向,集中进行资金使用申请、预算审核以及资金使用跟踪等,减少超支以及预支行为等,切实提升资金使用效率,执行部门预算编制。高校还应加强财务内控管理,针对学校固有资产以及流动资产等,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严格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减少资金滥用、乱用等现象,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效果。
3 加强高校财务管理的策略
造成高校财务管理滞后的原因,多与财务风险管理机制、财务管理概念以及财务管理制度有关。在新时代,加强高校财务管理,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引入现代化财务管理手段以及财务管理模式,逐步健全财务风险管理机制,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进一步更新财务管理观念,实现财务管理的标准化、高效化以及精准化。
3.1 摒除传统思想以及管理模式
高校财务管理应扩展到高校各个领域中,树立正确的内部控制理念,提高内部控制的地位,强化经济风险意识。高校财务管理要从预算业务、收支业务、政府采购业务、资产业务、建设项目业务和合同业务等各方面制定内部控制会计体系,建立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依据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以及高效利用的要求,涵盖高校文化传统和人文环境等非物质层次,全面渗透内控制度会计体系的概念和要求,加大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力度。
3.2 完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
对于高校财务管理而言,风险对其影响较强,尤其是资产风险、债务风险以及筹资风险等,影响最为显著的是债务风险。近年来,高等教育体系改革力度逐步增强,高校正致力于完善教学实践体系,实现实验室以及实训基地等建设,以往的财政拨款无法满足高校建设需求。很多高校都借助校企合作或“银校合作”等多方面筹集资金,增加了高校举债结构。有些高校在负债方面,缺乏决策机制以及项目论证,债务风险评估不到位,风险警示以及财务风险应对机制反映不到位,导致债务规模迅速扩张,出现了盲目贷款以及投资过度的情况。基于此,企业要健全财务风险管理机制,应面向市场经济环境建立资产风险管理机制、债务风险管理机制以及投资风险管理机制。依据高校对教学科研对资金的使用需求,建立可持续高校财务风险管理机制,并设置资金投入决策管理以及经济责任制度。从高校自身发展角度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增强高校管理者以及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转变以往的财务管理理念。高校财务管理应将重点集中在依法理财以及高效利用资金上,基于高校改革与发展,对各项风险进行评估与监控,预防风险发生,从而增强学校的财力。
3.3 认真制定各种规章制度
高校应合理规避债务风险,在政策和法律的范围内合理控制债务,避免债务结构失衡。为了降低筹资成本,节约高校经费,应该优化贷款资金结构。一方面,高校需要利用好金融工具多方进行融资,先对资金市场的供求情况进行分析,从高校建设资金需求以及教育事业发展的资金要求入手,制订科学的资金使用方案,并预估高校的贷款偿还能力,以优化贷款资金结构,降低财务风险,为高校基本建设以及教学科研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另一方面,要依据组合融资的概念,灵活选择银行融资产品,基于学校实际发展情况,选择适合学校实际情况的银行融资产品,选择流动资金贷款以及项目贷款等,保证高校日常资金有效调度以及负债均衡,降低资金成本以及财务风险。
4 规范高校财务收支行为的有效措施
为了规范高校财务收支行为,要健全财务收支体系,组建高素质财务会计队伍,从而严格执行各项收支制度,保证高校资金使用和管理符合实际要求。
4.1 细化高校预算编制体系,强化财务会计队伍建设
高校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要针对各项支出建立预算编制制度,依据预算标准对高校整体资金支出进行预算,积极推动高校各部门预算改革。按照资金性质以及来源等,确定基础支出以及项目支出情况,明确高校对经费的大体需求,从而细化资金使用方向,实现资金高效化以及标准化使用,构建精细以及科学的预算编制体系。为保证预算编制全面落实,需进一步加强财务会计队伍建设,保证财务会计人员切实执行各项制度,履行自身职责。财会人员的素质以及技能要随着高校教育改革需求不断变化,要构建科学、严密的财会人员培训机制,保证人员技能以及素质跟上时代发展要求。
4.2 构建透明化财务机制,实现全员监督
以往高校财务收支行为不会在财务信息中公开,缺乏监督,导致财务收支行为比较随意,不符合实际规定。因此,高校要规范财务收支行为,建立透明的财务机制,增大财务收支行为的曝光度,让全体教职工和学生成为高校财务收支行为的监督者,促使财务人员严格按照规范以及制度,实现财务收支管理,保证预算机制能够落实在各项财务支出中。
4.3 进一步简化财务审批环节
高校要想有效利用资金,需要减少资金的中转环节,及时快速地完成资金划拨,保证高校用款快速到位。一方面,财务部门要建立线上审批环节,采用信息技术进行快速审批和反馈;另一方面,按照《会计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等各项制度和法规要求,完善财务资金支出的权责制度,针对各个岗位对资金支出的权限建立责任制度,保证权利受到制度保障,监督和审核实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现阶段,在高校改革和会计法规革新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以及财务活动具有新时代特点,财务管理应面向精细化和规范化发展,进一步理清任务、目标以及财务之间的关系,构建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财务内控会计体系等,促进财务管理走向健康化、规范化、信息化和合理化。
参考文献
[1] 姜毅,高凤岩.适应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加强高校财务管理[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2] 董世友.推行“三定六统一”制度,打造财务标准化管理模式[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3).
[3] 张海霞.浅议高校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的设计[J].经贸实践,20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