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1965 年新加坡独立建国以来,已经从一个资源贫乏、贫穷落后、冲突不断的小小岛国发展成为一个经济发达、社会稳定、生活富裕的花园式城市国家,这与其具有自身鲜明特点的学校道德教育密不可分。新加坡在发展现代经济的同时,十分重视开展学校道德教育,通过不断更新和完善学校德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和环境,比较顺利地解决了不同民族价值观的融合以及与工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有效地建立起全社会不同族群共同认可的“国家价值观”
和社会道德规范体系[1]。事实证明,新加坡的学校德育在提高个人道德素质、社会道德水平以及弘扬民族精神、抵御国外不良文化等方面都是富有成效的,新加坡学校德育成功的经验对我国高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本文拟重点探讨新加坡学校道德教育体系,以便发挥其对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的积极作用。
一、新加坡学校道德教育的主要目标
新加坡学校德育的主要目标是随着国家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更新和丰富的,虽然在新加坡不同发展时期其学校道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不断变化的,但其培养国家意识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根本目标却是始终贯穿其中。殖民地时期的新加坡由于英国政府实行放任自流、分而治之的殖民政策,导致当时新加坡的学校教育制度没有统一系统而各自为政,英文学校、马来文学校、华文学校和泰米尔文学校四种不同类型教育制度之间存在十分严重的隔阂,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在道德观念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性[2]。独立后的新加坡面临着宗派林立、种族矛盾等社会潜在问题,为统一国民意识,新加坡政府注重向民众树立“我是新加坡人”的国家民族意识。在 20 世纪 60 年代其德育目标在于使国民逐渐形成新加坡国家认同和归属感,进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推进新加坡经济的快速发展。到70 年代,随着新加坡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西方文化的大量传播,导致年轻人的道德价值观日益“西化”。针对这种新情况,新加坡重新制定学校道德教育计划,推行全面的伦理道德训练,重点培养学生形成具有国家民族意识和正确的价值观。到了 80 年代中后期,由于新加坡经济发展停滞,导致很多本国优秀人才不断移民国外,新加坡外长拉贾拉南指出: “国家意识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而只有在国家发展陷入危机时,有条件移民国外却选择坚定留下来与全体新加坡国民共沉浮、共发展的人,才可以称的上真正的新加坡人”[3]。从 1988 年开始新加坡每年通过开展“国家意识周”主题教育活动,以达到凝聚全体国民的国家民族意识。1991 年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讨论,确立了五大共同价值观概念并以国会的名义公布《共同价值观白皮书》[4]。
新加坡学校德育的主要目标是: 通过各种科学合理的学校道德教育,培养造就忠诚正直老实的公民,使新加坡青年一代在个人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国家民族意识方面形成不同于其他西方国家和亚洲国家的有新加坡特色的道德观念。
二、新加坡学校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新加坡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在发展过程中结合实际不断与时俱进,紧跟时代进行不断调整完善,表现出非常强的时代感和适应性。新加坡独立之初在全国各类学校颁发统一的道德教育与公民训练大纲,目的在于维护国家利益,树立公民良好的道德观念,冲淡民族观念进而强化国家意识。
到 20 世纪 70 年代,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新加坡政府把地理、历史和公民课结合为《生活教育》课程,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国家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沿革,并理解国家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公民的义务和责任[5]。到 20 世界 80 年代初,新加坡政府为了抵御西方不良文化的入侵,编写了《儒家伦理》并且在学校德育教学中普遍应用。到 20 世纪 90年代初,为避免种族冲突和宗教冲突,《儒家伦理》课程被体现“共同价值观”新的学校道德教育教材《公民与道德》和《好公民》代替,继续加强学校道德教育以帮助新加坡政府培养出具有优秀社会道德意识的合格公民以及建立一个团结的具有凝聚力的国家。
三、新加坡学校道德教育的主要方法
( 一) 学校开设专门德育课程
新加坡道德教育课程直接承担着向学生灌输新加坡价值理念、公民行为规范、社会道德知识、提高青少年整体道德水平的重要任务,是新加坡学校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从新加坡独立以来,学校德育课程虽然内容和名称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侧重点不同,但长期以来都是新加坡不同阶段学生的必修课。新加坡政府针对学校德育课程颁布了非常详细的道德教育大纲,从小学到大学,学校德育课程遵守循序渐进原则,涉及多个不同的学科,即使是相同的道德教育主题,也会根据在校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德育的内容也有所区别但都会坚持相互衔接。不同阶段的学校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均不同: 一二年级开设的道德教育课程为《生活和成长》,主要注重于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个人价值观,偏向于使学生初步养好良好的行为习惯。
而三四年级开设的道德教育课程为《新公民学》,重点在于向学生传授社会意识和公民意识,偏向于培养青少年形成社会责任感。新加坡道德教育课程实行的由浅入深的教育遵循了教育活动和教育对象的内在规律,体现了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合理性和科学性。同时,为提高学校德育课教学质量,新加坡教育主管部门明确要求每个学校都要配备专门的道德教育研究室,并且要求校长要兼任德育教研室主任,要挑选优秀的教师担任德育课教师,而且德育课程分数按照一定的比例计入升学的总成绩中。
( 二) 于各科教学之中渗透道德教育
在新加坡大多数学校并没有实施强制灌输的德育方式,而且利用学科课堂教学进行渗透式德育方法,于各科教学之中渗透道德教育已经成为新加坡学校开展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新加坡学校的各科教学不仅帮助学生学习将来从事专业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外,还发挥着塑造学生与学科相关的道德伦理价值观的重要功能。比如,新加坡语文教材就集中反映出新加坡各民族的风俗、音乐、礼仪、戏曲等历史文化和孝亲、睦邻、公德心、礼让等传统价值观。此外历史、政治、地理、语言、宗教知识等科目也都规定了相应的德育目标。因此,新加坡学校将德育内容有机融合进整个课程教学体系和教育活动中,注重寓道德教育于各科教学,开展学校道德教育,是其公民道德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
( 三)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
为了更有效地提高国民道德教育的水平,新加坡除开设专门的德育课程外,还非常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富有实践性的课外活动如升降国旗仪式、文体活动、清洁活动、文明礼貌月活动、植树活动等等。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种不同形式的课外活动,有利于学生将德育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实践有效结合起来,从而最终实现知行合一。以及鼓励学生参与规范的社区服务活动如好朋友计划、福利收养和儿童组织服务、春节慰问活动和慈善乐捐活动等可以使学生增加对社会和国家的了解,有效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是新加坡进行德育教学的有益补充也是开展德育的重要途径。
四、新加坡学校道德教育的主要环境
任何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都需要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社会环境亦对人发挥着重要的教育作用,是影响人的思想感情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学校道德教育环境主要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视社会环境的德育作用,在日常中重视将学校德育和家庭教育、社会环境有机结合,使家庭、学校和社会机构在学校道德教育中形成一个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立体德育网络。新加坡政府认识到家庭是社会最为活跃的单位,其稳定与否将会直接关系着整个国家稳定的程度,因此“共同价值观”明确以“家庭为根”的指导思想,格外重视家庭对青少年品德形成的重要影响作用,强调学校教育应与家庭教育建立良好的协调合作发展关系[6]。为了维系新加坡家庭结构的完整,政府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和政策维护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使家庭这个社会基础单位的稳定成为国家社会稳定和民族文明的重要基石,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而学校的道德教育需要社会大环境提供相应的支持和保障,因此,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视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以便有利于学校的道德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所弘扬的道德观念有机结合三位一体、相得益彰。政府在社会上推行与学校道德教育内容、目标相对应的社会奖惩标准,从而使恶行者受罚、善行者得益。并且严格规范各种传播传媒和新闻机构,要求和规范媒介在社会舆论引导方面发挥出更为积极的作用,从而在全社会中共同营造一个文明的社会道德氛围,为青少年自觉守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德育支撑环境。由于较好地实现了学校德育建设、家庭道德教育、社会道德环境三者的有机结合,从而为学校道德教育提供了良性的外部社会环境,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学校德育教育质量。
五、新加坡学校道德教育对我国高校德育的启示
( 一) 强化政府行为,突出高校德育重要地位
德育对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具有重要作用,是开展其他教育的基础。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讲: “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同样深受儒家传统文化影响的新加坡和中国都非常重视德育工作,但相比之下,深受市场经济机制和应试教育体制影响导致我国对高校道德教育的重视更多只是停留于文件和口号上。目前,高校教育中基本上是重智轻德的状况。如何确保高校德育在大学各项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我们应该借鉴新加坡强化政府行为确保德育首要地位的经验。国家教育部和相关高校对大学生德育的重视不能仅仅停留于文件号码上,而是应该切实以强有力的措施推动其实现。可以编制全国性统一的道德教育目标和大纲体系,从而强化大纲指纳作用; 应该通过强制性行政手段以确保德育课时数、学校德育教师配置、高校德育经费得到有效保证; 要求高校设置专家咨询机构,帮助高校开展相应的德育理论研究和规范; 以政府手段推动校内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改变高校德育的应试考核形式,从而保证高校德育可以落实到实处,以便使其在中国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更为重要的积极作用。
( 二) 加强德育实践,构筑立体道德教育网络
陶行知提倡“社会即学校”,强调学校德育必须与社会生活息息相通,反对将学生关在学校这个笼子里死读书。
而目前我国大多高校德育工作主要通过“两课”开展,导致学校传统德育理论严重脱离于社会实践,这种高校德育模式没有办法使大学生顺利形成符合社会需求的道德标准。
而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视社会环境的德育作用,在日常中重视将学校德育和家庭教育、社会环境有机结成,使家庭、学校和社会机构在学校道德教育中形成一个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立体德育网络。由于较好地实现了学校德育建设、家庭道德教育、社会道德环境三者的有机结合,从而为学校道德教育提供了良性的外部社会环境,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学校德育教育质量。因此我们应该重视社会实践在高校德育中的重要作用,利用我国丰富的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及现实生活中感人肺腑的德育素材去陶冶当代大学生的情操,培养其形成良好的行为。而且也要将社会、家庭和大众媒介有机整合起来,协调发展,共同构策立体道德教育网络,产生德育渠道的综合化学效应,使多种德育渠道良性运行进而形成教育合力,从而保证大学生德育目标的实现。
( 三) 加强民族团结,坚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独立后的新加坡面临着宗派林立、种族矛盾等社会潜在问题,为统一国民意识新加坡政府注重向民众树立“我是新加坡人”的国家民族意识。在 20 世纪 60 年代其德育目标在于使国民逐渐形成新加坡国家认同和归属感,进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推进新加坡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我国和新加坡同为多民族国家,我们在开展高校德育时应该坚持多元文化和多民族的现实国情,不能以硬性统一的德育标准而是应以各个民族更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另一方面,新加坡政府认识到爱国主义可以振奋民族士气、鼓舞人民团结奋斗和激发民族自豪感,总是自始至终都不遗余力地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重视和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这就要求高校必须把这一重要任务始终贯穿于高校德育的各个环节,以各种实践活动为载体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高校应该利用正面教育以及借助各种社会活动使当代大学生切身领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深刻内涵,认识到只有国家的蓬勃发展才会给全体人民带来幸福安康的生活,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促使当代大学自觉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刘宏伟,孙艳艳. 新加坡德育经验对我国的启示[J]. 教育科学,2001,( 1) :60 ~63.
[2]龚昊. 新加坡学校德育模式研究[D]. 上海: 华东师范大
[3]张凤霞. 多元文化视域下新加坡学校德育的现状及其启示[J]. 德州学院学报,2011,( 7) :20 ~23.
[4]毛雪华. 多元文化视域下新加坡德育实效性思考及其借鉴[J].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 5) : 87 ~88.
[5]卢书欣. 新加坡德育对我国校园德育工作的启示[J].现代教育论丛,2009,( 5) :34 ~36.
[6]郑文姬. 新加坡“德法兼施”德育特色对高校德育的启示[J].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 2) :107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