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比较文学论文

中日文学审美的不同点及其形成根源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1-10 共2047字

  同样的事物,不同的眼睛会看出不一样的效果;同样的事物,同样的眼睛不同的心境也会看出不同的效果。不同的眼光、不同的领会就是审美差异性的根本所在。审美观是从审美的角度看待世界上的人和物,换言之,它是世界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日两国有着完全不同的发展历史,人们所生活的社会背景也不仅相同,对于两个完全不同的民族而言,这种文学审美的差异性的存在是必然的。

  一、时代不同导致文学审美存在差异性

  《源氏物语》作为日本的一部古典文学着作,在世界文坛享有盛名,对鱼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被誉为日本古典文学的巅峰,在日本开启了“物哀”的时代。但这仅仅是在日本所掀起的文学巨浪,在中国人眼中却一度将《源氏物语》定位为“黄色”,但细细品读《源氏物语》与中国四大名着中的《红楼梦》,二者切存在着不少的相似点。究其根本,是时代赋予了两部文学着作不同的评价,《源氏物语》较比《红楼梦》足足早了七百多年,从中国人最开始接触到《源氏物语》的时候,中国就已经长期出于封建社会,被桎梏的思想接触到有宫廷生活直接体验的、对当时日本贵族阶层的淫逸生活及男女间的情爱之事有全面的了解的文学作品,对其思想产生异议在所难免,加上作者内心细腻、敏感,所以《源氏物语》就成了一部不被当时的中国人所接受的“黄色”小说。

  二、价值观不同导致文学审美存在差异性

  中国和日本这两个一衣带水的民族,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相似性,但在文学审美上却存在着不少的差异性。在中日文学作品中差异性最为明显的当属文学作品的结局。在中国,人们最喜欢的是“中国式大团圆”结局,一个和和美美的结局往往是中国人最向往的,这和中国传统的节日也有着相当的联系,中国的中秋节、春节、元宵节无不是团圆之日,这种文化属性形成了中国人独特的价值观,所以在文学作品中,中国人最希望看见破碎的婚姻重圆;将死之人复活;悲惨的生活变幸福。但在日本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这种情况却是少之又少,轰轰烈烈的爱情最后分手;幸福美满的家庭最后破碎,这些中国读者在情感上难以接受的结局在日本的文学作品中却很常见,这种文学的差异性归根结底是中日两国读者的价值观的差异性,是人观念的不懂,促使文学审美存在了差异性。

  三、社会环境不同导致文学审美存在差异性

  社会环境所造成的文学审美差异性在中日两国的古典文学着作中体现最为强烈。存在于中国一千两百多年的封建社会给黎民百姓带来的不仅仅肉体的束缚,更是思想中的禁锢。所以在中国古典文学着作中,很多作品都收到了思想上的局限,体现在作品中多数是在封建礼教的管制下人性变得扭曲,这种思想意识形态是只有中国人才能理解、产生共鸣的。从元杂剧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妓女的遭遇,这些饱受风尘的女子饱经沧桑之后无不由衷哀叹人世间的悲凉,她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遭受着非人的折磨,即使这样,依旧收到身边所有人的冷眼,生死抵不过畜生轻重。这是封建社会给予妓女这一职业的悲凉。在中国人眼中,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无论是《救风尘》中的宋引章还是《金线池》中的杜蕊娘,悲剧是注定的。但在日本文学着作中,妓女是个性鲜明的,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立思想,并且常常将妓女与爱国的间谍,为国家捐躯的形象相互叠合。这种文学的差异性便源自于中日两国不同的社会环境。

  四、道德意识形态不同导致文学审美存在差异性

  日本着名的国学家本居宣长曾经指出:“在文学世界里,美的价值和道德价值是不同的,美的价值是取决于人的感情,而道德价值则取决于人的意志。”德国哲学家康德也提出了与此相似的观点:“文学或艺术有着和道德世界脱离的独立性。”这里说的意思是在文学创作的时候,评判美丑的价值观和平时人们生活中的价值观是有所不同的,生活中的审美价值观和道德始终是挂钩的,而在从事文学创作的时候,是否美和是否道德是相互脱离的。本人虽然不能完全苟同本居宣长的观点,但还是认为确实有它一定的道理。生活在大千世界的人们时时刻刻都受到各种各样道德观的限制,以至于人们的行为活动多少都违背了人们自己的本性,从这个角度来看,人们的现实生活反而是不真实的。那么还需要继续把那些伦理道德灌输到文学艺术作品中吗?当然,这一点是有争议的。这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认为文学中依然要有道德的“道德派”和主张文学就应该直面人性,打破传统道德约束的“人性派”.很难武断地断定谁是谁非,但是已经明显可以看出这两派的审美观是有很大不同的。这也成了中日文学审美存在差异性的一个必然因素。

  分析比较,不难看出中日文学审美存在着差异,也可以知道存在着这些差异的根源、原因在哪里。对于这种文学审美的差异性,我们应该秉持着正确的态度来对来,毕竟这是世界文坛百花园能够“百花齐放”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文学作品让人感叹、产生共鸣之根本。

  参考文献:

  [1] 杨波 . 中日文学审美观比较研究--美的价值与道德价值 . 文教资料 ,2007.02.15.
  [2] 赵小平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男主人公之比较 .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13.04.15.
  [3]卜晓镭。闻香识人--有关《源氏物语》熏香的分析研究。淮阴工学院学报 ,2010.04.15.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