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表演论文

对我国表演教育未来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来源:艺术教育 作者:曹嘉
发布于:2018-10-24 共3839字

  摘要: 表演教育是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要的基础性工作, 但当前面临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比如教育发展不平衡、师资力量薄弱、教育质量良莠不齐等。文章旨在积极寻求探索表演教育未来发展的出路, 试图找出适应当代社会发展与需求的表演教育人才培养的新路径、新方法, 以逐步解决表演教育在教学理念、师资力量、教学改革等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 表演教育; 现状; 未来发展; 思考建议;

表演论文

  表演行为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高级行为模式, 是文化艺术的具象反映, 它通过演员的表演, 把各类艺术的文学脚本所提供的间接形象转化为直观的形象。人类社会最初有了表演行为, 后来逐渐衍生出表演艺术, 于是表演教育便担负起了传承表演艺术的重要任务。表演教育归根结底是对人的培养教育, 着重培养人的表演艺术才能, 进而开拓发展艺术人才的创作个性、培养高尚健全的人格, 特别注重表演艺术技能的系统训练和对演员创作素养的全面拓展与提高。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未来,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人民对于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会更多, 对产品层次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表演教育是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要的基础性工作, 为各类文化产品提供着源源不断的从业者, 也不断提升着从业者的基本素质和表演素质。在新时期文化多元化发展的环境下, 我国表演教育的现实状况纷繁复杂, 表演教育的发展既充满了挑战, 同时也孕育着新的机遇。

  一、我国表演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一) 招生规模空前扩大, 多层次办学模式并存

  一切艺术生产是为资本创造价值, 一切艺术品都具有商品的属性, 根据马克思的“艺术生产论”, 在当代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文艺界, 商业利益和资本运作是不可忽视的环节, 艺术生产的过程也必然要符合生产、消费、分配的经济规律。因此, 无论从社会需求或是经济效益上看, 中国表演行业的庞大市场需求和巨大的经济效益都在刺激表演行业的快速增长。近年来, 国内很多高校相继开设表演专业, 迅速扩大招生数量, 办学规模创历史新高。部分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专业艺术院校在校生人数的年均增幅甚至超过了50%, 招生规模空前扩大。同时随着影视媒体的飞速发展, 人们的择业观念发生巨大改变, 加之文娱圈的明星效应和媒体宣传, 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意识到表演艺术所蕴含的巨大商机和利益, 竞相报考戏剧表演、影视表演等专业。而当代表演教育所面临的另一个新情况则是, 出现了各种学历层次和办学模式。除了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 有许多非传统的艺术类院校、综合性大学, 以及民办类的院校也开办了戏剧影视表演专业。据统计, 全国开办表演专业的高校已经超过了340所。造成的后果是整个表演专业高等教育水平参差不齐, 表演专业学生基数过大, 而师资水平和办学条件却相对滞后, 自然造成了表演专业成材率低的现象。

  (二) 表演教育水平整体滑坡

  许多高校盲目扩招, 实际上师资力量并没有真正准备好, 这是造成当前表演教育水平不高的一个直接原因。表演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大多已退休, 中年教师青黄不接, 青年教师自身生存状态堪忧, 在这种情况下难以有高质量的师资力量保证教育水平。其次, 如今文化氛围多元化发展, 各种观念激荡冲突, 诸如纪实美学、写实主义等艺术追求盛行, “表演技巧被忽视, 自然主义沉渣泛起, 对于现实主义的美学追求, 逐渐演变成了对平庸现实的罗列” (1) 。于是, 如今的银幕上充满了无技巧、无训练的演员, 庸俗现实主义盛行。而一直在戏剧和影视表演教学中占主导地位的传统的“斯氏体系”教学范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是苏联杰出的戏剧艺术家, 他制定了演员工作体系, 许多见解和成果对世界文化体系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斯氏体系”引入中国的几十年时间, 直接推动了我国表演艺术的发展和表演艺术教育的进程, 经受了实践的检验, 得到了表演艺术教育界的普遍认可和积极运用, 具有不可替代的经典价值。而如今的大环境对“斯氏体系”教学范式提出了空前的挑战, 有些教育者甚至要摒弃“斯氏体系”的宝贵精华, 不能静下心来研究表演技艺, 灌输媚俗、低俗、恶俗的价值观。在表演观念与表演教育不断地进行新的探索与创新的过程中, 应当认真总结以往经验, 不忘对传统的教育精华的继承。

  (三) 表演专业毕业生难以适应业界需求

  表演教育水平的整体滑坡, 直接影响着表演专业学生毕业以后的职业生涯。现如今, 尤其是影视艺术迎来了黄金时代, 对表演艺术人才的能力及水平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在表演教育水平整体滑坡的大背景下, 培养出的表演系毕业生很难适应和满足影视戏剧创作的需求, 他们的发展还依赖于毕业以后, 通过大量影视作品拍摄的积累, 慢慢自学, 逐渐提高。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国一些演员经纪公司纷纷推出对签约演员长达一年或两年的培养计划, 对表演系毕业生进行全方位的培训和“再加工”,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表演专业的学生已经很难毕业以后迅速适应业界需求。

  二、对我国表演教育未来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表演教育要想健康发展, 适应飞速发展的影视戏剧艺术, 势必要不断寻找阻碍发展的症结和未来的出路。

  第一, 应当坚持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理论观。表演教育要明确历史任务和发展方向, 表演教育培养的是未来从事表演艺术的专业人才。通过专业或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专业表演人才将会成为未来我国文艺创作的主力军, 他们也将肩负着新时代中国文化艺术大繁荣大发展的历史重任。因此, 当代表演教育的发展也要站在这个历史高度去构思人才教育和培养的新模式。表演教育要坚持, 文艺创作的核心任务就是服务人民、服务社会主义, 牢记为人民服务, 文艺为人民的天职。在现代的表演人才培养体系中, 把握政治维度, 从学生入学教育到毕业答辩乃至以后从事文艺工作, 都始终要贯穿政治育人、思想育人的任务, 要始终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塑造, 跟踪、观察学生的思想动向和价值取向, 不能只关注学生的表演才华和艺术成就, 在保证创作出艺术性、观赏性的作品的前提下, 更要考察学生的政治素养。这就要求表演教育的工作者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的教育和要求, 不断提高所培养人才的学养、涵养、修养, 认真严肃地考虑表演教育所产生的社会效果, 努力培养有高尚的职业操守、良好的社会形象的文艺工作者, 充分发挥教育的育人育德功能。

  第二, 要坚持审美教育在表演教育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位置。表演教育要始终以追求艺术的最高境界为目标, 培养追求真善美的专业人才, 这就要求学生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美, 并掌握美的相关理论, 包括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通过文艺理论的教育让学生储备真善美的知识和素养, 传递积极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念, 引导学生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 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在加强德育美育教育、提升学生的道德境界的同时, 也要从专业培养角度, 大力增强学生文艺美学、艺术美学等审美艺术知识, 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优秀的文艺理论, 开拓创新, 做到中西合璧、融会贯通, 我国的表演教育文艺才能更好地发展和繁荣。

  第三, 加强师资力量建设。表演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至关重要。表演教学不是简单地依靠教材照本宣科, 它需要在表演实践中非常细致地引导、启发、激发学生的兴趣, 带动学生的感受, 挖掘学生创作的潜质, 可以说表演教学的成败关键在教师。因此, 表演教学的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素养, 不断地在创作实践中成长和积累, 坚持职业操守, 多向老一辈表演教学资深教师请教和学习, 丰富教学经验。由于表演教育的特殊性, 表演教学历来注重因材施教的基本教学原则。这一原则得以实现的前提, 应当保证师与生的比例处于相对合理的平衡状态, 这样, 教师资源才能够充分地实现价值, 教师才有可能通过小众化的授课方式, 挖掘每个学生的天赋与潜质, 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而实现这一点, 需要各高校合理控制表演专业的招生规模, 各个院校在设置表演专业和招生之前, 应依据自身的发展特点, 选择适合本校、对学生负责的发展方向, 不盲目模仿, 找到最大化实现自身价值的方式。

  第四, 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教学改革应当大刀阔斧, 包括方方面面。首先, 要健全教学管理机制, 优化课程设置。可以加大实践教学课程的比例。由于表演艺术的特殊性, 表演教学需要大量的实践课程来进行训练, 避免纸上谈兵、光说不练。尤其在当下影视行业飞速发展的今天, 应当全面推广和发展镜头前表演课程。学生通过镜头前表演的训练, 能够真切体会拍摄剧组的整个组织机构、工作流程、职责分工, 逐渐适应、掌握镜头前表演的方法, 未来才能更好地适应职业发展的需要。其次, 要不断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要灵活多变、不拘一格。可以将音乐、舞蹈等与表演融合起来, 注重表演模式的多元化, 创新表演形式, 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表演兴趣、创作激情, 还能挖掘学生内在潜质, 丰富表演内涵。教师要因材施教, 多提问、少回答、少示范, 尽可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锻炼学生的表现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同时, 应当创造良好的实践机制, 在校期间提供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 让学生多拍戏、多接触不同角色, 寻找合适的实习平台, 以便毕业以后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

  第五, 表演教育要兼顾艺术和市场。表演教育的发展要立足于社会效益, 但也要兼顾经济效益。艺术教育不能沦为市场的奴隶, 不能只顾经济利益。在专业设置和学科设置上既要考虑市场因素也要顾及社会效益。表演教育培养出的文艺工作者, 不仅要是市场上受欢迎的影视明星, 同时也是能够创作优秀文艺作品的艺术家。

  参考文献
  [1]刘立滨.中国戏剧 (戏曲) 导·表演艺术体系论坛文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3.

原文出处:曹嘉睿.表演教育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探析[J].艺术教育,2018(17):120-121.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