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政治制度与体系中,“坚持全国一盘棋”,对各方面积极性进行调动,集中力量共同开展相关工作是制度和体系的显着优势。目前我国企业主要以“省级统筹、中央调剂”的保险管理体制为主,然而这种方式无法应对人口结构和地方征缴积极性低的问题,造成政府面临区域经办与征收机构管理机制差异显着、人口老龄化与就业新态势的多重挑战等困境。所以,探究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推进问题,是促进养老保险制度有效运行的合理途径。文章主要概述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概念,对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推进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最后提出革新全国统筹基本养老保险经办管理机制、健全企业内部基本养老保险的运行制度、全面推行与实施企业职工延迟退休制度等策略。
关键词: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作者简介:郑晓珍(1985—),女,山东潍坊人,经济师,硕士,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险管理研究。;
21世纪初期,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并且老龄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在未来几年,率先响应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独生子女也将迈进中龄阶段,与此同时,其将面临较大的育儿及养老压力,我国养老服务与配套设施建设亦将受到严峻挑战。现阶段,国内企业养老保险总体上体现出较好趋势,但不同区域企业负担差异相对明显,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因为国内各区域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抚养比与基金结余的差异,使得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推进进度较为缓慢,整体统筹水平也相对较低。所以,探讨目前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推进面临的困境与解决策略,是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关键所在。
一、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推进面临的困境
(一)区域经办与征收机构管理机制差异显着
首先,经办管理体制的差异性比较大。就业务流程和标准角度来看,虽然人社部具备统一的政策和制度,然而相关地区在经办期间对制度的执行标准有较大差异,也未能统一业务流程。在对省份实施分级管理中,通常根据属地原则开展基金管理工作,但是因为各个地方未能统一经办业务流程和标准,所以难以达到有效对接,对省级统筹的推进产生较大影响。其次,统筹层次和政策存在较大的差异。每一个地方的企业养老保险统筹状况有着较大的差异,只有吉林、陕西实现了省级统筹,与此同时,各个地方在执行制度过程中对相关政策的解读和理解也存在不一致性,从而对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续接产生不利影响。最后,在养老保险经办信息系统方面,全国的差异性比较大。目前全国只有一些省份构建了全省统一的信息系统,合理开展社会保险经办工作,其他省份主要分险种创设经办信息系统,也有的地区构建分统筹区建设信息系统。不管是哪一种的创设都对强化社会保险经办业务的完整性产生不利影响,也对构建风险防控体系产生不利影响。比如,在对中央养老金调整待遇政策进行执行的过程中,构建全省统一的系统的省份,能够制定统一的政策,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相关待遇参数的调整,也可以按时足额发放养老金。而分统筹区需要制定符合地区的调整待遇政策,然后通过系统进行调整,这种情况下需要耗费较长时间[1]。
(二)人口老龄化与就业新态势的多重挑战
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推进中,正面临人口老龄化与就业新态势的多重挑战。一方面,就人口老龄化角度而言,在人口老龄化形势下,直接导致缴费人数骤减,享受待遇的人数却不断增加,这也代表着养老保险的收入减少,支出不断增大。目前国家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中,本身就存在所谓的视同缴费年限。而且在目前的资讯中也可以得出,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还会不断加深,从而导致“保发放”的难度不断增加,如果未能有效缓解这方面的问题,就无法促进全国统筹工作开展,影响实际工作效果。另一方面,在数字经济发展下,就业市场呈现新的发展态势。而且劳动关系越来越灵活,工作内容越来越多样化。在新就业形势下,一些职工并不在企业参保缴费,只是通过个体的身份参与到养老保险的行列中进行全额自行缴费,法律法规强制企业进行参保,但是个人属于自愿参保。因为个体缴费率比较高,因此个体缴费的积极性和意愿较低,同时,现代年轻人大多是“及时享乐”主义,只有小部分的年轻人,或者其父母愿意支出不小的费用进行企业基本养老保险个体缴费,从而导致基金收入不断减少,扩面征缴面临严峻挑战[2]。
二、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推进的有效对策
(一)革新全国统筹基本养老保险经办管理机制
第一,统一社会保险经办组织机构管理机制。为有效推动企业内部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全国统筹发展,要在国务院层面构建类似国家医疗保障局具备国家权威性的保障执行机构。同时还要明确国内各级保险经办组织机构的基本属性,对这些机构名称、规格以及职能进行统一规定。在机构设置和改革进程中,全面考虑机构业务同质性和整体性,不仅要兼顾各类险种经办的合并,还要考虑各类险种中不同参保人群经办的合并。参考国家医疗保障局建设的经验,构建国家级社会保险局与社会保障总局,全面厘清全国统筹基本养老保险管理机制与社会保障管理机制。新时代,社会公共服务诉求整体表现出自上而下的增长态势,社区文化与街头官僚文化迅速增长和蔓延,亟待构建中央决策与属地服务充分对接的网格化公共管理及公共服务机制。以大数据技术为依托精简决策机构,加强兼顾管理和服务价值的执行机构,是我国服务型政府和官僚政府的显着差别。无论是国家级社会保险局还是各省市保险局,均要贯彻落实社会保险相关法律与政策规定,积极构建全国统一化的基本养老金服务平台,促进养老金关键数据的集中管理,落实各项数据与大数据信息内容的共享与运用。一方面,以参保人员实际情况为导向,基于智能化与信息化制定改革方案,构建健全的信息化系统,充分尊重各机构资源整合,全面分析且合并同类项、精简流程与落实线上线下交互,真正建设完善的公共服务平台,为受众群体供给一站式服务,充分适应人员流动及灵活就业的个性化需求,便于参保登记、数据信息查询以及领取养老金。另一方面,立足于国家治理视角与高度执行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变革计划,依托中央指令调度,各省市经办机构要落实垂直管理,根据全国统筹变革计划,立足于全省高度科学指导区域经办机构实施公共服务管理。推进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全国统筹要强化组织、不断健全社会层面养老保险指标体系构建与服务规范化构建,精准评估内部与外部风险,同时,组织开展社会保险局稽核内控及风险管理。积极开展全国范围内养老保险与其三支柱养老金数据统计工作,促进养老保险基金监测预警机制完善构建,全面深化养老保险精算工作,并定期公布精算报告。科学管理集中于中央层面的养老保险经营资金与职业养老金。
第二,促进税务全责征收制贯彻落实。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社会保险费有着一定税务性能,为税务征收保险税费提供全新思路。基于国家具体社会实践而言,由税务机关负责征收社会保险费已成为大势所趋。就征缴机构来说,税务机关在负责征收工作以后,其可以学习借鉴纳税申报模式,对标构建自行申报缴费信息化系统,便于企业与个体在缴纳税费的同时,为税务系统进行数据统计与申报提供便捷,以此作为税费征缴依据加以分析和研判。若在申报与缴纳保险费中产生一定问题,则可以向申报主体进行追责。在该层面,社会保险费用主要由税务机关代收,从而能够让各部门之间的职责所在更加细化,为人民群众主动进行社会保险费用的缴纳提供方便,强化办事效果。同时,税务机关负责权责征收社会保险费用,使本地社会保险机构的增收压力得到缓解,从而能够将更多精力和时间放在运维管理社会保险费方面,提高实际管理效果。
第三,社会保险费征缴之间的竞争是否科学、规范会决定费用征缴质量,并且也会与社会保险资金筹集有着密切关系,对人民群众对于服务型政府的信任感产生较大影响。目前税务机关可以加强科学技术的应用,特别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并对“税费一体化”模式进行有效探索,持续强化费用征缴的权威性,进而达到提升征缴工作效率的目标。在社会保险费用的征收中,税务应该全面负责,在具体工作中可以将征缴成本适当降低,强化征缴率,拓展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促使人民群众可以针对性掌握地社会保险实际情况。在实践中,需要明确划分征缴双方责任,为社会保险资金账户安全提供良好保障,创造基本养老保险可以按时足额发放的有利条件。总而言之,从国家实际发展情况而言,通过税务机构开展社会保险费用的征缴工作是有效趋势,有利于对实际工作中的各种复杂局面进行调整,推动工作稳定有效发展,提升工作的科学合理和有序规范效果,让社会保险部门巨大的工作压力得到缓解,强化社会保险费用的覆盖情况,进一步推进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工作顺利开展[3]。
(二)健全企业内部基本养老保险的运行制度
第一,在实际工作中,建议构建全国统一的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预算管理制度,其中包含转制成本预算、近期支付预算等。一方面,在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进行全国统筹以后,国家需要承担的费用率为3%,主要结合预算等方式筹集,进而对“中人”视同缴费的转制成本进行补偿。另一方面,地区政府需要结合上个年度在本辖区范围内进行养老间领取的人头,对企业基本养老保险人头费进行缴纳,通过这种方式来激励地区政府落实相关工作,对辖区居民的养老金领取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其中包含审查申请资格等。
第二,构建三方共同承担的筹资机制。比如,国家、用人单位、职工个人,然后将企业费率适当降低,并强化个人费率,一起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诸多挑战。总而言之,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工作在开展中,需要健全企业内部基本养老保险的运行制度,同时,企业需要上升预算管理的主体,将其上升到中央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结合经办体系提取的参数,还有通过数据公开形式制定的预算方案,明确各级政府的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预算总额。在执行养老保险基金收支预算总额中,应该严格结合预算方案进行执行,地区政府可以自己筹集资金弥补地区没有完成基金征缴收入预算的收支缺口,也可以对违规支出增加的收支缺口进行弥补。从而运用比较健全的预算、缴费还有筹集制度,定位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职责以及工作内容。
第三,加强养老基金缺口的共同分担机制,以及筹资渠道。比如,构建政府、企业以及职工个人共同分担机制。各级政府结合相应的比例对基金收支缺口进行分担,在资金筹集中,可以运用划转本级政府国有资产等渠道进行筹集,在加强精算的前提下,结合未来基金缺口情况,对企业和职工的费率进行调节。在健全养老保险运行制度中,鉴于目前分散化的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已经对相关业务的发展产生严重制约,对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实现产生不利影响,亟须国家尽快构建全国统一的信息系统,尤其是社会保险基本业务信息系统的建立,在全国社会保险基本业务信息系统中,纳入基金的财务管理、个人账户的管理等与其相关的基本业务。现如今全国统一的信息系统需要包含社保业务受理的前置系统、核心业务集中、控制系统等。从而运用比较统一的信息系统,快速实现相关业务的有效统一,让相关数据集中在中央,提高具体工作监督和管理水平。在国家层面的信息系统建设中,可以采用有序的步骤来完成,比如政策梳理及说明、业务流程标准化等。在实际工作中,梳理全国的保险制度和政策,统一说明和规定相关执行措施。然后立足于这方面的基础,构建社会保险经办事项清单,加强统一标准和规范的制定。进而在全国范围内达到统一化开展相关工作的目的,让业务流程更为标准化。在工作中,也可以先规范数据,然后在此基础上采用系统统一管理全国经办业务的方式,立足中央层面创建数据共享规则,促进相关部门的数据共享,比如公安、民政、税务等[4]。
(三)全面推行与实施企业职工延迟退休制度
第一,在全国统筹推进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的工作中,可以让退休年龄逐步延长。在国家2021年的全国两会中,从多方面讨论了运用多种方式延长退休年龄的问题,而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对弹性退休的探讨也在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中不断发展起来,将这方面的工作落实也是早晚之事。今年便是人社部推进表中加强延迟退休实施的有效窗口。在延迟改革的最新规定中,国家提出小步慢走、弹性实施以及强化激励的观念。在实施延迟退休以后,能够以最大化减少社会震动为基调,通过统一规定和自愿选择充分融合的形式,开展小幅度的调整工作。对于每一个公民而言,延迟退休都是焦点问题,也是我国现阶段比较关心的主要政策之一。在目前社会发展中,老龄化脚步不断加快,结合多元化的方式延迟退休,可以将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供养不足等问题解决好。在全国统筹推进工作开展中,需要全面推行与实施企业职工延迟退休制度,在延迟退休推行工作开展中,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出发。一是让女性职工退休年龄有所提高,由以往的50岁提高到55岁,女性公务员由55岁的退休年龄上升到60岁,在延迟退休推行中,应当区别男女的年龄。二是结合国家政策,从2025年开始,循序渐进地促进弹性工作模式的实施,加强弹性退休年龄的实施,并且在年龄达到65岁为止,才可以全额领取养老金。
第二,在职工延迟退休制度的优化中,可以革新筹资机制。目前在全国统筹工作开展中,需要由国家、用人单位、个人一起缴费,构建人口老龄化风险共同分担的筹资机制。建议根据现行计发政策,构建三方缴纳机制,让记账方式得到改变,构建有着激励性的筹资机制[5]。
三、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养老保险制度的全国统筹一致,可以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促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质量发展。目前在全国统筹推进的过程中,需要有效征集意见及建议,加强完成可行性的分析,制定相关政策,为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推进工作的合理开展提供保障,并且还需要加强全国统筹办法的统一制定,提高实际工作发展效果。
参考文献
[1] 邱志刚,等.企业养老保险缴费率、缴费基数与就业效应[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22,42(5):95-111.
[2] 陈汝军,杨海波.江苏推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的探索与思考[N].中国劳动保障报,2021-12-14(3).
[3]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过渡性养老金计发办法等事项的通知[J].广东省人民政府公报,2021(29):3-6.
[4] 王颖,孔丽惠.浅析“减、免、缓”社保优惠政策对承德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的影响及对策[J].今日财富,2021(18):232-234.
[5]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完善全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的实施意见[J].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2019(20):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