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表演论文

童话剧舞台表演中如何塑造反派形象

来源:戏剧之家 作者:姜振华
发布于:2020-09-18 共3740字

  摘    要: 童话剧是当代较为流行的一种艺术形式,其具有一定的教育性,因此也常作为教育素材出现。在优秀的童话剧中,既要有伸张正义的正面角色存在,又要有反面角色推动故事结构的完整。本文就童话剧表演中反面角色的形象塑造这一主题作出详细的分析,其中包括对反面角色的研究与形象塑造的探讨。

  关键词: 童话剧表演; 反面角色; 形象塑造;

  当代有许多优秀的童话剧作品,为幼儿提供了诸多的艺术乐趣,如童话剧《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等,都是深受观众喜爱的童话剧作品。在作品中,既有伸张正义的正面角色,又有相对卑劣的反面角色,然而这两种角色的塑造都是为了故事情节能够顺理成章地发展。

  一、形象塑造在童话剧舞台表演中的重要作用

  (一)推动剧情发展

  从某种层面来说,形象塑造的过程,可以看作是童话剧剧情发展以及深入的过程。针对童话剧而言,形象塑造对剧情发展形成的推动作用尤其明显。大部分童话剧的故事情节并不十分复杂,通常以轻松、活泼的题材为主,所以,演员在表演过程中应当重视角色形象的塑造。唯有在表演期间塑造出完美、丰满的艺术形象,方可使剧情发展更加顺利。

  (二)彰显艺术魅力

  生动性、趣味性属于童话剧的典型特征。因为受众的特点,所以童话剧也具有寓教于乐的功能,儿童观众可通过欣赏童话剧表演得到教育和启发。不论是舞台表演还是启发教育,均需要通过形象塑造得到充分展现。角色形象的塑造是童话剧表演的关键因素,唯有角色形象鲜活生动,方可充分展示出童话剧的创作意图以及艺术感染力。

  (三)影响少儿观众

  优秀的童话剧能够给儿童带来深远的影响,甚至改变其一生。少年儿童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通过欣赏童话剧,会对角色的言行举止进行模仿,且角色的性格特点同样会对儿童产生重要影响。所以,大部分童话剧作品在创作期间均会采用简单的创作模式,即正义战胜邪恶。

  二、反面角色的定义和功能

  童话剧是一种将信息转化成符号语言进行输出的传播形式,童话剧角色是具备表意功能的图形符号,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能推动剧情的发展。优秀经典的童话剧角色不但能够为童话剧带来良好的口碑,同时也能创造极大的商业价值与经济利益。
 

童话剧舞台表演中如何塑造反派形象
 

  反面角色是相对于正面角色而言的。故事中势必存在矛盾双方,势必存在正面与反面角色,双方呈对立面。对于“反面角色”的定义,则是同正面角色相对,违背道德良知与法律等,表现出负能量的角色。所以,关于“反面角色”的定义,是以社会主流或核心价值观等为依据的。

  通常而言,在童话剧中,反面角色表现出的行为举止也展示出了相应的社会背景,反面角色同正面角色之间存在矛盾与问题,从而产生相应的戏剧性冲突,使童话剧的故事矛盾以及冲突感更加鲜明,并衬托出正面角色的性格,从而使观众产生相应的情感共鸣。比如在《狮子王》中,刀疤同辛巴决斗之前,挑衅的话语激发了辛巴内心强烈的责任感,使其能够勇敢面对,同刀疤进行决斗,并成为草原之王。相较于正面角色,童话剧中的反面角色也能表现出极强的戏剧张力,也能成为其他角色存在和剧情发展的关键和基础,因此,童话剧中反面角色的塑造也具有新意和挑战性。

  三、童话剧表演中反面角色的形象塑造

  (一)童话剧表演中反面角色的性格模式

  童话剧中反面角色的性格从模式上划分可分为定型化反面性格模式与流动型反面性格模式两种。就艺术本质而言,定型化反面角色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且从头至尾都是违反人们的道德标准的,这与我国传统思想中的“人性本恶”如出一辙,具有极端的反面性格特质,是为了对比显现出正面角色的积极力量而存在的,因此这类反面角色的性格模式被称为“定型化反面性格模式”。但在我国的思想文化观念里,这样的角色最终的结局一定是被正义所战胜,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必须要满足人们的正向价值观需求。而流动型反面性格模式与定型化反面性格模式有所不同,流动型反面性格模式具有强烈的变化性,在认知上与前者具有明显的差异,这类反面角色的性格并不是前后一致的,相反,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可能会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中,长期存在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思想,流动型反面性格模式正是对这一种思想的印证。这类反面角色在与正面角色发生冲突时,其所具有的反面价值观会逐渐被正面角色所弱化,并最终与正向的社会价值观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使自身认知逐渐符合社会的需求,用当代的流行词语形容就是“洗白”。在这两种反面性格模式的对比中可以发现,后者比前者的表演张力更大。演员在诠释反面角色时,对人物内心情感的表达是基础,尤其是后者的角色类型,在价值观发生转变时的内心矛盾与愧疚将成为主要的戏剧张力所在,能给观众以最震撼的情感冲击。

  (二)童话剧表演中反面角色的演员选择

  演员适合扮演何种角色,是由演员自身的条件所决定的,其中包括演员的相貌、身高、气质等多种因素。在童话剧中,角色多数具有极强的倾向性,其性格并不像电影角色那般复杂,因此在童话剧演员的选择过程中,就可根据演员自身的条件来酌情考虑。如童话剧中较为凶悍的反面角色就可以选择个子稍高、嗓音沙哑的男生;而童话剧中性格狡猾的反面角色就可以选择身材娇小、性格开朗的演员以体现角色的灵动性。如在童话剧《熊出没》中,光头强就需要选择身材娇小且行动灵活的演员来塑造,而熊大熊二,就需要选择体态沉稳、憨厚厚实的演员,以体现其善良淳朴的性格。关于童话剧表演中的演员选择要格外重视,演员自身的体态、素质能够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如经典童话剧目《小红帽》中反面角色大灰狼的扮演者,如果选择身材娇小的演员,就体会不到反面角色“狼”的凶狠,之所以在演员的体态相貌上谨慎选择,就是为了给观众以最强烈的视觉冲击。人的直观审美感受来自于视觉,童话剧的表演也是通过视觉效应给人以情感共鸣,因此在演员的选择上要符合表演艺术的需求,以凸显出童话剧演员的表演功底,创作出艺术性更强的优秀作品。

  (三)童话剧表演中关于反面角色的形象塑造与处理

  第一,语言方面的处理。

  艺术作品是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的,其中所体现的语言艺术与表演艺术更是对生活情感的诠释与丰富。人们在观赏艺术作品的同时会反观日常生活,从而产生情感共鸣,因此演员在艺术表演中要注重对语言细节的处理。在反面角色的形象塑造方面,需要演员首先对角色形象做出分析,继而将反面角色的人物形象进行完美的诠释。如经典剧目《小红帽》中的“大灰狼”角色,在表演时演员就需要思考“大灰狼”为什么是反面角色,它的反面性格体现在哪里呢?通过思考就可以得知,“大灰狼”之所以是反面角色,是因为“狼吃人”的本性,所以狼给人的印象就是凶狠且狡猾的。在童话剧表演中,演员只有凸显出狼的本性,才能使反面角色塑造得更加生动和形象。在狼的笑容中,既有夸张又有谄媚,与“外婆”的和蔼可亲是具有明显反差的,在声音的塑造上也要倾向于尖锐,给观众以真实的狡猾感。

  第二,表情方面的运用。

  表情的运用是角色塑造的灵魂所在,人物心理活动就是通过面部表情与肢体语言体现出来的。通过面部表情的转换以及前后形成的反差,能将人物最真实的内心活动展现出来,而演员的眼神与嘴角等微表情也属于表情的细节运用。在《小红帽》中,“大灰狼”的谄媚笑容与“小红帽”的天真笑容两相对比,二者正反两方角色的不同之处就鲜明地展示了出来,观众通过对表情的观察,就能够轻松地分辨出正反两方角色。在许多艺术作品里,亘古不变的定律就是正反角色的表情具有鲜明的差异性,反面角色往往是尖嘴猴腮、鼠目寸光,而正面角色往往是浓眉大眼、意气风发,这就是通过面部呈现带给观众角色“内涵”,演员也要把握好这一“内涵”,才能塑造出更完整的艺术形象。

  第三,肢体语言的运用。

  肢体语言的运用,也是演员塑造角色的有效方式之一。如西方国家曾盛行的“默剧”,在没有语言表述的前提下通过肢体接触与动作形态就能够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从中可以看出肢体语言对艺术表演的重要性。在童话剧表演中亦是如此,演员除了可以利用声音、表情的变化去塑造反面角色之外,也可以利用肢体语言的变化去塑造角色形象。如童话剧《白雪公主》中,扮演恶毒王后的演员就可以通过步伐、手势等来展现其反面性格。在童话剧舞台上,肢体动作能够强化观众的视觉体验,让观众通过演员的动作获取角色的信息。其中需要格外关注的是,演员的动作表演要与人物的心理活动及故事情节的发展相契合,这样才能显得合情合理,否则表演会显得刻板,会给观众带来不适,这与艺术表演的本质相违背。演员可以在表演之前就设计好每一个环节的动作,台上台下都要牢记所扮演的反面角色的性格特征,并将上场与下场的动作表现都囊括在表演的范畴之中。

  四、结束语

  童话剧是当代深受幼儿喜爱的一种戏剧表演形式,相关故事情节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因此也常作为幼儿演出活动进行展现,并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成效。在童话剧表演中,为了能够更加生动形象地塑造反面角色,演员要逐步提高自身的表演能力,通过语言、动作、表情等多个方面完善角色形象,使童话剧的内涵更加丰富,更加凸显出其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晨,徐宇晨,林依依,王旭倩.童话剧表演中反面角色的形象塑造浅析[J].基础教育研究,2019,(05):87-88.
  [2]于铭.话剧中反面角色的塑造[J].现代交际,2015,(12):50.
  [3]逯伟.浅论舞剧中反面人物的塑造[J].当代戏剧,2004,(S1):59-60.
  [4]陈亚敏.多元素融入,让童话剧表演有“声”有“色”——别样的大班童话剧<三只小猪>[J].华夏教师,2018,(34):43-44.
  [5]李燕.浅谈童话剧中蕴含的五“美”元素[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1):209.
  [6]林菁.走近经典,演绎童话——以童话剧<猫和老鼠>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8,(09):154-155.

作者单位:济南儿童艺术剧院
原文出处:姜振华.探究童话剧表演中反面角色的形象塑造[J].戏剧之家,2020(25):22-23.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