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无论是影视表演还是戏剧表演,都能给人提供新颖的感受,让观众充分体会表演艺术的魅力。本文系统介绍了影视表演和戏剧表演的特点,剖析了影视表演和戏剧表演在人物选择、行为三要素上的内在联系,也讨论了二者在场景表现、舞台感、技术要素以及观赏形式等方面的区别。
关键词:影视表演;戏剧表演;差异;
一、影视表演和戏剧表演概述
(一)影视表演
从发展历程来看,影视演出的出现要晚于戏剧演出,不过,二者都是表演艺术,影视演出继承了戏剧演出的许多方法和理论。影视演员是通过荧屏进行形象展示,演员可以塑造影视作品涉及的各个人物,同时,根据情节的发展诠释人物的命运,是一个崭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影视演员的基本特征就是能够表现大银幕的人物形象,其表演具有较强的镜头感,可以全面表现人物性格,让观众从不同的角度看待演员所饰演的人物。
(二)戏剧表演
戏剧表演指以戏曲、歌剧、话剧为内容,通过综合运用各种艺术形式达成表演目的的艺术形式。通常情况下,戏剧表演出现在一定的舞台环境之中,以表现戏剧作品的基本情节及人物特点。专业的戏剧演出要求戏剧表演者掌握相应的剧场演出技巧,具备相应的心理素质。从踏上舞台的那一刻起,表演者就必须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角色的演绎之中,而且,不管难度多大,都不能终止演出,戏剧表演的全部流程都是一气呵成的。剧场演出的基本特性表现为,观众可以透过表演者的声音或动态来确定人物的心理特征,并与剧中的人物对号入座。
二、影视表演和戏剧表演的内在联系
(一)角色准备和分析阶段一致
当演员收到剧本的时候,首先要对剧本进行再创作,无论是电影演员还是戏剧演员,都要运用平时积累的生活素材对剧本进行再创作,只有经过了再创作的表演才可以体现生活化的人物特点,塑造更为丰满的形象。在这个过程中,戏剧演员或者电影演员必须分析剧本,二者分析剧本的目的也基本一致,即获得对剧本内容和剧中人物的真切认知,以便在表演过程中利用自身的再创作揭示戏剧或者电影所蕴含的思想。同时,在全面认知角色的基础上,认知演员与角色之间的差异,并利用演员自身的生活经历和表演技巧,努力缩小演员与角色之间的差异。不管是影视演员还是戏剧演员,在表演的时候都必须运用自己的表演技能,要想有好的作品,演员必须从自身的实际状况入手,以自身的体验为基础进行表演。
(二)行动三要素的统一性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指出,在某种意义上,演戏就是演员行为的表演。由此可见,无论是戏剧演出还是影视表演,演员的行为都是核心。透过演员的行为组合,我们可以判断一位演员的艺术功底,及其保持表演心态、表演语言和表演动作统一协调的能力。每位人物的喜怒哀乐都不同,即使是同一人物,身处不同的环境和情境中,其情感变化也会不同,因此,对行动三要素作出科学合理的组织是所有影视演员和戏剧演员必须掌握的技巧,单调的行为线会导致演出过程枯燥乏味,没有感情色彩。
三、影视表演和戏剧表演的特点
(一)影视表演的特点
首先,非独立性技术的介入使影视艺术产生了非独立性,这是其第一个特点。当代戏剧最主要的构成元素是演员、脚本、时间、地点和声响、照明、服饰、道具等,如同波兰话剧革新家耶日·戈洛托夫斯基所说:抛弃一切手段,只要有观众和演员这组关系存在,戏剧就存在。可见戏剧有极大的独立性,而影视表演就没有这种独立性。影视表演中,演员在摄像机前表演,导演透过镜头的拍摄记录演员表演的影像,再把不同时间背景下的不同镜头通过剪辑拼接在一起。表演者在摄像机的镜头前进行的表演只是导演所掌握的原始素材,从这一点来说,电影是各种镜头的组接、各个空间场景的变换和不同的拍摄技法综合而成的,没有这些元素的综合就没有电影,所以,电影无法脱离电影技术而单独存在,这即“非独立性”。这是相对一般表演的特点而言的,这大大削弱了其表演的“三位一体”特性。
其次,相对于传统舞台演出来说,影视演出更有生活实感。戏剧也崇尚生活实感,不过,影视更崇尚现实生活,更有生活实感。匈牙利电影美学家巴拉兹说,影视艺术是一个“微相”的艺术形式,是在显微镜之下的表演,导演利用摄像机取景,然后将其放大几倍、几十倍或数百倍,然后再展示在大银幕上。即使是表演者很微小的动作和眼神变化,观众也能看得一清二楚,所以,它是一种“微相”的表演。如此来看,电影演出比戏剧舞台上的演出更注重生活化和生活中的真实感。对生活实感的极致追求,就造成另一种现象,即非职业演员的问题。一场优秀的、完整的舞台表演是不能有非职业演员的,但在影视剧中,这种情况就可以存在。导演可以借用非职业演员的形象、气质或某种生活技能完成角色的创作。导演可以起用一个不会演戏的人,通过镜头的组接技巧使观众在影片放映时看不出其非专业性。
(二)戏剧的特点
第一,剧本必须遵循空间与时间高度集中的规律。戏剧演出受舞台条件限制和演出时间限制,所以,剧本不可过长,角色不可太多,场面变换也不可太多,剧本情节发展必须高度集中。剧本的分幕、分场就是其集中度的表现。“一幕”指情节发展中的某个大片段,“一场”指大的片段中空间结构的变化,或时间的间隔。在艺术结构上,戏剧文学作品与话剧、戏曲比较,在创作时间与空间等方面都更加自由,它可以不受时间与空间的约束,先突出重点事件,并将次要的事件推至幕后。
第二,戏剧要有集中的、尖锐的对立问题。戏剧是反映现实生活中的对立问题的艺术,是通过展示对立问题来发展剧情和刻画角色的,同时,戏剧要把对立问题作为剧情发展的主要线索。所以,没有问题就没有戏剧。所有文学作品都要体现社会中的矛盾冲突,戏剧作品要体现得更集中、更明显。古今中外所有杰出的戏剧文学作品都集中地体现了社会中的问题。剧本对立是指社会冲突的表现方式,这种冲突有必然的发展变动过程,这种过程形成了戏剧的情节结构。通常来讲,戏剧的情节结构可包括开始、进展、高潮和结尾四大部分。开始部分起着说明角色关系和提示观众对立冲突即将产生的功能。开端“开”得好,就可以逐渐引出问题,牢牢地抓住观众。发展则是指对立冲突向前发展。戏剧发展常常是波澜起伏的,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持续地激起新冲突,逐渐将对立冲突推向顶峰。高潮指矛盾冲突发展到高潮,并发生剧烈变化的状态,使人物性格及剧本的中心思想得到完整呈现。结尾既是剧情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对立的社会矛盾的解答。有的多幕戏在第一幕前面有序幕,结尾后面有尾声。序幕用于说明历史背景、角色来历以及情节发展的原因,尾声往往和序幕相呼应,对剧本的思想内涵作提示,引发人们的思考。
第三,戏剧文学作品通过角色本身的话语和行为来表达其特点。戏剧演出的核心固然是舞台,而处于舞台核心的则是角色的话语表现。塑造戏剧人物形象的基本方式就是通过人物的话语和行为,“戏中角色之被创作出来,不过是借助他们的台词,即单纯的口语,而并非叙事的话语”(高尔基语)。在戏剧文学作品中,情节的展开,对人物形象的提示,作者对角色和事件的判断与表达,通常通过角色说话的方式来实现。所以,戏剧文学话语的基本特征一是有高度的个性特点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二是准确、含蓄,易于调动人的联想,三是语句鲜明生动,朗朗上口,清亮入耳。
四、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的差异
(一)影视表演强调镜头性,话剧表演强调舞台感
从艺术概念上来看,影视表演和戏剧表演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影视表演崇尚真实性,通过完美的视觉效果突出情节的发展;而戏剧表演则比较崇尚表演者内在的情感波动及其表现,演员在现场表演的时候能够与台下的观众形成心灵的共振。戏剧表演的重点在于塑造人物形象,人物形象随着事件的发展而变化。但是,戏剧与影视塑造角色的媒介不同,所以,表演者在戏剧与影视剧中演绎角色的方式就不同。从剧本来看,即使是同样的剧本,影视表演和戏剧表演对演员的要求也有所不同。电影表演要求演员在诠释人物性格的时候必须加入一定的情境,把人物作为情境的一部分;话剧表演者则处于规定情境之中,其表演要时时与规定情境进行良性交流。
(二)影视表演融入了科技元素
影视表演比较强调场景的真实,戏剧表演则重视心灵的真实。从艺术形式上来看,电影表演侧重于写实,而戏剧表演则强调写意,所以,二者在演员的表演手段的运用方面有所不同。影视表演的演员只能间接与观众交流,观众在银幕上看到的往往是拍摄得比较协调的画面,并且,这些画面经过了美术处理及加工,故事内容也经过了修改,而气候、工艺等方面的因素也会对影片的制作过程产生很大影响。总的来说,由于影视拍摄并不是完全根据剧本所讲述的时间和地点进行的,而且受资金、拍摄时间、拍摄设备等因素的影响,影视剧拍摄往往存在断断续续的情况,不像一般戏剧演出那样一气呵成,所以,它要求演员较好地刻画人物情感。而戏剧表演的场地一般都处在室内空间,即使是雷电、大雨等不良天气也对戏剧演出没有影响。例如,影视中有一个面对朝阳的场戏,对于这组镜头,编导和摄影师必须挑选一个双方都认可的天气条件才能拍摄,这就会直接影响演员的镜头表现,演员或许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录制黑夜部分的相关内容,这就造成了演员情感表现的连续性不够,而戏剧表演则没有此类问题。
五、结语
总之,无论是影视表演还是戏剧表演,都是一门表演艺术,二者具有一定的共同点。不过,二者分属不同的学科,这导致它们在艺术特点上呈现出不同特征。在表演的过程中,影视演员和戏剧演员都必须遵循相应的方法和原理,发挥各自的优势,呈现最好的作品。
参考文献
[1]刘浪.简析影视表演和戏剧表演的内在联系及差异[J].戏剧之家,2018,(32):95.
[2]宋爽,杨欢.戏剧影视表演的艺术特点分析[J].明日风尚,2021,(24):34-36.
[3]潘霞.表演艺术中的节奏与速度处理[J].中国文艺家,2019,(10):44.
[4]刘金,付嘉欣.中国戏剧影视表演教材理论体系研究(2000-2020年)[J].电影评介,2021.(04):6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