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比较文学论文

达尔《玛蒂尔达》和罗琳《哈利·波特》的对比探究

来源: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作者:鲁晴
发布于:2019-07-31 共6161字

  摘    要: 罗尔德·达尔和J.K.罗琳是当代英国儿童文学史上的着名作家, 他们总是以其独具的魅力, 吸引着无数儿童乃至成人的关注。文章选取《玛蒂尔达》和《哈利·波特》两部作品, 试从人物形象、故事模式、儿童成长的意蕴三个角度, 比较分析二者的相似之处, 探求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共有的特质。

  关键词: 《玛蒂尔达》; 《哈利·波特》; 人物; 故事模式;

  Abstract: Rold Dahl and J. K. Rowling are famous writers in the history of contemporary British children's literature. They always attract the attention of countless children and adults with their unique charm. This paper compares and analyzes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Matilda and Harry Potter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characters, story patterns and the implications of children's growth, and explores th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of excellent children's literature.

  Keyword: Matilda; Harry Potter; characters; story patterns; growth;

  “一些颇有天赋的儿童文学作家似乎总是与众不同。”[1]他们宛若灿烂的繁星, 照亮了孩子童年的夜空。而在英国当代儿童文学史上, 有两颗星星格外地不同凡响, 孩子们的目光总愿意在上面或痴迷或激动地停留, 他们是奇幻文学大师罗尔德·达尔和“魔法妈妈”J.K.罗琳, 两颗永不泯灭、交相辉映的星星。

  儿童文学评论家韦苇这样评价罗尔德·达尔:“上帝把各种才能如暴雨倾泻在达尔身上。20世纪产生了林格伦, 已经是20世纪儿童文学的骄傲, 20世纪又涌现了罗尔德·达尔, 于是20世纪儿童文学有了双倍的骄傲。”J.K.罗琳的作品“哈利·波特”系列在英格兰地区甚至出了专门针对成年读者的平装版, 因为同样喜爱它的大人们不愿被看到在读一本儿童书。虽然这个版本比原先的还贵两镑, 可还是一下子就卖出去了两万本。罗尔德·达尔和J.K.罗琳, 这两位天才作家笔下的魔法、超能力、成长, 这些儿童文学的专属话题, 总是以其独具的魅力, 吸引着无数儿童乃至成人的关注。

  本文选取达尔和罗琳的作品《玛蒂尔达》和《哈利·波特》, 通过从人物形象、故事模式、儿童成长的意蕴三个角度进行比较和思考, 试图探求经典儿童文学作品中儿童与成人的关系以及儿童成长的秘密。

  一、人物形象

  文学是形象化的艺术, 作家总是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笔下的人物形象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说, 成功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作品中角色的成功塑造。

  通过对《玛蒂尔达》和《哈利·波特》的文本细读, 不难发现二者在人物形象的设置上具有某种相似性和对应性。

  (一) 暴虐校长与伏地魔

  在达尔的小说中, 至少会出现一位残暴、专制、丑陋的成年人, 在《玛蒂尔达》中, 他塑造了这样一位可怕的成人形象———特朗齐布尔小姐。“她是个最令人生畏的女人。她曾经是出名的运动员, 即使现在, 她的肌肉还能清楚地证明这一点。你能在她的牛脖子上、宽肩膀上、粗手臂上和有力的腿上看到它们。一看到她你就会感到这个人会弯曲铁条, 把厚厚的电话簿一撕为二。”[2]

达尔《玛蒂尔达》和罗琳《哈利·波特》的对比探究

  相应的, 在《哈利·波特》中, 邪恶的大反派伏地魔也被塑造成极其丑陋可怕的样子。在“哈利·波特”系列作品的第一部中, 伏地魔并没有正面出现, 而是寄生在仆人奇洛教授的脑袋后面, 但就是这样的出场, 也产生了足够的震慑力:在原本该是奇洛后脑勺的地方, 长着一张脸, 哈利还从来没有看见过这样狰狞恐怖的脸。那张脸的颜色像粉笔一样死白, 红通通的眼睛放出光来, 下面是两道像蛇一般细长的鼻孔。[3]

  (二) 愚蠢父母与冷酷姨父姨母

  至于他们的家庭环境, 都是生长在愚蠢霸道且无爱的大人之间。玛蒂尔达的父母愚昧无知, 势利庸俗, 品位低下, 且从事着非法的肮脏交易, 他们对玛蒂尔达漠不关心, 甚至冷嘲热讽。玛蒂尔达的爸爸“沃姆伍德先生个子小, 老鼠脸, 前面的牙齿在几根老鼠胡子底下拱出来。他爱穿鲜艳的大方格上装, 打的领带不是黄的就是淡绿的”。妈妈则是“长着板油布丁脸沾沾自喜的大块头女人”, 每天只知道赌钱和看电视。[2]

  哈利的姨父姨母也是穷凶极恶, 有过之无不及。哈利还是个婴儿时父母就双双去世, 他被寄养在姨父姨母家, 姨父德思礼先生长着一张红得发紫的大脸, 每天对哈利大吼大叫, 恶语相向。佩妮姨妈瘦骨嶙峋, 长着一张马脸, 脖子比常人长一倍, 极其溺爱自己的儿子, 对待哈利则刻薄冷酷, 每天家里发出的第一声噪音就是她对哈利的尖叫声。

  (三) 天才女孩玛蒂尔达与小巫师哈利·波特

  至于两部作品中主人公的处境, 总是备受精神虐待, 得不到大人的半点关爱。玛蒂尔达的父母一直将她看作伤口愈合时结的痂, 想将她像痂那样剥下来扔掉。哈利在姨父姨妈家的成长则完全被无视, 十多年间, 姨父姨妈家里没有丝毫迹象表明这栋房子里还住着一个叫哈利的男孩。[3]

  小说中的人物类型按照其性格的发展变化, 可以分为动态人物和静态人物。动态人物的发展变化贯穿文本始终, 这种动态变化意味着儿童的成长。当代儿童小说中的主人公一般来说都归为动态人物。玛蒂尔达和哈利都属于动态人物, 随着故事向前推进, 读者可以看到他们在反抗中成长, 逐渐确立自我意识, 认识到自己的能力与价值。

  此外, 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是另外一个人物塑造的有效分析方法。福斯特指出:“十七世纪时, 扁平人物称为‘性格’人物, 而现在有时被称作类型人物或漫画人物。他们最单纯的形式, 就是按照一个简单的意念或特征而被创造出来。如果这些人物再增多一个因素, 我们开始画的弧线即趋于圆形。真正的扁平人物可以用一个句子表达出来。”[4]而圆形人物不是平面和单一的, 而是立体和复杂的。据此分析两位主人公, 基本上可以把玛蒂尔达归入扁平人物, 把哈利归入圆形人物。玛蒂尔达在作品中虽然也有成长, 但整个故事相较来说, 历时较短, 玛蒂尔达的性格也仅仅停留在机智、勇敢、反抗等特征上。《哈利·波特》作品贯穿哈利的整个少年期 (结尾的时间甚至跨越到哈利的中年) , 塑造了一个处于青春和成长中的少年形象———他不仅是勇敢、善良、正义的化身, 肩负着拯救魔法界的重任, 同时他还具备一个普通男孩的自大、虚荣、自卑等缺点。这样立体和复杂的人物形象, 我们随着故事的进展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 但是无法预测未来的进展和行为。总之, 在主人公的角色设置上, 《哈利·波特》较之于《玛蒂尔达》更加立体化。

  然而静态和动态、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并不是评判作品优劣的标准, 在很大程度上人物类型的塑造是受到读者受众、作品篇幅、时间跨度和故事发展的影响的。总而言之, 玛蒂尔达和哈利都是儿童文学中极为出彩、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受到了全世界小读者的喜爱与崇拜。

  二、故事模式

  《玛蒂尔达》讲述的是一个天才小女孩与强势且荒谬无理的成人世界的对抗。对于父母的轻慢和侮辱, 校长的暴力与无理, 怒火中烧的玛蒂尔达不动声色地通过聪明才智甚至是超能力进行了成功的反击。达尔的幻想文学作品是一种极度张扬的“狂欢化”童话叙事, 作者在当代社会背景下把传统童话中弱者对强者的反抗进行了极其夸张的展现。传统童话叙事的重要特征之一是讲述小人物反抗强者、反抗强大敌对势力并取得成功、改变命运的故事。这样的故事表达了明显的童话观念:善良的小人物往往会拥有巨大的潜能, 能够创造出不可思议的奇迹。达尔的童话叙事呈现的是狂欢化的“童年的反抗”, 具有更加激进、更加生活化和贴近社会现实的特征。弱者是儿童文学作品中经常会出现的人物类型, 这起源于神话和民间故事。在神话和民间故事中, 最常见的人物往往是被剥夺基本权利的儿童、最小的孩子、被抛弃的孤儿等, 像玛蒂尔达这样父母健在但并不关心他们的儿童往往被称为“功能性孤儿”。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 这些弱者的地位会发生从低到高的变化, 这也就是常常称之为儿童文学的内在希望和乐观主义。

  在达尔的童话叙事中, 众多成人形象都是扭曲夸张的, 他们大多成为被讽刺和抨击的负面对象, 而达尔总是把孩子塑造成富有勇气、智慧和正义感的形象。在《玛蒂尔达》中, 达尔创造性地把主人公设置成“天才女孩儿”, “天才女孩儿”玛蒂尔达在面对愚蠢低俗的父母和暴虐凶悍的女校长时通过聪明才智和特异功能, 进行绝地反击, 取得成功。她的成功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更改变了懦弱的老师亨尼小姐和整个学校的命运。

  “哈利·波特”系列的成功首先在于哈利·波特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 他延续了人类重复了无数次的英雄历险模式。美国学者约瑟夫·坎贝尔在其着作《千面英雄》中将神话英雄的历险经历概括为:“英雄从日常生活的世界出发, 冒种种危险, 进入一个超自然的神奇领域;在那神奇的领域中, 和各种难以置信的有威力的超自然体相遭遇, 并且取得绝对性的胜利;于是英雄完成了那神秘的冒险, 带着能够为他的同类造福的力量归来。”[5]几乎所有千姿百态的英雄历险故事都能在这段话中找到自己的原型, “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也不例外。哈利·波特不凡的身世、少年经历的苦难, 以及进入魔法世界后经历的重重冒险, 都是典型的英雄成长模式。哈利在每本书的历险中, 基本都遵循着这一模式, 每本书的情节基本上都是围绕着黑暗势力要消灭他的企图展开。在每个故事的开头, 哈利都是在德思礼家处于流放状态, 但不久在魔法的帮助下, 他被拯救, 进入了一个完全是想象的、充满冒险的世界。在这个魔法世界里, 他经历种种冒险, 最终拯救了魔法界甚至整个麻瓜世界。

  然而哈利·波特这个英雄形象又与他的前任英雄们有所不同, 罗琳在自己的小说中进一步转化了这些古英雄的原型。在她所创造的“英雄形象”哈利身上, 没有那些英雄固有的视死如归的大义凛然、超乎常人的勇猛和忍耐。在哈利身上, 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男孩, 他甚至比同龄人还要瘦小, 他更渴望父母的关爱、同龄人的友谊、心仪女孩的青睐、师长的赞赏。在这个失落了英雄的当今时代, 每个人都在日复一日地重复着简单且无趣的生活, 极度地渴望着奇迹的到来。哈利这样一个普通男孩的形象与神话中顶天立地、拯救世界的英雄们相比, 更加接近一个现代社会中的青少年形象。这样的哈利更像是一个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活生生的、触手可及的普通男孩。他的困惑和忧愁也是大多数读者在自身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 于是, 哈利成功地成为了众望所归的人格偶像, 一个打上现代少年深深烙印的英雄形象。“哈利·波特”系列在全球的风靡, 一定程度上标志着英雄崇拜的平民回归, 哈利这个“草根英雄”, 更真实、更饱满也更加深入人心、众望所归。

  三、儿童成长的意蕴

  很多着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一直都和自己的童年有着紧密的联系。他们把自己的童年视作一个超级状态, 并且只要一投入到写作中, 这些作家就可以恢复到自己的童年状态, 站在孩子一边来对抗大人。作为写作者, 他们嘲笑大人, 揭穿他们的做作和失败。这些作家们甚至暗地里都认为, 与成人相比, 孩子更加勇敢、聪明、有趣得多, 成人世界那些荒谬的规则就是用来打破的。

  身为孩子们喜爱的作家, 在对待童年和成长的态度上, 达尔和罗琳当然也不例外。达尔曾经说, 大人如果真想了解孩子, 最好的办法是跪着生活一个星期, 他就会知道小小的孩子生活在人高马大、高高在上的大人的地盘上是一种什么感觉。[6]罗琳告诉美国《时代》杂志的记者:“我真的可以毫不费力地回到我11岁的状态。”两位作家都不约而同地、旗帜鲜明地站在孩子们一边, 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独属于他们的幻想世界。

  达尔八岁时进入圣彼得预备学校学习, 十三岁时就读于英国着名的雷普顿公立学校, 这两所学校粗暴的体罚、严格的管教、不近情理的老师、可怕的校长, 都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曾经说, 自己与其他儿童文学作家的不同之处在于他清楚地记得自己的童年。罗尔德·达尔一向不惜以最可怕的文字来描绘大人外表的丑陋, 他喜欢将大人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视为一场战争, 而且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

  达尔小说的读者一般是小学高年级至初中阶段的青少年。而他作品中的玛蒂尔达形象, 尽管年纪偏小 (只有五岁) , 但从智力和心理上, 以及结尾处玛蒂尔达升入最高年级来看, 她的心理和行为发展阶段与少年阶段很接近, 所以很适合他们阅读, 很容易让读者产生亲近感。小学高年级及以上的儿童, 常常要面临“自我身份和角色之间的迷茫”以及确立“自我同一性”的问题, 他们渴望并努力使自己变成一个独立自主的自我个体。而玛蒂尔达则向每一位迷茫的年轻读者表明:儿童也有独立思考、积极采取行动, 甚至做出让成人吃惊的大事情的能力。

  罗琳则没给儿童一个完美、顺从的角色, 而是把他们描绘得好奇、独立、积极进取, 这符合现实中、成长中儿童的性格特点。尽管罗琳的少年主人公并不完美, 他们还是比大人要聪明勇敢得多。霍格沃兹魔法学校的一些最好的老师虽然和蔼可亲, 知识渊博, 但常常对于周围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甚至有一些性格懦弱、能力不强、虚伪的成人, 在主人公的成长路途上处处设置障碍。

  玛蒂尔达和哈利在故事开篇都身处困顿之中———要么活在成年人的蛮横控制之下, 要么孤苦无依, 受尽周围人的嘲笑。然而, 一次偶然的机会, 命运甚至是神奇的能力把他们推上了漫漫征途, 从此他们的生活出现了转机。最后, 在经历了种种险象环生的冒险考验之后, 他们终于赢得成功, 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确立起自我同一性, 找到自己的价值和位置。当然, 在这一趟旅途中, 他们还发现交流和协作是多么重要, 友谊让旅途不再孤单, 让自己充满力量。正是在体验过这样紧张、兴奋的历险和成功的快意之后, 儿童读者原先焦灼迷茫的情绪才得到缓解, 对自我价值的认同和对外部世界的看法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达尔和罗琳都赋予了他们作品的主人公真正的勇气和智慧。通过这些故事, 他们向小读者们传达了这样的信息:无法预料的困境是完满人生的一部分, 既然这种困境是不可避免的, 那么如果我们不去逃避这种困境, 而是勇敢地迎头而上, 最终一定能够克服重重困难, 享受幸福而充实的人生。

  在传统经典儿童文学作品中, 世界往往是简单而永恒的, 善良、和平和美丽永远胜利。而达尔和罗琳的幻想世界则复杂、含混、变幻莫测, 这更接近于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 好人和坏人不会非常分明。儿童文学到底要不要表现苦难、邪恶和残酷, 这在传统经典儿童小说中似乎是一个无可辩驳的问题, 然而在现代儿童观和现代儿童小说中, 残酷和丑陋也时常呈现在儿童面前。童年不再是一个完全被隔绝的、绝对安全与快乐的时间段, 家庭也不再是温馨的避风港———儿童文学的视域被大大地拓宽了。是的, 真实的生活总是充满了预想不到的磨难, 挣扎和反抗在所难免。书里书外, 儿童文学世界和现实生活中, 儿童总是要战胜各种困难以后才能够真正长大。在一个孩子成长之前, 或者说在他的成长过程中, 现代儿童文学作家通过建构一个不同于传统儿童文学作品的世界, 把真实社会的一隅展现给孩子们, 适时和他们讨论一些残酷的事情, 让他们也了解到邪恶被正义制服之前的样子。

  一流的儿童文学作品总可以挖掘出新的东西来, 《玛蒂尔达》和《哈利·波特》也不例外。无论是从人物形象、故事模式、儿童成长的意蕴, 还是其他角度来比较分析作品, 我们都可以洞悉世界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相似点。它们是天上的星, 是作家手里提着的灯, 是孩子眼里的光, 为这个世界再次带来希望。

  参考文献

  [1] (美) 卢里.永远的男孩女孩:从灰姑娘到哈利·波特[M].晏向阳, 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8:1.
  [2] (英) 达尔.玛蒂尔达[M].任溶溶, 译.济南:明天出版社, 2004:83-84.
  [3] (英) J.K.罗琳.哈利·波特[M].苏农, 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181, 11.
  [4] 李洁非.小说学引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5:7.
  [5] (美) 坎贝尔·约瑟夫:千面英雄[M].张承谟, 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0:24-27.
  [6]陈赛.关于人生, 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来自童书[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7:51.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原文出处:鲁晴.《玛蒂尔达》与《哈利·波特》之比较研究[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03):124-128.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